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五金 梁兴斌
帕金森病在老年群体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存在形式[1-2],并且也严重地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属于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肢体存在不自主震颤的情况,并且运动功能会出现障碍。还有一些患者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紊乱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从情绪方面看,抑郁、失眠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症状。一旦发生帕金森病,患者症状表现为认知异常、非运动症状等,临床治疗以改善疾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为原则。老年帕金森病抑郁者还合并焦虑、自闭、烦躁等症状,甚至自杀。所以,加强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护理,缓解患者内心压抑情绪,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症状,但对抑郁症、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不太理想,依从性也不高。所以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采用相对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确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其不仅提高了对患者运动方面的关注力度,同时也使得患者的情绪得以改善。本研究通过针对观察组5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有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案例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式,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汀州医院所接诊的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61~80岁,平均患者年龄(73.88±1.21)岁;病程时间1.25~8.67年,平均(3.65±0.12)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1.35~27.68 kg/m2,平均(24.21±1.02)kg/m2;受教育年限4~10年,平均(6.02±0.21)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3.28±1.43)岁;病程时间1.28~8.87年,平均(3.61±0.13)年;BMI 21.41~27.85 kg/m2,平均(24.35±1.05)kg/m2;受教育年限3~10年,平均(6.05±0.25)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其在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委员号:2020123103)。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基础的疾病护理以及身体护理,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办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第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因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经常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为此患者活动受限尤为严重,许多患者从内心会出现难以接受的情况。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负面感受,也会为患者的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为此面对这样的患者可以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相关问题,积极为患者介绍帕金森病的患病原因、疾病的发展情况、危险因素以及治疗内容,引导患者利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老年帕金森病的常见问题,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消除患者的严重心理顾虑。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存在抑郁症的特征并且缓慢地贯穿到整个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焦虑、悲伤、自闭是抑郁症在初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在进行心理护理方面,切实提高对于痴呆以及认知损害的认识,帕金森病的患者经常会存在高比率的混淆以及痴呆的症状,所以其个性出现了变化,精神状态出现了异常。因为老年痴呆患者经常会出现智能全面受损的情况,为此理解能力比较差,表达能力也会有所降低。长期的负面情绪必然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所以针对存在痴呆情况的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更为必要。实施护理的同时也需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患者。帕金森病抑郁者主要病症则为躯体问题,根据病情状况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有差异性的护理干预。早期病情者,则鼓励适当锻炼,如吹口哨、皱眉、鼓腮等。针对中晚期病情者,则主动、被动锻炼肢体。积极宣讲注意事项、指导康复锻炼。进而促进恢复其自理能力,降低其自身的无用感。针对有自理能力提升者,则充分肯定、鼓励患者,提升疾病治疗信心,并与其建立互信关系。因患者病程长,治疗时也需获得其家属支持。
第二,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护理,主要需要针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康复训练,其中包括语言功能的训练,比如从简单的字母入手,再到后期引导和教授患者唱歌等,实现了循序渐进的语言锻炼。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补态训练,通过确保患者在原地站立,之后进行抬腿、行走锻炼。长期患病的患者还容易出现面部僵硬的情况,为此必要的鼓腮运动、吹气运动等都可以帮助患者实现面部锻炼的目的。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应该时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动静结合才能够满足康复的目的。努力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在患者入院后应向患者积极介绍住院设施,消除患者的恐惧、陌生、焦虑心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一些诸如听歌、散步、做手工等娱乐性活动,使患者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可同步采取认知疗法、音乐疗法、放松疗法、团体疗法等心理治疗手段,以不断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第三,注重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需要充分依据患者的活动量、身体情况等进行必要等饮食干预。因为大多数老年人在肠胃蠕动方面都相对较为乏力,所以便秘的情况也就比较常见。为此在饮食当中增加蛋白质、膳食纤维等,都可以改善患者都这一情况。还可以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谷类或者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同时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可以尝试进行鼻饲喂养[4]。按照患者自身实际状况,综合评估,如性格特征、社会背景等,与其真诚交流,耐心倾听其心声,分析心理问题原因,针对性疏导,并给予其更多关爱和重视,让其发现自身优势,积极引导患者。沟通中,勿采用说教式批评,引导其转移自我情绪和自我控制情绪,让其治疗期间有良好心态。
