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2022-12-22 11:28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润腔念奴娇怀古

郭 莹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021)

艺术歌曲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开始流行的一种高雅浪漫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室内音乐而作,歌词大多为著名诗人的诗歌,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音乐部分大多配有精美的钢琴伴奏,配合优美流畅的旋律来刻画诗歌所表现出的意境和内涵,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自二十世纪初这种西方的艺术形式传入我国后,一批接受过西方音乐教育的作曲家,如青主、黄自等开始尝试借鉴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以我国传统诗词为歌词,创作中国独特的声乐艺术体裁——古诗词艺术歌曲。青主以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的经典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歌词,创作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这首作品开创了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先河。作曲家印青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歌词创作的同名艺术歌曲充满了中国韵味,深受大家喜爱,堪称古典诗词新创作作品的典型代表。然而,要完美诠释歌曲的内涵,表现歌曲的韵味,则必须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音乐创作特点与表现意境做深度分析。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一)润腔的使用,突显语言的吟诵感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更是让全世界都称赞的文学艺术,其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思想和情感。古诗词艺术歌曲将中国经典古诗词作品与现代音乐创作相结合,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形式,用优美的音乐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色彩为传统诗词注入新鲜活力,实现了音乐与诗歌的统一,使“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诗歌和旋律彼此相互独立又密切相连。在实际演唱中加入吟诵感,演绎出诗词的韵味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鲜明特点。古诗词的韵味主要来自于诗词创作的音韵格律。每一个时代对诗词的格律和语言文字的使用都是十分考究的,无论是《诗经》中叠词、双声、叠字的使用,还是唐诗中五言、七言绝句的规整格律,亦或是宋词、元曲的诗乐结合,对韵脚的平仄、字句的对仗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音韵格律,使得人们在吟诵诗词时能够自然地体现出音乐之美感。大多数作曲家在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时都会反复吟诵诗句,斟酌乐句与诗词韵律的搭配。当诗词中出现比句、回文、顶真结构时,作曲家也会创作与之相对应的乐句结构,使其最大程度地与诗词结构相配合。

在实际演唱中,许多歌唱家经常借鉴戏曲、曲艺中顿、挫、截、断的润腔演唱技巧来突出古诗词的韵律感和吟诵感。润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润腔的演唱技巧种类繁多,有断音润腔法、装饰音润腔法、音色变化润腔法、力度变化润腔法、节拍润腔法等。断音润腔法经常运用于铿锵有力的乐句或需要强调的词语,用吸气、补气、偷气、抢气等换气方法,造成声音的临时打断。例如宋祖英演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国周郎赤壁”的“三国”一词她使用了断音润腔法,将“三国”二字断开,突出“三”字,强调了诗词韵味,她在演唱“故垒西边”的“西”字时还使用了装饰音润腔法。装饰音润腔法经常运用于连贯乐句中美化唱腔,使唱腔产生刚中有柔的艺术效果。一些作曲家在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时会将语气重音、逻辑重音放在重拍上,使用休止符或附点,以节奏型的变化来凸显诗句吟诵的语感,在演唱这种节奏变化较多的乐句时,则使用节拍润腔法,使乐句慢而不拖、快而不赶、散中有节、层次鲜明。多种润腔的使用结合演唱中咬字吐字的字正腔圆、韵母的清晰圆润和语韵声调的突出强调,都会在演唱中自然流露出诗词的韵律感,使声音显得更加亲切自然,乐句更加优美流畅。

(二)控制音色变化,渲染诗词意境

使用多变的声音色彩来渲染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突出特点。中国传统诗词语言文字精炼、言简意赅,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处处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诗人在创作中常常使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在形象生动地突出事物特征的同时,也向读者传递诗句的真正涵义。我国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与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有相对雅致的吟唱,还会将民间戏曲、现代流行音乐等元素与其相融合,形成各式各样的演唱形式。这些古诗词艺术歌曲为了实现演唱者与听众的情感互通,其音乐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等审美特征都会通过旋律、和声、调式调性、伴奏织体等变化手法来展现。因此,在演唱时音色也要随之变化,才能准确表达出歌曲的风格特点。例如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和印青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使用的是苏轼的同一首作品,但表现出来的感情却截然不同。青主《大江东去》的创作手法像西洋歌剧的咏叹调,更多展现的是主人公豪气恢宏的气魄,因此宽广、浑厚的音色更能表现出青主在音乐中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偏现代作曲风格,突出民族音乐色彩,尤其是歌曲的前半段更像是娓娓道来,为后半段做铺垫,因此稍柔和、细腻的音色更能表现出印青所追求的韵味。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常常使用符合诗词感情基调的节奏,针对诗词语言的韵律依声贴调地创作出旋律,演唱时需根据诗词行文中的语言表达、诗词所蕴含的内在涵义,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等,通过演唱的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去渲染作品的意境和内在的深刻涵义,增强诗词和音乐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就是对声乐力度、音色变化要求极高的声乐作品,从开始弱声初现的“月落乌啼霜漫天”,到逐渐变强的“姑苏城外寒山寺”,至最后渐渐隐去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每一句都需要演唱者用极强的声音控制力和感染力,使用不同的音色变化来展现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因此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需要演唱者具有成熟的演唱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其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和修养,加上自身对诗词含义的深刻理解,用声音的控制力和创造力才能精准地表达出诗词中浓厚的艺术底蕴。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音乐特点与歌词意境

