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叶敏群
课后题作为语文练习的具体内容,不是教学之后可有可无的检测,而是对教学目标、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进行深耕细作,挖掘教学价值,并融合在阅读课文教学的环节之中,能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共有两个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基于这两个语文要素,教材编者对课后题进行了精心设计。这样的课后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语文要素,提高语文能力。
单元语文要素是抽象、凝练的。课后题以项目问题的方式呈现,揭示了课文具体目标和单元整体目标,也提示了教学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后题不同于普通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实践以巩固学习成果,而是给教师指明了每篇课文教的方向,精准定位课文乃至课时目标,让教师明白“教什么”。
教材的课后题比较直接地揭示了课文的学习目标。扣住了课后题,就把握住了教学内容;解决了课后题,也就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如课文《牛和鹅》的课后题,第一题“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和同学交流”对标的是语文要素一,第二题“一边默读一边画出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则对标语文要素二。教学这篇课文,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为:(1)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课文中的范例,提炼出写批注的常用角度;(2)通过默读、圈画等方法,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并尝试进行批注。
明确课后题指向的教学目标后,还需整体观照课文后的所有练习题,对比提炼教学重点。尤其是这个单元,阅读要素有两项,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哪一项,需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对课后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对。《牛和鹅》课后第一题明确指向“批注”;第二题虽然指向的是“体会心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融入到尝试批注的语文实践中,反过来又可以通过交流批注加深对情感的体悟;第三题看似与批注无关,但其实是在暗示批注的角度——在有启发处批注。由此可见,三道习题都与批注有关,这样一比较,自然就能得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批注的角度,并在阅读中尝试进行简单的批注”。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后题的导向功能,突出学习重点,落实学习目标,使阅读教学目标有迹可循。
同一单元的课后题,内容前后关联,层次螺旋式上升。教学时,应整体观照单元的一组课后题,对照单元语文要素确定单元整体目标,将每一道课后题置于单元整体中,明确每一题的目标定位,使课后题教学更具有系统性,避免训练要素重合、训练方式重复,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的第二题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二”,但第一课是“体会心情”,第二课是“说说心情的变化及原因”,从“体会”到“说说”,语言能力上的要求是有所提升的;第二课关注的是每一次变化及其原因,而第三课则是“体会心情变化的过程”,从关注单次到感受整个过程,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有了一定的提升。
再如每课的第三题,将“在有启发处批注”这一批注角度分散到三篇课文中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牛和鹅》是对事件的其中一个部分进行体会;《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则需要对全文进行整体观照梳理,还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言语实践;《陀螺》是对文中蕴含的道理进行综合阐述,需要更高阶的思维作为支撑。
可见,每篇课文的课后题都与单元目标、语文要素结合得非常紧密,训练重点是相同的,但在难度层次上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教学时,要建立大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根据每一课课后题承担的不同任务,设计相互承接的学习活动。
立足课后题,对单元进行整组教学、整体设计,能够使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更高效,更具有层次性。在整体观照中进行有序、层进的推进,学生在互通互联、螺旋式上升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习语文要素,促进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
由易到难、梯度编排是统编本教材落实语文要素的一大特色。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提升过程,课后题的设计与编排同样如此。
以“体会心情”这一要素能力为例,对比相关的课后题可以发现,三年级下册要求“读出心情变化”,对心情的感受还停留在浅层次;四年级上册要求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心情,并且从体会心情到说出原因,再到联结变化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逐步走向理性,培养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五年级下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需要将心情具象化,在思维的含量和品质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到了六年级,则从体会情感转为体会表达。随着学习过程的不断展开,对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梯度性。聚焦某一语文要素,纵向分析课后题,贯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使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梯度更加明晰。
课后题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起到了靶向的作用。通过聚焦单篇课后题,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在每一课中的学习目标,落实重点;整体观照单元课后题,进行整体设计,为整个单元的教学提供具体可行的路径;将同一语文要素的课后题进行学段纵向比较,明确一个单元、一篇课文在该要素的学习过程中的定位,能使要素的学习更有承续性。
课后题的教学如果只以求得标准答案为目的是非常低效的。课后题真正的价值是其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是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展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1.以课后题为路径,勾连课文内容,做足学习过程
课后题既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为学习课文提供了具体路径。课后题教学不是简简单单地解决问题,而应将课后题融合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串联成一条通向学习目标实现的路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究、发现。如《陀螺》一课,紧扣“我”的心情变化,通过多个角度的细节描写,将“我”心情的变化过程描述得跌宕起伏。细细揣摩这样的语言,是一个充满语文情味的过程。课后第二题罗列了文中表达心情变化的六个语句,要求思考“心情的变化”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教学时如果只盯牢这六个句子,直接进行分析、比较,会使语言的感悟变得呆板而单调。脱离具体的语境而失去真切和深入,感悟就变得空洞而概念化了。语言的体会与感悟,要深入语言文字内部。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习题与课文进行深度勾连,以课后题提供的六个句子为路径,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文本语言特点和语文价值,通过真实的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我”心情的句子,批注关键词。
2.交流体会到的心情,梳理心情变化的过程。
3.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变化。
(情感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同样,对文本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这个环节就是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根植于语境的“土壤”。)
