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任光及其对我国电影音乐的重要贡献研究

2022-02-11 19:19张哲琦
戏剧之家 2022年35期
关键词:创作音乐

张哲琦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 大同 037009)

电影插曲《渔光曲》以其优美婉转的曲调流传于世,曲作者任光先生也因此被大众熟知。任光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而且还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事业中毅然决然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任光先生的革命精神和创作经历使后人能够拥有更坚定的步伐和更敏锐的眼光,其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音乐家任光的发展之路分析

任光作为我国著名作曲家,不仅推动了我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开展,而且成为我国电影音乐的开拓者,任光之所以会走上音乐道路,是由其自身的音乐天赋所决定的。

1919 年,任光先生年仅19 岁,前往法国里昂大学就读音乐系,完成学业回国后,任光进入了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开启了他的音乐事业,随后担任了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在抗日战争期间,任光曾经远赴法国,组织开展了巴黎华侨合唱团的相关活动,并前往南洋进行了抗日救亡歌咏宣传活动,是一位全力奔走在抗日救亡运动前线的先驱者。在其一生的音乐事业发展中,他的爱国精神无处不在,对于家国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充分体现在其创作的抗日救亡主题歌曲中。任光追随着叶挺将军奔赴抗日战场,在爱国情感的驱动下加入新四军的音乐文化工作中。但是在1941 年,任光的生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怀念和遗憾。任光在其音乐创作之路上,先后参加了多个不同的进步音乐组织,受到了左翼人士、左翼观念的影响,逐步成为进步音乐组织中的实施者、推进者,例如左翼剧联音乐小组、歌曲研究会等。任光以革命音乐为主要创作目标,并加入了革命音乐的传播宣传中。

在面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时,任光和聂耳一同加入了对新阵地的开辟和探索中,主动对左翼电影音乐开展实践。在百代公司工作的任光先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坚持宣传左翼音乐。在抗日战争期间,任光曾先后前往新加坡、法国等地组织抗日音乐活动,加大了抗日战争歌曲的传播力度,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伟大的抗战事业。任光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数量超过了四十首,此外还有一部五幕歌剧、十三首电影配乐以及四首民族器乐曲,这些作品创作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里,例如《渔光曲》《抗战歌》《打回老家去》《别了皖南》《彩云追月》等均是任光先生著名的代表作品[1]。

二、音乐家任光对我国电影音乐的重要贡献

任光先生对我国电影音乐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了以下两方面,一是任光先生创作的大量电影歌曲均富有民族性,二是任光先生为多部电影配乐,取得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的成绩,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民族性歌曲的创作

任光先生创作了大量的电影歌曲,均带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性特征。任光从小受到越剧演出的熏陶,在乡土气息的感染下,早早地就爱上了这个民间剧种,这也奠定了其在电影歌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越剧音乐的细腻表现和优美唱腔深深感染着任光,在日后创作中,任光通常以抒情为优势进行创作,善于将南方的鲜明特色展现出来,能够运用委婉、流畅的旋律,细致入微地描述女性心理活动。

受到越剧音乐的影响以及家乡民间音乐风格的熏陶,任光先生创作的音乐作品独具特色。在中学时期,任光已经学会了唱绍剧、拉胡琴、吹铜号,被周围的人们称为“小音乐家”。20 世纪50 年代,中国音乐研究所收到了柯正和先生的捐赠,其中一批旧剪报资料中详细记录了任光和安娥在收集民间音乐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剪报标题为《集老幼乡民于一堂,灌制民歌唱片,白发垂髫,相映成趣,悲歌喜曲,亦庄亦谐》,其中记录了任光和安娥为学生灌制留声机片的举动,将之称为“给沉寂之平市音乐教育注入了活跃和动力”。“演员共二十一人,系由河北省保定,定县、望都、束鹿等约请来,完全乡村装束,由一名马俊英者率领而来,其中有达六十九岁之老者二人,未满十五岁幼童一,白发苍苍,与活泼乱蹦小孩,混于一处演唱,颇为有趣。”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任光先生十分重视我国的民间音乐艺术。任光先生认为民间音乐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并且他还将自身对于民间音乐的深厚情感巧妙融入了电影音乐创作中。

