10年时光,见证260多名教师的坚守

2022-02-16 08:00陆波岸
中国记者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点大山山区

□ 陆波岸

如果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梦想与希望,那么山区老师就是最闪亮的那一种蜡烛。他们坚守寂寥的莽莽大山,照亮孩子们踏出山门通往绚丽梦想的征途。

2012年起,出于对山区教师的崇敬,我足迹遍布广西18个县130所大石山区学校,用5万多张照片陆续记录了260多名山区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奉献与收获。

这个历时10年的系列采访,至今先后播发了41组图片稿,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瞭望》新闻周刊等媒体广泛采用,2条稿件被评为新华社“清新文风”好稿。

今年教师节的前一天,9月9日,《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10年200多张肖像5万多张照片,我见证山区教师的坚守与改变》一稿经新华社播发后,各类客户端总浏览量近250万次,总评论量达1170多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55万次,被评为当周新华社总编室表扬稿。

10年时光,18个县,130所学校,260多名老师,5万多张照片……每一次翻看这些照片,我心中都会对坚守大山的教师们多一份感动与敬仰,也对自己的职业精神坚守多一份鼓励与鞭策。

这个跨越10年的山区教师蹲点调研式摄影报道,聚焦的是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大石山区学校教师。

桂西南天等县曾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山区县,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条件艰苦,不少年轻教师不愿到这些学校工作。

这个县连续多年教师招聘都无法招满额,“2015年,全县想招230名教师,最后只招到150名”,而每年有一大批老师要退休,如何补充这个缺口,当地教育部门压力很大。

2015年,我对这个县60所教学点和11所只有4名以下学生的学校共110位老师进行采访发现:这110名老师中,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有29位,60年代出生的有40位,70年代出生的有25位,80年代出生的有12位,90年代出生的有4位。山区学校师资力量青黄不接,由此可见一斑。

在广西不少大石山区学校,特别是教学点,由于没有年轻教师愿意到这些偏僻地方工作,很多老教师退休了还得重返讲台,继续教着山里的孩子。

李祖清是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村的一名小学教师,19岁起就在大山里教书。1981年,他在一次家访归途中被毒蛇咬伤右脚,造成小腿肌肉萎缩、骨骼坏死,成了残疾人。但他还是回到了讲台上,用一条腿支撑起山区孩子的求学梦。2015年11月,李祖清光荣退休,由于没有新老师愿意到大山里接替他的岗位,他接过教育部门的返聘证书,重返讲台。

周宏军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新合村达佑教学点的教师,退休后因没有教师接替,站了整整数十年讲台的他,又回到他热爱的教书育人岗位。

正是这样的背景和现状,大山教师那份年复一年的坚守精神,那份青丝成了白发依然不离不弃大山讲台的执着,才变得更加难能可贵,才变得更加令人敬佩。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和越南有着漫长的边界线,曾经贫困人口数量排在全国前列。

这个历时10年的山区教师系列采访,所涉及的18个县基本上是山区县,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县8个,边境县1个,绝大部分县当时未脱贫。所涉及的130所学校,绝大部分是偏远大石山区教学点,一些教学点从县城出发,一个来回就是一天,很多教学点只有一名老师两三名学生,有的甚至是一名老师一名学生。

天等县境内多石山,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许多学校散落在巍巍大山之间。2015年夏天,我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冒着酷暑翻山越岭,走遍天等县所有教学点。

□ 左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义德小学弄豆教学点,蓝启飞老师和学生蓝孟源在升国旗(2015年4月15日摄)。蓝启飞是这所教学点唯一的老师,蓝孟源是这所教学点唯一的学生

□ 右图为在广西全州县白宝乡北山村小学,右手残疾的唐广芳老师在给学生上体育课(2016年4月26日摄)

广西大新县地处中越边境。2017年冬天,为了记录中越边境线三公里范围内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景,我历时多天穿越高山纵横的中越边境,走进边境线上27个教学点采访了64位老师。

位于大瑶山的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更范教学点,“80后”壮族老师卢秀芬远离家门,把才8个多月大的小孩留给家人照顾,一头扎进莽莽大山,为这里的10名瑶族学生上课,只有周末才能回家。2019年6月5日,采访这名老师时,正好遇到道路塌方,我们只好天还没亮就从金秀县城出发,绕道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广西梧州市蒙山县,再翻越一座座大山来到这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学校。一个采访,来回就要整整一天。

广西全州县东山瑶族乡金鸡源教学点盘绍卫老师,2015年3月退休后,因为没有新老师愿意来接替他的岗位,当地教育部门只好返聘他回到已经坚守了41年的讲台。2016年4月27日,我为了到这所教学点去采访,从广西全州县城出发,绕道广西灌阳县、湖南道县,再翻越座座高山前往这所距全州县城非常遥远的大山教学点。

