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占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教育部也明确要求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形塑个体国家认同的功能,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嵌于思政课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熔铸中华儿女民族团结意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的应然诉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能够发挥行为规约功能、共同体整合功能、精神凝聚功能和目标激励功能。[3]就其本质属性和功能指向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面向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和释放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高校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之中,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结点,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效,强化思政课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价值引领,筑牢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助力培养能够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4]其价值归旨落脚于促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方面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受教育者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促使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共同体意识教育彰显民族成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的理解赞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深刻肯定”。[6]可以说,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实践活动。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功能指向出发,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有利于形塑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这与思政课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7]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进一步指引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心和决心,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实现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助力思政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而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现实功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团结协作,“共同的价值和共同意识作为各民族全面连接的纽带和延续的基因,作为统一思想和凝聚力量的‘魂’”,[8]是团结各民族的黏合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和共同价值追求,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塑,使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行动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由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凝心聚力作用。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9]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有知识、有活力、有理想、有担当,是担当时代重任的主体,因而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客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厚植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增强民族团结,凝聚信仰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需要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高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体认,激励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融为一体,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0]长期以来,西方反华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染指中国边疆问题,他们歪曲历史事实、传播民族分裂思想,一定程度上虚化和消解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尤其针对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而,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有效抵御分裂思想的渗透,增强主流文化价值认同,筑牢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负面影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五个认同”深深植根于青年群体的思维观念中,促使其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明辨大是大非。思政课作为面向青年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民族共同体理念,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在青年学生群体间筑牢抵御错误思潮侵蚀的思想防线,构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同时,将不断强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大学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实际行动,促使他们时刻做到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为强化高校思政课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体系建设,科学定位融入的契合点,回答好“融什么”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材内容相衔接,对标课程要点,把握融入的联结点。高校现有的4门主干思政课程(2021版),其教学内容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相关,具体融嵌内容根据课程特点加以分述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重点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同时,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推而论之,“共同体意识”源于人类社会共同体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这种意识又反过来推动着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主要体现在教材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之中。要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其中,通过阐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11]是中国人民增强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增进文化认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重点在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理论视角切入展开教学,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基本要求、主要目标、现实意义等内容,增进学生“五个认同”,引领学生将个人梦与国家梦有机融合,在逐梦进程中自觉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各民族共同利益作为个人全面发展的使命和职责。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呈现形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讲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寓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讲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从时间范围上可将这门课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讲述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辛探索;第二部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讲述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第三部分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其中前两部分可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各民族共御外辱的历史融嵌于其中,尤其针对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要使学生明晰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是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御敌的结果。第四部分重点强调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如领导各民族群众合力战胜绝对贫困,取得抗疫斗争的重大胜利。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该门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与民族观,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正确性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这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育人目标一致。从课程内容来看,应重点融入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以及第四章“明确价值追求践行价值准则”。通过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会贯通,从而向学生深刻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激发他们在新时代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以上4门课程构成思政课的主干课程,也是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尽管各门课程内容不同,融入角度也各有侧重,但也存在一定逻辑关联。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其余各门思政课中展开提供理论渊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历史和现实维度论证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思想道德与法治”从思想层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这种理论——历史——思想之间的关联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4门主干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因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融入思政课,需要正确把握这一逻辑关联,打通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
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以学校自身的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传统优势,遵循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要求,完善相应保障机制,建强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必须遵循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关实践要求,从而明确教学原则,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思想性、理论性以及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在融入过程中用增进“五个认同”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共同体理念,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学生深入理解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指引。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即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等知识作为载体,以形塑学生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为目的,寓价值观培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建设性为根本,同时旗帜鲜明地剖析和批判民族分裂主义等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相结合,教育学生把人生抱负落脚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上来。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按照思政课要求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灌输,但也要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能够解决问题。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既要理直气壮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又要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3]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融嵌于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完善融入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机制,转变认知偏差,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思政课进教学计划、进课堂、进头脑。一是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制定方针政策,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则、内容、方式、目标进一步规范化,为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制度依据和现实指导。同时,推动民族高校与普通高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促使普通高校学习借鉴民族类高校在融入教学中的先进经验。二是高校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科学制定融入办法和计划。如民族类高校可单独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课程,纳入学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切实做好经费和师资保障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在教研相长的过程中提升育人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课教学主体单位,应具体负责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三是要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纳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同时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中也应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内容,促使思政课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新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终能够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关键要靠教师队伍来落实。正如习近平所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3]建强能够在思政课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仅可以把思政课办好,也能够深化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其一,思政课教师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工作。在融入教学活动中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武装头脑,要有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怀,让在思政课中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为有温度的课程。其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提升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素养,根据各门思政课融入内容有针对性的研究备课,增强课堂教学的学理性,确保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其三,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传统优势,同时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自身的特点,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学习体验。其四,强化思政课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业务培训。可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集体培训、集体备课、实践研修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能力,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此外,思政课教师承担整个学校公共课教学任务,授课任务重,工作量大,相对制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效度。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聘请与该主题相关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先进人物作为兼职思政课教师,与专任教师协同配合完成教学任务,以缓解在思政课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以何种方式在思政课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要秉持“沿用好方法,改进老方法,探索新方法”的原则,遵循学生特点,发挥思政课教学积累的传统好方法,探索适应融入形式的教学新方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沿用好方法就是要发挥思政课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先进教学方法。在理论课堂教学中采取研究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学生参与式教学等方法。以学生参与式教学为例,可以发动班级内不同民族学生讲述各自民族的发展史,畅谈身边民族团结故事,从而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实践教学中,借鉴思政课常用的参观、考察、调研等方式,贯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要求,[13]组织学生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博物馆、民族展览馆、地方民委办公区等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切实感受少数民族发展的辉煌成就,体悟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增进学生“五个认同”。改进老方法就是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硬灌输”方法。不可否认,必要的灌输是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式,正如列宁所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4]但这种灌输应是注重启发式的灌输,要通过讲故事、讲历史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探索新方法就是运用新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例如,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思政课堂畅游祖国大好河山,体验边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有我在场感”。部分参与教育援藏或援疆的高校可以此为桥梁和纽带,借助网络和智能教学平台,组织两地学生同上思政课,进行线上互动交流,从而加深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
习近平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5]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全局性任务来抓,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培育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作用,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以实现文化认同为价值导向,准确把握二者的契合点,科学制定融入路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思政课浸润青年学生的心灵,凝聚起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