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法,让音乐课堂“扬帆起航”

2022-02-16 06:21:49陈爱萍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师

陈爱萍

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小学各门学科都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和优化,从原先的只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更加注重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体验。音乐作为一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有着重要作用的学科,更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开发更多优质课程资源,让音乐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和载体。

一、注重学生学习体验,运用娱乐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学科是一门集文艺和教学为一体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还要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练习提高应用能力,练习的形式包括演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一直集中在枯燥的练习上,因此很容易产生畏难和懈怠情绪。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训练,不仅能让教学更加轻松有趣,还能让学生以乐观的态度坚持练习,从而学会欣赏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凤阳花鼓》这首歌曲时,由于学生对凤阳花鼓这种集奏乐、歌唱和舞蹈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十分陌生,而且对其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也没有足够的认知,因此在刚开始学习歌曲时无法找准节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找到节奏特点:教师按照不同的节奏敲击花鼓,学生拍击出对应的节拍。当学生已经能够完全跟上节奏后,教师带领学生尝试亲自打鼓,教师以手势指挥学生跟随自己的歌声敲打节奏,一起合奏出一首欢快的鼓曲。这样,学生在练习打鼓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放松心情,从一开始的找不到音律转变为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伴奏,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气氛中欣赏到凤阳花鼓别具一格的音色。

娱乐式教学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教师要根据音乐曲目的特点合理设计游戏环节,让游戏项目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确保音乐课堂中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运用情境式教学烘托课堂气氛

教师如果能够将歌曲中所表达的画面和情感完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他们在学习歌曲时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唱。而情境式教学正是通过外界环境启发学生进行画面的联想,并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回忆,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可以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力,启蒙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将学生引导至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让他们聆听音乐的韵律,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再通过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脑海中的画面形象会更加丰富,情感表达也会更加充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有关秋天景色的视频和桂花树的配音介绍,让学生了解桂花盛开的景象。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桂花树是什么样的,将自己在公园或路边见到的桂花树描述出来。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大家回忆对桂花的印象,除了花朵呈现一簇一簇的形状外,花香浓郁也是桂花的主要特征。此时,教师可以就歌词中的“桂花盛开、张灯结彩”的场面,引导学生想象在桂花树下挂着大红灯笼和彩带庆祝的节日场景,由此激发学生对节日的愉快记忆,体会歌曲中饱含的喜悦之情,从而愉快地歌唱。

比起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情境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教师的讲解中感受歌曲所描述的美好场景,因此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从文字中展开想象,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并运用到音乐鉴赏当中。

三、激发学生交流热情,运用互动式教学建立良好关系

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音乐学习的心得交流,教师要贴合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仔细衡量现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互动内容。互动式教学设计要注重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挖掘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元素,从而深刻领悟并把握音乐内容和旋律特征,以期获得更为丰富的音乐体验。常见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采用展示法启发学生的乐感,通过歌舞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时,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集体舞蹈”进行舞曲编排,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活动室,以六人为一组,每一组成员分为两排间隔一米面对面站立,伴随着歌曲的节奏练习舞蹈动作。当歌曲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对音乐产生深刻的印象,对歌曲中的旋律会更加敏感;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观察舞姿,可以帮助大家纠正肢体动作的偏差,在集体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教师可以在各小组练习时来回巡视,和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悟,根据小组的排练情况适当调整舞蹈动作,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舞蹈表演更加顺利。

互动式教学不但能提升教学效率,建立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尊重,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愿意主动吐露心中关于音乐学习的困惑,使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症结所在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运用开放式教学引领自主探索

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理念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视野进行审视和判断,给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最终通过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不断修正学习中的不足,并发掘自身的音乐特长。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据课堂环境和学生接受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不再是简单地为了完成某个提前设定好的教学任务,而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内容为目标,最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介绍了多首欧洲经典民歌,而很多民歌的演奏也使用了西方特色乐器,如爱尔兰风笛、小提琴和竖笛等。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西方民歌的特征,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各类西洋乐器的视频,如弦乐器小提琴、打击乐器三角铁、铜管乐器长号和木管乐器竖笛等,介绍不同类别乐器的发声原理、音色音效和使用场景,并播放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经典名曲。学生在欣赏到由不同乐器配合下演奏的天籁之音后,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搜索由自己最感兴趣的乐器作为主奏的音乐作品。学生在搜索的过程中,会更加用心地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开放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周边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拓宽音乐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主动进行音乐学习的探索,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不断成长,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当学生能够与歌曲产生情感共鸣,并且在学习时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用开放式的思想对待音乐学习,就更加容易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挖掘自己的音乐特长和爱好领域,为全面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实现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