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楠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受教育权利的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1]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政策覆盖范围之广、资助力度之大、资助比例之高,历史上前所未有,“有教无类”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但也有一部分高校对受助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尚未开展到位,忽视了对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甚至出现了“重经济而轻德育”的现象,使得部分受助大学生随意挥霍资助款、认为接受资助是理所应当、受助后缺乏感恩意识[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2年1月,对江苏3所高校343名受助大学生发放电子问卷,有效回收问卷317份,有效回收率为92.41%,其中男生122人,占有效调查对象总数的38.49%;女生195人,占总数的61.51%。其中62.14%的调查对象为大专生,27.76%为本科生,10.1%为研究生;69.4%的调查对象来自农村(样本频率统计见表1)。91.6%的学生认为开展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的调研是十分有意义的。
表1 江苏3所高校受助大学生样本频率统计表
本研究将从受助大学生对家庭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对集体的感恩和对自然的感恩四个维度建立框架,再将网络问卷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排除无效数据,通过SPSS 21.0中进行数据分析。
1.感恩意识的性别差异
黄伟庆在2014年对广东海洋大学的242名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与人际状况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受访者中女性的感恩意识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结果与当时国内相关研究的主流结果一致[3]。在本次调研中,从表2看出女性的感恩意识高于男性,差距并不显著。女性在对家庭的感恩、对集体的感恩和对自然的感恩方面分值高于男性,这可能是由于女性的情感和表达方式较为温和与感性,女性在社会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关心与尊重[3]。
表2 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性别差异
2.感恩意识与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如表3所示,调查的受助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的感恩意识略高于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性差0.589)。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在感恩水平上大致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固化思想已逐渐退出主流,普遍家庭重视子女的均衡教育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样的教育水平决定了学生认知水平相似[4]。独生子女大学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被家长宠爱后而感恩意识淡薄,他们同样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而具有较强的感恩意识。
表3 感恩意识与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3.感恩意识与大学生培养层次的差异
埃蒙斯和麦卡洛(Emmons&McCullough)认为,受到恩惠的个体要认识到施恩者的行为是真诚无私的,并且是主动有意的,才会产生强烈的感恩情绪[5]。然而,受助大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个体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性。表4中,从均值来看,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培养层次相差不大;从标准差看出,研究生组数值偏高,说明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培养层次不具备显著性差异,调研对象中研究生测试数据离散程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关注。
表4 感恩意识与培养层次的差异
以上数据基本可以体现接受调研的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均数标准差指标体现了本次调研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SPSS软件,从受助大学生对家庭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对集体的感恩和对自然的感恩四个维度分析,排除了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培养层次之间的关系。
课题组采用个别访谈的方式,分析“受助不感恩”的个案,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真正原因。
“你会因为自己受到资助而想着回报社会吗?”有62.1%的受助大学生有非常强烈的感恩意识,希望回馈社会,有31.6%的受助大学生选择偶尔能想到,有6.3%的受助大学生选择从来没有。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受助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恩意识,但部分受助大学生没有产生感恩意识,更有部分学生为了获取资助编造虚假信息,伪造证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深入调查后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启蒙学校,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体从一出生就接受父母的教育,家庭环境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个体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从调查中了解到,受资助的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差,大多数家庭存在欠债、父母失业、父母离异、兄弟姐妹较多等问题,学生难以得到及时心理疏导和感恩教育,进入大学后与来自不同家庭条件的同学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此类受助大学生接受帮助后,表现得极为冷漠和敏感,不具备感恩和回报的想法。
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但社会却通常以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这使得学校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及就业率,而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有所忽略。很多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各种应试技巧,以致认为分数的高低就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辅导员队伍存在经验不足、人员不足、任务繁杂、发展受限等现实问题,辅导员的时间都被日常事务以及突发事件所占用,比如检查学生宿舍卫生、晚自习纪律、就业指导、实习安排、奖贷助补免的评定和信息输入等,开展深层次的德育研究和教育就显得颇为艰难。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样,人们通过互联网接触海量信息,一些大学生接触到西方所倡导的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等文化,传统价值观开始动摇、扭曲,以名利为追求目标,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社会责任感不强,感恩意识淡薄,学校感恩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感恩教育集情感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情操、美德、境界和素质”[6]。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必须足够重视感恩,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以此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内心。父母在与孩子、老人的相处过程中,要注意言谈举止,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如抽空带孩子回家看望老人、照顾老人;要主动向处在困境中的亲友伸出援手,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公益服务等,这些行为都将成为孩子学习效仿的榜样;要主动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爱护地球,珍惜有限的资源。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适时引导孩子学会担当,直面困难,感恩挫折,勇于面对失败。
高校在对受助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时,要紧密结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多渠道使受助大学生得到经济援助的同时,将感恩教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如在新生报到之初,通过多种方式,将感恩教育融入入学教育中,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联系学校相关部门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对受助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消费引导,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实践感恩。可以引导受助大学生成立专门的社团,让受助大学生互助、自立自强,乐观地面对困难,帮助学生在助人助己的过程中养成感恩习惯,从根本上提升自身内在修养。辅导员应发挥育人导向作用,利用各种学校及班级活动,将枯燥的说教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起到“1+1>2”的效果。临近毕业,学校可以为受助大学生开展专场招聘会,邀请优秀受助校友回校分享他们的励志事迹,持续关注受助大学生就业情况并给予指导,让受助大学生充分体会学校、社会、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和关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对受助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进入社会后的情况,对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和指导。
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着对新鲜事物较强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能力也较强,政府应当将中国传统感恩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总结提炼新时代的感恩教育新内涵,并长期进行推广宣传,使群众产生认同,从而将感恩之情深植于心。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让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局限于高校,积极打造社会实践平台,让受助大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培养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感恩意识。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教育问题,高校资助工作也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帮扶,应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感恩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同时要改变由一个部门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格局,促进教学、就业、财务、信息化和心理健康等部门统筹协调,构成资助育人的协同联动机制。关注受助大学的感恩教育对于促进受助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让受助大学生在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以后回馈社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