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锦 | Li Jin
顾语琪 | Gu Yuqi
雷 诚 | Lei Cheng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面对当前科技信息化高速发展,生活出行方式发生转变,在科研学习及生活逐渐静态化的背景下身心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相关调研报告指出,在校普通大学生日均静坐时间较长,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五年呈下滑趋势,增加大学生活动时间及强度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势在必行[2]。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实体户外空间,大学校园对学生情绪的调节、良好习惯的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指出大学校园是推进健康事业进程的重要场所[1]。因此如何通过校园环境更新设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生理心理健康支持成为当代健康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
健康校园发展源于健康城市理念,1984年加拿大“健康多伦多”国际会议首次提出“健康城市”,强调通过多学科部门的联合,共同解决城市健康问题。随后1986年首次国际健康促进会议中将“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纳入健康城市的五大行动策略之一[3],涉及的研究领域范围也从医学、体育学及公共卫生学逐步扩展至心理学、城市规划学及风景园林学。国内外各行学者尝试以体力活动为中间载体展开关于环境因素对健康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强调个体内在因素、外在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综合作用(图1),为之后三者关系研究奠下理论基础[4-5]。
图1 社会生态学下体力活动、健康与环境之间的理论模型
回顾健康校园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健康促进学校”,旨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学校健康新行动。随后美国大学健康协会(ACHA)针对全美大学生健康状况推进实施“健康校园2020计划 ”[1],强调通过校园环境营造引导大学生健康和活力发展。国内自1995年引进“健康促进学校”理念[6],健康校园的建设开始在全国各城市兴起,围绕“以学校基本卫生建设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根本手段,以健康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形式”创建健康校园。总体上,国内对健康促进理念在校园建设的应用实践多注重在政策制定等宏观层面,更多停留在卫生体系构建阶段。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暴露出国内健康校园建设的不足:一是缺乏健康校园相关规划理论指导;二是尚未重视健康校园环境设计要素[3]。
随着健康城市研究核心的转变,现有研究更关注承载着健康资源重任,与人群的健康体质息息相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更新改造,例如健康步道、健康学校及体育公园绿地等[7-8]。在此背景下,如何创造具有健康支持性的校园环境,承载学生休闲交往活动的同时增强健康素质水平[9]?应对此挑战需要借助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来推进校园环境更新设计,创造“健康支持性空间+可防疫空间”双效结合的健康校园将成为大学校园建设的重点和焦点[10]。
大学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精神文化家园,其建设特征历经了“巨型化、信息化、边缘化到城市化”的演变过程,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影响下,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11]。在当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反思大学校园建设的“健康”问题在于:一是校园环境品质问题。大学校园建设普遍存在“周期短、规模大、范围广”特点,优先满足教学、生活设施的建设,往往追求建设速度、忽视校园环境品质[12]。二是校园文化营造问题。大部分校园规划设计模式趋同,缺乏校园文化营造,校园景观千篇一律,出现了个性化缺失、景观结构单一、空间参与度低等现象。三是缺乏健康支持性内容。随着手机智能化时代下生活出行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静态行为越发常态化,体育锻炼意识习惯薄弱,体力活动的缺乏使身心健康水平难以提升。校园环境设计未能及时针对现实学生生理活动状况,健康服务功能也极度匮乏,校园健康支持性的提升也举步维艰。因此,未来提升校园环境健康支持的核心在于以满足大学生健康需求为目标,从健康促进和防疫支持角度整合设计要素,挖掘校园环境增益影响因子,识别校园易致病空间要素,营造健康双效叠加的大学校园环境[13]。