第四,注重引导患者家属掌握护理方法。因为老年帕金森病本身的病程相对比较长,所以作为家属也必须要切实参与到其中。指导患者家属,掌握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相关的安全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非常关键。并且家属应该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平日里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鼓励,使得患者可以切实感受到来自于家庭和亲人的关怀。所以,护理中也需积极向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协助提升治疗信心,让其给予更多情感支持,及时解答疑问,主动了解和观察其病情,与患者共同进行锻炼。
通过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判定,一共纳入4个重要的参考维度,其中包括30个细节条目,分数的高低和生活质量高低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5]。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表示为(x-±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SF-36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s)
注:t1/P1值表示观察组干预前后对比,t2/P2值表示对照组干预前后对比,t3/P3值表示组间干预前对比,t4/P4值表示组间干预后对比。
?
帕金森病这种疾病的高发群体就是中老年人群,并且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存在4个方面的特点:运动迟缓、肌强直、行动步态异常以及震颤。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的治疗需要长期服药,对于患者而言,所使用的治疗药物大多为进口药,所以费用相当昂贵,患者自身也很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对于疾病缠身具有严重的痛苦感,很容易产生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这对于患者的康复都是非常不利的。现阶段,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肢体功能护理、必要的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完善的综合性护理方案,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以及不良状态,同时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疾病表现,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办法非常必要,是切实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举措。相关研究表明[6],抑郁是最常见的老年帕金森病并发精神障碍,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发病率高达50%。在患者疾病初期和疾病晚期均易出现抑郁症状,其发病机理可能与疾病造成的生活不便和身体残疾易引发心理反应有关,加之一些患者家属陪伴和交流较少,会进一步加重其负面心理,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抑郁自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提升和优化,对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已经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老年帕金森病抑郁不仅应重视临床药物治疗,同时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相关研究表明[7],对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充分尊重和信任,与患者建立起沟通顺畅的互信关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和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年群体与年轻人相比,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降低,为此全方位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应该重点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通过准确的评估可以更为全面地分析其心理变化情况,也可以依据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状态改善方法,这样确实可以减少应激因素对老年患者内心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必要的辅助工具也是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帕金森病的病程相对比较长,并且在患病的后期阶段还容易出现疾病症状加剧的情况。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属而言,其家庭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也非常大,其中包括了经济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甚至还会有一些照顾患者的家属会存在怨恨的情绪,这都会导致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的情况,强烈的内疚感油然而生。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要切实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引导,帮助其发挥出对患者的康复作用。通过切实强化对其的心理护理指导,引导患者能够满足基础的生活自理目标,比如自主穿脱衣服、自主如厕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也使得患者对于生活的信心有所增强[8-11]。
综合护理,主要体现为在新的护理理论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护理方式,其可以运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综合等观察方式,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针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反应。所以,这样的护理方式必须要注重从对患者的生理病变向着心理护理转变。单纯的物理护理应该逐步转变为护理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必须要将患者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其所使用的护理观点应该是整体性的。通过针对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可以实现将患者作为中心,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以及将心理护理作为目标的根本原则,与此同时要格外重视患者症状的变化很有可能是因为疾病本身的发展或者是药物的原因所导致的。为此,综合护理不仅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详细情况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药物使用方面的检查[12-15]。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当中,通过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案,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在肢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面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案确实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而言,其晚年的生活品质理应得到提升,并且对于患病的老年人来说,其心理层面所承担的压力也确实在不断加大。改善其心理状况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关键。故而综合护理方案在未来临床上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为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