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

2022-02-10 23:46张晓娟高永格张肖磊陈亚宇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党史

张晓娟, 高永格, 张肖磊, 陈亚宇

(1.河北工程大学 教务处,河北 邯郸 056038;2.天津华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270;3.河北工程大学 机械装备与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灵魂培养与塑造的重要阵地,必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生心”才能让红色基因与革命薪火代代赓续。高校专业课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最长,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最深[1],探索党史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入,是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选择,是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课题和时代使命。

一、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和最具创造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要抓住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课程“主战场”和专业课课堂“主渠道”,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高立德树人工作成效。一部百年党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见证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更是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创新创造,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历史,百年党史中所蕴含的伟大创造精神与巨大革新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宝库。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一)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选择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2],德是立“人”之本,也是兴国之策。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践行者和引领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高校作为青年人成长成才的主阵地,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高校不断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作用。专业课程占高校课程的80%,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质成效。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就是要让党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在专业课程建设这一“主战场”、专业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上得到充分发挥,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学生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成就中汲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信心和力量,让“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指引大学生崇德尚善的“思想沃土”与“行动指南”,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好成效,也是对党的历史的最好宣传。

(二)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时代新人的有力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高等教育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同新的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样的时代新人应当是品德高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4]。这样的时代新人也不会自然地走向成熟,必须精心引导、精准滴灌。因此,培育时代新人既是长期的战略目标,又是现实的紧要任务。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5]只有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敬畏历史、以史为鉴、学史崇德的人,方能开创未来、行以致远。党的百年历史书写着我们的昨天和今天,预示着我们的明天,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历史鸿篇,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使我们心有所依、情有所归,让我们在动荡不安的当今世界依然能够守护内心的一方净土而不感到胆战心惊。新时代是需要新人的时代,更是培育新人的时代。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这既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首要目标,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把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一工作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主动精神培养号召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上过硬,勇于创新创造的时代新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备内容。

(三)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是促使人民教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要途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在我国最早见之于1951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能真正够得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6]这里的“人民教师”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人民的教师”,这里的“人民”是对象的性质,指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其二是“人民的教师”,“人民”是属性概念,指属于人民的教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青年学生要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自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学习,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人民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思想的工作,这样的工作首先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不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师,绝不可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作为自己的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并认为这是改革全部教育工作的关键。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与真理,塑造灵魂、生命与新人的时代重任[7],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此,人民教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才能更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宣讲者,才能真正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重担。把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就是要进一步筑牢教师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政治立场不动摇,始终砥砺教育初心使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各大高校通过多种方式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并尝试将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以期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海高校作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行者、排头兵,也率先开始探索实施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如华东政法大学的“侦查学原理”课程融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侦查体制发展变迁,弘扬了红色法律传统文化;上海交通大学把党史教育带入“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专业课,带领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摆脱贫困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8]。在此态势下,一些地方高校也纷纷开始支持鼓励教师把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如2021年5月,河北工程大学在制定的《2021年度课程思政建设》文件中首要提出“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同时还组织开展“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工作坊,进一步强化教师“以史育人”的意识,提升教师“以史育人”的能力。但是,在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实践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这如火如荼的“融入”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融入的内容生硬,不能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从目前高校教师开展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探索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思政内涵认识不深、把握不够,致使融入的党史内容过于生硬,无法与专业课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如某高校教师在讲授《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的“细菌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节内容时,讲述完瑞金医院利用“噬菌体”成功救治“钢铁英雄”邱财康先生的案例时,突然话锋一转高声言道:“这是党领导下我国人民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对狭隘的资产阶级偏见的胜利……”这样的“融入”无异于“强行植入”或“生搬硬套”,不仅达不到理想的“以史育人”效果,还容易使得青年大学生抱着“质疑”或“无用论”的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有效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二)融入的时机欠佳,不能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联结

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旨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如果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像盐是自然而然地溶解到各种食物中,那么要想成为技艺高超的“厨师”,教师首先得根据每种食物的特点把握好“放盐”的时机,方能“烹制”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来。然而在现实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往往由于“放盐”的时机不当,使得本来具有价值引导作用的党史教育素材不能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联结,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不能如盐入味,自然也就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如某位教师在讲述《大地构造学》课程中“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时,在讲述完“槽台说”等大地构造的主要学说内容后,直接引入了《温家宝地质笔记》案例作课堂小结:“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既是对身体的锤炼,又是对人的意志、品格的磨炼。”而该节课尚未涉及“野外地质工作艰苦”的相关内容,这样的“融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三)融入的温度不够,不能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反应

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勘探、挖掘、冶炼、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反应,更应该是一个化学反应。而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所投入的情感态度即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只有教师情感态度的“温度”达到了,才能使课程教学成为“热乎乎的教学”,才能使得课程思政见功见效,入脑入心。然而由于目前教师把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行为多缘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而非教师自身自觉的行动,这就使得教师所投入的情感态度“温度”大打折扣,导致党史教育不能与专业课程内容发生有效反应,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三、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实现路径

