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亲自擘画部署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求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农民日报社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强化“三农”舆论引导,不断尝试突破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在多个“三农”热点话题讨论中,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起到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三农”、看待“三农”、对待“三农”的作用,“三农”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2022年以来,《农民日报》“焦点评析”专栏多篇评论作品实现破圈传播。《6元一根“新东方”玉米,农民能赚多少?》《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不能不算后路账》《农民缘何毁菜?勿让“加码”伤农》等都登上微博、头条、百度等多个热搜榜,社会反响热烈,被业界称为“农报评论现象”。农民日报在公共舆论场中的活跃度、知名度大大增强,为建设“三农”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媒体传播生态的深邃变革,“三农”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域不断叫响“三农”声音,为“三农”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心骨、定海针,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壮大主流舆论提供了思想之基、理论之源和实践武器。新征程上,惟有把总书记的思想记在心头,把总书记的要求扛在肩头,把总书记的伟大落在笔头,把总书记的文风学在案头,我们才能不辜负历史和人民,才能为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贡献“三农”媒体人的独特力量。
做好新时代“三农”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一切新闻舆论及传播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农民日报始终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有指示,农民日报一定第一时间有响应,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文章的宣传,更是用足版面、用足平台、用足方式、用足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农民日报作为全国“三农”领域唯一的中央级党报,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扛在肩头,勇担历史使命,坚持“党报姓党”,凸显“农报属农”,着力提升全媒体时代综合竞争力,为党的“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当过农民,曾经和农民一起干过活、吃过苦、流过汗,对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感同身受,对改变农民的命运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冒风雪、踏泥泞,走村入户,与农民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群体。作为“三农”党报,我们用心感悟大国领袖的农民情怀,坚持用笔墨镜头记录总书记领航“三农”的伟大成就、阐释总书记一心为农的伟大情操,凝聚为农民服务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践行“走转改”提供了生动样板和经典范本。总书记每次讲话或发表文章,都饱含真情,充满真知,洋溢真趣,给我们呈现思想的盛宴、智慧的大餐、科学的洗礼和文章的示范。总书记的文风朴实、平实、举重若轻,展现了文章大家的风范,农民日报社认真学习领悟,并积极运用于新闻采编实践,不断创新改进新闻宣传方式方法,努力讲好中国“三农”故事,以文风创新推进工作创新。
新闻评论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代表了一家媒体的立场与态度。做好“三农”舆论引导,离不开新闻评论,这是由新时代“三农”舆情特点、新闻评论本身特性共同决定的。
众所周知,“三农”是社会舆情的关注重点。农业是14亿人的“衣食父母”,农村是中国人的乡愁家园,农民是人口的大多数,“三农”领域任何一点变量都有可能引爆社会情绪。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三农”工作的热度前所未有,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工权益、动物疫情、自然灾害等屡屡成为热点话题,“三农”在公共舆论场的曝光率明显上升。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宽带无线、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直播间”,自媒体炒作“三农”话题的兴趣大为增加,网络追逐流量,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社交平台成为“三农”舆情萌发床、催化剂、发酵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总书记这一判断立足于当前舆情复杂的新形势,为舆论引导工作指明了方向。互联网传播犹如一把双刃剑,加速了舆情发酵,但同时也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空间。新闻评论本就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新闻性与社会性,担负着回应关切、激浊扬清、建言献策、凝聚人心的重要责任。当传统新闻评论与新媒体传播特性融合,就成为主流媒体开展舆论引导的一把“利器”。
时效更强。“三农”舆情在网络上发酵迅速、波及广泛,应对速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影响舆论引导的效果。与调查报道等题材相比,新闻评论采写依赖评论员平时的深耕积累,具备迅速反应、快速成文、即时传播的条件。在网络舆情应对上,观点先人一步,节奏快人一拍,效果就能胜人一筹。
靶向精准。舆论引导最理想的状态是“舆情从哪儿来,应对就回哪儿去”。新闻评论尤其是针对热点话题的时评,因其轻量化、贴近性,可直接在各渠道平台进行微话题、短视频等产品转化,实现分众化传播,大大提高了观点在特定渠道、平台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
息纷止争。互联网空间不缺短平快的流量,不缺众说纷纭的观点输出,缺的是有价值、有思想的内容,缺的是众声喧哗、莫衷一是时的权威发声。主流媒体评论发声重在专业、权威,在纷繁复杂中发挥“坐标系”的关键作用,始终是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受众最信赖的信息源。
可见,无论媒体传播格局、传播方式如何演变,新闻评论始终是巩固主流媒体传统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提高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的有效抓手。作为“三农”领域唯一一家中央级党报,农民日报有责任有义务第一时间对社会上的“三农”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努力把舆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
