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学习:智障儿童自主生活能力培养的路径

2022-02-09 00:31吴亚玲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

摘要:“具身学习”是探究智障儿童自主生活能力创生路径的有效干预理念。利用“特定场景训练场—主题游戏迁移场—社会生活交互场”等动态发展场景,通过唤醒智障儿童认知、体验与行为的特设环境、生活模拟、真实情景等三大创生路径,可有效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自理生活和自我管理等适应社会的自主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具身学习;智障儿童;自主生活能力;创生路径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决定了培智学校始终要把培养和提高智障儿童的自主生活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着力发展学生自我保护、自理生活和自我管理等适应社会的自主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培智学校中,教学对象往往由于知识经验贫乏、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难以掌握生活劳动技能,缺乏自我意识、社会意识和自信心,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由此,笔者提出了“具身学习”的干预构想,即儿童通过身体及感觉运动系统的活动来发展心智和认知。《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等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方法都非常关注学生的身体经验、体验在教学情境中的参与。特教教师需要树立“具身性”这一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抓住教学的交互本质,从身心一体的视角设计有利于学生身体参与的活动情境,充分实现身心合一的教学价值。

一、基于自我保护能力培育的特定场景训练场

具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体验学习,这也是基于身体的最有深度的学习。我们通过特效环境场景创建,让学生萌发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特定场景体验,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技能;通过特别场域练习,拓展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特效环境:萌发自我保护意识

创建特效环境,对于智障儿童萌发自我保护意识有重要影响。一是创建物理环境,如教学楼安装安全防盗门,各楼层的北窗和楼道上的窗户均安装防盗装置,上下楼梯口、洗手间等公共场所均有醒目的“小心地滑”等标志;二是创设社会环境,如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日一更新“每日十分钟”等教育活动,使学生渐渐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三是创设规范环境,如《楼道安全歌》《交通信号安全歌》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文化熏陶。

(二)特定场景:学会自我保护技能

特定场景是指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的场景。智障儿童主要的体验,一是在体育活动场景中。每一个环节既是学生施展技能的空间,也是学会自我保护的最佳时机。例如,在“户外活动”一课中,通过和“小猴子”一起学本领,学生不仅体验了走独木桥、掷沙包等游戏的快乐,并从中学会了躲、扶、撑等自我保护的本领。二是在学科教学游戏场中。例如,在“安全小常识”单元主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的“不跟陌生人走”“拨打求助电话”等游戏场活动,通过人物模仿秀、角色循环体验,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在课间休息场景中。“大手牵小手”的上厕所游戏、“我是安全巡视员”的互动等特定场景体验活动,有效提高了智障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特别练习:拓展自我保护技能

特别练习是指根据某些特别的需求开展的练习活动。定期聆听社区民警兼学校法制校长的安全教育宣讲;观摩学校志愿者联盟基地之一的红十字会医院志愿者的自我保护技能展示;以及消防演习、防地震演习、防诈骗、防溺水等演习,这些特别练习活动,可以拓展延伸智障儿童的自我保护技能,让学生有能力踏足社会独立生存。

二、基于自理生活能力培育的主题游戏迁移场

具身学习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具身性,强调身体作为主体其能动性的有效发挥,身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感知信息,獲取知识。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主题游戏迁移场,就是让智障儿童通过情境活动,使其身体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自主感受、自我顿悟,从而实现自理生活能力的提升。

(一)情境认知:激发学习动机

学校的家政活动训练室涵盖了厨房、餐厅、客厅、卧室、卫生间等自理能力训练的情境空间,结合图画再现情境、角色体验情境、网络拓展情境等多种技术手段,让智障学生真切地感知生活场景,对主题游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情境体验:唤醒身体“细胞”

情境体验是主题游戏的高潮部分,就是对学习者的实践做充分的引导和体验,唤醒他们身体中的“细胞”,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情境体验的主题来源于与自理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生活语文教材中的《洗袜子》《洗衬衫》《晾晒衣物》等课文;学生的日常生活元素,如涂面霜、剪指甲、系鞋带等;以及我们的传统节日,如和学生一起学习体验包粽子、做月饼等生活实践活动。

(三)情境感悟:共享自理经验

经过情境认知和情境体验环节,学生慢慢地能够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常见自理问题。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分享学生处理日常饮食起居的经验。

1.“就餐小达人”主题活动

智障学生离开父母,进入培智学校开始正式的学校生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活自理问题。同时,结合当下社会倡导的“光盘行动”的要求,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就餐小达人”主题评比活动(见表1)。

2.“清洁小卫士”主题活动

个人卫生同样也是智障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才能做个家庭好帮手,承担起照顾他人的责任与担当。结合当下疫情防控所需,我们通过开展“清洁小卫士”主题活动,促进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见表2)。

3.“健康小天使”主题活动

智障学生缺乏自理能力所导致的直接影响是忽视了身体健康。由此,我们提出了“健康小天使”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智障学生从小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个人生活习惯,懂得珍爱生命,感悟美好生活见表3)。

三、基于自我管理能力培育的社会生活交互场

交互性是具身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缺乏交互,教学活动将是单方面的叫唱。我们主要通过观念前置,储备学生的自我管理知识;通过交互实践,创生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交流内化,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行为,着力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观念前置:储备自我管理知识

所有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进行交互实践前,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储备。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形成“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信念。智障学生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导致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我们通过开展绘本故事阅读,如《菲菲生气了》《大卫不可以》等,让学生在读懂绘本之后,进行故事角色表演,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习得自我管理的知识。

(二)交互实践:创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充分的自我管理知识储备后,学生进入深度的交互实践环节。我们通过亲子趣味运动会、“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研学活动、去农贸市场买菜、超市购物、进社区捡拾垃圾文明倡导行动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让他们快乐、有效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交流内化:强化自我管理行为

在前期的交互实践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心理体验,产生了情感火花。此时,我们运用活动感言、自评他评、奖励表彰等方式,积极创设交流内化的感悟场景,来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行为,如开展“买菜樂趣多”“我是购物小能手”等经验分享会。通过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和未来发展,体验责任与担当,强化自我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健敏. 具身德育: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新理念与新路径[J].中国特殊教育,2017(5).

[2]闫新春,李文会.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8(1).

[3]张旭亚,殷世东.中小学生具身学习:观点、谱系、原则与案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2).

[4]胡德运.儿童具身学习:价值意蕴、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20(17).

[5]许丽敏.谈中重度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吴亚玲,浙江省平湖市培智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和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动机
谈智障儿童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迟开的花朵也能飘香
不同主题情感类抒情歌曲对智障儿童的影响与应用
下颌打开度受限智障儿童矫治的个案研究
智障儿童的有效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