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琳琳 郭怡静
摘 要 文章以党媒微博@人民日报和@农民日报农民议题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议题建构总体框架和建构特点。研究发现,两个微博文本以“发展”为总框架,在文本建构中弱化政治权威的叙事方式,议题呈现多元化趋向,但二者文本呈现存在一定差异:@人民日报突出政策解读,侧重道德引领和人情味框架;@农民日报依赖母报,惯于使用通讯类长文本,侧重经济影响框架。
关键词 农民;党媒微博;人民日报;农民日报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0-0030-03
2017年10月18日,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生产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同时,农村仍存在着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的现
象[2],“发展”依旧是最迫切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加强“三农”工作报道,有力地在全社会形成了重农、互农、支农的良好氛围,但总体看来,我国关于“三农”的宣传与报道还没有实现新的突破[3]。
据《2018微博用户发展报告》,微博月活跃用户已增至4.62亿[4],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面对被挤压的市场和阅读时间,传统媒体纷纷在微博上转型,扩大自身用户群和影响力。因此,党媒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农民议题的建构值得关注。此外,在中国报业变革的过程中,“党报”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在不同报道特色上的报业分化。本文选取新时期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回答党媒微博对农民议题的建构存在什么框架?不同党媒微博对农民议题的建构又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1 研究说明
本文选取农业类综合大报《农民日报》和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微博为研究样本,以“农民”为关键词爬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农民日报和@人民日报的相关文本,删除仅提及“农民”但与农民无关的文本后,最终得到@农民日报有效文本1 785条,@人民日报有效文本162条。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从文本发布时间、文本字数、呈现方式、新闻来源、文本体裁、关注议题和叙事框架等7项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考察农民议题文本的生产时间、主体、主题和方式四个方面,借此考察党媒在新媒体平台建构农民议题的特点及差异性。
2 研究分析
2.1 农民报道微博的文本呈现
2.1.1 文本發布时间
对文本发布时间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农民日报的文本数量比例峰值在2019年1月(17.7%),次高峰值出现在2018年3月(10.7%)、2019年3月(9.0%);@人民日报的文本数量比例变化大且出现4个高峰期,分别为2018年3月(21.5%)、2018年9月(12.6%)、2019年3月(11.1%)和2019年9月(6.21%)。
以上的变化趋势与国家政治议程有密切关联。两官博在3月和9月对“农民”的关注呈现出一致性,都设置了微话题,集聚式报道、集中化呈现。3月正值全国两会,而“三农”问题向来是两会关注的重点,因此两官博对农民的报道呈现聚焦态势。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两官博对此节日进行了重点关注。其次,与其他媒体的议程设置相关联,分析@农民日报2019年1月的文本发现,该峰值期文本主题主要为#新春走基层#。“新春走基层”活动是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的具体实践[5],@农民日报参与微话题,关注全国各地的农民新生活新发展等,用小切口呈现家国情怀和发展变迁。
2.1.2 文本字数
@农民日报的微博文本字数比例分别为:12.07%(140以下),7.29%(140~200),25.13%(200~500)、30.44%(500~1 000)和24.96%(1 000以上),其中,有27篇文本超过了3 000字。@人民日报的微博文本200字以下的占90.08%,出现的最高文本字数为951。
结合文本可以看出,@农民日报的微博文本简单搬移报纸新闻导语或全文,没有对文本进行二次编辑,这与微博的“短、平、快”的优势相违背,无法适应“碎片化”和“浅阅读”的阅读趋势。@人民日报的微博文本则呈现出短小精炼的特征,轻松易懂。
2.1.3 呈现方式
@农民日报视频、图片和纯文字的使用频次比例分别为5.33%、59.29%和35.38%,@人民日报的使用频次比例分别为34.31%、63.5%和2.19%。
@农民日报中视频的使用比例明显低于@人民日报,且纯文字形式多,内容严肃,形式单一,这也与其直接转载报纸原文的操作密切相关。@人民日报的文本呈现以图片为主,大量使用短视频/直播创新化呈现,更加直观地展现三农新政策、农民新形象、农村新风尚。
2.2 农民报道微博的内容分析
2.2.1 新闻来源
从新闻来源上看,两者本报原创内容均占据75%以上。@农民日报使用其他中央级单位主管主办报纸/通讯社的文本比例为17.2%,全部为新华社刊发消息,信息来源单一,更新频率低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注重与其他市场化媒体/自媒体的转载互动,如新京报、澎湃新闻、梨视频等,通过媒体间的互动增加新闻素材、实现扩散效应。
2.2.2 文本体裁
对文本体裁进行分析,@农民日报的体裁数量排序依次为通讯、消息、理论研究、评论和政策/数据解读,@人民日报的体裁数量排序依次为消息、政策/数据解读、评论、通讯和理论研究。消息性文本都占据了一定数量。值得关注的是,@农民日报中通讯文本数量最多,其中,大多是对建设成就、涉农人物典型进行的报道。@人民日报轻松易懂的政策/数据解读文本较多,以图片形式对政策进行阐释,有助于政策的传播和实施。
