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红英
摘要:绘画自古以来便是供宫廷贵族、上层士流所把玩品味的一种艺术形式,且其表现题材多以释道宗教、帝王贵戚、儒贤武士为主,以达到宣扬政治教化、歌功颂德、记载史事等目的。而宋代绘画从创作主体、绘画题材、审美观念艺术品受众等方面都发生了平民化的转变,其具体表征就是风俗画的大量出现。关于其发生平民化的原因学术界还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本文从政治制度的改革、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背景三方面分析了宋代绘画发生平民化趋向的原因,并阐释了其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宋代 绘画 平民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2-0021-05
宋代是我国古代史中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极为繁荣的时代,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现象得益于宋代对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的根本提高。宋神宗甚至于有“与士大夫共享天下”的言论。在这种社会制度背景之下,文学艺术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此时绘画领域出现了一种历朝历代不曾有过的现象。无论是从创作主体、绘画题材还是艺术品受众来说,绘画领域都呈现出了一种由上层贵族士流转向市井商人、庶民百姓的平民化趋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
(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相对自由独立的地位
“均田制”是唐朝时期颁布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均田制”的目的是为了抑制了大面积土地持有者的持续扩张兼并,对小农耕作起一定保护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且在严格的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土地分配制度下,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更为强烈,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依附也更加紧密,自中唐之后,唐朝统治由盛转衰,再经由五代十国天下混乱的时期,“均田制”趋于瓦解。宋朝建立以后,延续了这一局面,与历朝历代不同的是宋代统治者并没有颁布具体的法令来限制土地的分配、交易,可概括为“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这就导致了宋代的土地国有制进一步削弱,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由此呈现出了土地买卖频繁、土地转移过程加速、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的现象。以往对部曲、佃客人身自由控制较强,甚至农民可以是地主阶级的附属物品这一现象消失了。农民阶级由以往的均田户转化为自耕农或佃农,此时的佃农有不同以往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户籍,成为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他们的土地经营方式是租佃,并不附属于地主,而且还有退佃自由,退佃自由还受到封建王朝的保护。由此,农民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性,以相对独立的身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农民阶级成为了社会中相对独立的主体,也获得了自己的角色和一定的社会地位,而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的绘画艺术也必定看到了农民阶级的身影,因此乡村田园景象、农民日常生活也就成为了绘画艺术可供描绘的题材。
据《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制作楷模”记载,郭若虚首先分别阐述了释门、道像、帝王、外夷、儒贤、武士、隐逸、贵戚、帝释、鬼神、士女等人物画的创作要点,其次有云:“田家自有醇氓朴野之真,恭骜愉惨,又在其间矣。” 由此可见,在宋代,农民生活题材的绘画已经可以与道释等主流绘画平起平坐,登入“大雅之堂”,成为宋代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据史料记载,宋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表现农村田园生活的画家和绘画作品。如神宗时蜀郡画工毛文昌 “工画田家风物, 有《江村晚钓》《村童入学》《郊居丰稔》 等图传于世”; 晋阳画工陈坦, “有《村医》《村学》《田家娶妇》等图传于世”,徽宗时的绛州画工杨威,北宋末的画院画家朱光普都擅长做乡村生活的画作。遗憾的是,这些真迹都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我们只能通过文字记载来想象画卷上的生动人物以及浓郁的乡村气息。
由此可见,均田制的破坏为农民田园生活题材的绘画开辟了道路,是绘画艺术平民化的一个无形的推手。
(二)科举制的改革——士庶界限的打破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士庶之间就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社会地位悬殊,界限森严,彼此隔绝。至宋代,科举制的改革与发展打破了这一界限。宋太宗对选拔人才非常重视,他曾说:“国家选才,最为切务。人君身居九重,何由遍识,必须采访”,他希望在人才选拔上可以做到“岩野无遗逸,而朝廷多君子”。所以宋太宗即位三个月后举行第一场科举考试时,就展现出了与历朝历代的科举很大的差异。首先在录取人数上大大增加,进士、及第、举人等上榜者共有507人,其次他很注重从孤寒之家选拔人才,取士不问家世,严防考官营私,全凭经义、诗赋、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才能取代了门第血统,在科举考试中占了主导地位。宋太宗于雍熙二年(985年)还专门颁布了针对于寒门子弟的别试制度,以此来避免贵族子弟与寒门子弟的不良竞争。历史性地打破了普通庶民百姓在科举考试上的森严界限。因此,为寒门子弟、庶民百姓赋予科举考试的机会是宋代科举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面向绘画领域,国家官方绘画机构翰林图画院以及宋徽宗创建的画学在招贤纳才时,同样也遵巡宋代选拔人才的这一重要特征,也就是凡有贤能之才者可不看出身,皆可进院事君。翰林图画院的画家有一部分是来自南唐或西蜀画院,有一部分是皇室在举办大型的宫殿、道观、寺院绘制工作时,会从民间招募能工巧匠与画院画师共同参与官方绘制工作,表现优异者会被诏入画院就职,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宋徽宗所创办的画学取士考试进入画学接受系统的学习并就职。