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华 侯旺
摘要:琴,又被称为古琴或七弦琴。近年来,我国接连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中国艺术研究院“让古琴发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古琴醒来”等项目的启动,以及太原东山汉墓的发掘,再次拉开了三晋大地古琴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帷幕。
关键词:山西古琴 古琴艺术 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2-0006-04
一、山西近代古琴发展
山西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从史料记载来看,古琴音乐发展较为繁荣的地方多处于经济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而山西的古琴音乐最早是从近代开始的。说到近代山西的古琴音乐发展,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柏岩感旧诗话》与《今虞琴刊》中的一些记录,这也许是近代山西古琴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活动。琴人孙静尘1920年找学庵、傅雯绮、李冠亭等人,创办了元音琴社,之后川派琴家顾荦被邀请来晋教琴。1921年,山西育才馆教务长张芹荪邀请顾梅羹、彭祉卿、沈伯重、杨友三等当时较有影响力的琴家多次来山西太原进行授课。刚刚提到的这四位主要的琴家于1921年在太原育才馆教琴两年,还撰写了多部古琴教材和古琴史。1922年,山西军阀阎锡山邀请古琴大师杨时百来太原教琴,关于杨时百教琴的这段文字记载由于时代动荡未能保留下来。同年顾、彭、沈、杨均一起加入元音琴社,以致当时的元音琴社十分繁荣,达到了山西古琴音乐的顶峰,一时之间琴人名家汇聚三晋。
二、本土艺术团体概况
成立于1920年的元音琴社在当时可谓是琴家如云。元音琴社成立之时,是20世纪中国琴坛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团体,也是三千年琴史在山西这片土地上最生动的体现。2009年,在南林旺先生和冯翠英先生以及山西古琴人的推动下,成立了山西元音古琴艺术研究院。元音琴社正式宣告复社。
元音琴社作为山西省最主要的古琴教育传承团体,现已发展了太原、晋城、忻州、平遥等多家分社,尤其是加拿大和德国都开有分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卓越成绩的古琴传人,并且第一次在山西高校音乐专业院校开设了古琴专业。经过数年的努力,通过琴社学习和接触的学院近5000人,为古琴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走向民众、面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元音琴社在创设之初,坚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修身养性、抒怀畅性为主,努力打造成为山西省最专业、最具有文化传承的琴社。
三、初探山西古琴发展状况
山西地处北方,气温适宜,但气候干燥,古琴不易保存。目前,民间以著名琴人程宽老先生家中珍藏三张古琴最为名贵,分别为已经捐赠故宫博物院的唐代名琴“飞泉”、唐代仲尼式七弦琴“清角遗音”和一张明代古琴。山西官方收藏神农式等古琴四张,具体时代需进一步考证,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木质胎体开裂、虫蛀、糟朽、缺失、变形,漆面开裂、卷翘、缺失、褪色等病害,亟待保护修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人民物质生活基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民的需求从吃饱穿暖向更高的精神层次方面所迈进,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精神和心灵的满足成为了现如今人们所追求的重要活动目标之一。在当下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乐器之一,与当下较为热门的乐器,如:小提琴、钢琴对比,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再者以省会城市太原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太原市常住人口为5304061人。2020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53.25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2.6%。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古琴艺术在太原市有很多的目标群体。
当前太原市的古琴发展主要以民间社团居多,高校、培训班等教育类的模式较少。大部分的古琴发展还停留在民间社团这个自然属性上,没有从根本上对民众进行普及。根据问卷调查显示,43%的人认为古琴离一般民众较远,接受渠道较窄。其次28%的人认为古琴相较于其他乐器来说,除去自身愛好,很难在这方面产生兴趣,侧面反应了古琴这种乐器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其小众,且人们思想上认为这是一种普通一般家庭很难接受的乐器。所以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当下的政策形势,古琴艺术的崛起需要社会民间团体、高校专业培养以及举办一系列古琴活动进行改善。
将古琴推广、让古琴重新焕发活力,让唐风韵律重新在生活中再现,这对各个年龄阶层人群的身心健康极具好处。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资料显示,音乐对于提高人文素质的独特功能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来说,古琴音乐独有的浑厚、淳朴,这是西方传统乐器所给不了的。同样古琴音乐通过吟、猱、绰、注等指法按弦,给人一种声音是收紧、限制和束缚的感觉。古琴的琴声在人们听起来既收放自如、又给人一种把酒当歌豪迈的情感,所以古琴特别适合表现如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情感。在当下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古琴可以成为很好的生活调味品。浑厚含蓄的古琴音乐可以使人们能够从短暂的繁忙工作中抽出身来,学生也可以从繁重的学业中找到释放压力的手段。广泛参加音乐活动可以使人的两个大脑的半球得到平衡发展,开发个体潜能,提升表达和交流能力、想象及情感体验,激发和培养创造力,为全面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对提高全民素质和民族内涵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少了哪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完整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音乐也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史的经典音乐,都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通过对古琴社团的创新,将古琴文化发扬光大已经刻不容缓,使古琴“平民”化、大众化是解决古琴传承发展的唯一途径,只有改变人们对古琴的原有看法,并且以现代商业化模式的手段进行创新,笔者相信古琴发展将不再受到束缚,古琴文化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青春,焕发荣光。
四、古琴艺术传承研究
