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队伍建设再次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围绕教师队伍质量的切实提升,人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名师工作室是其中一种非常普遍且有效的做法。名师工作室是教师的工作室,是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工作室,如果我们从实践者的角度进行思考,维柯的诗性逻辑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思考和启示。维柯认为:“最初的诗人们用这种隐喻,让一些物体成为具有生命实质的真事真物,并用以己度物的方式,使它们也有感觉和情欲。”[1]这种以隐喻为核心的诗性逻辑强调实践者“以己度物”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关注在场者的实践、经验、体验、感悟,以生动活泼的隐喻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以下四个隐喻进一步推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
名师工作室“名”在哪里?这是工作室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重要问题,而答案就是:名在教育思想,且是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一面旗帜,是名师工作室的灵魂所在,可以让教师从经验化的熟知变成理性化的真知,进而去除那种面目一致的日常化平均状态。“平均状态是一种常人的生存论性质。常人本质上就是为这种平均状态而存在的。”[2]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平均状态,教育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失去生命活力,甚至可能会导致平庸教师的产生,让教育变成机械的流水线操作,让教师渐渐失去想象力和创造性,不会对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反思和重构,而恰恰是“点点滴滴的教育经验与批判性思维的火花相接触可以孕育有意义的思想,而教育实践与有意义的思想相接触可以引发创造性的教育活动”[3]。名师工作室是由优秀教师组成的共同体,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概括经验、超越经验、升华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教育和儿童的理性思考。这样一来,优秀教师就能为其他教师树立标杆,用内化了的教育思想引领自身和其他教师的成长,逐步把名师工作室变成教育思想的高地。
钱穆先生曾经对中国教育思想有一个精妙的概括:“全部中国思想史,亦可谓即是一部教育思想史。至少一切思想之主脑,或重心,或其出发点与归宿点,则必然在教育。中国一切教育思想,又可一言蔽之,曰:‘在教人如何作人’,即所谓做人的道理。”[4]他提醒我们,中国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人如何作人”——如果教师没有思想,还能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育吗?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须臾都不能离开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育发展的指路明灯和价值准绳,名师工作室必须特别关注教育思想的锤炼,必须成为教育思想的高地。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如何作人”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学科育人就是充分汲取了传统教育思想,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表达,关键是我们如何进一步深刻理解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名师工作室的育人思想和育人主张。名师工作室不仅要成为教育思想的高地,还要成为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育人高地,引领每个学生都成长为生动活泼的时代新人。
名师工作室的存在目的看起来是发展教师,但最终是要回到育人这个根本点上。因此,名师工作室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育人,对此要展开各种各样的探索,要努力成为教学改革的实验室,成为教育思想的实验室,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教改实验室是名师工作室的实践语境和基本路径。教改实验室要做的就是进行不同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在学科育人的思想引领下,认真思考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努力化解教学中遇到的瓶颈性难题。只有抓住“问题”这个牛鼻子,才能助推教改渡过深水区,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难就难在应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大棘手问题,这些重大问题恰恰是顽疾,一直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而“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5]。要把问题“连根拔起”,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将其作为实验室的核心抓手——没有问题的教改实验室就不是真正的教改实验室,问题是引领教改实验室发展的一条光明之“路”。
仅仅找到问题还不是最终归宿,当代教学如何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化解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这才是教改实验室的中心工作和核心主题。或者说,教改实验室的中心任务就是在梳理问题的基础之上,深入研究如何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让“孔子杏坛的师生质疑问难、苏格拉底的问道中途、亚里士多德的学林漫步这些教育的本真形式只能成为现代教育的幻想”[6]。因此,必须通过教与学的方式变革追寻实践之道。当代哲学家赵汀阳说:“‘道’意味着一切存在的有效运作方式,其焦点落在‘运作’而不在‘事物’上,关注的是可能性而不是实存性。在这个意义上,道的形而上学与其说是存在论或知识论,还不如说是方法论。”[7]我们寻找的实践之“道”就是要形成教改的方法论,达成育人方式的变革,以此真正推动教改的深入展开。因此,名师工作室一定要站在方法论的层面研究教改之“道”,以教改之“道”破解教育难题,形成具有普适价值的、规律性的途径或策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基本命题。爱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又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作为教育内容,我们要将爱传递给他人;作为教育力量,它要能够助推教育的变革。儒家就特别强调仁爱,仁爱是儒家学说的基础和内核,仁爱就是仁者爱人,从仁爱出发可以进行整个社会的建构。教育领域同样如此,爱可以推动整个教育实践。因此,名师工作室一定要成为爱的港湾,以爱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也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爱的人。但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不可能在任何学府中和任何书本中学到的。”[8]这意味着真正的充满实践性的爱很难寻到,爱抽象的世界相对容易得多,爱身边的这一个、那一个太难了,尤其是爱那个给你带来烦恼甚至让你连课都无法正常上下去的“问题学生”就更难了。名师工作室是“学府”,但又不是一般的“学府”,有知识但不是单纯的知识世界,更不仅仅堆满了书本,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和德性的共同体。身处其中的教师每天都要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在实践中去体察和感受爱的洗礼。
爱默生认为诗人是“被这个世界深深迷住的人”[9],笔者认为教师就是被教育世界深深迷住的人,只有深深地被迷住,我们才能够沉醉其中。而教育爱就是教师被教育世界迷住的最核心的要素,一旦教师拥有了教育爱,名师工作室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成为被教育迷住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心里就会自然而然地住着一个儿童。他们会用爱定义教育、定义教学、定义名师工作室,用爱的光辉照亮整个教育世界,用爱的光辉沐浴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海洋中徜徉。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10],如此看来,教育爱不仅是教师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还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因此,教师的教育爱是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引导教师认真思考、努力钻研,进而让教育爱形成名师工作室的集体人格和道德人格,让名师工作室的所有成员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也正因为如此,在自己被教育和儿童迷住的同时,这个群体还会对周围的教师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名师工作室的爱心之火可以燎动整个教育的广袤原野。这时,每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充盈着爱的教育之家,就是一个重要而生动的发展支点,这些支点连成一片就会变成充满爱的教育海洋。
我们常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说教师是“文化人”,那么作为“文化人”的教师如果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他们首先必须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爱读书的人,甚至成为离开书就活不下去的人。但是,受种种因素影响,一些教师并不爱读书,或者说是没有把读书看作职业生涯中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读也是把读书狭隘化了,仅仅读与学科教学、考试评价相关的“有用”书籍,没能够把读书当作智力背景扩展的重要手段,而“书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一套能解读我们作为社会集体的身份及我们所知晓事物的代码……将书从一种文化当中剥离,等于是在剥离这种文化中的共同记忆。”[11]
读书当然要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是重构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是人类存在的崇高维度,更是教师这个高尚群体的文化内核和重要标志,可以帮助教师重塑教育的理想信念,具有强大的道德人格,让教师真正变得高贵而富有尊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着重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师必须作为精神性的存在,才可以立己立人,而且只有作为精神性存在的实现,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育人的使命才能得到最好实现,因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12]。教师要借助学科和教学这个重要的平台,用自己的精神品质去感染和启迪可爱的学生们,超越外在的现实束缚,带领他们走上充满信仰和追求的“返乡”之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手段,而且要告诉他们为何而生的道理,从而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因此,名师工作室必须成为书的世界、书的国度,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成为生命的栖息地,从而让教师的专业生活具有精神气质,实现教师的最大解放和自我觉醒,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