当前大量校园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健康水平体力活动因素主要为以下三个层面(表1)[14-15]:一是个体因素,包括健康认知能力、生活方式及身体运动能力等,属于内部主观能动性较强的不可控因素;二是校园环境,涵盖校园内外交通体系、文化氛围、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等,属于外部可控因素,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日常性环境,在促进体力活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三是社会环境,侧重校园医疗服务、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的维护及学校体育课程安排等,属于外部不可控因素。校园环境作为提升健康支持性的物质保障,处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过渡因素,可控性远大于两者。“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来培养积极生活方式”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可持续性提升健康的手段。
表1 大学生健康水平影响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来再定义健康校园,应当包含“个体健康、环境健康及社会健康”三个层次内容,并由此建构健康校园更新设计框架,进一步提炼面向健康校园的环境空间要素特征,即“促进体力活动、健康功能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康复环境营造、智慧校园建设、社会共享融合”六方面(表2),具体内容解析如下。
表2 面向健康校园的大学环境规划设计框架解析
一是个体健康:体力活动对生理健康有着极大影响,且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可减轻抑郁、自卑、依赖等心理困扰,提升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等,在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带来的受益更大[16]。有研究者发现道路形态、运动场所密度及设施分布等因素都有助于改善使用人群体力活动量。由此可见,合理化的校园慢行规划及场地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是提升大学生个体健康的必要前提。因此,从促进体力活动和健康功能融入出发,通过步行空间、功能组团、健身空间、细部场所设施等环境空间要素来明确个体健康层面的要素特征。其中步行空间、功能组团式布局注重宏观层面上校园慢行系统的可达性,而组团式功能空间和细部配套设施布局则侧重从中微观层面进一步对健康功能的融入渗透。
二是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最直接途径,研究表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优良品格及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推动作用[17]。此外,偏自然环境可被看作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健康设施,并对人群压力释放、注意力恢复产生积极作用[18]。校园中丰富的人为活动不断赋予环境文化特征,这也让“大学园林”这一新概念得以流传[19],为创造更具文化性、园林化的校园环境建设做出理论实践性突破。因此,为实现环境健康的目标,提升校园环境的康复功效,从校园文化景观和康复环境营造两个方面展开解析。
三是社会健康:社会健康处于顶层健康维度,为个体身心健康提供动力及保障,也可以理解为“社会支持”——通过人际关系的互动来维持身份认同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情绪支持[20]。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导致大学生患抑郁症和自杀现象频发的首要因素,因此给予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促进身心健康的隐形保障。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支持,以保障校园安全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建设和以设施活动开放为目标的社会共享融合两方面展开健康校园探讨。
苏州大学坐落在苏州城东天赐庄片区,秉承着东吴大学百年悠远文化。其历史遗存众多,校园环境优美,吸引着众多学子与游客,被称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然而疫情背后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校园环境健康支持性不足的问题。相关调查问卷也显示苏州大学本部校园环境无法满足学生对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67.51%的学生提出学校应当大力改善校园体育健身设施[21]。由此,下文展开相关环境更新设计探讨。
(1)慢行优先的校园交通系统
步行活动作为校园内最普遍的一种交通型体力活动,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为进一步贯彻步行优先的理念,打造校园友好型慢行空间,通过对苏州大学本部校区内外交通资源的整合,提升校园步行系统的健康支持性,满足人群出行需求。一是实行人车分流策略,构建完善的校园步行体系。基于苏州大学本部校区原有步行道,实行人车分流,保障校园内部“步行+骑行”空间的通畅与安全(图2)。二是有序布局交通设施,保障步行空间的完整性。针对校内停车无序、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校内机动车停车设施应采取地面为主,地下为辅的布局模式,最大化地减少停车过密对步行空间的干扰(图3)。自行车停放点可结合雨棚、廊架等小品设施,根据学生骑行动线采取统一样式布局,确保车辆停放的规整化(图4)。三是预留校园交通应急设施,提升安全救灾性能。校园内应增设应急消防专用通道、自动化监控系统、大型建筑前疏散场地等设施,在意外发生时能迅速启动相关通道,保障校园步行空间的安全性与应急性。
图2 校园交通流线图
图3 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
图4 校园自行车停车设施
(2)健康支持下的功能设施布局