(一)音乐风格与创作手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曲作者印青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所创作的大量声乐作品风格、种类多种多样。印青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我在创作作品时一直在追求不同的风格,洋的土的,摇滚的,通俗的,河南梆子,京韵大鼓,板腔体……揉进我自己的感觉,创作一种新形式。我觉得创作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巧变化,而是最大程度契合时代。”[1]印青的音乐创作旋律优美流畅,感情朴实而真挚,十分具有时代感和歌唱性。《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借鉴了湖北皮黄腔的戏曲元素,“西皮”唱腔具有刚劲有力、高亢活跃的特点,“二黄”流畅平和、节奏较稳、端庄凝重,两者结合刚柔并济,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2]。虽然《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但是乐曲旋律中所显示出的戏曲元素以及现代和声织体的运用,体现出了作品以古喻今的时代感。

印青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属于降D宫的民族五声调式,整首歌曲的旋律借鉴了戏曲元素,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在曲式结构上,全曲可划分为3段,带有引子和间奏。这首乐曲前8小节为乐曲的引子部分,9—16小节为乐曲的A部分主题,是乐句的前两句,17—24小节是A部分的变形,采用了同头换尾的手法,在使音乐保持统一的情况下,又做了轻微的改动,使音乐的发展不显得单调,更具有流动感。AB部分之间通过4小节的间奏连接引出B部分,29—36小节是乐曲的B部分,这一部分旋律根据歌词发生了变化,没有A部分那么高亢激昂。8小节后引出乐曲的高潮部分,作曲家使用重复的创作手法,强化了核心旋律,突出了情绪发展,最后结束句做重复扩充,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歌词特点与意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的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宋词是由唐代曲子词发展衍变而来,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性。宋词分婉约派和豪放派,词体结构多样,不像唐诗格律规整。宋词中不分段被称为“单调”,两段分上下阙被称为“双调”,三段四段则被称为“三叠”或者“四叠”,词中的声调也有讲究,平声声调长,易于慢声吟唱,仄声声调短,长短声调变化就使得声调抑扬顿挫。《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宋词的“双调”,这首词与当时盛行的婉约派词作缠绵幽长的音乐走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演唱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首先要理解古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演唱者才能在进行二度创作时准确地向听众传达歌曲的内涵。《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于宋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所作,“念奴娇”是词牌名。苏轼当时被贬黄州怀才不遇,郁郁寡欢,面对秀丽风光,联想自己此情此景有感而发。这首词上阙气势恢宏,描写了大江大河宏伟浩荡的景色;下阙是对英雄人物的追念,将周瑜意气风发、年少有为的青年将领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全篇豪放大气,将宏伟大气的景色与历史、情感完美地结合,有一种动人心魄之感。

首句“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形容江河波涛滚滚的壮丽景色犹如历史长河,像大浪淘沙般把一代代风流人物冲刷殆尽。“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形象地刻画出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的场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使读者欣赏到汹涌澎湃的江水与险峻陡峭的悬崖产生的猛烈撞击,滔滔不绝的江水卷起了千千万万条波浪,苏轼在此借用对景色的形象描绘比喻战场上战马奔腾、惊心动魄的一幕,使人感受到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冲击。“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的是“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历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因此在词中以描写小乔来衬托出了周瑜的英雄气概”[3]9。“羽扇纶巾”细致地描写出周瑜的装扮,“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抒发了苏轼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也感慨时光飞逝,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最后,“人生如梦”是苏轼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有将酒一饮而尽之感,思及古今,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明月来安慰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整首词由景到境再到情,大气恢宏,一气呵成。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演唱解析及风格把握

(一)润腔在实际演唱中的运用

可使用多种润腔法来体现歌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主要描写波涛滚滚的气势,演唱时要注重使用充沛的气息支撑,声音干净利落,语气坚定铿锵,在这里可以运用连音润腔技巧。连音润腔在演唱时共鸣比较集中,更能突出乐句的连贯性,在“大”字上给予重音,更能突出开篇的语气感。“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两个字,作曲家在创作时使用了切分的节奏和向下四度的旋律走向,将汉字“古”的“上声”声调与音乐旋律紧密贴合,句末的“物”字持续四拍,演唱时容易因为时长和语气感而松懈声音位置,要在膈肌和腹部肌群的支持下保持声音的共鸣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故垒”因为小六度的跨越,真假声区不易结合,要在“垒”字使用“低音高唱”的方法,在深沉的气息支持下保持头腔共鸣,将吐字位置靠前一点更容易使真假声区统一。在“三国周郎”和“赤壁”之间的8分休止符,使用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方式突出这个短暂的停顿,这个休止也说明作曲家想要突出戏曲风格的演唱意图,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连接乐句,因此在演唱时要着重突出语气感(见图1)。

