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晓杰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课程思政是指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突出思想政治体系,即在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格局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提升高校育人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时代命题。近年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建设话语体系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推动高等教育适应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要求,特别是加快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高校构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提供了方向指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这对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思想引领铸魂育人提出更高要求和更高指向。作为高校第一课堂育人阵地的延伸和高校推进“活动思政”的主渠道,第二课堂在课程体系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提升思想引领实效性和培育时代新人针对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思政的建构理念下,推动第二课堂育人过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思想政治育人与第二课堂育人共融共生的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范式,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担当培育时代新人大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二课堂是新时代高校贯彻立德树人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也是新时代高校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推进“三全育人”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高校第二课堂涵盖了社会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组织教育等有效形式,是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载体,也是延伸立德树人内容的有效抓手。2018年,团中央、教育部联合探索在高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出第二课堂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四梁八柱”位置的重要论断,为高校探索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实践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托,第二课堂迎来了改革与发展窗口期与机遇期。高校第二课堂坚持以思想引领、理想信念为出发点,辐射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文体、公益、创业等模块,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在发挥第一课堂教书育人作用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实践融合,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诉求,合理设计课程项目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第二课堂建设理念,不少高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有课程体系、运营系统、评价机制等完备闭环系统的第二课堂运行体系,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提供了有效平台和支撑,成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践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所谓育人价值,即教育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正确价值观培育的中心环节,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第二课堂强调寓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于一体,通过鼓励、记录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引导理论与实践并重,从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素质能力。第二课堂育人价值体现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阵地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满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提升、兴趣爱好培养等成长需求。显性育人方面,注重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和外在能力,如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素质拓展活动实现沟通、组织、协调等技能提升;隐性育人方面,将价值导向融合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在第二课堂育人活动中满足学生价值需求层面的认知认同,进一步增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外塑内化。第二课堂育人价值的核心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第二课堂活动,实现第二课堂育人意图与思想政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解决育人与育才的根本性问题。形式上,第二课堂补充了第一课堂形式单一枯燥的短板,促进了课堂多样化和兴趣性。功能上,延续了第一课堂育人触角,将育人空间、时间等维度延伸至传统课堂以外。目的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同向同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共融共生。从根本上讲,第二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的一致性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侧重于实时向学生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种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是一项复合性工程。高校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阵地,与课程思政一样,第二课堂并不是高校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性、协同性育人工程。不同于传统专业课堂班级建制,第二课堂面向全校学生灵活开设,便于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思想碰撞,推动师生互相答疑问难,促进学生知识交互、开阔视野,肩负着培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决定了第二课堂具备丰富的校园文化阵地和广泛的实践活动平台。这也为课程思政的创新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载体。第二课堂教育平台辐射了理论学习、实践参与、文化认同等高校德育绝大部分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立德树人导向的切入点,依托第二课堂育人阵地有机融入价值观培育,潜移默化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从而体现出与课程思政阵地需求契合。
高校要坚持不断优化第二课堂平台搭建和活动供给,要清楚地认识到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不是一家之事、一时之事,推进“课程思政”引领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要遵循在理念上互融共享、在机制上互联协同、在方法上互动共进,推动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融入第二课堂教学中、将思想政治引领全过程贯穿到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育人格局。
方向性是社会主义办学必须坚守的原则,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根本上回答了第二课堂建设的方向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求,这从本质上决定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属性。第二课堂作为贯彻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在高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延长线”的作用,究其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都是促进人通过接受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手段,都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课程思政理念下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应该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本遵循,更加注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穿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始终的生命线,坚持育人方向与本质属性的统一、育人要求与时代需求的统一、育人规律与成长需要的统一。高校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象划分,构建突出引领、注重内涵、彰显特色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内涵融入第二课堂建设全过程,有机统筹推进德育、智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堪当时代大任、矢志民族复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多个子系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全面发展,比如人作为单一个体的全面发展、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全面发展、个体与复合环境的全面发展等。教育的本质体现了弥补个体短板的特点,内涵是通过强化教育活动帮助人获得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是实现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一个重要子体系,其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并延伸发展,坚持课程思政理念指引构建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就必须厘清三个关系。