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2022-02-09 12:30黎安康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抗疫管理工作防控

黎安康

(重庆交通大学 旅游与传媒学院,重庆 400074)

新冠疫情暴发后,在党中央的坚决领导下,防控工作在我国取得了重大战略性胜利。目前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仍时起时伏,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因而出现许多新的变化,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1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变化

1.1 管理方式的常态化转换

在疫情前期阶段,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处理形式为应急形式,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处于应急状态,对学生的管理普遍采取强制性措施,封闭校园、停学停课、禁止相关人员非必要接触和流动,整个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强制性的、紧急的、非常态的,有些高校甚至处于暂停状态。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学校逐步复学复课,校园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为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相适应,学生管理工作也向常态化转变,管理的主要内容从强制措施逐步转向教育引导,如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防疫意识,关注学生的日常防疫行为,让学生“熟悉疫情来袭的应对处置办法和流程,树立常备不懈的防疫观念,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到身边无疫情、心中有疫情”[1]。

1.2 管理手段的柔性化转变

在疫情的暴发期,高校落实刚性约束制度,对学生采取强制性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阻隔病毒的传播和扩散,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尤其是没有任何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经验的高校,更要以完善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来压缩学生在学校的活动空间,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但当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刚性的制度约束就要向柔性的心理疏导转化,以减少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恐慌和精神压力,面对消极抑郁的学生,需要开导其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舆情和现实状况,帮助学生树立疫情完全可控、可战胜的信念。尤其是那些曾经被感染过的学生群体,更要做好其康复期和康复后的心理建设,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增强其抗疫防疫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心理关怀教育学生,筑牢思想的防火墙,坚守防控的主阵地。

1.3 管理机制的协同化转向

高校的管理机制普遍是多部门多条线的纵向垂直管理,层级化的制度构建虽然有充足的基层动员能力,但缺乏横向的主体互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往往存在联结供给不足、镶嵌供给超载、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嵌入不深、协同不畅、资源配置失衡,整体缺乏系统性的协同运行机制,给高校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必须打破多部门各自为政的隔阂状态,转变管理机制,畅通联结路径,以定期的联席会制度构建实时汇报、随时反馈、动态掌控、及时分享的协同管理模式,形成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之间责任清晰、分工明确、联系密切的网格化交叉管理,形成最优合力,增强“共生效应”,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既要实现战略上的引领,又要实现战术上的嵌入与协同”[2]。

1.4 管理方法的实效性转型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的“附着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多限于校园范围内,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多为理论接收,其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国家形势的整体把握和社会人情的深入体察存在明显的短板,缺少对实际生活的体悟和感知,导致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积累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着力于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感知力,实现管理方法的实效性转型,以多彩和有效的实践活动结合防疫知识的理论宣讲,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防疫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抗疫志愿者活动、服务社区卫生救治活动、社会防疫宣传活动等形式打开学生的认知窗口。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新进展新情况,进一步强化其防疫的知识和流程,提升其自我防护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管理对象人群密集,流动性强,不可控因素增多

高校是人口集中之地,在管理上主要存在2个难点。一是人数众多,成分复杂。高校多则几万人,少的也有几千人,与其他社会场所相比,高校中人员高度集中,人口密度较大,且成分复杂,有来自农村的,也有来自城市的,还有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对疫情防控的管理要求较高。二是流动性较强。高校的师生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每学期都存在返校返乡问题,情况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平时在校园的进出也比较频繁,增加了管控的难度。同时,师生员工在学校的活动场所相对集中,主要有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这些地方物品的使用率高,病毒传播概率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不可预知。

2.2 管理对象个性化特征明显,管理难度增大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00后”一代,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成长于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果之下,享受着丰厚的物质条件。其群像特征是个性突出,学习方式自主化,生活方式娱乐化,人生理想更务实,“普遍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追求自由,个性张扬,不喜欢被强制”[3]。这一群体的特征就是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突破规范,在校规校纪的遵循上缺乏自律性。其对疫情防控的规章制度往往理解不深、执行不力,违反防控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2.3 管理对象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危机带来管理危机