图1 谱例1《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旋律走向和节奏上基本和第一句是对照的。虽然旋律相似,但这一句是借景生动描写千军万马的硝烟战场,因此在演唱力度上比第一句稍强一些,同时和第一句大气开篇的情感不同,演唱时通过强调“穿”“拍”“卷”这些动词的语气感,加强对紧张情感的渲染。宋祖英演唱的版本在“卷起千堆雪”的“起”字处使用了断音润腔法,“qi-i”同一个字做了断音处理更加突出了戏曲风格。“啊,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一时多少豪杰”和“三国周郎赤壁”使用了相同的节奏,形成呼应,在演唱时,可以在“如”字上使用倚音润腔法,“如”字对应的是d,演唱时可以加入“#c-d”形成倚音,强调“如画”二字。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是全曲最温柔的抒情乐句,主要描写小乔出嫁时周瑜的意气风发。旋律是上行和下行的平缓递进,因此在演唱时应尽量做到音色婉转。“遥”字可以使用滑音润腔法,演唱过程是“yao-ao”向上方演唱滑音,和第一段大气的开头形成对比,突出娓娓道来的讲述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樯橹灰飞烟灭”是在为高潮感情的迸发作铺垫,因此演唱应在气息的推动下由弱至强,推向下一句全曲的高潮段落。“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全曲的情感迸发,也是苏轼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在演唱中“华发”二字要有所渐强连接后两句“人生如梦”(见图2)。

图2 谱例2《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

两句“人生如梦”的情感表达完全不同,第一句“人生如梦”是对自己说,第二句“人生如梦”是叹息坎坷的人生,因此在演唱时情绪是层层递进、逐渐加强,尤其是第二遍“人生”的“生”出现在全曲最高音小字2组的ba,“eng”在高音演唱时非常考验演唱者基本功,要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下,喉部稳定,尽可能打开喉咙和鼻咽腔,尤其是字头不能咬的过死,归韵不能早,要尽量拉长字腹,才能最终获得完美的头腔共鸣效果,将“生”字唱得圆润明亮。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可以略微放慢速度,在“江”字上仍然可以使用断音润腔技巧,将“江”字演唱为“jiang-ang”,突出戏曲的韵味,最后一个“月”可以使用装饰音润腔法,加入装饰音“d-c-d”,最后做强收尾,增强诗歌朗诵的结局感,也展现出整首诗词大气磅礴的气质。

(二)咬字行腔塑造作品风格

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除了需要注意各种润腔技巧的使用之外,咬字行腔也是塑造古诗词作品风格至关重要的环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感十分浓厚深刻,简洁精练的文字,看似简单的诗词却能把作者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感情及情绪的跌荡起伏。因此,要体现出诗词字里行间的抑扬顿挫,必然要突出中文咬字行腔的特点。“清晰的咬字也更利于润腔技巧的发挥,字头发音的着力,字腹转音的拉伸和字尾的归韵,会使字句之间更润滑,更具流动感。”[4]10在演唱中应注意重拍、关键词、逻辑重音的处理。如歌曲第一部分强调大江、波浪、悬崖等景色描绘,突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在演唱时应着重突出‘去’‘淘’‘穿’‘拍’‘卷’等一系列动词关键词的重音”[5],再加入润腔技巧的使用,才能更生动地表达出诗词描绘的场景,表明整首作品大气的风格。作品的第二部分主要描述回忆,在演唱时音色应刚柔并济、收放有度,因此在咬字行腔时要着重注意保持字与字之间的连贯,避免提前或延后导致归韵不及时和吐字不清晰,破坏旋律的整体性。

最后感叹失意之时的自我多情,人生如梦,作曲家是以高昂豪迈的旋律来表达苏轼的傲气与豪情的,因此演唱时饱满、洒脱的情绪要一直持续到最后,以此表达出词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豁达之情。在演唱时咬字应吐字短、元音长、收音轻,直抒胸臆,保持头腔共鸣的持续性,使整首歌曲在傲气与豪情中结尾。这些复杂的情绪转换都是依托在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之上,才能恰如其分地将整个作品的意境出来并准确地传递给听众。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国文化高度自信的今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更是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歌唱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精准地演唱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韵味和意境,更离不开对每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细致入微的揣摩和钻研。笔者希望通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演唱过程的分析,能对今后学习并演唱这首作品的同仁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猜你喜欢
润腔念奴娇怀古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浅析江西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的润腔特色
润腔文献综述
中山城怀古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上都怀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 ·白衣兴颂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