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宝珠(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金古小学)
目前,教师群体普遍开始积极学习提问技巧,力图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进行针对性、启发性问题创设,引导学生向纵深处延伸思考,切实展现课堂提问环节的价值与意义,以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作为相对基本的工具性学科,小学语文承担着奠定学生日后发展基础的重任,需要教师在加强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实际育人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问题内容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何种形式提出问题对课堂提问有效程度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尽管已经充分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也提高了对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视程度,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提问能力素养的影响,课堂提问方式过于呆板单一、内容相对浅薄等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并希望借助一个提问,让学生得到质的飞跃,将问题彻底搞明白。长此以往,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课堂提问形成刻板印象,还会让学生失去对问题思考与回答的兴趣,降低其课堂参与积极性,影响整体教学工作开展,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和综合质量大打折扣。
课堂提问有效与否,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部分学校普遍缺乏对教师群体有效提问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导致教师群体本身对有效提问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盲目将其视作烦琐的提问,或是有理解难度的提问,认为只有别人不怎么涉及的新奇提问,或是具备一定理解难度的复杂提问,才能算作有效提问,才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真正有效的提问,其实不必过度在意其外在形式,只要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探究意趣,能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就应属于有效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明显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逐渐开始遭受摈弃,越来越多的教师对适合当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与提问方法展开了新的探索,在收获了一定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例如,过于关注提问技巧而忽略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日益严重。虽然富有新意的趣味性技巧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度方面效果明显,但是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能顾此失彼,单纯为了提问而提问,否则会弄巧成拙,失去课堂提问的原有意义。
在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群体往往是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的,在其书写的教案框架的指导下,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通常会以提问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与探究,将相关知识有效串联起来学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而言,意义重大。然而,一些教师为了问而问,过度强调提问的课堂教学连接作用,缺乏对学生动态学情的把握,往往导致提问过于程式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或超出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经验,令其难以做出有效回答,进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课堂提问参与热情,限制了课堂提问的实际效用。
作为内在情感动机,兴趣可以说是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开展学习的有效法宝,对于抱有强烈好奇心与探究欲,自我控制能力却相对欠缺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除了需要重视问题本身的内容与质量之外,也需要关注问题的提出技巧。不管是问题内容,还是问题呈现方式,都需要从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进行设计,适当添加当下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元素,以真正吸引学生注意,使其沉浸到课堂学习中,主动积极进行思考与探索,最终起到锻炼学生能力、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
作为课堂提问的对象,学生群体本身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整体,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由此,有效课堂提问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借助层次明显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进行问题思考与探索,以保证课堂提问在适应不同学生群体学习意愿的基础上,使每个学习主体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存在价值。与此同时,学生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发展,学生可能获得相应的进步。由此,课堂提问要想有效,教师应当清晰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适时拔高相关问题的复杂程度,以保证学生群体在对课堂提问持续保持探究热情的情况下,实现深度学习。
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群体以问题引路,推动课堂环节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更能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索与分析,使其收获相对全面且丰富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积累一定的学习探究经验,于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进行运用,这对于促使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发展成熟而言,所具备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课堂提问要想达成这一理想目标,问题挑选与设计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以学生群体为主,依托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关联内容与延伸意义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性问题创设,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层层知识储备与丰富的基础上,进行后续思考与探究,将碎片化学习成果转化为完整学习成果,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深度思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教师作为课堂问题的主要设计者,应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研读与分析,从而对其中的逻辑联系、知识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以此实现高水平、高质量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促进课堂提问层次的深化。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分析中提出课堂问题。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主的形式编排的,将具有相同主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而教师在结合这一编排特点进行语文课堂问题深度设计时,应对每一单元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理解,并通过具有层次性、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联系理解,以此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时,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设计,并提出“这个单元内的文章都是什么体裁”“这一体裁的表述特点是什么”“你还能想到哪些相关的故事”等问题,这样学生会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了解民间传说故事这一文学体裁,并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以此实现小学语文的深度学习。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对其进行设计时,教师应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深度学习理念的学习与贯彻,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应在对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有深入认知的基础上树立深度教学的意识。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课程,教学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因此,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对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深化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树立深度教学意识,促进语文深度教学的实施。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对核心素养理念广泛内涵的深刻把握中树立深度教学的意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与深度学习理念有着相同的深刻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深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并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到深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在创新思维成为未来人才必备素养的教育形势下,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及高阶思维的形成,逐渐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贯彻深度学习理念,利用课堂提问环节,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思维引导,使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疑点,进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思考提供空间。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会为学生营造开放、宽松的思考环境,这对于学生的深入思考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环节进行深度学习理念贯彻的过程中,应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在开放性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更为广泛、深层次的思考,以此实现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的隐喻部分提出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结合问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回忆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想象力、联想思维得到增强,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在对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从而导致学习的语文知识一直是孤立的。而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应积极通过相应教学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之间、各学科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认知,使学生在具有交叉、逻辑关系问题网络的引领下,获得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师可以通过学科间知识的横向整合,设计课堂问题。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学课程,所收录的文章不管是在体裁还是题材方面都具有广泛性。这就为语文教学中学科间知识的横向整合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还能有效地深化语文课堂教学层次,促进深度学习理念的落实。学生可以结合具有综合性的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有效搜索,以此了解到更多的背景知识,从而促进学习层次的深化和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这就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理念的贯彻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凸显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进行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相应课堂问题的思考获得相应的发展,以此提高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中的参与度。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层次,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难度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使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提问环节,并在对应的问题思考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的深度学习是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是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的学习。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利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语用方面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参与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的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以此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促进深度学习理念深入贯彻到课堂提问环节中。
反思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会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做出更为正确的认识,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及教学能力的增强,为今后更为良好的深度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习反思活动的开展,并通过及时反思和有效调整来实现自身及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互动环节,对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思维的引导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环节进行积极设计,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以及综合性和实践性问题的设计,增强课堂提问的科学性,深化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这样不仅能有效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也能有效落实深度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