由此,从民间选拔的贤才、来自民间的画师定会对宫廷院体绘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由下而上的影响,这也是宋代绘画发生平民化转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北宋初年皇室贵族、翰林图画院以黄氏父子工致富贵、着色妍丽的绘画风格为最高审美标准,也是官方审美观念,这种绘画风格特点是敷色艳丽、用笔新细工致有余,而野逸松放不足。而来自五代南唐的民间画家徐熙凭借自己独特的野逸之风对这种封固的审美标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宋代画坛带来了阵阵新风。米芾《画史》中记载:“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 ,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已,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 显然,徐熙的野逸之风并没有得到黄筌的赏识,也没有在那个时候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并且徐熙并沒有直接就职过翰林图画院,他的画作之于院体画的影响可谓是院体绘画平民化的一个开端,使院体绘画看到了另一种美的发展模式的可能性。使院体绘画朝着松放野逸、体制清澹、更加注重表达人文情感、平民化方向发展的是民间画家崔白的到来。他的绘画风格对黄筌父子绘画的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一贯注重精工细勒、敷色浓艳的工笔一体由于崔白的到来失去了在画院中长期占据的统治优势。
崔白,字子西。1065年参与大相国寺因雨水被毁的壁画重绘时,被宋神宗发现其才能并深受赏识,于工程结束后进入翰林图画院学艺待诏。此时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崔白性情疏朗,绘画上擅于将工笔与写意相结合,体制清澹,洋溢着逸情野趣,是在徐熙对宫廷花鸟画产生平民化影响后的一种继承。他“体制清澹,作用疏通”的民间绘画风格深受宋神宗的喜爱,他的绘画更注重个人胸臆情感的抒发,而非以往以黄筌父子为代表拘于形式上的工致、富丽、华贵。至此,崔白凭借自己独特的画风使宫廷绘画产生了平民化的倾向,民间画家的放逸旨趣至此也在画院中见其荦荦大端了。
科举制的改革绝不仅仅是制度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对于普罗百姓价值观的改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观念浸染在每个人的心中。平民百姓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抛却门第之别进宫事君,像崔白这样出身寒门却凭借自己的独特画风进入翰林图画院对并宫廷绘画产生平民化影响的在宋代并不是个例,它是科举制改革在具体社会现象上的表现,由此,科举制的改革也是宋代绘画发生平民化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坊市制的废除
坊市制的废除并不是宋代统治者一蹴而就的制度改革,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逐步瓦解的过程。坊市制成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的设立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作为都城的规划制度,按此来划分城市的轴线以及市、坊的位置与功能。坊市制所规定的市、坊地理位置与功能划分界限森严,再加上长期的宵禁制度以及“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官方思想,严重阻碍了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至唐中后期,坊市制由于自身局限性逐步开始松动,到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天下混乱、四方战起而彻底崩溃瓦解,宋代建国之初延续了这一局面,虽然后来宋政府尝试过对后周汴京旧城进行整改,以恢复原有的坊市制度,但收效甚微,坊市制最终土崩瓦解,由街市制所取代,“宋代的城市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了唐以前的那种严格的居民区与商业区分离的坊市制度,工商业者与居民区可混杂居住,并且营业时间和地点可由店主自行决定,有的甚至通宵营业,这就更加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商品贸易活动”。由坊市制的破坏再加上大城市的增加、草市的兴起、区域性市场的形成、农产品商品化的增强、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等一系列新变化,长期受坊市制限制的手工业商业、城市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由此可见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异常繁荣的景象。
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同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市井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丰富多彩,产生审美需求,因此绘画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特别是在一些富裕的商人家中或是茶楼酒肆中出现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并且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刺激之下,人们的金钱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出现了钱之为钱,人所共爱的观念。可谓是“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因此,只要有钱,便可雇佣任意画师乃至宫廷画家来为自己作画。梦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著名山水画家李成就为汴京城的药材铺做过画。吴自牧《梦梁录》也说:“汴梁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 此时,绘画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了像广告一样的宣传价值、经济价值。画作以一种象征着品味、身份、地位的文化符号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它不再是宫廷贵族阶级的专属。
為了迎合城市商人、普通百姓阶层的审美需求,绘画创作风格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涌现出了大批的表现市民村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这种起源于民间的绘画领域上的转变甚至还向上影响到了宫廷绘画的风格。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典型的宫廷风俗画的代表,以通俗易懂的手法描绘了汴京城车水马龙、人群接踵、热闹非凡的景象。高宗时楼俦曾画四十五幅《耕织图》进献,所画内容皆是描绘耕种、养蚕、纺织等农家活动。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是风俗画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有许多描绘市井、截取生活的画作,如《水殿招凉图》《观潮图》《观灯图》《柳塘聚禽图》等,这些图画都描绘了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刺激下,东京市井街头热闹非凡、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从事各类民间风俗日常活动的景象 。