通过空间多功能化能激发校园环境活力,诱导和提升学生开展休闲型体力活动的频率和强度。需结合苏州大学校园环境的特殊结构形态,基于学生健康需求合理布局功能空间,营造抑扬顿挫的景观节点序列。一是布局组团式功能区[22],营造多元化校园空间。苏州大学本部校区采取组团式布局形式,将校园内各学院的宿舍、餐厅及教学楼等建筑布置在同一个组团内,更应注重平疫空间的转换,提升校园内部各功能区域灵活度及利用率(图5)。二是就近布置健身空间,提高运动场所可达性。本部校区健康空间由校园步行道串联,呈现点状、面状式穿插在住宿生活区附近,具有较高的可达性(图6)。三是完善校园各类健康服务设施,满足学生活动需求。结合现有服务设施,可集中于主要活动区新增户外健身设施,实现对其健身、防疫、医疗等服务功能的一体化布局(图7)。
图5 校园功能组团
图6 校园健身场地设施
图7 校园服务设施
(1)传承历史的校园文化景观
优秀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完善自身品性。苏州大学历史文物众多,要注重对校园文化脉络的保护与延续(表3)。校园设计从空间布局、建筑风貌、景观构筑方面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彰显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健康。
表3 苏州大学历史文化资源汇总
一是注重空间格局的本土文化表达。校区由北向南构成的主轴线串联起主要建筑和交通动线,基本延续了西式方院式为主、吴地传统园林意境为辅的东吴大学旧址的方院式空间形态。二是保护建筑风貌的历史文化性。校内整体建筑风格多样,校内建筑物沿着中轴线井然有序地布列。校区南部的14栋历史建筑保存完善[23],其中钟楼作为最能体现整个校园风貌的建筑,与周边软质环境共同形成校园景观空间秩序的枢纽,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指示性。三是尊重文化景观的场所人文精神。校内景观构筑小品匠心独具,充盈着浓郁的苏州古典园林氛围和校园历史文化气息。刻印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校训的东吴旧式校门传达了苏州大学的人文精髓。
(2)康复性园林环境营造
健康绿色的校园环境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直接途径,不仅促进学生体力活动,同时具备缓压舒心功效。苏州大学通过对园林要素进行组合叠加将园林理念充分融入校园,利用乡土植物造景,营造集聚康复功效的大学园林环境。一是因地制宜,营造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本部校区靠近内城河边,周边水系丰富,将校园河边硬质驳岸改造为滨河步道、自然护坡、石阶平台等多种形式的滨水景观,实现校园与城市水系之间的健康循环。二是充分发挥园艺的康复疗愈功能。校园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形式营造丰富的绿化结构层次,塑造舒适、多样的生态景观环境。结合垂直绿化、道路绿化、古树造景等多种造景方式,形成了开阔草坪、成片银杏、茂密树林等丰富的植物景观,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4)。三是注重大学园林化环境营造。本部校园环境提取亭台水榭、曲岸假山等园林要素,借鉴苏州园林的借景、框景、对景等造景手法,将各类园林要素有机叠加,营造出感官丰富、步移景异的校园景观(表5)。
表4 校园植被栽植形式及意义
表5 校园园林化造景手法
与外界互动性强的校园环境能为学生提供社会支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隐形保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提升社会支持引领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打造可持续的校园智慧空间,实现校内资源的高效利用。为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校园可结合大数据技术模拟大学生日常活动路线,来优化沿线空间视线及照明设计,并在人群流量较少处设置全天候报警系统,保障师生安全[24]。二是创建平疫结合的校园共享模式,提升社会支持性[25]。苏州大学积极融入“校园城市化、校园生活化”的更新理念,拉近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在平时,通过校园马拉松、景观鉴赏日的校园开放活动举办,实现校内健身资源、景观资源的共享化(图8);在疫时,校园用地可灵活转化为防灾用途,作为城市防灾空间的重要补充之一,充分发挥校园资源共享性(表6)。三是打造人性化校园社交空间,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利用校园空余空间,在建筑外、草坪边缘等公共场所增加桌椅、构筑物等景观小品,提供情感型社会支持的互动开放性交流学习空间,强调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满足社交需求。
表6 校园共享模式、时间及要点
图8 校园共享机制
加拿大的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中曾说过:“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可见大学校园环境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旨在立足于身心健康、环境健康及社会健康三方面,为健康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以下具体策略:一是创造高可达性的校园慢行空间,融入健康支持的校园功能设施布局,实现以促进体力活动和健康功能融入为基础的个体健康;二是基于建筑风貌塑造校园文化景观,并结合以植被栽植为核心的康复环境设计,共同实现环境健康;三是以保障校园安全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建设和平疫结合的校园共享融合模式为核心,以达到社会健康目标。希冀为健康校园建设助力,由于健康校园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合作的相关研究。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