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2-02-11 07:26刘欢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100048
商业会计 2022年22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文科财务报表

刘欢 (副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048)

一、引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的宏观背景之下,大数据、新基建、新能源等数字化、智能化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工具等科技手段日益兴起,文科教育面临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为了应对新变化、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2020年11月,教育部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突破传统的学科思维,依据社会发展和实践变革的现实要求,期望以多学科的交叉、协同、共享引领专业建设、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以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财务报表分析》作为高校经管类学科的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以财务报表的解读为基础展开,兼具财会理论与数理特征,试图从微观视角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析并提出建议。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亟需改革,其覆盖边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均面临革新需求。

二、新文科背景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目标

在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应该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对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坚持与理论基础结合、与现实需求结合、与未来发展结合的宏观目标,推进课程改革。

(一)与理论基础结合,总结凝练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

《财务报表分析》立足于微观企业特征,课程涵盖会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课程建设中总结凝练中国特色理论成果,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尤其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宏观背景之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在不断发展,《财务报表分析》也应与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相适应。以我国微观企业的成长实践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归纳总结适合我国企业实际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将实现新文科建设的稳步推进。

(二)与现实需求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实用性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动《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内容体现国家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分析基础,强调企业成长性,却忽视了企业成长质量分析。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应该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具备人文视角的专业人才,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在促进企业成长中的重要地位,规避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提升课程的现实有用性和教育意义。

(三)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奠定课程的前瞻性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了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典型特征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兴起,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成功的课程改革应该着眼于未来、服务于未来,提升课程建设的前瞻性。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以企业财务报表及附注的数据分析和企业非财务信息整合为基础,具有典型的数理统计和信息化特征,与高等教育未来对学科交叉、大数据分析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能够较好的适配。在新文科建设的推动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应该更重视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体系,要求学生掌握前沿分析方法来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通过跨学科的课程建设来满足未来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奠定课程的前瞻性。

三、新文科背景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体系建设

在确立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成为重中之重。针对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以体现时代特征与高等教育改革需要。

(一)基础教材建设与授课逻辑的优化

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财务报表分析》基础教材应该革新授课逻辑,更多体现时代特征。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以财务数据的有用性为基础,国外经典的哈佛式分析框架沿着“行业分析-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的逻辑展开,期望揭示企业的内在价值。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数据、云计算等应运而生,企业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传统以财务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体系面临革新。以数字化建设为切入点,抓住信息技术变革的历史契机,将大数据分析方法纳入课程教学,以“解读企业特征-分析企业数据-评估企业价值”的逻辑对课程的授课教材进行调整与优化显得十分必要。

在学科交叉的新授课要求下,基础教材建设也应该实现学科交叉、知识融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以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点,要求学生贯穿经济理论、会计信息、分析方法等,准确评估企业发展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新的技术、新的产业,以跨界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经管学科内部的理论交叉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分析工具、更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应对未来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徐晨阳(2022)提出了构建《审计学》专业课程和教材新体系的具体思路,强调了学科交叉到学科融合的新理念。《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教材建设也需要突破传统文科束缚,在更广范围内实现学科交叉。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熟练且实用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多元且深入的行业现状讨论、多维度的文理交叉理论介绍等成为支撑《财务报表分析》教材改革的重要立足点。

基于我国经济改革实践和发展要求,结合我国的会计准则变革、行业发展方向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教材建设应该摒弃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价值单一评价标准的理念,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强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教材和授课逻辑。此外,与现实发展相结合,教材应该重新构建财务指标分析的理论基础,细致剖析传统财务指标的代表性和可用性,从企业战略、产业链安全等视角重新梳理财务指标的内在关系,从而有效提升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案例的使用与开发

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行为密切相关。而传统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理论授课,缺乏与实践的关联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建设将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更要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课程建设要求,授课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挖掘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立足于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案例,有效提升课程内容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海量数据所提供的资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理论引导与学生实践验证相结合,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使用与开发教学案例首先需要重视课堂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方法。基础教材的改革将大数据、文理交叉等概念引入课堂,为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手段革新提供了基础。但是优秀的教学案例需要兼具代表性和时效性,要求教师和学生保持较高的投入程度,如何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案例的开发成为评估课程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在移动互联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网络共享平台成为信息获取与分享的重要渠道,有针对性地构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和案例成果共享,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案例开发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升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实践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的教学将不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讲授,还应包括课前和课后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互联网时代,《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实践资源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该课程的微观分析部分以揭示企业内在价值为基本授课内容,主要讨论财务分析的有用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内容延续。另一方面,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家经济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从而为财务分析提供更为清晰的宏观背景。

从课程延续性的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打破单纯关注“课中”授课内容的桎梏,综合利用学校的内外部资源,通过课前资料引入、课后案例开发、假期调研活动与现场访谈等实现课程体系的全时段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时间利用效率,改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维度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兼顾宏观环境变化与微观企业行为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研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辩论等话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其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

四、新文科背景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虽然能够达到知识传播的目的,但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革新成为可能。因此,与课程体系建设相配套,新文科背景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也应该提上日程。

(一)将学生从“授课主体”变成“参与主体”

在新文科建设导向下,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从知识的获得者变为知识的索取者,其在课堂中的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以信息、数据为基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然成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关注点。作为授课教师,应该着力将经济现实与课堂理论教学联系起来,形成学生参与下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学案例开发、课堂研讨、关键问题辩论等多元化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当然,学生课堂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对于课堂主导权的放松,课前教学任务的布置、课中教学进度的掌控、课后教学问题的回答等均要求教师在高等教育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坚持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混合式教学要求课程授课综合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手段,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与线下课程相比,线上课程的教学具有覆盖面广、时间自由、内容可重复学习等优点,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也应该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依托线下课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依托线上课程布置延续性教学活动、展开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全方位提升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估也应该成为未来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将线上教学引入课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如何对学生在无监督状态下的知识获取效果进行评估,规避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成为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线上教学需要教师在课程建设初始便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并同步更新教学资料和课后任务,采用网络化的手段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最大限度地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应该将线上教学视为线下教学的重要补充,不应忽视线下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作为经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应该在教学过程引入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将个人前途命运同国家发展大局结合,培养爱国主义、奉献社会等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学模式和内容要与时俱进。高等教育课程应该包含基础教材、教辅资料、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要素。为了实现更好的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秉持前瞻性原则,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明确课程的思政要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基础教材、教学大纲中予以明确体现。同时,高校应该对课程思政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培育优秀的课程思政团队,鼓励不同专业的教师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五、结论

新文科建设确立了高等学校文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能力、改革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文科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形成一批具有典型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理论成果,不仅回应社会现实需求,而且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财务报表分析》作为经管学科的基础性课程,也面临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授课逻辑的重新优化以及教学案例和实践资源的引入和使用,探索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方向。在“数智移云物”时代,高校应该抓住契机,将课程改革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不仅要培养一批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而且要坚持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统一,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分析文科财务报表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中注协就“特殊目的财务报表审计”等三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大华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孙文科
特变电工集团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