2.2.3 关注议题
对文本关注议题进行分析,@农民日报关注议题依次为:产业(50.2%)、生活(12.8%)、人文(12.3%)、管理(9.5%)、生态(8.5%)、总体政策(6.6%);@人民日报关注议题依次为:生活(36.5%)、人文(32.1%)、产业(16.1%)、管理(9.5%)、总体政策(4.4%)、生态(3.6%)。
@农民日报显示出对产业,即农村经济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媒体的行业地位和行业导向性作用,凸现行业类媒体价值[6]。如#百城百县百企行#等话题,将经验作为典型报道推广,体现了推动“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意志。对经济类文本进行细分,乡镇建设方面的议题所占比例最高,侧重点在旅游业、电商业等农村新产业,顺应了国家乡村建设中产业升级的新要求。与@农民日报相比,@人民日报对社会和人文的关注尤为明显。新时期《人民日报》纸质版的涉农报道主要围绕乡村建设展开各个角度的反思和讨论[7],如资源破坏、“空心化”等问题。与其不同的是,@人民日报多是正面倾向的社会民生类报道。
2.2.4 叙事框架
对文本叙事框架进行分析,如图2、图3所示,@农民日报文本叙事框架占比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经济影响、政治权威、道德引领和人情味;@人民日报为道德引领、政治权威、人情味和经济影响。
政治权威叙事框架主要体现在时政类文本,两官博对其的关注度都并非最高,党媒报道不再使用单一的政治框架。此外,二者的叙事框架明显不同。@农民日报更加关注新经济政策、特色产业、新理念新技术及其后续影响的解读,如农村新金融政策“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文本采用“经济问题—国家政策—后续影响”的基本叙事框架,“‘辣椒之乡见闻”采用“特色产业试点—经济效益—经验推广”的框架。@人民日报更注重文教体卫和民生类话题,注重道德引领和人情味的展现,如彰显奉献的“79岁老教师免费为农村孩子补课17年”,彰显敬业的“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袁隆平”等。
3 研究结论
通过对@农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农民议题文本的统计分析发现,两党媒微博的农民议题建构都遵循了相同的框架:在发展的总框架下,弱化了政治权威的叙事方式,将单一的议题报道转向对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农村政治、农村社会事业等议题的多元化报道。
新闻生产社会学强调,新闻的“社会性”来自媒介组织外部各种社会因素对新闻生产的深刻影响,也来自媒介組织内部的常规和工作流程的影响[8]。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党报纷纷转型新媒体,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增强自身传播力。从生产时间上看,@农民日报和@人民日报的媒介议程与政治议程显现出高度重合的态势,政治权力无疑成为新闻生产背后的那只“有形的手”,在这只手的指引下,即使是在不同平台也呈现出相同的报道趋向。
但在传播中,基于媒介组织内部自身定位及工作流程的差异,在微博文本的主体、主题、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定差异。《农民日报》行业报的报纸定位使其在新闻题材、体裁的选择中偏向选取新政策、先进人物等典型素材,官博和报纸的文本选择同质化严重,存在报道形式单一的问题。@农民日报侧重于使用通讯类文本叙写新经济政策、产业方式等经济影响类框架,使用长文本纯文字形式较多,其新闻来源多来自本报记者的采编。作为综合性大报,@人民日报的文本语言简洁、风格平实亲民,偏向于选择政策解读、社会新闻等题材,议题呈现中多使用道德引领和人情味叙事框架,使用视频、直播、图片等多种形式组织文本,注重与其他媒体的转载互动,保证了素材的多元性,但存在报道内容单一的问题,过多关注道德和价值观引领,对农民问题相关的议题反映很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全媒体背景下,媒体要结合国家政策、自身定位和媒体环境找准新定位、新方式,针对受众需求提供信息,不断创新写作模式和传播模式,做好建设性涉农报道,为破解乡村发展困局助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新华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EB/OL].(2017-12-29)[2020-04-2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29/c_1122187923.htm.
[3]方哲范.新形势下电视台如何做好“三农”新闻报道[J].新媒体研究,2016,2(22):95-96.
[4]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8微博用户发展报告[EB/OL].(2019-03-15)[2020-04-21].http://data.weibo.com/report/reportDetail?id=433&sudaref=www.baidu.com.
[5]王晓琨.央视2016年《新春走基层》报道新拓展[J].电视研究,2016(4):19-20.
[6]郑红燕.行业纸媒推进媒体融合实践探索——以《农资导报》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19):113-114.
[7]李巧玲.主流媒体对“三农”问题建构的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8年“三农”问题报道的分析[J].青年记者,2019(9):47-48.
[8]邵培仁,展宁.探索文明的进路——西方媒介社会学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5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