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鹏飞
(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500)
蜱虫是病原体的重要载体和储存器,有关人畜共患蜱传病原体包括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蜱传立克次体(tick-transmitted rickettsioses)、莱姆病螺旋体(Lyme borreliosis)、巴贝斯虫(babesiosis)、人粒细胞无形体(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和土拉杆菌(tularemia)等。TBEV 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即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造成动物和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蜱传脑炎又被称为森林脑炎,因为人感染病例常见于林区工作的伐木工人,潜伏期通常为7~14d,也有报道为2~28d[1]。综合报道分析,TBE 在波罗的海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等)、捷克、俄罗斯和斯洛文尼亚的动物和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如今气候变化和贸易全球化正在扩大TBE 发生的地域,主要体现在野生动物和鸟类的迁徙使蜱虫的分布范围变广,冬春季节变得过于温暖由此延长了动物和人类接触蜱虫的时间,畜禽的跨国贸易也加速了TBEV 的传播。因此,需要重视对TBE 感染尤其是其传播和防控的研究。
TBEV 是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的一种小型单链RNA 病毒病毒,可引起20 余种致命性脑炎。TBEV 被分为欧洲亚型(European subtypes,TBEV-Eu)、西伯利亚亚型(Siberian subtypes,TBEV-Sib)、远东亚型(Far Eastern subtypes,TBEV-FE)、贝加尔亚型(Baikalian subtypes,TBEV-Bkl)和喜马拉雅亚型(Himalayan subtypes,TBEV-Him),前3 种被广泛研究。一般认为远东亚型最致命,人感染后死亡率为5%~20%,每年的人感染报告超出10000 例,欧洲亚型引起的疾病相对较温和,人感染后死亡率为0.5%~2%。
TBEV 主要的宿主蜱虫包括蓖籽硬蜱(Ixodes ricinus)、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卵形硬蜱(Ixodes ovatus)、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网纹革蜱(Dermacentor reticulatus)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等[2]。欧洲亚型和远东亚型主要经蓖籽硬蜱传播,西伯利亚亚型主要经全沟硬蜱传播。据报道,新疆地区发生的TBEV 主要是远东亚型,但在天山和阿拉套山发生的TBEV 主要是森林革蜱,在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传播的TBEV 主要传播媒介是全沟硬蜱[3]。TBEV 在蜱虫之间的传播主要靠共食、卵巢传播和性传播。蜱虫的种群规模、密度和分布区域不断增加,活动时间持续延长,增加了蜱虫攻击宿主的风险,如蜱虫叮咬在牧场上放牧的乳品动物。携带TBEV 的宿主蜱虫在皮肤附着并开始吸血后不久(15min)便能使动物感染。绵羊、山羊和奶牛感染后通常是无症状的,但血清中常检测出TBEV 的特异性抗体。
TBEV 可通过蜱虫叮咬和消化途径传播给动物和人类,消化途径即通过食用绵羊、山羊和奶牛等受感染反刍动物所生产的原料奶及奶制品等。在德国有记录的人类病例中,30%~50%的患者不记得发生蜱虫叮咬事件,这表明存在病例可能是由食源性TBEV 感染引起。乳品动物感染TBEV 后,之后3~7d 的奶中存在有TBEV[4]。TBEV 在食品中传播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病毒毒力的维持可能受到胃肠系统对乳制品消化的影响。TBEV 在正常胃液(pH 1.49~1.80)中能够保持感染性长达2h,而一般情况下牛奶摄入后1.5~2h,胃中便不存在牛奶。因此TBEV 在穿透十二指肠之前仍能保持毒力,穿透十二指肠后到达淋巴组织,可能被释放到循环系统中,与血液一起转移到包括大脑、中枢神经在内的各种组织器官。TBEV 突破血脑屏障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四种可能的途径:外周神经;嗅觉神经元;通过脑毛细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转运;病毒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扩散。TBEV 经乳制品传播的潜伏期在2~14d[5]。
脑膜炎和脑炎是TBEV 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脑膜炎通常表现为高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许多感染者会出现畏光症和眩晕。脑炎表现为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其他的临床表现包括行为障碍、注意力和认知功能紊乱、舌头痉挛和四肢颤抖,甚至出现癫痫和精神类疾病。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在患急性病后无法完全康复,可能导致长期的神经后遗症。
犬感染TBEV 潜伏期估计为1~2 周,与人类病程相当。犬TBE 的常见表现包括体温升高,前后肢运动异常,行为改变,如拒绝进食、攻击性增加和对指令无反应。严重可能会出现四肢瘫痪、癫痫、抽搐、知觉障碍、面神经麻痹、斜视、眼球震颤、角膜反射丧失和视神经炎。犬TBE 相关的典型病理结果是大量脑炎,没有内脏器官组织病理学损伤的证据。