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师而言,其实质上是一场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精神磨砺和道德修养。因此,只有融入的内容合适了,融入的时机恰当了,融入的温度达到了,才能在学生面前开启一场触及灵魂的教育,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让生命与生命之间展开对话、交融与摄养,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过程。

(一)加强党史学习,发掘“融入内容”

高校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堂实践所凸显出来的“融入内容生硬”“两张皮”问题,究其根本是广大教师对党史认识不足、学习不够、理解不深。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对没有亲历过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如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认识上很难说是清晰准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不会有深刻的理解,自然也就谈不上发掘“可融入的内容”。因此,做好党史融入教育教学的首要工作是学习党史、学透党史。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没有深入的学习,再好的理论也难以被消化吸收,更难以用来指导实践。党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宝库,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师,唯有“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9],才能够发掘“融入内容”,找准育人角度,做到“有的放矢”,即用党史的“矢”来射专业课程育人的“的”,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和革命实践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党史内容非常丰富,学习研究党史“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这点毛泽东在1942年中央学习组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就开宗明义指出[10]。党史教育融入课程亦是如此,并不是说要把党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搞清楚了才可以融入,而是要结合专业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需要,把党史中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和伟大精神等融入课程、带进课堂,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品格,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面对当今学科完备、专业众多、尖端学术领域异彩纷呈的局面,专业教师多半会产生挖掘素材单一、枯燥甚至无内容可挖的疑问。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首先,坚持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分析某一项历史问题或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时,应该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去衡量或评价前人前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客观的,这样的党史融入专业课教育才更有价值和说服力。如,在当年各类学科发展不健全、人才匮乏、外部各种条件封锁甚至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党史上某一科学政策的制定、某一专业学科概念的提出,放到今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当今学科专业分类细化,在党史中找育人素材,能有效与专业课程整合起到育人作用的皆可“拿来”融入,且不必生物学必找生物素材、材料学必找材料素材,那就犯了教条主义。我们应始终认识到,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初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把握认知规律,研判“融入时机”

一流的厨师会根据食材的特点及顾客的口味来选择放盐的时机。高校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也必须在熟练掌握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据此研判党史教育的“融入时机”。党史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宝,其实质是作用于学生认知过程的教育,这一作用过程包含四个阶段:感知、注意、同化和顺应[11]。感知阶段是指学生接收党史教育信息的过程,即学生通过感官感知教师提供的党史教育信息(外界刺激),并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神经中枢接收、处理,形成短时的感觉记忆;注意阶段是指学生对党史信息有意识关注的过程,即学生通过心理活动对短时感觉记忆中的党史信息有意注意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同化阶段是指学生对感觉记忆中的党史信息进行编码加工的过程,即学生把党史信息整合或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中,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是认知结构量变的过程;顺应阶段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教师提供的党史信息继而改造或重组自身原有认知图式以接受新知识和信息的过程,是认知结构质变的过程。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知识不以个体之外的实体存在,知识的获取是个体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积极调动感官和大脑接收外界信息刺激,实现认知图式从“同化”到“顺应”。据此,在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尽量选择与大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党史教育素材,运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呈现方式协同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通过情境还原、案例教学、小组研讨等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当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被激发时,学生大脑感受力也会随之增强,此时便更有助于其对党史教育信息的接受和加工,促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丰富原有认知图式、主动建构新图式,从而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三)坚定信仰信念,提升“融入温度”

在《大辞海》释义中,信念即“信仰”。信仰指个体对某些观念持坚定的确定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认知活动,与个体的知识经验及其以此为依据的对未来的推断密切相关。信仰是自我的基础,对个体的特征性行为有决定作用[12]。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只有信仰信念坚定了,才能拥有生命的温度和力量,才能在血淋淋的战场上面无惧色,才能在改革实践的浪潮中勇毅前行。坚定的信仰从哪里来?信仰不会与生俱来,更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来源于反复实践磨砺,来自于对真理的永恒追寻。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努力将理论武装的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坚定信仰,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勇毅而笃行。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的思想根基。党史是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思政素材,能够为奋战在一线的专业课教师提供重要的指引。“所有的炽热都比不过信仰的温度”,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价值亦在于此,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有温度的“传道受业者”,成为有历史感染力的育人者,成为塑造“有崇高理想、历史伟力、坚定信仰和先进知识的国家与民族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3]。“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4]”把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有力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继承坚定信仰。高校教师建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就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历史思维水平,增强历史自觉,补足精神之钙,用党史中蕴含的伟大经验和智慧照亮和指引前行道路,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信念和胆识,正确引导莘莘学子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云谲波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增强辨识力,坚定定力,为国家、为社会也为个人做出正确的长远规划和当下选择。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党史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党史上的今天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