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教育焦虑的缓解与治理

2022-02-09 00:31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优质双减家长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表明党中央对长期以来备受社会诟病且阻碍我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负担过重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现象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党中央彻底解决相关问题的态度与决心。“双减”《意见》是引领教育发展走向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教育理论工作者应从教育焦虑现象的突出表现入手,找出其根本原因,从而理顺对应的缓解政策。

一、家长的焦虑来自哪里

黄冲在《中国青年报》2021年9月16日第 10 版《“双减”实施后 72.7%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中等收入群体缓解比例更高》一文中提到:

调查显示,87.0%的受访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感到焦虑。交互分析发现,孩子成绩处于下游的受访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最为焦虑,达到 90.0%。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收入中等偏下的受访家长最为焦虑,达到 90.1%。

上海三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觉非常焦虑,“我的焦虑主要来自升学机制,希望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初中。但是现在的选拔机制主要与成绩挂钩,我只能强迫孩子学得更好”。

家长的教育焦虑来自哪里?73.2%的受访家长表示是自己的能力很难辅导孩子,53.1%的受访家长认为是课外培训产业化,资本营销了太多“不补就落伍”的焦虑,48.7%的受访家长觉得因收入所限,怕给不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48.2%的受访家长认为是中考升学机制,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 1∶1 分流,担心孩子早早就被“职业”定位了。其他还有:义务教育阶段“抢跑”太普遍,大家都不得不被裹挟着往前跑(44.0%);择校压力,所在地域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36.6%);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既有人学不懂,也有人“吃不饱”(35.2%)等。

二、缓解教育焦虑的对策

司晓宏、王桐在2021年第10期《中小学管理》《“双减”之下:教育焦虑现象的纾解与治理》一文中认为,缓解教育焦虑现象的对策如下:

(一)各级政府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造成教育焦虑现象经久不衰、持续发酵的一个客观原因是我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为此,各级政府要在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努力扩大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质均衡也称高位均衡,即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实质性均衡与公平。换言之,基本均衡重点解决的是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硬件条件上的均衡,优质均衡重点解决的是不同群体儿童所受教育的质和量的实质性均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关键是强化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流动,这就如同只有配置了好大夫,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薄弱医院的医疗水平一样。

(二)中小学要认真落实“减负”任务

推进“减负”工作,缓解教育焦虑,各中小学是责任主体。广大中小学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双减”《意见》的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通过深化改革、科学治理,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是要全面缩减学生作业总量及时长,使“减负”工作真正落实落地。《意见》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同时“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对于这些规定和要求,广大中小学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二是要下大力气拓展课后服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对于《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供延时托管服务”等要求,学校要全力落实。同时学校要严格审定课后服务提供者的资质,一般应由本校教师或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

三是要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做到应教尽教,保证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应注意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特别是要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应实行等级制,防止唯分数倾向。

(三)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成才理念

要缓解教育焦虑情绪,学校还应加强对家长群体的观念引导,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是不要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误导。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并不同于“赛跑”,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不能够用“输”“赢”来做比拟。如果非要拿“赛跑”来比喻,那么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并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童年和少年需要的是按照自然规律与年龄特征对孩子施加正确适度的教育,促进孩子的身体和生理正常发育,心智和情感健康发展。

二是要纠正家长“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错误观念。就人一生的发展而言,身体健康永远是基础,排在第一位,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再从人类社会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来看,思想品德也总被置于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才能真正茁壮、健康、和谐地成长。因此,政府和学校必须引导家长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勞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三是要防止家长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期望过高。每个孩子的天赋都存在差异,仅在学业成绩上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相反还会造成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

(四)全社会要合力推进教育综合治理

许多教育问题的“病症或病灶”反映在教育领域里,但其“病根或病因”却来自社会诸多方面。以“减负”为例,政府在推动,学校在落实,但家长们却在形形色色的社会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下,变着花样地“增负”。因此,要推动“减负”工作,缓解教育焦虑,我们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实行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首先,要全面治理和规范校外辅导机构。“双减”《意见》对此已做出了全面、系统、细致的规定,各级政府应严格贯彻执行。其次,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应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藩篱,把评价导向和机制真正扭转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教师应借鉴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差异性评价,让学生懂得“人人都能出彩,行行皆有状元”。再次,应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改革应进一步完善“3+X”制,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文理融通。中考改革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同时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小升初招生录取应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并实行“公办民办同招”“电脑随机派位招生”等招生办法。最后,中小学校要牵头完善家校协同机制,明晰家校育人职责,密切家校沟通,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猜你喜欢
优质双减家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