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芸
(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福建泉州 362000)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段充满诗意的话语,阐述最朴实的道理:幼儿教育应走进幼儿的世界里去理解他、感受他。关注幼儿生活世界,看见幼儿生活世界,这是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本文透过课程故事这一载体,企图在教师所撰写一篇篇生动而精彩的课程故事中去“看见”幼儿,现结合案例就此问题浅谈如下[1]。
杜威曾说:“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在生长的每个阶段,都以增加生长的能力为目的。”幼儿的生长,是一种经验的生长,在课程故事里,我们看见了有益于幼儿生长的经验,并且迭代累加。譬如课程故事《小金鱼搬家》。大五班的班级的位置在楼梯口,走廊与楼道的连接处有一块较为充裕的场地,阳光充足,适合养草种花。于是新入班的时候,幼儿和老师将这个位置布置成了自然角,并约定每日10点钟是自然角的照养时间。4月中旬的一天,一位幼儿在擦拭鱼缸玻璃壁时,和同伴嘀咕着:今天这鱼缸怎么这么烫?在他的质疑中,其他幼儿纷纷好奇地伸手触摸,并且急乎乎地喊来了蔡老师。蔡老师应着他们的喊话,半信半疑地伸手摸了摸,在玻璃壁上停留2秒,确实感受到玻璃发烫。她抬头看了看走廊外的太阳,这时的阳光由下而上,照射到玻璃壁的半截位置,所以被照射的部分摸起来发烫。因为先前只考虑植物种植,没有留意过阳光的具体照射情况,于是蔡老师说:“先观察,下午我们再来摸摸看。”午睡起床后,幼儿忍不住焦急的小心情,三五成群地摸摸鱼缸玻璃,摸完鱼缸的幼儿纷纷大喊:“鱼缸要着火了!鱼缸要爆炸了!”这时的鱼缸非常烫手,几个反应机敏的幼儿指着阳光嚷着:“快看,整个鱼缸上全部是太阳(光)!”
鱼缸超级烫的情况引发了全班幼儿的焦虑,下午的集体教学被直接替换成团体讨论:鱼缸太烫怎么办?最早发现鱼缸温度变高的欣欣说:“上午太阳(光)照到鱼缸的下面,摸起来下面烫,上面部分不会。”楷楷和泽泽表示:“起床以后,整个鱼缸上全部是太阳(光)了!”蔡老师追问到:“为什么上午太阳照射到玻璃下方,而午睡以后就照满了鱼缸?鱼缸没有搬动位置呀?”班级里安静了好一会,泽泽忽地一下说道:“太阳光会走。”“对对,太阳升高以后,照到了鱼缸。”妍妍补充道[2]。
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导致鱼缸升温的是阳光照射,再由上下午的鱼缸温度和阳光照射面积发现太阳光会随着太阳的升高而变化角度。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幼儿了解到太阳光照射会导致鱼缸变温、光面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带着这些经验,幼儿开始着手寻找“鱼缸放在哪个地方更适合?”至此开启为小金鱼找家的一系列探索活动[3]。
经过讨论,全班幼儿达成两点共识:第一,走廊这个位置从9点开始一直到下午4点半都暴露在阳光下,不适合放鱼缸养鱼;第二,需要给鱼缸找新的安置地点,没有阳光直晒的,温度不能太高的。决定给鱼缸找个新位置之后,幼儿又有困惑了:什么样的位置才适合金鱼生活呢?带着共同的问题,幼儿们回到家中找寻办法:有的采访了家里最会养鱼的爸爸;有的查找《百科全书》;有的让爸爸妈妈帮忙上网搜解答。第二天一早,幼儿带着收罗到的资料、信息来到班级,大家通过互相分享后明白了:金鱼适合生活在20-28℃的环境里。“可是,我们怎么知道教室哪里的温度是多少呢?”几位心急的幼儿说道。泽泽和妍妍几乎同时开窍似的喊出来:“科学区里有温度计!”“对对对,科学区里有,赶紧拿来试试。”他们自由成群结队,将若干个温度计放置在“觉得有可能”放置鱼缸的几个地点。由于温度计检测区域温度需要静置的时间,于是幼儿开始在画纸上横线竖线地画着记录表,预备把观测到的温度记录下来。
我们看见,在幼儿出现经验缺失的时候,他们向外界寻求帮助,上网、查百科、咨询专家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获得经验的增补,再由班级内的分享实现经验的共享。在活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每一位幼儿都带着自己原来的经验来到当下的活动中,比如“科学区里有温度计”“温度计的观察方法”“给不同位置做记录”等等这些前期的经验。幼儿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拥有了新的经验。
