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三重维度:核心要义、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2022-02-09 12:30:50李雪娅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风家庭时代

李雪娅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涵养时代新人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要发挥各方面力量保障这个任务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在家庭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精髓,凝聚了修身、齐家、处世、爱国等方面的思想和理念,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本领的时代新人的内容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可通过挖掘优良家风中的核心价值思想,发挥优良家风育人的时代价值,涵养时代新人思想和行为。

1 核心要义: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理论思考

1.1 以“正心修身”塑造时代新人的品德素质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强调家本位思想,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与家庭家风息息相关,家风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所谓“正心”是指使人心归向于正,让人拥有正确的价值思想,通过正其心达到内在素质的充实和完善;而“修身”意指修养身心,使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正心修身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代代人传承和弘扬的优良家风,包含着“正心修身”的要求。物质生产资料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支柱和灵魂。因此,要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不仅是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同样重要。种种案例说明,一个人没有德性、修养就会陷入精神空虚,失去前进的动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如果国人没有良好的、正确的品德素质,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会是一盘散沙,无法凝聚前进力量,不可能取得进步。因此,锤炼时代新人的品德修为、塑造时代新人的价值取向尤为重要,这为今后时代新人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提供精神支撑,是时代新人立足的根本。而正心修身须趁早,道德品质要从小培养,人唯有从小塑造和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进而获得更加深沉的力量,坚定地走好今后每一步。

1.2 以“立德立志”涵育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以优良的家风教育、影响子女,这也是中华民族人才培养教育的一大亮点和特有形式。千百年来,无数家庭以优良家风基础,形成了许多经典的家书、家训。诸如,嵇康《家戒》、颜之推《颜氏家训》、曾国藩《曾国藩家书》等,这些著作是家庭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的体现,其中的家风、家训教导子女要讲道德,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嵇康的《家诫》讲“人无志,非人也”,表明了后代子女须立志的要求[2];范仲淹《文正公家训》勉励子女“立德为本,立志为先”,要以道德为本,要心怀志向;《曾国藩家书》中也提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勉励家中子弟要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正是受家庭教育及优良家风的影响,无数仁人志士才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无比重视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培育,呼吁家庭应发挥其教育和培养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优良家风的形成和弘扬,夯实时代新人“立德立志”的坚实基础,引领当代青年以先贤和先辈为榜样,树立高尚品德,维护社会公德,严守个人私德。同时,还应引导青年将个人的学习进步与祖国的发展壮大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为祖国的发展和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1.3 以“尚学勤勉”锤炼时代新人的本领担当

一代代人在家庭实践中形成的优良品质——“尚学勤勉”,成为留给后代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古人强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尚学勤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每个家庭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家庭以家风、家训为载体,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教育家庭成员要勤学、苦干,积极上进,在润物细无声中锤炼每个人的本领担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勉励子孙后代勤学、立志。一个人要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和才干,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是增强本领的重要方式。在增强时代新人本领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参考古人的教育方式。广大青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练就过硬的本领才学,需要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当下的时代是伟大的时代,也是奋进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唯有勤奋学习,才能打开思想上的锁扣;唯有上进好学,才能开阔视野,增强本领担当。为了让时代新人勤奋好学,增强其本领,必须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用优良家风锤炼他们好学、尚学、勤勉的品质,增强时代新人的本领,引导他们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1.4 以“爱国为民”培育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割舍不下的就是家国一体的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家和国是割裂不开的,爱国和爱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爱国为民”的家庭观念的影响和熏陶下,中国人民始终将自己的“小家”与国家这个“大家”自觉联系起来,并时刻维护和热爱它。正如儒家经典思想所倡导的一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每个人熟知并践行,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心中。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是每个时代新人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只有将家国共同意识、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置于心中最高的位置,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优良家风能够为涵育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以优良家风为起点,为时代新人种下爱国为民的思想种子,使其明白家与国、个人与集体的密切关系,使其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自觉树立起家国情怀、家国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成为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远大、情怀深、素质高、能力强的为党、国家及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时代新人。

