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芸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重庆 401326)
教育部办公厅在2021年3月25日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将在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控制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此政策的发布,意味着国家在经济转型阶段正稳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教育类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直稳步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现在办学条件改善、教育体系建设突破、学生发展良好、社会服务贡献等方面。但是,中职教育仍面临被边缘化、处于弱势地位、受“重普轻职”观念影响、院校教师缺编严重,以及校企合作仍需加深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对应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改变。回顾中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能够梳理职业教育与国家发展之间的潜在逻辑,进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有更清晰的把握。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满足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我国于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明确建立起初等、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题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此开端。国家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第一发展阶段,从政策和社会发展上给予支持,具体表现在: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学业补贴,并且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分配以及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1]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职业教育成为学生家庭的首要选择,强调个人经济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职业教育热潮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在经历了十年文革对教育产生的严重冲击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该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及社会转型新时期,在此之后的发展改革阶段,国家着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调整教育结构以满足国家对于高技术人才在经济发展上的需求,成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1980年颁布《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91年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以及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发》,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从提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到明确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到提供法律保障。[1]在发展改革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发展,尤为强调教育与适应中国化市场需求的关系。
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出现了明显下降,人们更加专注于可实现长期发展的普通教育路径。进入21世纪,国家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更加注重育人功能需求。2000年《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强调了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从单一地满足经济提升要求转向注重个人能力发展。至今,国家多次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加强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平衡教育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紧密联系。在社会发展层面来看,为满足人们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需求,教育从单一重视社会功能到慢慢向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共同倾斜。这也为后续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提供分析思路。
因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的产生原因互相影响,所以,在推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前,需明晰中职教育所处现状之间互相交织的关系。借助前文对中等职业体系梳理思路,接下来主要阐述社会观念、教育生源、师资和教学管理以及劳动力市场四个部分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交叉关系。
一是社会观念将职业教育视作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民众普遍认为,中职教育不如普高教育。而中职学生尚且处于15至18岁,自我意识未完全发展,极易受到社会舆论和社会学历比较的影响。所以,社会对中职学校的不认可,不仅会使学生将进入职业学校视作“被动”选择,而且也会使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还会给学校后续的招生、教学管理等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从教育培养对象和目标上,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在教育规划上有同样的教育对象以及不同的教育目标,而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教育规划上有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相近的教育目标。社会观念的影响会导致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教育对象会产生较大差异以及较大的就业差距,再者在影响积累的情况下,会影响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教育进入口,也就是学生生源质量。
二是中职教育生源质量不佳。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是特别优秀,学科方面存在严重偏科的现象,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导致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另一方面,会影响中职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勒温的动力论认为,人和环境共同作用产生了人的行为。从动机论分析,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受过去学习历程中的学习反馈影响,而长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学习效果的负反馈,会使其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下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行为现状分析》中,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为“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愿”响应率达9.4%,获得文凭响应率为16.5%,还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的响应率达3.9%,想在毕业后找个工作的响应率为35.7%,增强自身能力的响应率为25.6%。综合以上观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或将其学习动力不正确归因的情况。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进一步会影响学校的市场竞争力、社会知名度以及招生就业安置。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会在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内产生蝴蝶效应[2]。
三是中职教育师资薄弱且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偏低。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总量不足,生师比不达标。据统计,大部分院校生师比超过18∶1,部分院校生师比超过23∶1。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合理、比例不高、建设制度不健全、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这反映出专任中职教师仍有较大缺口,且教师的教学素质有待提升。教师的师资作为中职院校的教育培养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会影响社会观念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于中职教育的判断,会对中职院校后续的就业安置等形成阻力。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效应角度分析,中职院校教育以及管理的缺位,会导致劳动力市场在吸收中职学生后对其进行二次培养,以保证工作质量。此举无疑让劳动力市场增加了额外的培养成本,以及损耗了中职院校的声誉效应。
四是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偏见较强。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指的是通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理论视角出发,我国当前教育体系筛选功能大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功能,且高学历的信号作用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在求职队伍中排在靠后的位置。职位竞争理论认为,学历是训练可能性的一个指标,企业根据学历把人员分配到不同的职务岗位。中职教育虽多次提出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行,但中职的学历信号却始终在求职市场中较弱,且缺乏应有的职业后续发展路径。
在国家政策驱动和学科的改革创新中,伴随着职业教育体系初现雏形,到突出就业导向为引导,再到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模式,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构建发展。在新时代国家经济转型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仍承担了社会经济任务。下面根据四个方面予以阐释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愿景。
