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林 胡 莹 黄灼良 孙 文 丁海峰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518118
耳鼻喉科疾病中常见化脓性中耳炎,此病具有多发性、反复性,会对患者的听力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疾病常伴随鼓膜穿孔、分泌物流出等症状,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传导性耳聋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治疗多以改善听力、缓解耳道流脓症状为治疗根本,采用保守性治疗无法根治,加之效果不显著,因此应用价值受到限制。手术为根治性治疗手段,近年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为鼓室成形术,治疗以提升听力、中耳传音结构重建为重点[2]。近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医疗器械的不断引进,耳内窥镜、耳显微镜下开展鼓室成形术均得到广泛应用,但二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采用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0.13±2.15)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21±1.25)年。实验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16±2.27)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6.18±1.27)年。入组标准:无手术禁忌证;均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诊断;知情并同意实验;无鼓室成形术治疗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排除标准:伴多器官功能性障碍者;伴胆脂瘤者。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显微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术前备皮,患者全麻醉后,于患耳后常规切口,显露颞肌筋膜进行分离,并切取适当大小,晾干备用。在显微镜下耳针分离鼓膜穿孔边缘上皮,形成新鲜创面。耳后切口分离,将皮下至骨面皮肤及外耳道后壁皮肤切开,同时分离鼓环的基础上形成外耳道皮肤鼓膜瓣,针对听骨链及鼓室情况进行检查,在鼓室四周采用地塞米松海绵明胶进行填充,颞肌筋膜内置,回复皮瓣。于外耳道填充地塞米松海绵明胶的基础上填充碘仿纱布。缝合,加压包扎,术毕。实验组采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耳内镜耳屏软骨膜、软骨—软骨膜内置鼓膜修补。术前可不备皮。(1)小穿孔:全麻后,于耳屏游离缘偏内侧切开皮肤及皮下,暴露软骨膜,使用眼科剪分离软骨及软骨膜,剪下软骨膜备用,缝合耳屏切口。外耳道内置入0°耳内镜以检查鼓膜及外耳道情况,耳针分离鼓膜穿孔边缘上皮,形成新鲜创面,自穿孔处于鼓室内地塞米松海绵明胶进行填充,不做外耳道切口,直接自穿孔处“塞入”软骨膜内置,铺平,外耳道填充地塞米松明胶海绵少许。(2)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全麻后,于耳屏游离缘偏内侧切开皮肤及皮下,于耳屏软骨游离缘1mm偏内侧切开,分离耳屏软骨及面侧软骨膜,保留耳侧软骨膜及软骨,取下备用。缝合耳屏切口。外耳道远外侧软骨膜,保留近侧,备用,软骨不够时,可利用其进行修补。削薄靠近锤骨柄处软骨,以便易于嵌顿。缝两针于耳屏切口处,于常规全麻后,外耳道内置入0°耳内镜下耳针分离鼓膜穿孔边缘上皮,形成新鲜创面,距鼓环6~8mm处外耳道切口,切开大小控制在0:00—6:00范围,掀起外耳道皮肤、鼓环、鼓膜皮瓣,小心处理锤骨柄处残留上皮组织,探查鼓室情况。鼓室内地塞米松海绵明胶进行填充,修整软骨—软骨膜,使其软骨膜大于软骨,并于软骨上刻一沟槽易于嵌顿锤骨柄,将软骨—软骨膜置入锤骨柄上,下方软骨膜贴于外耳道,复位外耳道鼓膜瓣,于外耳道填充地塞米松明胶海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及气道气导语频,气导阈值及骨导阈值分别采用纯音听力测量仪及骨导振子予以精准测量,气骨导差=气导阈值—骨导阈值,听力能力与指标水平呈现负相关[3]。(2)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显效:耳道化脓、疼痛情况消失明显,基本无症状,骨膜及听力均呈现正常;有效:耳道化脓、疼痛情况存在较大改善,骨膜及听力基本恢复;无效:耳道化脓、疼痛症状未得到明显恢复,骨膜及听力未恢复甚至呈进展式发生。(3)对比两组患者干耳时间、鼓膜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以百分比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及气导语频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气骨导差及气导语频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气骨导差及气导语频水平均呈现明显降低,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及气导语频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对比 实验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显著(χ2=7.256,P=0.007<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干耳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对比 实验组干耳时间、鼓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耳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对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引发,具有高发性、易反复等显著特点[4]。中耳黏膜会受到中耳炎累及,进而引发骨质、鼓膜不可逆损伤,使鼓膜呈现侵袭性穿孔,对患者的听力及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5]。因此临床治疗多以改善听力为治疗重点,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进行病灶清除,为使患者听力得到恢复,采用Ⅰ型鼓室成形术进行改善,因耳部解剖结构呈现复杂化,加之手术空间狭窄,因此在开展精细手术治疗时,需采用特殊器械进行辅助,随医疗器械的进步,微创手术的发展,显微镜、耳内窥镜在耳鼻喉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其在降低手术难度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术野清晰度,使疗效得到较大的改善,应用价值显著[6-8]。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气骨导差及气导语频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气骨导差及气导语频水平均呈现明显降低,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Ⅰ型鼓室成形术在显微镜基础上采用耳内窥镜进行辅助,可在手术中使病灶放大,同时具有良好的照明效果,通过多角度开展手术,此过程中保持清晰术野和较强图像识别率,进而可使隐匿病灶得到识别,降低手术难度,使病灶清除力得到有效提升,听力改善效果更佳[9]。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耳内窥镜光源一般由光纤传输至内镜物镜端,进而有效达到术野照明的效果,近距离开展手术,同时得到清晰图像,内径长度及规格多种多样,在狭窄通道及深腔内,可多方位观察,有效探查的基础上使病灶得到有效清除,提升患者听力改善效果[10]。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干耳时间、鼓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提示显微镜与耳内窥镜下开展Ⅰ型鼓室成形术不仅能缩短干耳时间,还可在一定基础上缩短愈合时间,治疗效果佳。
综上所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窥镜下开展鼓室成形术可使患者听力得到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佳,同时可提升手术指标,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