采访中,我们看到盘绍卫老师身体不舒服,赶紧催促他去看医生。大山远离医院,我们陪他出山,到离学校较近的湖南省道县桥头镇三桂村卫生室检查。

这期间,有些教学点到访不止一次。2013年2月26日,我采访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江柳村翁江教学点余启贵老师,播发图片故事《“背篓老师”》。2020年7月7日,我再次到翁江教学点采访余启贵老师,通过新旧图片对比播发了图片通稿《广西龙脊“背篓教师”变身记》,展示这个教学点的变迁。

2013年3月27日,我深入广西灵川县海洋乡中心岐教学点采访残疾老师秦兴国,播发了图片通稿《单腿教师:为了孩子们走出大山》。2021年10月28日,我前往灵川县海洋乡安泰教学点,采访已调到这里教书的秦兴国老师,播发了图片报道《扎根大山 初心不渝》,讲述这个大山残疾教师岁月变迁、初心不改的故事。

□ 这张拼版照片是2012年至2022年拍摄的260名山区教师的部分肖像,他们是广西天等县、大新县、全州县、灌阳县、灵川县、昭平县、上思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18个县部分山区教师,绝大部分是教学点教师

10年回望,5万多次快门,每一次都是感动的定格。

一片大山,一所学校,三名残障学生……第一次来到位于十万大山北麓的广西上思县那琴乡中心小学逢通村教学点时,我就被59岁的壮族老师梁志雄深深打动。

2005年,梁志雄被调到这个教学点时,学校有8名老师,137名学生。此后,学校师生逐年减少,最后只剩下3名残障学生。看着同事和学生一个个离开,看着学校里3名无法到外面就读的残障学生,他选择留下来。

由于智力和身体情况特殊,这3名学生教起来非常吃力,甚至正常的语言交流都很困难。“有一个学生,单单教他写‘1’字,就教了整整两年。”梁志雄老师说,“以前,他写‘1’字,无论如何都无法把那一竖写直,总是画成一个圈一个圈。”

学校远离村庄,这位老师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只能在“咿咿呀呀”的“语言环境”里度过。但是,他没有放弃,坚持一遍又一遍教他们认字、写字、画画和打球。有一名学生家离学校有7公里的山路,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梁志雄就住在学校照顾他,周末才回县城的家和爱人团聚。

2020年8月,梁志雄光荣退休。但这3名残障学生无法升学到其他学校就读,梁志雄主动请缨返聘继续坚守。2021年2月,逢通村教学点又来了两名残障学生,梁志雄一个老师教5个残障学生。

2019年11月19日,我第一次到逢通村教学点采访,播发了图片故事《一个大山教师的守望:“我的残障学生不能没有陪伴”》,稿件被评为新华社摄影部好稿和新华社“清新文风”好稿。2021年6月16日,我再次深入这所教学点采访,播发了图片故事《一个和五个》,讲述这个退休老师和5个残障学生的故事。

这10年间,一个个这样的感人故事进入我的镜头:大山“轮椅教师”阮文凭,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严重萎缩,在广西凌云县下甲镇河洲村念恩小学坚守了20多年;“一诺35年”的瑶族教师陶凤英,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山界教学点的老师,为了自己35年前一句“把娃给我,我会把他们教好”的诺言,始终坚守大瑶山;广西昭平县五将镇良风村小学冲尾教学点老师龚寿新,从1981年走上讲台至今,在这个大山教学点已坚守了41年……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老师的故事通过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背篓老师”余启贵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单腿教师”秦兴国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带着母亲儿子去教书”的“85后”老师石夏月登上“中国好人榜”。

2015年6月,我拍摄的一组图片故事《山村教师的大山骑行路》,报道广西天等县宁干乡黎明村明屯教学点57岁的梁正文老师,每天骑着摩托车穿越莽莽大山去教书的事迹。《人民日报》采用这组稿子时,专门配发一条“看点”评论:“深山里,一个孤独的身影,托举着农村娃们的梦想与希望,日复一日。记不清,曾看见过多少幅类似的画面,听说过多少个相同的故事。然而每一次遇见,都会肃然起敬,都会持久感动……他们平凡,但很伟大。他们孤独,但不会被忘记。”

2015年,在天等县的一次采访中,一位老师随口一句“这辈子都没有好好照过一次相”的话,瞬间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那年教师节前夕,我把自己拍摄的当地110位大山老师肖像一张张冲印好,颠簸3个多小时送到县里,拜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送到这些老师手上,权当一份节日的礼物和敬意。

10年时光,18个县,130所学校,260多名老师,5万多张照片……我的坚持,因为他们的坚守。

猜你喜欢
教学点大山山区
春天的大山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山区修梯田》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山区
大山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