面对外界突发的威胁,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高校在疫情管控上做出调整,会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防御情绪。面对隔离、紧急治疗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学生普遍会沮丧、抱怨、愤怒,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心理恐慌,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一项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有20%的返校大学生存在轻度焦虑情绪,有6.5%的学生存在中度或重度焦虑现象。另一项研究则显示,大学生群体在疫情期间都存在一定的压力,具有明显的焦虑、自责、无聊等负性情绪,甚至出现抑郁症状,本科生群体的症状则明显高于研究生群体,独生子女群体的症状则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群体,患有身体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情况则最为严重[4],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心理疏导的难题。

2.4 网络安全问题凸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疫情暴发后,党中央全面布控,全国人民英勇抗疫,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为全球疫情的遏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些西方国家无视我国取得的成就,歪曲事实,利用媒体不断指责我国的抗疫行动,甚至将我国的抗疫成绩污名化,企图动摇我国人民的抗疫决心。“一些热点和敏感问题也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操弄之下成了其蓄谋向中国发起‘谴责’‘追责’,甚至‘索赔’的‘证据’。以上种种,对涉世不深且缺乏必要辨别力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动摇了其思想意识形态的坚定性和稳定性,容易引发大学生思想上的偏差”[5],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其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加之新媒体的自发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舆情事件一旦发生便极易发酵,产生不可估量的群体效应,这给高校的网络安全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2.5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带来管理难度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909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则预计首超1 000万。同时近两年留学海外的人员不断回国就业,而“扩招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专升本毕业生也会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且以政策性岗位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也将变得不可持续,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能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6]。疫情的暴发和全球经济的整体衰退,又给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一项覆盖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综合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期待职业类型岗位与社会所提供的主要职业类型岗位匹配性较差,期待薪酬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7]。虽然从长期看,就业形势整体积极向好,但就短期而言,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则进一步增大,尤其是运输、餐饮、旅游、娱乐服务等行业受影响最为明显。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仅影响学生本人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高校学生的管理。

2.6 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全员全过程参与。作为服务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实现有效应对,如防疫抗疫指导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计算机操作和数据化分析能力等。

3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和路径

3.1 搭建数据平台,完善管理制度

高校人群集中,流动性强,管控难度较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紧密结合疫情变化的实际情况,在管控措施上实时调整,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这里的“管理制度”,既包括面也包括点。“面”是指系统而全面的管理制度,也是基本的管理制度。高校除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校规校纪,使管理做到有据可依外,还必须在建立健全疫情管控体系上下功夫。首先,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工作不但不能松懈,还须进一步优化加强,以全面统筹和布局防疫工作,实现校—院(系)—班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同时从横向层面实现联防联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以提升管理的实时性和实效性。其次,构建完整的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要求学生进出校园必须刷脸或打卡进行身份认证,将学生每日的体温检测、课堂考勤、活动轨迹等各项数据汇总到管理平台,实时更新,及时跟进,充分利用平台数据库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监控。一旦发现异常,随时调取学生的行动数据,及时跟踪和处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点”则是指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强化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在一般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最新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从学生管理的学生组织领导机构、学生会和团委的工作分工、工作完成指标、校园突发问题处置流程等几个方面做好应急方案的制订与修订工作”[8],确保突发情况的有效处置。其次,把握3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寒暑假结束后,学生在返校途中的自我防护和监测要做到“明轨迹,知方向”,对非本地区学生返校途中的健康状况要做到跟踪到位。二是到校后学生的核酸检测和健康观察要做到专人负责,落实到位。三是学期结束,对离校返乡的学生要做好登记报备工作,掌控到位。特别是对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须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作相应的调整,该留校的留校,该回家的回家,确保学生安全。

3.2 加强宣传教育,确保思想引领

面对各种舆论信息,高校应主动占领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一是通过线上途径,如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账号等,做好疫情防控的知识普及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二是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宣传形式,依托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护知识,让学生自觉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三是将舆论热点转化为教育资源,围绕“生命健康”的中心主题,利用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境,汇聚感人事迹,宣传典型人物,传递正向价值,厚植爱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依法治国教育,深植爱党爱国思想,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个性鲜明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学生不能因一己私利而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四是充分利用课程思政这一有效载体,结合抗疫过程中涌现的无数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深化认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快速反应、分秒必争’的中国速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9],让学生感受广大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人间大爱,理解无数抗疫志士勇担责任,负重逆行的无畏精神,“深刻认识到在自我安全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深刻认识到越是在无情的灾难面前,越是能感受到‘中国’这两个字带来的温暖与美好,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祖国和一种信仰的力量”[9]。