可见,课程的延展是经验的生长过程,经验的生长自然而然地演绎着课程的故事。我们能够给予支持的,就是在课程中把握每一个当下,因为每一个当下会构成完整的生长过程。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其主要特征是感情和同情。”也就是说,幼儿在课程中所表现出积极的、主动的、投入的状态,是用心灵在学习的状态。这种由心出发、身在其中的卷入式、沉浸式的活动,自然会流淌着幼儿的情感。譬如《超超找家记》。“超超”是一只乌龟,在毕业季的一天“离家出走”误闯大四班的生活。之所以取名“超超”,是因为幼儿发现新进的这只个头远超本班两只原住龟,所以由此得名。它的出现给原本忙碌而略带伤感的毕业季带来一丝惊喜。来了新朋友,大班的幼儿首先想到的是:“超超是不是迷路了?”“我们得帮它找到自己得班级呀!”课程就在这份同情与“急乌龟之所急”的情绪中展开了。
寻龟启事。超超到底是从哪个班溜出来的呢?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寻龟启事”,老师先在幼儿园微信群上发布了消息,可是没有得到回应,是不是她们还没有发现自然角走丢了乌龟呢?幼儿决定分成13个小组(因为我们有15个班,扣除本班和之前询问过的大一班,还剩13个班级)到每个班去打听看看。大家先画了一张“寻龟启示”,然后就分组到各班去询问啦!“请问你们班有丢失一只乌龟嘛?”“我们班捡到了一只乌龟,是你们班的吗?”问了一大圈,有的班级没有养乌龟,有的班级已经让小朋友把乌龟领养回家了,有的班的乌龟还好好地待在自然角呢。只有中一班曾经丢失过乌龟,可是他们丢的是一只小小的巴西龟,而我们的超超是一只大草龟。唉,大家只好在各自的寻龟启事上打上大大的“×”,表示本次行动失败。
幼儿萌生给乌龟找家,是出于一种本能,就是“每个人都有家,找不到家会难过着急”,这是幼儿最朴素的情感。接着,他们从制定找家方案、逐一登门询问,再到询问无果的小失落,都流露着幼儿对不速之客的关心、同情,对生命的尊重与共情。正所谓“情绪情感是行动的助推器”,幼儿为此付诸的行动,是情绪情感牵引着幼儿书写有关自己和超超的故事。与此同时,不断丰盈的“我和超超的故事”也将幼儿的情感引向深处[4]。
日子一天天过去,毕业越来越近了。超超和大大、小小(其它两只原住龟)该怎么办呢?全班决定讨论一个合适的方案,一开始有人建议要收养他们,可是好几个小朋友均表示要收养,该给谁收养呢?后来小峰说:“它们三个已经生活在一起了,肯定有感情,不能把他们分开!”所以“分开收养”的建议被否决了。后来小多多建议:“把他们放生吧,就放生到我们上次去过的少林寺里。”他这一说,大家都想起了大班上学期的时候,班级曾经组织去泉州少林寺游玩,那里有好几个放生池,当时全班小朋友还惊叹池子里怎么有那么多乌龟。最终大家都同意把三只乌龟一起放生,放生的地点就选择在泉州少林寺。
终于到了放生的这一天。大家围着超超和大大、小小,心里有万分不舍,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少林寺的理刚师傅帮我们找了一处幽静的放生池,全班幼儿都围在池边,看着老师和理刚师傅一起把我们的好朋友超超、大大和小小缓缓地放入池中。超超、大大和小小下了水,没一会儿就游出在水面上,自在地划动着四肢。再见了三只乌龟朋友,再见了幼儿园生活,带着不舍和新的憧憬,我们把美好的祝愿写在纸上,挂在寺庙的菩提树上,迎着每天的日出与日落。
我们看见,幼儿用身体去感受课程里的每一个互动个体、每一份互动情感,在充分卷入、沉浸的互动中,向外拓展照养乌龟的各种经验,向内生发最简单质朴的情感。课程故事里弥漫着爱的气氛,这份爱来自幼儿天然的慈悲心、爱心和奉献精神。
幼儿是天生的哲学家,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哲学是什么?它的含义是“爱智慧”。问“为什么”是人的天性,而哲学就是问“为什么”的学问。毋庸置疑,最爱问“为什么”的当属幼儿。在课程中,当我们采用互动的、对话的方式,就一个话题与幼儿进行讨论、交换想法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彼此交换意见、获取智慧的时候,就是哲思萌生的时候。在充满生长性的互动中,我们能听到幼儿在想什么?幼儿可以在对话中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看得见幼儿的课程故事里,我们总能倾听到小哲学家有别于成人世界的高见远识,每当这个时候,总是被幼儿的哲思狠狠撞了一下腰,绕梁数日,回味心头。