1.小组讨论:“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汇报交流,并进行简单批注。
(这是对心情变化“知其所以然”的探究过程,也是学生更深刻地走进“我”内心深处的过程。)
1.细读两只陀螺对战部分,梳理对战过程,
2. 共情想象:在对战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迁移练笔:写一写我的心情变化。
(这既是对课后第二题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学生一次水到渠成的言语实践。)
在教学中紧扣目标,做细环节,就能将课后题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从浅层次向深层次探究,从“知”逐步走向“能”。
2.以课后题为核心,创设任务情境,做精学习过程
以课后题为依托组织课堂教学,如果课堂上师生一起就题解题,那样会缺乏深入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学习会停留在浅层次。课后题要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一节成功的课应立足目标,依托课后题,开发既指向目标内核又联系实际,同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学习情境。
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第三题,如果课堂上直接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会是空洞的、不走心的。不妨创设一个口语交际的任务情境:演出结束后,深觉窝囊的“我”一个人躲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情绪非常沮丧。请你跟他聊一聊,开导开导他。
这是个大情境,从中可以分解为两个小情境:其一是辩论,围绕“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引发学生思辨,学生尝试从文中寻找依据。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心情变化,展开深度讨论。这个过程既对课文内容、人物情感进行了整体深入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思维和言语表达的能力;其二是角色扮演的口语交际,从客观描述性的“怎么开导”转变为实践操作性的“情境对话”,学生的语言既有“预设”,又有相应的“生成”,更能激发学生言语、情感、思维等多种能力的整体提升,而且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安慰”奠定了基础。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是在学习语言,习得能力,也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逐步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立足课后题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思维及情感的参与,能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深入探究,实现认知与思维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表达能力。
3.以课后题为支架,重视方法习得,做实学习过程
课后题的教学,不仅包含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还蕴含着方法的指导。教学时,要看到课后题这方面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不断提炼学习方法,教会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思维,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
不少课后题的表述中就包含方法的指导,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第二题提供了两个学习方法的指向:其一是在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时,应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其二是梳理变化可以采用图表的方式进行。习题本身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支架,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阅读、思维的方法。
除了题目本身提示的学习方法外,在完成课后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如这个单元的课后题紧紧围绕“批注”这一阅读策略来编制,教学时就要切实以“批注”为导航,学习批注的角度,学习批注的基本句式,学习尝试进行批注实践,在边读边批注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在交流批注、修改批注的过程中让阅读、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借助批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方法实践的过程,要充分发挥课后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迁移学习方法,提升语文能力。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借助课后题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提供路径、搭建支架,做足、做精、做实学习的过程,能使语文学习更加真实,更加深入,更有效率。
统编本教材中的课后题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课后题的价值还在于以其作为蓝本,创造性地进行改编、分解、迁移,多样化呈现学习路径,拓展学习范畴,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材中的课后题,有一些在表述上过于笼统,难以直接转化为明确而具体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清晰化改造”,通过改编,增强课后题的针对性,紧扣课文,使得课后题指向更明确,要求更明晰。还有些课后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学情,适当地提供一些练习的支架,从而降低难度,使其更适合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
如《牛和鹅》课后第二题:其一,所谓“相关语句”,界定非常模糊,令人摸不着头脑;其二,画出词句后直接体会心情,没有支架,对学生提取信息、体会情感、表达输出等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省编《作业本》中的思维图,将“相关词句”明确为“我”有哪些表现,鹅有哪些表现,使学生在阅读思考时更能聚焦问题,同时也在暗示“通过人物表现体会心情”这一要素;另外,通过图表这一支架的梳理,“我”的表现、鹅的表现一目了然,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学生对“我”心情的感悟自然水到渠成。
相比机械的练习、问答,小学生更愿意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课后题进行细化分解,以项目活动的方式进行呈现。如《陀螺》课后第二题“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心情变化”,不妨进行如下设计:
这样的习题,将内容梳理、情感体悟、言语表达融合在活动之中。通过活动,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语文能力是在不断学语文、用语文的长期过程中累积而成的。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在不同情境中实现迁移,在不断的运用中巩固所学,形成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迁移更多地用于对文中言语范式的学习与运用,其实还可以借用课后题进行迁移。
在学习《牛和鹅》一课时,通过课后第一题认识了批注的常用角度,通过第二题、第三题尝试了从不同角度进行简单批注。课后可以结合“阅读链接”中的《牛的写意》片段,让学生进行批注的实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篇课文或是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外阅读中进行迁移运用。通过反复批注,学生对批注的认识日益深入,最终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项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这样的迁移就应当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只有反复迁移,语文知识才能固化为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教材课后题对标单元语文要素,立足课后题审视教材与教学,各年级、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教学重点更加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后题导教、导学、导练的功能,借助课后题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习过程,创新习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