观察农民日报社近期实现破圈传播的评论作品,可以看到,优秀的新闻评论报道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至少应具备“四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农民日报是党报,党报姓党,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农民日报的报道必须站在中央“三农”党报的高度看问题、想问题,彰显中央主流媒体的政治担当。具体到评论写作,要确保观点符合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始终契合主流价值。比如,《斯里兰卡破产,根子是农业破产》这篇评论,明确指出斯里兰卡破产的根源是农业破产,粮食产业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是主因。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分析原因上,只能说做到了分析深刻,还达不到政治高度。文章通过农业破产导致国家破产发出警示,用反面例子说明我国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的重要意义,在阐述粮食安全政策重要性的同时,达到了党报评论文章应有的政治高度。
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三农”舆论引导工作特别讲究专业性。农民日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深耕“三农”报道数十载,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拥有一大批专家型编辑记者。今年夏收期间,收割青麦做青贮饲料的短视频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农民日报》刊发了《收割青麦不应该,夏粮颗粒要归仓》这篇评论,提出如何统筹推进保障粮食安全与确保农民增收的实质问题,透过现象直击事物本质,充分展现了农民日报的“三农”专业性。专业深度还包括新闻专业性,这就要求评论员应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语言表述必须客观准确。比如,评论中常见的“扎实推进”“加快推进”“稳妥推进”“审慎推进”等词汇,看起来意思差不多,但实际含义有区别,在遣词造句中应力求精准规范,切忌大差不差。
评论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观点要有锐度,才能达到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效果。2022年8月18日,《农民日报》在一版刊发焦点评析《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不能不算后路账》,对当时多地县城相继发布针对农民的优惠买房政策的现象展开分析,文章尖锐地指出:“要有更统筹的城乡一体化的通盘考虑,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可‘城市生病、农村吃药’。”“让农民两头得利有什么不好?”“‘二选一’的选择题,城市居民不需要做,农民也不应该面对。”这些金句,朴实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大大提升了表达的锐度。可以说,没有锐度的评论文章,如同隔靴搔痒,触不到问题实质,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优秀的评论作品不仅要针砭时弊、立意高远,更要有民本温度,有悲天悯人之心。这种悲悯之心,是对世间万物都相亲相怜,对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体会到他们的不易和艰辛。具体到农民日报,就是要有农民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农民的贡献,体悟农民的辛苦和不易,恪守“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的办报价值观。《“悯农”,更要尊农爱农护农》一文,从高温烈日下农民汗流浃背收割稻谷的画面说起,充分肯定网友“致敬农人”的心情,更进一步指出回馈农民的奉献付出,要真真切切尊农爱农护农,多为农民谋利益,让农民享受更好福祉。这样的文章牢牢站稳农民立场,接地气又有温度,既与农民共情又能激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 上图为2022年8月8日,《农民日报》“焦点评析”专栏刊发评论《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经农民日报官方微信推送后,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
□ 下图为2022年7月15日,《农民日报》“焦点评析”专栏刊发评论《斯里兰卡破产,根子是农业破产》,通过斯里兰卡农业破产导致国家破产发出警示,阐述我国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的重要意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三农”舆论引导工作任务重、挑战大,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如何进一步扩大破圈能力,将更多优质内容推向互联网空间,让更多读者通过一件件优秀评论作品正确认识我国“三农”发展?落实到方法论层面,需要把握好“四情”。
“三农”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只有吃透上情,才能在认识看待“三农”问题时心中有数,应对“三农”舆情时手下有度,才能把握好议题设置的时机、技巧、方法,主动、正确、科学地引导社会舆论走向。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特别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三农”新闻舆论工作中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业务,作为编辑记者学习工作、成长历练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重要课题。
近年来,农民日报社开设“三农学习谈”言论栏目,策划推出多款全媒体学“习”产品,精心组织“学习《之江新语》主题征文演讲比赛”,鼓励编辑记者熟读、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潜移默化中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内化于心,并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外化于行,融会贯通运用到评论写作、新闻报道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具体到“三农”新闻工作者,就要悟深农情,即深悟农业的情况、农村的情况、农民的情况,持续深耕“三农”行业产业,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三农”。
一提起农业,社会上不少人还是一种老眼光,认为现在大部分农业生产还是手工式劳作。其实不然,我国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并涌现出大量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科技驱动作用日益增强。当然,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中国农业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必须探索基于自身条件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三农”新闻工作者应及时掌握农业发展动态,多走基层、扑到一线,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宣传报道。