2 价值意蕴: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意义表达

2.1 坚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

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中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中国人的传承中,其文化底蕴历久弥新。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撑和伟大财富,更是整个民族迈向未来、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柱。民族文化传承,国家繁荣富强,需要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中华儿女去实现和完成,只有一代代中国人特别是时代新人对本民族文化怀有高度的自信,并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才能主动发挥自己全部的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优良家风蕴涵着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是家庭长期坚持的精神意志,也是家庭不断发展的行为导向。发现和认识优良家风的价值作用,探寻和挖掘优良家风中蕴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将优良家风融入时代新人的培育当中,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别魅力,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深层次的传承和传播,也能使时代新人对于文化理论的掌握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使其精神世界和精神境界更加充盈,自觉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民族的发展壮大。

2.2 回归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培育被给予了厚望的时代新人,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党教育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这成为今后教育工作和任务的指引。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场合也谈到了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对时代新人寄予了殷切希望,这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遵循,这与优良家风的价值目标追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教育共同构成了时代新人教育的系统合力,为促进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方面力量。其中,家庭教育为时代新人在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前的人格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育拥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探析优良家风的教育意义,以优良家风引领时代新人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这是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筑基打底。

2.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当前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及本质要求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核心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经验总结,也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美好憧憬。优良家风从3个方面得到体现。在个人层面,优良家风表现为个人的品质、处事原则和安身立命的价值观,诸如仁心、勤勉、诚信、正直、忠义、孝悌。在家庭层面,优良家风表现为家庭的长辈通过言传身教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方式,培养子女后代的为人处世、价值观和良好风气。在社会层面,优良家风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的有机统一,家庭成员通过优良的家风影响和培养孩子,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积极的思想,展现有责任担当的行为,促进孩子在各个方面健康向上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让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优良家风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总的来说,优良家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现实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有效方法[4]。

2.4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对当代青年人来说是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其最向往实现的梦想。在党和国家的坚强引领下,当代青年人对于实现这个梦想也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向前发展,这些伟大成就和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得来的,也是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致,靠着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追求而来的。要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新一代的青年人必须担负起责任来,更要凝聚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磅礴力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家庭中长辈的言传身教及家风熏陶的重要性仍然不言而喻,每个人的伦理思想和责任担当意识都是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开始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不好的家风会导致个人的道德品质败坏、理想意志丧失,良好的家风会促进家庭成员具有优秀的品德人格、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踏实的苦干精神。一些伟大的先辈们在优良家风的影响下坚定了信仰,做到了爱党、爱国、为民,这些都是时代新人应该传承和弘扬的核心内容。培育时代新人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优良家风为载体,使青年人意识到家国是一体的,每个人应该把个人理想注入集体、国家共同理想当中,从而激发出个人在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充满无限的热情和斗志,进而凝聚起战胜困难和实现目标的力量。

3 实践路径: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现实考量

3.1 发挥家庭主体作用,为涵养时代新人“筑基”

要建设优良家风,为涵养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家庭主体成员必须重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下一代。首先,优化家庭教育观念,发挥家人的思想引领作用。思想观念指导行为活动,行为活动又是思想观念的体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子女采取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将对时代新人的道德行为养成起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家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而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智育发展,忽视其德育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要正确认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将智育和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一个家庭才能形成正确的家庭风气和良好的育人氛围,才能发挥优良家风对一个人成才的积极作用。家长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以培养兴趣、塑造人格为前提,让子女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和学习,切忌“揠苗助长”,以优化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思想自觉形成优良家风,引导时代新人塑造良好品格,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其次,注重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统一,发挥家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品德,自己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树立好榜样,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传送给子女,让子女在无形的氛围中变得优秀、变得出众,这样才能使下一代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走得更远、更稳。

