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夕杰,付文燕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如今,课程改革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核心素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有明确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中探索口语交际领域教学的有效路径,对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这使学生难以形成清晰、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单元整合的理念引入口语交际教学中,把每一册的口语交际内容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单元分析、创设单元情境、确定单元核心目标、制定单元实施方案,形成单元评价方法,使其成为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领域的学习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形成表层的认识,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连贯的训练能力。为此需要教师立足学科本位,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整体关照课程,统整学科课程相关知识,从口语交际领域的多种层次、多个侧面、多维结构去认识这一领域的内涵,才能将口语交际的学习编织成一个包含了解交际知识、掌握交际策略、训练交际能力、养成良好交际习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习网。
第一,分析课标。笔者在研究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领域单元整合中,首先明确课标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关于表达与交流板块的学段要求,即认真倾听,乐于沟通、分享,并注意表达的形式,能根据对象和场合作简单发言等。倾听的要求由“学会认真倾听”到“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的要求由“请教”“商讨”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由此可知,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领域的学习,既是第一、二学段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的开始,因此这一阶段口语交际的教学应继续注重培养学生交际的“主动性、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二,分析表达与交流板块学习要求和阅读与鉴赏板块学习要求的关系。纵观第三学段各板块学习要求,课标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与鉴赏板块学习要求的第4 点指出:“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2]。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阅读与鉴赏板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和细节谈自己的感受。要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学生要乐于与人交流,就应该达到表达与交流板块学习要求中所描述的这四点“乐于表达,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由此看出,表达与交流板块学习要求的达成会在阅读领域中得以巩固。
第三,分析教材。从内容层面看,五年级上册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交际话题各有侧重,既有侧重于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话题,如“讲民间故事”;也有侧重于培养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如“父母之爱”。教材编写与呈现特点是成系统的,有着典型的结构特点,充分关照各种类型的交际话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交流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要在这些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从目标要点层面看,部编版教材五年级在口语交际领域共安排了16 个教学目标,这些口语交际目标共同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有条理地表达”;二是“认真倾听,能抓住重点”;三是“尊重别人的观点,积极回应”。其中“有条理地表达,倾听时能抓住重点”包括如下要素:“适当丰富故事情节讲故事”“配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讲故事”“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这五个要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共同指向整合单元的核心目标“有条理地表达,倾听时能抓住重点”。
第四,分析学情。在学情分析时,发现试验班中能用普通话与人进行交流并且吐字清晰的学生占总数的94%;能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占总数的36.7%;与人交流过程中,能清楚有序地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占总数的8.5%;能使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有序表达的学生占总数的6.7%。根据学情,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对于交际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定位是“提升交际能力,指导、带领和帮助组员学会交际”,对于交际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学生,定位是“提升交际能力,配合组长帮助组员学会交际”,对于交际能力需要引导和帮助的学生,定位是“积极进行个体交际能力训练,在同伴帮助下提高交际能力”。
单元整合是打破传统小学语文一课一教的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将学习内容围绕主题进行优化,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口语交际内容进行单元整合,可以使师生目标明确,学习过程可操作,学习结果能检测,语文学习变得简单而易行,这样整合性、系统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高[3]。在这个过程中要强化单元整体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语文学习规律,对教科书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或调整,或补充,或删除,或拓展,或开发……使分散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效应。通过整合单元文本结构、内容分析与目标分析可以发现,五年级上册《讲民间故事》一课中“适当丰富故事情节、配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讲故事”这一目标比较容易达成;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一课中“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这一目标是在“适当丰富故事情节、配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讲故事”基础上进的学习和练习;“发言控制时间,讨论后作小结,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这一目标的达成是在“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这一目标达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和练习;“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尊重别人观点、积极回应”这一目标的达成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应该放在单元实施的最后。
基于以上分析,本册口语交际单元行动研究基于目标进行内容重构,将教材口语交际的课时顺序由原来的“制定班级公约”——“民间故事”——“父母之爱”——“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调整为“民间故事”——“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制定班级公约”——“父母之爱”,这样更有利于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达成交际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交际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社会性,重在交际各方的参与,重在过程中的信息交互。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四个交际话题编写内容与呈现特点是成系统的,有着典型的结构特点,充分关照各种类型的交际话题,从不同角度来推动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结合学校德育活动,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将单元主题确定为“我是小主持人”,确定小主持人招聘条件,面向五年级招聘小主持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模拟演练、实际操作等方式,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提升交际能力。
单元活动前,对学生实施口语表达能力情况的前期测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口语交际能力水平。单元活动伊始,创设情境,以“红山郡小学招聘活动小主持人”海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单元的学习。接着开展“民间故事会”“名人汇”“班级公约研讨”“有爱大声说出来” 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主练习——对子练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环节进行倾听、表达及应对的能力练习,在练习中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话语信息流”为交际训练点,在交流中模仿,在模仿中练习,在练习中提升能力。活动最后,进行小主持人招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栏目主持人,进行应聘,考核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打分,评选出“初级小主持人”和“预备级小主持人”,初级小主持人要主持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预备级小主持人主持班级各项活动。其实这是将口语交际从“课堂四方天空”向“课外广袤时空”拓展,实现课内外联通,实现教学和校园活动接轨,更好地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服务。
其实,语文课程不仅是综合性课程,也是应用性课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口语交际学习必须从功利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狭隘的学科视角中解放出来,将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综合编排,将言语实践一一落实到教学中,融通学科知识,革新学习方式,链接丰富生活,从学科本位的思维定式大胆突围,致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