(一)研究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交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主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古琴教育和古琴活动目前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与传统西洋乐器相比起步较晚,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今社会对于我国传统艺术的社会教育活动情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忽视了市场环境和人们的需求。这部分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大,但是社会关注度相对较低,很容易会因为古琴难以接触、古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够欣赏等因素流失,这实际是与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文艺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相悖的。因此,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能否以传统文化古琴为手段,将太原市现有并创办较好的古琴社团进行发展创新,并是否能够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古琴活动,使其在民众中普惠,并且能将古琴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内,古琴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以我国南方省份为主。其中大连地区古琴的传承是至今我们国内做的较好的案例。大连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是大连金州古琴。大连地区的古琴音乐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是金州古琴发展的比较好,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和合理的运营模式,充分给了古琴艺术能够持续发展的契机。目前为止,大连市古琴研究会以及大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协会对古琴的艺术研究和艺术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大连市古琴研究会在大连博物馆所举办的古琴展览以及开展古琴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实现了保护、弘扬大连地区古琴音乐的目标。在古琴商业化研究中,以“大连汉风文化方舟”为基础,进行商业化的转承传统文化机构。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能给艺术团体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也能弘扬民族文化,保证其在良性循环中生根发芽,还可以推动其他关于古琴的售卖、维修、拍卖等活动,提升经济效益。
总体来说,山西地区古琴的发展,不论是从学术还是经济层次上来看,山西本土的古琴发展较为缓慢,也是最近幾年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加之传统文化的复兴热,使山西地区古琴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在对于山西地区古琴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是否能够从南方其他发展较好的地域借鉴到一些经验,然后结合山西省目前的实际状况,总结出在今后山西地区古琴音乐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三)创新点分析
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探索调查民间古琴社团的现有运作模式,研究本土化古琴社团在现阶段的艺术推广和机构运作。从文化层面上来说,起到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在经济层面上能够推动社团更好且更健康的管理,提升古琴社团的收益。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较以往关于古琴的研究只注重调查研究古琴现状及其发展而忽略本土社团管理模式中所面临的现状,具有一定的扩展和突破。
目前山西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立足文化助推山西转型发展是当下一项重要任务。山西本土古琴传承发展已经逐步显露出文化失传的问题,并且古琴因为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保存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接触古琴的人越来越少。为了防止古琴社团规模逐渐缩小这一恶性循环的产生,如果能够切实将古琴文化更好的融入社会,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民族文化自信,还能使古琴社团以一个良好的经济模式进行可持续发展。文化的传承不仅仅要停留在对文献研究上,更要合理地贴切实际,运用到以社团团体为单位进行传播。这将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信,使优秀的文化精粹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传播下去。
五、古琴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琴乐器的发展绝不是单独的个体努力就能完成的。古琴今后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琴人的艰苦奋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为了使传统文化更好的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就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融合。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只是将古琴曲的演奏变为现代音乐,并没有对古琴音乐的本质做出改变,在原始的古琴艺术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音乐审美而进行的古琴创新。
古琴的发展模式结合当下山西省的现状来看,以单独的个体去突破是很困难的。如何能让大众接受古琴文化,需要一个有权威性的载体进行推广。从调查研究来看,不妨以山西省内的古琴研究所和民间古琴艺术团体来创新发展模式,不但在学术上有了权威性,在对民众推广中也有了可靠的保障。作为一种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乐器来说,古琴不仅要在演奏中要创新,更要在发展模式中积极探索。二者进行结合对社会民众而言,提高了整体的社会素质、传承了古琴文化的发展,使古琴艺术后继有人。在经济层面上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山西省经济转型贡献出一份力量。
六、结语
古琴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在历经几千年的风霜打磨后依然能够将古风音乐毫无保留的传承下来,完全是依靠琴人的不懈坚持。在当下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浪潮下,古琴音乐再一次掀起了“古琴热”。正如文中所说,文化的传承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坚持,而是整个社会不断推动和发展的结果。坚持开展以古琴研究所和高校相结合的模式,促进民间古琴社团的发展,使古琴这一门乐器不在以小众、“曲高和寡”在人们心中存在,最后,笔者相信山西的古琴艺术在今后一定可以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敖.山东省沾化渔鼓戏剧团发展方式初探[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20年.
[2]于晓雯.大连地区古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3]夏琳.山西古琴音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艺术教育,2011(01).
[4]刘斯雨.民族管弦乐团管理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9年.
[5]何欣茹.网易云音乐营销推广策划[D].杭州:浙江大学,2014年.
[6]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7]上海今虞琴社.今虞琴叙(第三期)[M].1999.
[8]上海今虞琴社.今虞琴叙(第四期)[M].2004.
[9]林宏鸣.演出市场的培育与剧团运作机制的转变[J].中国京剧,2000(04):4-7.
[10]丁翼芳.一个民营剧团的启示 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大山西省嫦娥艺术团调查[J].中国戏剧,2018(0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