3.2 利用学校教育作用,涵养时代新人

优良家风中的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大学生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传统优良家风、革命先辈优良家风及现代优良家风的故事作为素材和案例,用以教育和感化学生,强化时代新人的思想、行为。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优良家风涵育时代新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讲述自家的家风故事,引导学生主动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提炼家风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以达到培育和教育人的目的,同时用现代教学方式,让学生观看有关良好家风的纪录片和经典故事,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优良家风对一个人的感染力。

学校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优良家风涵育时代新人。学校要根据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筑牢精神阵地[5]。学校可以将优良家风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达到涵育人的目的。把优良家风所蕴含的价值转化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家风故事宣讲会、演讲比赛或者家风家训朗诵比赛,召开“弘扬优良家风,提高品德修养”的主题班会,举办体现家风美德的摄影展和书法竞赛,鼓励学生自编自导关于优良家风的小品视频等,利用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学生对家风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自觉将优良家风体现的价值和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在校园文化走廊、教室、图书馆等场景中张贴家风家训名人名言和世家大族教育子女的格言警句,规划和建设专门展示优良家风的文化走廊和景观,选取具有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经典案例和故事进行展示,让学生感悟优良家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民族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启示,让学生时刻保持警醒,自觉认同优良家风文化,并将其作为自己学习和实践的典范,在无声的文化环境氛围中达到涵养时代新人的效果[6]。

3.3 依托社会引领作用,为涵养时代新人“铸魂”

为了更好地铸就时代新人文化基因之魂,让学生从优良家风、家训及身边优秀家风中汲取榜样的力量,传承优良家风,实现其育人价值,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各个地区可以从挖掘地区深厚的家庭文化底蕴着手,建设优良家风家训展览馆,创建传承和弘扬家庭美德的实践教育基地。好的家书、家谱在教育和引导人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能够起到树立好风尚的作用。在家风、家训展览馆内可以放置优秀家庭的家谱、家训、家规、家书等实物载体,让家长带领子女或者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展览馆时,可以通过这些实物载体感悟优良家风文化的精神意志,达到传承文化、提高品德、涵养思想的效果。

大众媒体是宣扬和传播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人民讲述中国家风好故事,传播优良家风的现实价值,使时代新人认识和了解传统家风和现代优良家风的核心精神。一方面,发挥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积极设置优秀的家庭新闻板块和电视节目,以故事形式引起回响;还可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公告,积极宣传传统道德观念、优良品质等,以指导社会重视和建设优良家风。另一方面,建立高质量的家庭科学教育网站,利用微博、微信和学校论坛等宣传优良家风故事,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传播;还可以创建宣传优良家风的自媒体账号,从而引起时代新人对优良家风的反应,使其认识到所倡导的优良家风文化价值观和精神意志,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良家风文化育人的价值。

3.4 注重国家保障作用,为涵养时代新人“固本”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风家训的育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场合多次强调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性。涵养时代新人,巩固其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根本,需要发挥国家的保障作用。优良家风具有传承性、先进性和示范性,其建设和发展及育人价值的发挥是可以从国家层面来保障的。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发挥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优良家风的育人价值。同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的宣传知识和内容,增强时代新人传承优良家风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其次,完善家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现代社会是讲求法治的社会,也需要依法治家,比如:对于一些不良家风导致的犯罪或者道德沦丧,应该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那些树立了良好家风的典范,培育了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家庭,可以得到相关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通过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制订奖惩制度等,推动家风向上、向善,实现家庭家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促进优良家风形成和育人价值的发挥。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会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思想引导和法律法规的规范,调节家庭社会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这样才能建设优良家风,使时代新人在好的环境和积极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和成才,为涵养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4 结语

家风的好坏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非常重要,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应该注重优良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发挥优良家风的时代价值,把家风教育作为培育人的起点,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四位一体的整体格局,充分发挥优良家风在培养时代新人、奠定教育基础、促进良好社风形成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家风家庭时代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家风伴我成长
HANDS OFF THE WHEEL
恋练有词
幽默好家风(二)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