农村的情况也与以往不同。现在的农村可以用“386199”一组数字概括,妇女、儿童、老人是农村留守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村庄空心化比较严重,农村阶层主体多元、利益关系复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交叠存在着老问题和新情况。“三农”新闻工作者要全面系统看待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问题,探寻解决之道。
农民何人?“农民就是种地的”。这样的回答已不合时宜,因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农村涌现出“三新”人群,即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农民、进城务工的新农工、服务“三农”的新农干。他们熟悉新鲜事物,价值观念多元,权利意识也比较强。农民日报是服务农民的媒体,我们应把握新时代农民群体的特征,持续关注新时代农民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站在农民立场看问题、想问题、做文章。
一方面,要厚植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农民日报是党报,农民日报的工作说到底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
作为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参与者、同行者、见证者,“三农”新闻工作者要扛起历史责任。既要讲好中国故事,理直气壮地讲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也要守正创新讲好“三农”故事,切实发挥好农民日报在“三农”新闻宣传领域的主力军、“挑大梁”作用,不断壮大主流舆论;更要针对当前关于乡村振兴的一些不利言论、负面声音,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发声、勇于亮剑,牢牢守住“三农”意识形态主阵地。
另一方面,要涵养农民情怀。农民日报诞生于感激农民、服务农民的朴素情感之中,恪守农民情怀是农民日报的“胎记”,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涵养农民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农民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农民鼓与呼,在全社会营造起重农、强农、惠农、富农的浓厚舆论氛围。
日常采访实践中,还要以农为师,保持一颗平等谦卑的心,虚心向农民请教,不仅要学习他们源自于乡土的知识,还要学习他们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生存智慧。只有发自内心地尊敬农民、关心农民、呵护农民,心里时刻装着农民,才能说出农民的话,写到农民心坎里。比如《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不能不算后路账》一文,作者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直指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也要给农民留足村里的土地权益、集体收益分配权益等后路,更要为农民解决好进城后的就业收入问题,引发网友跟评:“良心媒体、良心报道。”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海量传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算法的演进,使得信息传播更加集中高效,也让信息传播更具情绪特征,这种特征在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社会情绪具有两面性,抓住用好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几何式传播,达到破圈效果,用不好就容易产生负面舆情,甚至演化为激烈冲突。
把准社会情绪,实现破圈传播,一是要敢于为农发声。敢发声要求有勇气、有底气,而这充足的底气就来自对党的“三农”政策的深刻理解、来自多年来深耕“三农”的专业优势、来自对社会新闻的敏锐直觉以及深厚的农民情怀。敢发声还要求有锐气,说出公众想说的、想说不知道怎么说的、甚至是没想到说的话。以“新东方”玉米为例,有人质疑一根玉米6元钱太贵,对此主播回应说“谷贱伤农”。此事在网上引起不少人关注,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冷静下来想想,故事背后总感觉还缺了点什么:如果说“谷贱伤农”,那么卖6元一根的玉米,农民到底能赚多少钱呢?所以,《6元一根“新东方”玉米,农民能赚多少?》《一根玉米卖6元还是7毛?别伤了农民就好》就从这个问题切入,说清楚仅种植成本就要1.7元的优质鲜食玉米与成本7毛一根的玉米的区别,我们需要足量的“大路货”来保证基本生活所需,也要有特色优质农产品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关键在于通过培育品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让生产这两类产品的农户都能获得合理的收益。文章把产业链上农民收入的问题说明白了,直接回答了公众最想知道的问题。二是要正向引导舆论。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事物的观点容易产生共情,相似的情绪产生共鸣,不同的经历则容易让情绪走向极端,因此,社会情绪是分化的。随着“二舅”的视频刷屏传播,网上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声音,有的人同情“二舅”的遭遇,认为不应该消费“二舅”的苦难经历,有人质疑“二舅”的经历是否真实,等等。可以看到,在这件事情上,舆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撕裂倾向。《农民日报》刊发评论《读懂“二舅”,就读懂了中国农民》及时发声引导,并不直接参与讨论,不支持或反对某一观点,而是聚焦“公约数”,将公众关注点引向赞美农民优秀品格以及对农民福祉和制度保障的观照上,凸显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起到平息争议、凝聚共识的作用。三是要避免负面舆情。信息在传播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加之社会情绪容易相互影响,一旦有了负面舆情,影响就会不断扩大。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易引发断章取义,这就要求评论文章不仅要确保整体观点、基调符合主流价值,而且每一句话单独拿出来也能立得住脚、不被误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农民日报社将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三农”舆论引导的认识,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农民的立场、从新闻专业的角度,持续聚焦“三农”热点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公共舆论引导工作,让正能量始终充盈“三农”舆论场,牢牢守住“三农”意识形态主阵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