譬如在《我的“西游记”》活动中,师幼讨论:“你觉得谁是西游记里最勇敢的人?”幼儿围圈而坐,开始每个人的发言。小毅说:“西游记里最勇敢的肯定是孙悟空,因为他会七十二变外加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本领强,就会勇敢。”“没错,我也觉得孙悟空最勇敢。因为每次遇到妖怪,他都是冲在最前面的。”绝大部分的幼儿都认同这一观点。这个时候小北站起来,严肃地说:“我觉得最勇敢的应该是唐僧。”“才没有呢,每次妖怪一来,唐僧就害怕地躲在徒弟们的后面,还一直念经,他是最胆小的!”很多孩子提出了不同看法。老师追问道:“哦?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小北接着说:“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唐僧明知道危险很多,但仍是答应皇帝西天取经,并且从来没有后悔、退缩,最后确实取到了真经,是个言而有信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就是最勇敢的人!”
好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就是最勇敢的人”。这是从一位7岁的幼儿口中说出来的话语,这句话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道理,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去品味它。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品格正是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敢者吗?不可否认,孙悟空肯定是幼儿最崇拜的角色,因为他的勇敢是显性的、直白的、可视化的。而唐僧是内敛的、自省的、执着的。小北这份感悟折射出一个道理:内心强大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在课程中越坚持营造互动的对话平台,越能被幼儿思想中跳跃的、灵动的、充沛的灵性所感动。
还是围绕《西游记》课程展开的辩论片段:长生不老好还是不好?《西游记》故事里经常出现:“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台词,什么是长生不老呢?幼儿又是怎么看待这个话题的呢?带着这样的思考与好奇,老师引出了辩论主题:“因为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西天路上的大部分妖精都想吃唐僧肉。那么你觉得长生不老好还是不好?经过投票,全班37名幼儿,24票认为“长生不老好”,13票认为:“长生不老不好”。相比正方,笔者更想分享一下反方观点的理由:小然:“一个人如果一直都不会死,就会变得很老,很丑,我可不喜欢自己变成那个样子。”小北:“我觉得每个人都长生不老的话,地球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然后有一天这个地球就会装不下,有可能就爆炸了,所以我觉得长生不老不好。”源源:“是啊,地球现在已经住很多人了,如果大家都长生不老的话,又一直生孩子,一直生孩子,那我们就会挤得受不了的。”在反对的理由里,我们领悟和感叹幼儿关于人生价值、人类思虑、地球烦恼的哲学思考。
我们看到,在课程中这种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对话、讨论充满着幼儿的哲思,这是一种促进经验生长的哲思,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学习带来的厚度感。富有幼儿感的课程故事里,一定能促发属于幼儿的哲学思考。“自由致思”——哲学本来的样貌。幼儿的哲学观是通透的、自由的、具有灵性的,而非我们成人被驯化后的整齐划一。从哲学的视角看幼儿,会萌发一种感触:理解幼儿的哲学,才能理解幼儿。
正所谓,看得见幼儿的课程才会是具有生命力的课程,看得见幼儿的课程故事,才会是一个有价值的、富有灵性的故事。在这样的课程故事里,我们会看到幼儿学习的状态是生长的、充满活力的;我们会看到幼儿的生命的状态,是自由的、充满情感的;我们会看到幼儿的精神世界是通透的、充满智慧的。我们所看到的,是我们必须尊重、敬畏的世界,是我们要去守护和支持的世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