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林,王 涛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严格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高校要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引领,聚焦教学创新,掀起学习革命,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而以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构建大学教育教学新形态,推进本科课程质量文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2]。
“教育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小学教师的核心课程之一。针对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实践环节融入不够等问题,“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创新,改简单传授为多种方式整合,改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改实践游离课堂为高效融入,改传统教学手段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创立六步教学模式,通过慕课平台开展自主学习,以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引出问题,通过问题让学生合作分享,教师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讲解,并进行多元教学评价,以此创新教学模式;着力破解课堂教学难题,持续完善学习评价机制,为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实践探索,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探讨教育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基础教育使命为担当,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掌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关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能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具有积极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领学生在品格、知识与能力方面全面发展。
1.素养基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小学教育专业大二年级的本科学生。在这一阶段,学生基本具有了毕业后投身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信念,已较好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明确了毕业后做小学教师的方向,开始为成为小学教师做准备。
2.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课程以后,对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教学的基本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有一定认识,但从整体来看,还未达到深度理解和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程度,也缺乏相应的案例积累。
3.能力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关注教学和学习中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能力,但需要增强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利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程的持续建设中,发现以往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育方式注重单向灌输,片面追求理论知识;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以教师为中心;评价方式重视终结性评价,期末书面考试所占比重偏大;教师仍主要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其实,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虽然知道“教育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并有积极意愿学好该门课程,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原理,从而导致其误以为所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实践教学环节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也未能真正有效融入理论的学习。
本课程以教师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反思为起点,对传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以“立德树人”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改革创新的首要理念,以“两性一度”为课程内容的建构理念,以“多元整合”为教学方式的选用理念,以“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理念,以“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为课堂互动的核心理念,以“互联网+”为课程资源的建设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五个转变:从注重传授知识的“以教育者为中心”向“知识和思维方式”并重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从“片面追求理论原理”向启发式、个别化的培养方式转变;从重机械记忆、“期末终结性评价所占比例偏大”向重有意义学习、“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机制转变;教育者从“知识传授者”向激发学习者创新、创造“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学习者从被动适应、“应对考试”向主动投入、“创造思维”的行为转变。
“教育心理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职业精神、教育情怀、专业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教育情怀。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供给,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将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元素有机结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本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创立“136”建设思路,即坚持一个方向、落实三个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坚持一个方向: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贯穿课程建设全过程。落实三个目标: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目标;构建“三观、三全、三结合”的“三三三”制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3]。突出六个重点:从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评价方式、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本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知识目标、能力素养与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合,尊重学生自主意识,贴近学生心理需求,聚焦学生成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全面梳理本课程思政教育点,汇聚课程思政教育线,形成课程思政教育面,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首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点,夯实课程思政根基。其次,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线,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再次,精心整合课程思政面,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最后,全面构建课程思政体,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创立“三观、三全、三结合”的“三三三”模式。“三观”是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三全”是指本课程每一章都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教学要点上的全面覆盖;从教学设计、实施到课程考核,课程思政工作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生的共同特性到个体差异,本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三结合”即一是将问题导向与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相结合,二是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训练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三是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1.改简单传授为多种方式整合。以“学习者中心”理念为引领,“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对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功能定位、学时安排、教学模式、评价手段进行系统设计,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同时,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有效整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合作学习与分享等多种方式,调整常规的课堂空间结构,强化微格教学,探索翻转课堂、教学观摩、团体辅导、教育戏剧和心理情景剧等多种教学形式。
2.改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习心理、教师心理、品德心理等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教学主题,采取学生小组讨论与探究、教师主讲与学生研讨、学科前沿文献查询与沙龙分享、教学观摩与实录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时,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表演绘本《鱼就是鱼》,学生自主制作道具、分配角色,甚至可以改编和续写绘本,这样在实践中领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绘本传达的深刻内涵。在讲解学习动机时,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分小组围绕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情景剧表演,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
3.改实践游离课堂为高效融入。在课程教学中,重构既有地域性又能体现高阶性的教学内容,校内促学、校外服务。在OBE理念下,采用“三内三外”教学模式,课内由问题呈现、学科研究新进展和教师引导讲解三个环节组成;课外由自主学习、小组研修和教学观摩三个部分组成。注重团体辅导、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部分有机结合,不仅服务于师范生培养,还有助于当地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4.改传统教学手段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不断改进“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各功能模块,围绕学习主题发布讨论话题,通过讨论平台分享不同观点,针对某个观点发起现场投票等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多种互动方式,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
1.“六步”的内涵与六个特征
在长期的课程教学探索实践中,本课程教学团队初步创立了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合作分享、教师讲解、总结评价六步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具有如下六个特征:(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创设条件;(2)强调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提供多种资源;(3)强调引导学生创设并进入真实情境;(4)强调组织学习者合作学习活动;(5)强调学习者的语言文字表达;(6)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意义建构[5]。
在通常情况下,该模式由课前、课内和课后三部分组成,即学生课前分组查阅资料、学习慕课,课内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与分享,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研修和教学观摩。在此过程中,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拓展应用,教师则借助学习平台加强反馈调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
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分享,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凸显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创新情感为动力,通过互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尤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有效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3.依托项目与实践创新
在课程教学中,该模式的创立以省级卓越项目为依托,加强校地协同,贯通课内体验和课外实践,融合创新与实践反思,探寻“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的主动加工者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定是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学业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全程性与全面性,线上课程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数据为形成性评价提供客观依据;表现性评价通过考勤成绩与任务参与体现,重在考查学生师德表现、参与程度及专业能力;结果性评价侧重考查理解和应用基本知识分析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总成绩是平时作业占50%、期末卷面考核占50%。平时作业包括思维导图、案例搜集、剧本表演和课堂观察分析报告等。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期末考试是卷面考试,命题严谨,且经过教师团队试做,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评价学习效果。考核后再通过团队研讨修正或赴小学检验修正,以达到更好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关注国情民意,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关注特殊群体,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乡村和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积极关注精准扶贫政策,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心理扶贫和教育扶贫。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的方式理解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参加“幼音剧社”的同学还把精彩节目送到对口扶贫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
此外,通过本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迁移,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应用到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在探索本课程的创新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效果不断增强。通过改革集体备课制度,实行教学团队教师示范说课,提高创新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支由“专家顾问+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组成的高水平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其中,课程负责人专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其出色的教学能力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近年来,课程负责人获评“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首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良师”等称号,还取得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学活动创新奖等良好成绩。
本课程在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超星“一平三端”平台,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运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拓展课程资源,构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学习资料,其中包括课程大纲、考核大纲、课件、教学设计样例、教学日历、课堂教学微视频等教学资料。教学案例、作业试卷、学生作品、测评工具和相关参考资料书籍齐全。学生线上学习次数达到三千余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所累积的教学资料得到了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