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欣
(广东华侨中学 广东广州 510000)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自治能力薄弱,因此德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同时,我国长期推行应试教育,导致初中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忽视学生品德建设。而成绩好的学生极易产生骄傲心理,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使得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无法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会使学生产生焦躁、抑郁等多项消极心理现象,最终影响学生的成绩。因此,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1]。
从教育和医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首先,学习成绩是相对的,无论何时何地,学生的成绩都会有高有低,这是客观存在,必须深刻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其次,学生在生活中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利影响会导致学生产生抑郁、焦躁等消极心理,在这样不利的心理健康环境下,必然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的永久性下降。因此,学生成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班主任,都必须全面分析和理解。对此,无论是学生的监护人还是班主任,都应该注意改善和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笔者生活中可以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在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方面往往高于其他学生,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父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更正确的认识。可见,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
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给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德育的主体与客体不平衡、模式僵化、载体分散、内容碎片化、环境干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初中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有必要结合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发展进步。初中班主任作为初中生德育工作的主体之一,决定着初中生德育工作能否就地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能否贯彻落实。随着教育理念的改进,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从未改变。初中生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德育工作不到位,比如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反思总结德育工作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目前初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1)初中班主任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对教职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言行不规范,导致学生模仿,从而将不良习惯带入以后的生活,不仅如此,还存在不道德行为,无视学生的正当需求、歧视后进生等,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德育成果不升反降。(2)目前初中班主任需要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规范初中班主任的行为规则,以更好地约束他们的行为。(3)目标和动机相互矛盾,应试教育的障碍并没有完全扫除,而新时代的社会竞争加剧,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这就给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带来了困难。(4)在德育过程中,忽略了师生的互动,不在乎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德育教育。(5)部分班主任德育观念落后,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德育形式比较单调,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不相适应。(6)德智教育发展不平衡,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校仍然是德育的主阵地。然而,受重智轻德思想的局限,学校通常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标准,德育工作往往被搁置。此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外界思想冲击加重,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作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就需要德才兼备的初中班主任。因此,提高德育质量必须从初中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入手。初中班主任队伍是德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加强初中班主任素质建设,对初中班主任的个人发展、良好校风和班级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物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对物质层面的渴望远大于对精神层面的渴望,导致部分初中班主任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初中班主任是德育改革的推动者,是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因此,作为教育的先导,初中班主任应引领德育,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接班人[3]。
第一,初中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学生没有善恶黑白之分,同时独立意识不断提高,倾向于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希望每个人都能认可。当班主任和父母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自己时,许多初中生非常生气,导致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这是因为初中生处于十几岁,内心比较敏感和脆弱,容易产生自卑和叛逆的心理。哪怕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点点差距,也会感到不知所措和自卑,后来自卑变成了叛逆的心态,下意识地想等长大了,就不再需要依赖父母了。同时,父母和班主任都会以某种方式制止初中生,让学生越来越反感。如果不及时纠正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状态,这将对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在上学的过程中,初中生可以学到一些科学知识,通常希望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但在思考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是没有面面俱到和深入,不明白事情的本质,容易将知识与事物的表面结合起来,无法把握事物的真实现象和本质。初中生的情绪会随着现象而改变,也关注更广阔的世界,但容易先入为主,不太看重班主任和家长的指导。
第三,初中生容易出现异常情绪状态,比如学校、班级和家庭情况都会影响学生。大多数学生自尊心强,有些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家庭并不富裕;而有些学生虽然家庭情况好,但学习成绩差。同时,初中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不想让其他同学看不起自己,这样的心态容易导致自卑感,根本不听教诲。
随着德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德育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承担者,班主任要把德育理念引入课堂管理和教学。初中班主任应兼顾初中生心理特点,将课堂活动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4]。
初中班主任的角色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领域的教育,更要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德育工作的氛围,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使学生精力充沛、秩序井然,提高适应能力,培养自信心,充分鼓励初中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勇于探索,应对新事物,并在出现问题时提供积极的指导。德育工作要注重强化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能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探究式教学,即独立、协作、探索等,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人际合作、同理心等社会行为。此外,改善师生互动,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将学生道德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活泼和幻想是初中生的共同特征,然而初中生分析判断能力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误入歧途,导致终生遗憾。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必须注重德育内容,不断创新,尤其重视劳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和传统美德,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德育工作效率[5]。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不仅希望得到同学、班主任和家长的认可,而且还担心自己的不足会被人看不起。这种矛盾的心态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班主任应与家长合作,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用理性让学生理解,逐渐削弱学生的逆反心理,并减少和防止外界负面因素对初中生成绩的影响。基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家长和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优秀学生的良好人格和品格,高度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没有人是完美的,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会由于各种因素而犯一些错误,家长和班主任要冷静地接受这一点,积极鼓励优秀学生以积极、冷静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其次,家长和学校要对成绩差的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鼓励初中生积极应对焦虑、恐惧和其他负面情绪,正确认识自尊心,避免初中生产生自卑和敌意。通过日常的鼓励和引导,不断拉近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以及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逐步提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积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辅导。并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初中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协调发展、同步成长。综合分析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实际需求,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在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有害资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注重网络德育资源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在线学习的形式展示、整合和利用德育有益资源,帮助学生逐步有意识地识别错误想法并抵制它们。在实际教育中,班主任不能一刀切地屏蔽网络,这是不现实的。班主任应组织网络文化专题培训,讲解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互联网。在隐私等方面,深入开展互联网法治教育,向初中生灌输文明上网意识,帮助初中生抵御负面信息的入侵。学校要定期举办一些适合学生兴趣和特长的集体活动,如话剧表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初中生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正确平衡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
初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初中生的人格特点,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灵活地与学生交流。德育工作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比如,可以在教育中运用鼓励的方法向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初中生身心健康。此外,在德育过程中,初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个人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加强内在的自我完善,积极影响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水平。比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不应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些词的出现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因此,德育工作对初中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初中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要坚持以身作则以自身实践影响学生,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7]。
初中班主任在检验学生成绩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检验教学成果,这也适用于德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对德育工作模式进行定期调查,整合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和反馈结果,有效调整德育工作模式。例如,初中班主任可能会定期进行测试以检查学生的进步,同时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也要定期召开班会,以班会为平台,接受学生对德育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有效规范德育工作模式,力求做到最好。比如,在班会上,以华为孟晚舟先生归来的消息为介绍,对比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导学生在这个阶段如何为强国做出贡献——努力学习,更好地成长,考上理想的大学,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的班会与其说是一次班会,不如说是一场讲座,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先人自强的精神,发扬光大同学们热爱家乡,感受人民对国家的热爱,进而克服自身的不足,谨防傲慢和急躁,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此外,在初中德育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与学生深入接触,有效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行为趋势,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使其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围绕学生身心发展,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对提高初中生教育质量的影响。作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解决学生心理情感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全面提升初中生教育质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