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敏
(尤溪县文公幼儿园,福建 尤溪 365100)
幼儿游戏活动戏剧化旨在活动形式上进行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目的在于强化游戏活动的多样化和文化熏陶。寓教于乐和文化熏陶是幼儿经典故事戏剧化课程开发的价值所在。幼儿戏剧活动是集幼儿动作发展、语言学习和艺术表现与一体的具有浓烈生活气息和趣味的活动;中国古代经典故事“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国学精粹,包括古代道德故事、古代寓言故事、古代成语故事等,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1]。将经典与戏剧化活动进行融合,是幼儿园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有益尝试。幼儿戏剧活动和戏剧表演课程是“针对3-6 岁幼儿展开的通过教师创设戏剧情景,引导幼儿即兴创作的戏剧表达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戏剧课程”[2]。幼儿戏剧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认识他人、认识环境和发展语言能力;在于通过经历活动过程来积累初步的生活经验和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语言领域、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的相关目标看,“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3]是幼儿阶段要培养的目标。将具有中国人文特质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中国古代故事转化为具有艺术审美形态的戏剧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以及幼儿艺术活动和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等方面都是一种促进。而且这样的戏剧活动和戏剧表现是从视觉经验、过程感受与体验中来促进幼儿学会交往并发展和丰富情感的;也是从故事情节的演化中,将事物形态具象为道具的过程中认识外在世界的。这样的促进与演化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
对于身心发展并不充分的幼儿而言,并非所有经典故事都适合开发,都可以直接用于幼儿教育启蒙。它面临着如何选择经典故事,如何对故事进行幼儿化改编的问题。因此,相应地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故事选择方面存在随意抓瞎的问题。许多幼儿园为追赶幼儿戏剧活动的“时髦”而随意抓瞎,在没有课程标准做依据的情况下,不顾及幼儿认知规律、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甚至不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随意套用经典故事进行改编。这是教育主体意识不强、心中无人的教育形式主义在幼教活动领域的表现;也是当下,幼儿教育在课程制度设计层面还没有故事选择的统一标准所带来的问题。
二是在故事改编方面存在“为什么要进行幼儿化改编”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改编中过于重视思想教育的价值取向而忽略了娱乐性追求;过于重视表演的艺术取向而忽略了幼儿自娱自乐的生活性追求。
教育主题设计是进行故事改编的前提。在教育主题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主题设计高大上,和幼儿认知不相匹配,因此必然地使得故事改编走向成人化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主题设计过于追求艺术表达的细节,造成与幼儿的兴趣、爱好乃至生活经验相脱离,导致幼儿无法按自己的兴趣表演。这是经典故事戏剧化课程改编者脱离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要求、忽略幼儿个性化表达所造成的必然后果。
主题形成之后,如何组织和顺利完成戏剧活动,也是经典故事戏剧化课程开发要面临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过于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而使得戏剧游戏活动过于冗长而脱离了幼儿专注度不强和专注时间不久的特点,使得这种游戏创编失却了对幼儿的吸引力;二是过于强调戏剧表演氛围和表演道具的专业色彩,使得戏剧游戏活动的参与门槛过高,幼儿的参与面受限。这是对幼儿戏剧游戏活动心理过程把握不到位的成人化艺术表达思维造成的。
一方面,要坚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精神美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剔除对幼儿世界观和人生观因年龄小认识不全面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使所选故事成为幼儿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戏剧活动载体。
另一方面,要以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为基准来建立故事的遴选机制和进行故事改编的工作机制。既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既有水平,以此为基准来选择能够为幼儿理解又能够被幼儿喜爱的故事;同时要考虑如何引导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使幼儿在故事的沁润中成长。例如,孔融让梨故事中,孔融4 岁就知道给兄长让梨,这是古人重视公序良俗道德启蒙教育的故事。但是,将其作为小、中班的戏剧课程,多数幼儿无法理解孔融让梨行为。而大班的幼儿们则能初步理解并起到教育作用。所以,文化传承和认知水平相契合是故事选择的重要原则和规律。
从幼儿动作发展、社会交往、语言建构、科学探究和艺术审美等领域看,经典故事戏剧化改编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改编后的故事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和游戏,个体的身心发展、动作发展有所增益;使改编后的故事适合相应年龄段幼儿的交往与合作,幼儿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方面有所增益;使改编后的故事语言成为幼儿化语言,符合幼儿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幼儿在倾听与表达上有所增益;使改编后的故事内容具体形象、寓教于乐、吸引注意力;方便幼儿感受生活美、表现艺术美。
具体到幼儿认知领域,改编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幼儿借助故事的讲述,将听觉经验转为日常看待他人的正常体验,并形成认识他人的经验;在于帮助幼儿从故事的理解中认识那些属性独立存在而又不受人们影响的事物,并形成感觉、体验和对外在环境的认知、对自我的认识;在于帮助幼儿能够将一句话转换成一个具体想法,并形成语言表达习惯和能力。
经典故事戏剧化课程开发中教育主题设计并非随意,它至少牵涉两个问题:首先是如何依据幼儿专注度不强和专注时间不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够吸引幼儿兴奋点的主题内容,并尽量让主题内容短小精悍。对此,以片段化的故事情节来承载戏剧化活动的具体主题是一个折中的选择。如,选择勇敢、助人、聪明等某一因素作为片段活动的主题内容,就可以将主题设计与戏剧活动的有形实施统一起来,这是戏剧化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策略。其次,教育性主题与娱乐性主题统一。幼儿的戏剧活动并非取决于他人的喜悦与否,甚至无需观众,只要在自娱自乐中体验戏剧化过程。幼儿的感觉与体验来自两个基本过程:情境过程与活动过程。情境氛围在于真实、可感;活动过程强调游戏的趣味、好玩。教育性要面向真实生活情境,娱乐性则强调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活动。所以,将故事中好玩和诙谐、机智与幽默的因素提炼出来以服务于戏剧活动娱乐功能;将故事中那些优秀中华人文品质的内涵提炼成戏剧活动主题以服务于教育性目的,则是统一教育与娱乐两个主题的关键性策略。
做好经典故事戏剧化课程开发的情节创编,最重要的是回归幼儿戏剧化课程的游戏功能。幼儿游戏的心理过程:一是“好玩”,它支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我愿”,它支撑着幼儿活动意愿;三是“我会”,它维持幼儿的活动热情;四是“可爱”,它激活幼儿的友善情怀;五是“漂亮”,它调度幼儿的审美意象;六是“好笑”,它会让幼儿“忘乎所以”地参与其中。所以,情境创编不仅是情境怎么更好地服务主题,还是具体调度参与活动激情的事情;不是以幼儿表演得像不像、好不好为标准,而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浸润其中。因此,在情节创编中,更多地要去思考“怎么吸引”“怎么激活”“如何保持”“如何体验”这样一些涉及情绪、情感和活动动力的基本问题。如此,就可以避免戏剧活动成人化、戏剧表演观众意识过浓和戏剧活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就能够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活动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