因此在城市商品经济大肆发展的刺激下,自上而下,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市井绘画领域都产生了一种平民化的倾向。
三、文化上的异彩纷呈——雅俗共赏
绘画的直观性与生动性使其成为一个时代文化生动的具象表现和重要表征,反之,时代之文化也必然决定着绘画的风貌。宋代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而不分高下雅俗共赏,代表着文人士夫与市井百姓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士夫之雅与市井之俗共同构成了繁荣璀璨的宋文化并合力将其推向高潮。风俗画的产生就得益于宋代市井百姓俗文化的大肆发展。
宋代文化能雅俗共赏究其根源在于宋代国家制度的转型,如上文提到的科举制、坊市制、均田制的改革。钱穆先生曾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宋代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口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所以说,宋代是封建社会史上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唐宋之际的转变在知识文化层面突出表现为由以往贵族社会对知识和真理的垄断以及通过继承制获得官位的现象转向了个人的知识才能为主导地位的更加民主化的竞争方式,这也是科举制的改革所具化出的社会现象,如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是出身寒门的官员,社会话语权不再被垄断在贵族阶级手中,以往具有政治、文化垄断地位的贵族士流其身份在宋代重新界定,经济领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发展的城市商品经济,在此社会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雅俗共赏、异彩纷呈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俗文化的发展造就了人们对于世俗文化审美的需求,也就促成了宋代绘画发生了平民化的转变。
宋代绘画中表现民风民俗文化的作品众多,如上文提到的中国十大传世作品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清明这一蕴含着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节日景象。画面不以描绘某一贵族阶层为主,而是从达官贵人、市井商人到乡村野夫都囊括其中,这正体现了宋代文化多元并存、雅俗共赏的现象。卷轴画面高约25.5厘米,长约525厘米,篇幅规模较大。整幅画面以承载着汴京城的商业、文化、民生的第一运河汴河为线索展开,描绘了汴河两岸的景象以及各种有意思的民生故事。比如受惊的马儿、打猎归来的贵族、看相的先生、扫墓归来的行人、卖花的货郎等,一厘一毫都在诉说宋代的故事,使观者可以细细品味,沉浸其中,感味历史,体悟在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趣意浓浓的市井风俗文化意趣。
在表现民风民俗文化的作品中,“货郎”这一题材是宋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辞海》对“货郎”的解释为:“荷担执鼗鼓,卖妇女用物者曰货郎,又称货郎儿。”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市井之俗文化,那么货郎图描绘的就是乡村之俗文化。宋代货郎图中所描绘的也一般是货郎挑着货担、头戴簪花、手摇拨浪鼓、吟唱着货郎调来到村中走街串巷,村妇孩童听到声音出来围绕着挑选货物的热闹场景。据史料记载,《货郎图》为宋代著名风俗画画家苏汉臣首创,但其真迹已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的李嵩的《货郎图》堪称这一题材的经典之作。
李嵩为浙江杭州人,在作画以前以木工为生,后来因机缘巧合成为了著名宫廷画家李从训的养子,得其真传,开始慢慢在绘画领域释放光彩,善用钉头鼠尾描,线条杂而不乱,后成为南宋翰林图画院待诏。由于其出身平民百姓之家,亲身经历目睹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描绘乡村生活时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风味,以至于有“李师最识农家趣”的说法,可谓是有“哀其所哀,乐其所乐”的深层意味。
李嵩的《货郎图》共有四幅,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辐篇幅最大,堪称经典。画面纵25.5厘米,横74.4厘米,构图上可分为两部分,左侧画面上有主人公“货郎儿”,担子上挑着两个竹娄,里边放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其周围有正在挑选货物的村妇和孩童,右侧是看到货郎的到来,抱着孩子的村妇和嬉闹着向其奔去的孩童,可见货郎这一角色在当时的社会所充当的角色以及受欢迎的程度。但细观画面,可以看到货郎老人脸上的倦态与风尘,村妇恐怕孩童摔倒的谨微与担心,孩童奔走冲向货郎的开心与热切,不同人物不同的心理情感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美學价值,其所表达的农民百姓风俗文化与人文关怀却是更重要的,也是更值得去细细体味的。
宋文化的多元并存、雅俗共赏孕育了宋代绘画多元的风貌,因此在院体画、文人画蔚为大观的情况下又诞生出了绝唱千古的风俗画,雅俗并行且并无高低尚庸之分的文化土壤是宋代绘画出现平民化倾向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角度去体味艺术、感悟艺术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去理解艺术的发生与变迁,艺术现象的发生必定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宋代绘画的平民化现象亦是如此。从宋代绘画开始,人们开始关注市井生活、乡村田园、风俗节日等具有平民化的绘画题材,这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并且从宋代风俗画中窥见其饱含的社会人文情感、世俗风情、市民的生命价值与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精神对我们当代的风俗画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2]刘蔚.宋代田园诗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4]米芾,卢辅圣,主编.画史 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5]张燕.世俗文化陶染下的宋代风俗画[D].渤海:渤海大学,2012年.
[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宋]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8]钱穆.宋史研究集[M].台北:台湾书局,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