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思华 编辑/章蔓菁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历经多次全球经济周期波动的考验,始终在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保持前列水平。2022年3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在全球119个金融中心的综合排名中,香港位列第三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香港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完善,更是为香港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助力香港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以及功能最全面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1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宣布,将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沪港两地的股票市场实现互联互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在沪港通安排下,内地机构投资者及合格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直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同时,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直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沪港通初期以试点模式进行,并根据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实施跨境投资额度管理。其中,港股通累计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总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沪股通累计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总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
沪港通开通以来,两地市场交易一直保持有效顺畅运作,为两地市场引来资金活水。在沪港通启动首年(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沪港通累计交易总额为2.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在全年230个交易日中的总交易额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累计使用总额度为1207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在全年225个交易日中的总交易额约为0.6万亿元人民币,累计使用总额度为922亿元人民币。
一是投资者无需改变交易习惯。针对香港、内地在资本市场法规及交易规则上的差异,沪港通依托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允许投资者在各自熟悉的法律区域和证券交易所开展跨境投资,使两地投资者可以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前提下,直接跨境参与对方市场的交易。内地投资者可像交易A股一样交易港股,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可像交易港股一样交易A股,既无需到对方市场设立证券账户,也不会受到额外的交易限制或承担额外收费。
二是资金实现闭环流动。资金闭环流动是沪港通在设计上的一大突破。在沪股通下,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可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资金兑换后通过沪股通买入A股,后续一旦卖出,卖出资金便在本地清算系统中沿原路返回,而不能继续留存在内地市场;在港股通下,内地投资者买入港股时支付人民币,再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将人民币在香港兑换成港币,最后交付给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进行结算,内地投资者在卖出港股时,资金将以人民币原路返回,而不会以其他资产形式留存在香港。通过上述机制设计,确保了两个市场间的资金流动是在一个单向、闭环的交易及结算机制中运行,最大程度地防范了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此外,沪港通采取净额结算制度,有效防范了资金大进大出风险。
三是通过额度管理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沪港通的额度是针对买入而非卖出,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卖出股票,不受额度限制。在运行过程中,沪港通额度安排能够有效发挥风险防范的作用,监管部门可根据额度实际使用情况、市场交易数据等信息及时了解沪港通的市场运行动态,观察是否出现大规模投机性交易活动。并且,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额度信息的公布高度透明,便于其及时掌握当日额度的使用情况以及投资者买入股票前十名等信息。经过两年顺利运行,沪港通双向投资总额度已于2016年8月取消,每日额度则显著扩大:北向每日额度由130亿元人民币扩大至520亿元人民币,南向每日额度由105亿元人民币扩大至420亿元人民币。
在沪港通成功推出的基础上,近年来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和扩容。2015年7月1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正式实施。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2017年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下称“债券通”)“北向通”启动;2021年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正式上线运行。2021年10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首批业务试点成功落地。2022年7月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下称“互换通”),计划在6个月后正式启动,初期将先开通北向交易。
在互联互通机制推出前,香港金融市场的领先优势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及新股市场集资方面,而在资产管理方面,则一直面临着新加坡等亚洲区域内其他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互联互通机制推出以来,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有力巩固了香港作为亚洲区域内主要资产管理中心的角色。
从股票、债券市场的成交量看,互联互通显著提升了两地市场的交易活跃度。2021年,沪港通北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552亿元人民币,沪港通南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01亿港元,相较于2015年分别增长7.7倍及3.9倍;深港通表现更为活跃,2021年深港通北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650亿元人民币,南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16亿港元。债券通交易量亦有显著增长,日均成交额在2021年、2020年及2019年分别增长34%、85%及199%。目前,沪深港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的首选渠道,份额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债券通亦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债券市场的重要渠道,超过一半的交易是通过债券通进行。
从行业相关指标变化看,互联互通助力香港资产管理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在管理资产规模方面,沪深港通、债券通开通以来,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规模涨势明显,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行业规模较上年增长33%,2018年受全球投资气氛影响略有下降,其后再度恢复两位数增长。截至2021年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的管理资产总值达到35.5万亿港元。在机构数量和从业人数方面,截至2020年底,获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颁发牌照或向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申请注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共有1914家,较2014年增加78%;同一时期,香港从事资产管理的持牌人士数量由7729人增至13074人。
从离岸人民币业务相关指标情况看,互联互通机制有力巩固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了香港离岸人民币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继而推动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资金池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5月底,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为8505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在结算量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香港离岸人民币支付份额占到全球离岸人民币支付份额的74%,香港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支付中心地位。在外汇市场交易量方面,国际清算银行三年一度的外汇与衍生工具市场成交额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人民币外汇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额在2019年4月达到1076亿美元,较2016年4月增长40%,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地位。
多年来,互联互通机制的平稳运行印证了其在推动两地金融市场合作、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上的有效性。展望未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将继续发挥自身在互联互通机制中的枢纽作用,推动内地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连接。为进一步发挥香港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中心作用,未来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探索互联互通计划的扩容,为南向和北向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标的,不断提高互联互通计划的吸引力,同时可研究在新股集资市场推出互联互通机制的可行性,以及进一步完善跨境理财通下的相关操作细节,推动互联互通机制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