第一,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理论教育方法为主、实践教育过程为辅实现育人目标。专业课程重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课堂教育增强人的科学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根本上回应了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第二,厘清第二课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关系。第二课堂是集思想引领、实践参与的育人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厘清第二课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关系是打通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育人环节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渗透到第二课堂课程、文化、实践、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多个课堂、多个阵地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推动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通过理论认同、实践认知、素养提升等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第三,厘清第二课堂与其他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关系。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与延伸,将第二课堂与专业课程打造为互补互通的教育体系,其中体现的也正是协同育人价值理念。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是一个纵横交错的育人框架,包含了理论素养教育和实践提升环节,课程思政内容上讲究相互借鉴、融会贯通,推动两者发挥同向同行最大化效益,方法上要讲究显隐结合、互动共进。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作为第一课堂的内容外延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关键抓手,用课程思政理念推进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共同体建设,机制上,高校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实现联动,建立教务部门、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群团组织等互动协调机制,在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运行保障上给予支持。方法上,凸显思想政治价值引领,坚持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参与为主,运用思想政治育人思维,形成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自我管理服务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互动结构,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课程化、信息化、互动化、可视化、网格化等多种渠道,摒弃“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弊端,以受教育者易接受、吸收、消化的方式,挖掘各学科专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寻找与第二课堂课程相匹配的契合点,形成“活动思政”和“思政活动”互动共进、互振共鸣的育人格局,实现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推动受教育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有价值导向的,都要遵循“为了谁、怎么做”建设思路,其决定了高校各育人体系将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互融共生上,更体现在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的根本地位上,坚持课程思政思维推动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就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的问题,解决好第二课堂融入“大思政”格局的问题。高校要围绕国家培育时代新人需要和青年学生成长需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归,坚持立德树人就必须打破课堂壁垒,凸显思想教育融会贯通,引领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课程专业实践“脱钩”、课程思政建设“脱嵌”等现象,在专业课堂、通识课程以及第二课堂中,普遍面临思想政治理论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困境。高校在课程思政语境下探索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就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和融合理念,摒弃娱乐化和形式化,要在思想引领中强化提升实践精神、创新素养和综合能力,探索建立第二课堂课程“授课+实践+总结”相互衔接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性和政治性放在第二课堂活动的首要位置,突出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融合,创造性地将“四史”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国情教育、民情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要素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教育教学全过程(如图1),促进课程思政与“活动思政”共融共进,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类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图1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模块共融图例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青年学生所在之处,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建立在理论灌输基础之上,重视扁平化的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教育供给的重任,缺少对育人效果的立体审视和评估。第二课堂和网络是学生活跃度最高、互动性最强、空间性多维的两个育人阵地,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要协同推进网络思想政治育人共同体系统化建设,突出符合青年学生的成长轨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突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属性。一方面,育人模块上,高校要把网络作为第二课堂网格化管理的主要模块,建立涵盖学校—学院—部落—学生四个层级的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模块设置匹配各层级职能、权限,实现在线管理,建立交互、开放、互动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社区平台,为学生按照个人兴趣、成长需要等元素组建部落提供渠道。高校要依托大数据分析学生第二课堂行为,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与需求热点分布,优化教育路径和课程体系,由传统“点对面”“填鸭式”教育模式转向“点对点”“数字化”个性教育,实现精准教育、精准育才。高校要以课程化、信息化、互动化为抓手,不断推进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构建通过课程、评价、数据、运行来展示育人效果的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辅导员、团学组织指导教师等有效参与的第二课堂师资库。另一方面,育人格局上,高校要注重分类引导、分层推进、全员投入,大一学生重点做好思想价值引领和基本素养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党情、爱校荣校、兴趣培养等课程,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核心环节;大二、大三学生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素质提升,引导广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关注社会需求、树立长远目标;大四学生重点做好社会融入教育,开展专业拓展能力、社会融入能力、职业价值观指导等教育环节。
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要坚持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实践能力等四个维度素质提升,推动高校、地方、社会构建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发挥第二课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渠道作用,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高校要将第二课堂建设内容与实践育人资源深度融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校、地、企”三位一体“大思政”格局,加强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高校要发挥校内场馆育人功能,挖掘校史馆、博物馆等校内展馆资源,融入大学校训和大学文化,有效整合校内教育资源,整合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廉洁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廉洁文化、红色文化;健全校、企协作育人体系。面向社会行业需求,积极吸纳企业资源共同建设学校第二课堂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统合行业内企业联合育人资源,着力打造与社会发展接轨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建立校、地协同育人体系,依托高校科教融合优势与政府机关建立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学生参与、教师指导、全面覆盖的共建共育模式,整合“高校—地方”“知识优势—资源优势”双向互补平台,通过实践实习、创新创业、志愿公益、文艺体育、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模块,建立校、地实践育人资源协同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阵地作用,健全大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评定评判导向和科学标准,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规范高校内部第二课堂运行机制,建立线上数据挖掘、线下分析调整的工作格局,达到数据互通、高效管理、及时服务、精准供给,构成以“培育+产出+回馈”为育人导向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