对马体内TBE 特异性抗体流行率的研究表明,马也易受TBEV 感染,但大多数感染马无症状。个别病例中报告的疾病表现包括状况不佳、食欲不振、紧张、共济失调、痉挛和癫痫发作,以及颈部疼痛。由于记录在案的马TBE 太少,马TBE 的重要性迄今为止在兽医临床上极易被忽视。
反刍动物TBEV 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反刍动物TBE 的主要问题是食用受感染动物的乳制品使人具有感染风险。感染的山羊、绵羊和奶牛的奶都已被确认为人类食源性感染的来源。
血液和脑脊液检查,感染动物一般在病程的开始阶段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在病程的发展阶段,感染动物外周血中可能会出现轻度白细胞计数升高。脑脊液检查通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葡萄糖浓度正常,蛋白质浓度正常至轻微升高。
分子检测,在病程的开始阶段,RT-PCR 技术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病毒RNA。而在病程的发展阶段,当出现神经系统受损时,RT-PCR 技术可用于脑脊液中病毒RNA 的检测。TBEV 在疾病的开始阶段存在于血液中,在发展阶段不存在。因此,从血液中分离TBEV,并通过RT-PCR 检测感染动物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病毒RNA,诊断效率有限,通常不用于临床实践。
抗体检测,在病程的发展阶段,血清中存在TBEV 免疫球蛋白M(IgM)和TBEV 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6],它们可以被检测以确诊TBE。TBEV感染的常规实验室诊断主要基于血清和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通常通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已有许多成熟的商业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可供选择。
成像技术,核磁共振和脑电图等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局部病变和神经系统受损,正成为检测TBE有效的技术手段。不过以成像技术来诊断动物是否感染成本过高,配备成像技术的宠物医院来诊断犬TBE是可行的。
目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类固醇、核苷类似物7-deaza-2′-C-me-thyladenosine、甘露醇、酚类抗氧化剂(如迷迭草酸)等是被报道的药物。但没有可靠的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对TBE有效,它们不能被推荐为标准治疗方法,临床上要谨慎使用,尤其是年老的动物,可能引起脑水肿是急性脑炎的潜在并发症。
通过使用各种化学和生物方法减少TBE 发生区的蜱虫数量,即TBEV 的载体,减少乳制品动物受到蜱虫侵扰的风险。例如,定期在畜舍周围清理灌木和杂草,必要时可以使用杀螨剂或其他化学药物来控制蜱虫的数量和密度。
食用经过巴氏杀菌或超高温杀菌的乳制品可以有效地减少TBEV 的食源性传播,合理的杀菌可以保护犊牛、羔羊、幼犬和人免受乳制品中可能存在的TBEV 感染。但奶酪的生产并不能完全灭活原料乳中的TBEV。
市场上已有不同的TBE 疫苗,如FSME-IMMUN、Encepur、EnceVir 和IPVE 疫苗。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监测的数据表明,FSME-IMMUN 和Encepur是安全、有效且可互换的。两者都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在疫苗接种后,血清转化率能达到92%~100%,这两种疫苗被证明可以提供针对远东亚型和西伯利亚亚型的保护[7]。FSME-IMMUN 前两剂分别在第0 天和第14 天注射,第三剂在5~12 个月后注射。Encepur在第0、7、21 天注射,第四剂在12~18 个月后注射。FSME-IMMUN 疫苗的使用数据最为丰富,全世界已经使用了1 亿多剂。Salát 等[8]新开发了一种疫苗,基于全病毒灭活抗原,在绵羊中诱导产生高水平病毒中和抗体的同时,疫苗耐受性良好。疫苗必须储存在2~8℃的环境中,因此,使用单位在购买后务必保证疫苗的储存环境。TBEV 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不会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但疫苗只能提供个体保护,因此TBE 流行区域中高疫苗接种率并不能保护未接种疫苗的动物。由于农牧地区的居民对蜱传疾病的认知不足,因此对相关人群,尤其是乳品动物饲养者和乳品消费者进行普及教育,有助于降低TBEV 的感染率。在TBE 的高度流行地区,应实施疫苗覆盖接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在前往TBE 流行地区之前,应咨询TBE 疫苗接种。
TBE 在俄罗斯和中亚的感染均有报道[9],我国存在TBE 感染的自然疫源地,主要是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北林区,以及与中亚各国接壤的西北地区(主要是阿尔泰山和天山)。分离病毒株可知新疆TBEV 病毒株与距离较远的东北TBEV 病毒株同源,与距离较近的俄罗斯和蒙古不同源,据猜测可能与鸟类的迁徙有关。我国报道(2005—2019 年)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海关和口岸对输入病例保持警惕,严控可能的输入疫情,还需具备快速检测和处置突发疫情的能力。
蜱虫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种群规模的增加,导致宿主(即乳制品动物)感染TBEV 的风险增加。制定控制蜱虫数量和保护宿主(乳制品动物)免受蜱虫攻击的策略十分重要。TBE 流行地区生产乳制品(奶酪、酸奶)应确保原料奶、接触者和生产线均免受TBEV污染。对于TBEV 感染的防控还依赖于研制提供长期保护的更廉价、更有效的疫苗,以及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等有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