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导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食品微生物学”为例

2022-02-14 05:54温海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案例教学法

温海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佛山 528231)

为充分发挥高校课堂的主渠道育人功能,激发学生接受课程思政教育的自觉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教研组积极推广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努力开创新教学体系,向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目标迈进。

一、运用学生主导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微生物个体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微生物的作用一时难于理解,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融入课程思政加强了“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人文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创造性思维空间。纵观目前我国高校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一方面填鸭式教学法使学生缺乏思考的热情,课堂氛围沉闷,师生互动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将思政理论融入专业教学。另方面,思政教学案例与本地经济发展结合不够,课程内容与本土经济结合少,学生难以融入课程案例情境,不利于学生将微生物学理论与身边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直接联系。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围绕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采用基于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因素,调整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即学生在教师案例教学引导下自主搜集、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总结和汇报并生成新知的教学方法[3]。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由于学生对此类课程知识认知度偏低,难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入,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学生缺乏对思政课程的认识,很多知识难以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掌握,例如,在如何区分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促进经济发展知识点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分析、预防和消除有害微生物的危害,培养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等。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并在实践中将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案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社会实践,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形成独到的见解,从而提高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启发者与管理者,应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搜集和提供参考案例,合理分组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予以解惑答疑,并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协助学生完成资料查询、分析案例、撰写报告和课堂汇报等工作[3]。

二、学生主导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的设计

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教学组织管理是否得当,教学实践过程是否合理[3]。基于微生物的特征,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必须结合社会现实,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流程,以学生生活经验为载体恰当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实现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设计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为此,我们在原有教学教案设计中加入思政内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教师引导、布置作业、分组讨论、学生演示等环节,构建以案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食品行业新工科人才。

三、学生主导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分组和评分方式

在学生主导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中,学生分组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因此,为保证学生分组合理性,教师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按4—6 人为一组,组长采用学生自荐和组员推选方式产生。小组长承担组内分工、协调完成组内任务,起到核心带头作用。

小组评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教师评分,即教师根据小组完成任务情况予以评分,满分为10 分,另一部分为小组长根据组内成员对小组成绩贡献度进行分别打分,满分为10 分。教师评分和小组长评分共同构成学生课程总结报告得分,在课程成绩中占比20%。通过优化和完善小组评分方式,将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有机结合,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任务和讨论中,共同围绕提高小组成绩而努力,有助于发挥小组成员合力,在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情况下积极讨论和解决各种问题,防止学生“搭顺风车”完成任务,实现课程教学实践的全员、全过程参与[3]。

2.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选取

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案例选择恰当性直接影响教学成果,要求课程思政案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切身体验,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并由思政案例生成新知。因此,恰当的课程思政案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导致学生对案例理解产生认知冲突,造成反向效果[3]。结合微生物特点及食品微生物学各章节内容,我们选择以食品生产与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及地震引发的霍乱流行等为案例方向,要求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自主确定案例方向,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案例讨论,撰写分析总结报告,并进行PPT 汇报演示。

(二)教学实施阶段

1.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微生物学专业学习强调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在具体实施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我们非常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即在讲解每个章节的理论知识时,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本地企业生产、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健康问题,适时插入课程思政的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将企业生产实际和食品微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联通,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蕴含在微生物学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了解课程思政与理论知识的关联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绪论”章节中引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微生物的辛勤劳动,赋予蔬菜、豆类等新的活力,又对本土品牌食品如顺德伦教糕发酵、豆类酱料的酿造中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在“原核微生物”章节中引入家乡某奶制品公司相关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了解细菌在酸奶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真核微生物”章节中引入佛山一些本土知名食品企业的相关产品和生产工艺案例,加深学生对霉菌、酵母菌在酱油、酒等酿造食品中的作用的了解,培养工匠精神。在“传染与免疫”章节中引入电影《埃博拉前线》和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抗“疫”相关的纪录片,不仅加深学生理解病毒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传染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以我国郑书鹏、钟南山等为代表的中国医生,冒着生命危险,用精湛的医术与病毒作战,挽救生命的事迹,展现中国医生大爱精神,诠释生命至上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敬业精神。在“微生物与食品生产”章节中引入佛山、顺德等地酒厂的制造工艺案例,讲述酒曲制备、微生物的物质代谢、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的相关教学内容[4],并安排学生参观酒厂和实习,融入生产实际中,使学生明白食品微生物的知识如何学以致用于生产,培养学生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意识。在“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和“微生物与食品卫生”章节中[4],讲述现实生活中因霉菌引发食品中毒事件,提高学生对食品腐败变质和食品卫生中微生物重要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优秀企业家品德。

2.小组讨论与报告撰写

小组讨论是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在分组讨论之前应先确保每名学生都充分学习和理解案例[3],因此我们将食品生产、安全、发酵与酿造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为案例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报告要求阐明案例背景,明确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并围绕主题展开具体研究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依据案例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案例按“阐明观点—理性思考—具体分析—案例总结”的思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形成多角度、多思路的研究分析报告,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3]。

3.小组展示与汇报发言

近年来,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活动共有二个班级,60 名学生参与,按照自由组合原则分为12 组,每组4—6 人。上课至第九周,完成“我认识的微生物”的PPT,所有课程结束前完成“微生物,大世界——课程思政面面观”PPT课件制作并进行展示和小组讨论。小组汇报采取抽签的顺序,由小组成员随意发言,课堂氛围力求民主、活跃。为切实促进小组成员深度参与小组讨论、任务完成等工作,小组汇报时各小组成员均须发言,阐述自己在小组任务完成工作中分配的任务、总结和反思完成情况、结合案例总结个人见解,分享小组合作过程中生成的个人感悟。通过小组成员分别汇报机制,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口头表达、随机应变及课件展示等综合能力[3]。

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能够按照课堂作业的要求,结合理论知识,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查阅文献,寻找课程思政元素。从真菌引入食品的发酵和生产,培养工匠精神;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引入防疫中的先进事迹,根植爱国主义情怀,从食物中毒引入食品安全教育,提高诚信、责任意识。有的小组以佛山的食品企业为案例,阐述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加深对生产酸奶用乳酸杆菌,酒、面包生产用酵母菌,酱油生产用黑曲霉,各种食用菌等微生物的认识和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有的小组以有害微生物为案例,如肠胃炎、肺炎的细菌,食物中毒的真菌、细菌,肝炎病毒、天花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病毒等,讲述病原微生物与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对如何做好防控措施有了更深的认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微生物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5],对人类生活和健康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与疫情进行顽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我国涌现出大量新冠肺炎疫情抗“疫”英雄和感人事件[6],体现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因此,近二年教学活动中,将这些典型案例融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活动中,引发同学们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提高了学习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四、学生主导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成效

学生到课率、上课集中率、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成效[3]。首先,提高了学生的到课积极性,经点名和发言抽查,《食品微生物学》学生到课率100%,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的几乎为零。此外,近年来课程及格率提高,达95%以上,优秀(成绩90 分及以上)率达18%以上。而且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参加该教学活动的同学中,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广东赛区)银奖,专利授权10项。在教学质量评估中,任课教师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学生打分权重占比90%),获得学校“卓越教学成就奖”。通过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引入和运营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案例分析过程,以教学案例为载体衔接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内容,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了全员主动参与材料阅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报告撰写、课堂汇报等教学环节,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思考、总结,促进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点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理解和掌握,真正起到了学生为主角,教师引导,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成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案例教学法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