3.3 增强危机干预,强化心理疏导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失衡和行为失常问题,强化学生管理的心理疏导功能。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工作者和辅导员的作用,及时走访慰问,精准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诉求,对学生的合理诉求要及时解决,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随时保持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实现三方互动,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和心理恐慌。要从不同角度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尽快调整好自身状态以适应疫情防控的要求,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制订劳逸结合的学习计划,让学生保持阳光心态,且能自我调节,学生有压力要进行适度宣泄,要积极参与运动锻炼身体,寻找新的精神支撑。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要因人而异:有学业压力的要减负;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要畅通助学渠道;有就业困难的要精准指导,提升就业满意度。要确保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为其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筑牢同心抗疫的心理堡垒。

3.4 强化信息管控,增强舆论引导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有效传播抗疫知识,也是各种谣言的集中地,而大学生理论水平有限,辨识能力较差,容易被负面信息误导,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舆论引导和信息管控。一方面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安排,通报进展情况,第一时间回应学生最关切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健全舆论管控机制,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另外,要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舆情工作队伍,构建舆情预警系统,发挥舆情监管作用。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打破信息壁垒,为高校的舆情监控提供全方位、实时性、精准化的数据支持,强化反馈机制,实现信息的无缝衔接。对突发的舆情事件要积极引导,及时化解,不隐瞒、不封闭,做好解释工作,营造积极正面的良好舆论生态,共建和谐健康的理性网络秩序。

3.5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求职本领

对毕业生的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一是要强化“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做好规划,实现个体化指导、差异性服务,“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尊重人的成长成才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强化其求职和职业发展本领,帮助每位学生实现更好就业”[10]。二是要突出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帮扶。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就业市场不断压缩,高校就业工作处必须要想方设法拓展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深挖就业资源,建立实时更新的智能化就业数据库,长期跟踪,及时跟进,实现就业工作的科学化管理。针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要深入行业企业,打造就业矩阵,完善指导体系。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要实施精细化帮扶,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育功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优势,细分困难类型,一生一策,建立详细的帮扶台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找准平台、精准定位,突破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困境。三是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认识。要教育学生积极面对就业形势,化被动为主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就业市场都将面临巨大压力,高校毕业生必须看清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思路,合理设置职业期待值,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高校则应积极作为,联合政府和社会,多方发力,主动出击,推动就业工作的深度转化,创造线下线上多渠道就业新格局。

3.6 提高指导水平,提升管理素质

虽然当前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疫情形势时有变化,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仍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对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是高校管理工作实效性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其着力点应在以下6个方面。

一是防疫抗疫指导能力。学生管理工作者不仅自身要学精吃透防疫抗疫的相关知识和政策,而且要有效将其转化为实际指导能力,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导。

二是计算机操作和数据化分析能力。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种动态数据和信息资源要能及时、准确地录入,并对实时数据能进行科学的逻辑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做到兼顾高效性和科学性,在各类重大疫情中体现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的能力”[11]。

四是危机排查能力。疫情防控的关键点在于“早发现”,将危机控制在暴发之前尤为重要。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敏锐的觉察力,第一步就是要对各种危机源进行周密的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在厘清防控清单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无遗漏的信息研判,防患于未然。

五是应急处置能力。学生管理工作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做到3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稳控”,在充分掌握事件信息的基础上,防止事态升级。

六是法规运用能力。在疫情防控的日常管理中,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吃透国家政策,熟悉校规校纪,既要把握道德的软束缚,也要明确法律的硬要求,将疫情防控纳入法制轨道,充分运用法律规范对学生开展法规教育,实现依法治校。

4 结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巨大的挑战,管理者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疫情会持续存在,管理者必须提高警惕,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二是要做好疫情反复的准备,“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面布控,精准施策,才能确保师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和运行,化危机为转机,变困局为新局。

猜你喜欢
抗疫管理工作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