以《渔光曲》为例,其作为一首电影歌曲,使任光先生受到了广泛认可,这也是任光先生第一首具有代表意义的电影歌曲,流露出任光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4/4 拍律动形成了舒缓的艺术感受,这一旋律贯穿了全曲,形成了独特的节奏音型,每一个小节都是气息悠然的长腔,从强拍到次强拍,最终在第四拍降落为弱拍,由此形成了一个节奏点。该节奏点起伏有致,进而营造出波涛起伏的场面,侧面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特征,对于电影场景来说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由于电影内容令人悲伤,整体氛围比较压抑,渔光曲作为主题曲也是在哀怨惆怅的基调下进行情感表达的。作品巧妙运用了民间歌曲《孟姜女》的旋律基调,保留了原有的结构特点和起承转合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浙风格,通过五声音阶宫调式将旋律跳进的方式和级进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带给人们深刻的审美感受。作品的三个不同乐段都是按照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进行创作的,使用了民间鱼咬尾的形式,增强了歌曲的连贯性和旋律线条的流畅性[2]。

该电影歌曲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和特点都是我国民间音乐中常见的音乐语言,并且在当时形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了影片必须与音乐相互配合才能够卖座的潮流。这首歌曲的成功也在电影制作行业引发了巨大的变革,对整个音乐领域内的创作活动都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新凤阳歌》作为影片插曲,是创作者在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基础之上进行改编的,也是在影片《迷途的羔羊》插曲《新莲花落》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曲调具有说唱性质,与歌词之间形成了巧妙配合[3]。

大量的此类作品说明任光先生是一位在民族音乐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的音乐家。任光先生主张作曲家要深入最下层的地方去认真观察和体验,充分了解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并运用大众熟悉了解的声音进行创作。《采莲歌》是由安娥女士作词的一首歌曲,被分为两段,是影片《红楼春深》的插曲。这首插曲的第一段讲述了碧莲的爱情故事,因此歌曲内容始终围绕着莲藕、莲花、莲心,以此表达出了真挚缠绵的感情。第二段展示的是以采莲为生的劳动人民生活困苦,歌曲内容也逐渐从爱情过渡到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深切同情。该歌曲使用的是民族五声宫调式,节奏较为舒缓,有着质朴的风格和悠长的旋律。从第二拍开始,创作者恰到好处地对四分休止符进行运用,将飘来荡去的感觉充分展现了出来,也形成了切分音的效果,民族音乐风格愈发明显,耐人寻味[4]。

(二)创造多个中国电影史“第一”

任光先生对于我国电影音乐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任光先生从越南回到国内以后,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文化协会执行委员,自此任光先生和电影音乐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并逐步成为我国电影音乐发展的领头人。

任光先生的音乐创作生涯虽短,但是却有着突出的贡献,任光先生创作的歌曲成为多部电影的经典配乐。这些电影歌曲有着十分明显的政治倾向,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悲惨和痛苦在任光先生所创作的作品得到了充分体现[5]。任光先生在短暂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在中国电影配乐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为我国电影音乐事业开路,成为左翼电影音乐的先锋。《狼山喋血记》中的《狼山谣》以及《空谷兰》中的《抗敌歌》等作品在当时社会广受欢迎[6]。

任光先生和聂耳先生一样,都是左翼电影音乐的开路先锋。在电影《渔光曲》中,任光先生创作的同名主题曲在当时极具影响力,随着影片收获国际荣誉,该歌曲的历史地位也被奠定。该作品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成为当时十分流行的电影歌曲,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牢固确立了任光先生在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迷途的羔羊》是一部记录城市流浪儿童悲惨生活的电影,题材较为新颖。随着电影大受好评,主题曲《月光光歌》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此外,任光先生还为该电影创作了插曲《新莲花落》,这两首歌曲和电影情节紧密相关,起到了一定的渲染作用,使人物情绪和音乐旋律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从而营造出特定的情绪氛围,恰当地服务于电影总体构思。这两首歌曲是我国第一部城市流浪儿童悲惨生活题材影片的配乐,也使得任光先生再次成为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史上的“第一”[7]。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任光先生创作出了大量的抗日革命歌曲,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作为我国电影音乐事业的伟大开拓者,音乐家任光先生始终保有激情地发挥自身的杰出音乐艺术才华和满腔爱国热情,进而创作出了大量闪耀着不朽光辉的美妙乐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神和意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学习。

猜你喜欢
创作音乐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音乐从哪里来?
创作随笔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