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燕,胡晓迪,吴 芳
(1.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2.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些重要论述,为持续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在发展中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指明了方向。自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施后,各地各高校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并开展持续探索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这些探索与成就背后,探寻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以更高的站位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理清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点,寻求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德才兼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圣贤的要求,对于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现代教育之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西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理论,主张“无教育不教学,无教学不教育”,任何的学科及学科教师都要承担起德育的责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主张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共同发挥育人的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师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把握课堂教学生成,完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雅斯贝尔斯的相关理论对新时代教育教学尤其是课程改革依旧极具借鉴价值。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夯实了高质量发展根基,课程思政则是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成就上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举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态势的精准把脉和科学决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实践真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使然[2]。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3],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是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程的过程中[4],特别是在进一步强调其他课程必须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形势下提出来的。
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能产生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4]。在此背景下,要建好专业教师队伍“主力军”、守好专业课程建设“主战场”、用好专业课堂教学“主渠道”[5],每所高校、每位教师、每门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西方国家主要通过公民教育、历史教育、通识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我国则通过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近年来,思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成绩斐然,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再大,也不能包打天下。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政课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承载的,但高校对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育人合力。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教育教学全过程[1],必须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破解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教学“各自为阵”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6],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方法论上的创新,而且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变革随之发生。高校育人工作由少数向全员、由专门课程育人向所有课程育人的转变,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和教育时空上的整合性建构[7]。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相比较,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是在为学生的价值塑造和品格形成提供一种“默会”情境,这是对显性教育的一种必要补充[2],具有鲜明的特点。
隐蔽性:课程思政具有隐蔽性,主要表现在施教过程和受教结果两个方面。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是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融入”应该是“有机融入”,即课程思政应该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更广泛的思想引领和更高的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而不是生硬地机械插入,或者在专业知识中贴上价值观引导的标签,更不能简单地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直接照搬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绝不是表面的效果,而应该从长远来设计、从长远来考量。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程的知识讲授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如专业课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获得或专业技能习得那样明显,所取得的教育效果短时间内也难以显露。课程思政真正的成效不仅仅是在当下,而应当是5五年后、10年后甚至伴随学生的终身发展。
广泛性:课程思政在设计和运行中的显著特征就是强调对不同课程育人资源和功能的系统整合,追求破除学科壁垒与专业区隔、打通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协同性育人模式[8]。专业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的依托。课程思政是由专门课程向所有课程的一种扩展,是全课程育人的一种形态,是由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的一种延伸,是全情境育人的一种形态,是由单一体系向复杂体系的一种演化,是全体系育人的一种形态[2]。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课时量相比较,占比极少。如果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反向而行,甚至教师在课堂上传播不良信息,就会极大地削弱思政课程的作用。而如果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和坚强的后盾,就会汇聚一股优势力量,集成一种系统影响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9]怎样才能使三者做到有机结合与统一,也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应构建学校与学院、专业与课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多位一体的实践路径,立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统筹保障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是涉及学校各部门、各专业、各门课程,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改革,学校应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为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提供保障。
创新管理模式:学校应系统谋划先行,依托教务部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统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管理模式,推动二级学院之间、各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之间、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之间、学校党政领导与全体教师之间的协同联动,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各类队伍之间的协作“壁垒”,实现同心同力、同向同行。
完善保障机制: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地落实要立足规范,在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完善保障机制。学校应以制度为载体不断探索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机制,出台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以确保课程思政理念运用于教学、科研、培训等各类实践,协同推动学校内部的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课程思政应立足自身专业定位,发挥专业优势,在专业设计中深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做到在专业设计中“守好一段渠”;在专业建设中,把学习重点放在实践场景中,发挥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及第三课堂的合力作用,将使命担当、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融入教学、科研、实践、文化的育人矩阵中。
在专业建设中,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合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充分体现德技并修的素养要求,明确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在构建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资源、提供质量保障等各个环节中有机融入育人理念,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
依托专业优势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校应着力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通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和释放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1+1>2的示范效应。
开发示范课程:根据高校的实际特点,开发具有国情、地方特色、高校优势的示范课程,突出课程思政引领,结合专业能力要求,发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深研教研项目:在开发课程、打造团队的基础上,形成高校课程思政特色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符合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教学研究,从理论层面指导高校课程思政深入发展。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践行者,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工作有持久关注和系统论述。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强化理念创新、主动担当、问题意识,是激发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内生动力的基础。
强化理念创新:高校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打破思维定式,摒弃安于现状、默守成规的思想,开放思想、主动求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做出有建设性、突破性的解答。以创新意识贯穿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不仅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理念创新,更要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敢于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的实践创新。
强化主动担当: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责任重大,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自觉,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主动在教学研究中探索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课题研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勇于成为改革创新的拓荒者和探路人。
强化问题意识:课程思政过程理应如同“盐”融入“汤”一样,真正好喝的汤,不是那些夹杂着“盐粒”的汤。高校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聚焦问题,倒逼建设。梳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探索背后的深层原因,精准发力,逐个击破,以透彻的学理、适切的方法回应学生成长的困惑,让问题解决的过程成为课程思政的发展过程。
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搭灶”、各方“配方”、教师“掌勺”,几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才能共同做好课程思政这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