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外部性概念,即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影响。随着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教育的外部性备受关注,并影响着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的外部性主要涉及了两个主体:受教育者本身以及社会,所以当今教育理念会均衡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人作用以及教育的社会作用。前者倾向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化的成长等,后者倾向于学生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关注远大于对个人作用的关注,具体表现为:中职教育轻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和职业生涯后续规划需要,忽视个体终身学习发展培养。在我国经济转型中,个体的需求已经从对物质的需求部分转变为对精神的需求。而中职教育在经济变化中,并未满足个体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再者,个体对于能力提升的需要,更是提升中职人才在后续职业发展规划中的潜力,满足高技能型工作岗位对于学习能力的要求。因此,良好发展的中职教育需要平衡好个人作用和社会作用,不仅要满足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就业功能,还要重视中职教育对于学生后续持续自我发展的个体功能。
我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十二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时,依托信息技术和技术产业化部署,高技术制造业和创新链正深化纵向发展,劳动力市场对于“高技术蓝领”的人数和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人社部统计,2020年底,中国有2亿多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6%;5000万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的28%。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技术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测算估计,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布局规划下,劳动力市场中高技术型人才结构中供需矛盾凸显。现如今,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变,对技术型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中等职业教育更应与经济发展持续互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教育改革应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一致,为国家人才需求提供支撑。因此,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升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在教育经济学上,与经济发展阶段或水平不适应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必然导致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从职业和阶层的流动性分析,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现实中不存在统一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工资高,工作稳定,且执行层级制度;二级劳动力市场工资低,工作不稳定,且执行竞争机制。一级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中很难实现自由流动,在社会阶层及收入层级上差异明显。而在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毕业生期望获得教育的投资性收益以及对二级劳动力市场的排斥心理,导致其面临着摩擦性失业,以及对于学历的“过度教育”热潮。因此,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将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人力资本,并为企业提供更贴合需求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进而将对知识失业的市场起缓解效用。
通过扩大招聘规模,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社会化、市场化就业等方式,高校毕业生2021年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但与就业率达98%、专业对口率达92%的职业学校相比,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结构性的失业,即工作与专业的不适配。从个人角度而言,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获取高等教育的时间机会成本也是逐渐增加的趋势。再者,从国家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比较贴近企业人才需求,如果能办好职业教育,则无疑能够较好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以及增加资源配置的效率。
因为中职生自身调整能力和规划应对能力还较弱,所以本对策更偏向于从院校角度去提供支持和建议。在深入分析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和愿景并参考国外系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推进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存在偏见,一部分源自学生方、家长方以及大众方对中等职业教育获得的是不完全信息,另一部分源自文化中重“仕”轻“术”的氛围。而产出型教育,从宏观目标层面遵循国家职业教育纲领,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就业机会和社会认知的产出比,即在多类型教育过程发生的同时,促进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机会,以及改变公众的社会认知。产出型教育从创新多类型教育方式,搭建沟通学生、企业与大众的桥梁,并塑造大国工匠的形象。以就业探索为例,院校、企业乃至省市级层面,组织策划大型技能比赛,孵化优质项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以赛促学或增加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大众对职业教育有更深认知。再者,以纪录片和访谈的形式,着眼于职业学校学生和技艺精湛的工匠,展现“大国工匠”精神。教育过程产出多类型成果,重塑职业教育形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学习动力。产出型教育,聚焦于产出和教育,将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并以此让社会民众更了解职业教育对于学生发展、院系建设以及国家进步上有全面作用。
校企合作呈“多边形”深入发展,学生实践时间纵向提前;院校与企业共研技术面横向扩展;合作对象向高职延伸。作为经典职业教育体系,瑞士“三元制”模式是由院校、企业、培训中心三方共同培养。立足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氛围,校企合作可尝试中职到企业到高职三方合作。在“多边形”样态模式中,学生前三个学期在校学习普适性理论知识,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铺开知识结构为辅进行。接下来两学期,进入高职培训基地进行实训,此部分将从基础的实操知识到与院校导师和企业选派指导进行技术共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最后一学期,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带入企业,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多边形”从普适理论到实践专攻到岗位实训,层层递进地保障学生的研究型和专业型技术提升。校企深度合作,对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品质和办出高质量中职教育有很大贡献。
在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上,不仅要拓宽教师培养的方法,还要吸纳跨学科、跨专业能力的企业和社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在教师培养标准制定方面,要注重教师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出台统一的教师认定标准管理办法,将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与实操技能三方面赋以不同权重,保证认定标准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在理论建设方面,国家领头建设实践性强、优质资源丰富、交互性良好的资源流动平台,包含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和一大批优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信息化资源流动平台的建立,不仅可解决院校教师培养条件薄弱的问题,实现教师从优质资源中讨论到创新的局面,而且还能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借鉴,达到优势互利的合作局面。在培养细节把控方面,院校在中职教师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师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程开发,填补现存中职教师教育能力不突出的问题,培养教育专业与技术专业一体的高素质中职教师。在吸纳多维度人才方面,院校应打破原有招聘教师思路,在考虑教师的理论知识扎实和实训技能稳健的基础上,结合院校学生素养培养目标和教师师资缺口,在校企合作和社会面支持上,吸收多类型技术型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活力。
劳动力市场的可流动性以及职业后续发展的稳固路径,会使得中职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呈现积极的态度,并有更强的意愿去付诸努力提升自我。而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偏见,不仅要从国家政策文件中体现,而且更根本的是提升学生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变,对技术的具体要求也从较低端技术向较高端技术逐渐发展,这也对技术型人才的学术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立足国家需求,职业教育也务必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发展为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与时俱进地调整专业与课程设计,使其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考虑,人才培养规划应从重复性、单一性的技术教学,部分转变为可迁移性、可普适性的技术教学。具体而言,当前主要是要培养满足服务工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除了具体能力以外,中职院校还应强调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力的复合下,培养的人才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达成的高吻合。
从地区特异性发展考虑,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还体现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发展方向不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依赖与地区既往的优势积累和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在遵循国家统一的政策标准下,职业教育的地方性目标和课程设置也应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地方特色,致力于让职业教育的人才更加符合地方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企业的发展趋势。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中职教育承担培养高技术人才的责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当前,中职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必须审视中职教育目前面临的累积问题与时代障碍。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稳健教师队伍水平为抓手,以课程适应性和教育体系改革为保障,才能构建符合中国教育和发展现状相吻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本优势,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目标,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