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开展

2022-02-09 02:31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学科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余 芳

项目式学习法是一种以项目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单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都在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学科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初中生物教学提质增效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其在项目式学习中要将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融入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真正体现出生物学科的特色。对于学生来说,在项目式学习中一定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实现自身思维的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效果,符合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初中生物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究去真正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项目式学习法具有“完整学习过程”的特点,学生可以以项目中的学习任务作为导向,体验整个项目的探究过程,真正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找答案。同时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能够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不用受到教师过多的约束,学生可以自己学习知识并且自己动手证明生物知识的内容,真正实现手脑并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帮助。

(二)有助于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相较于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来说,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更加贴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的身心感到更加放松,且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中学生能够保持更高的热情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自主性,大幅提升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和质量。且在项目式学习中能够形成人人参与、师生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教师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民主、自由、开放的初中生物课堂。在这种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每个学生都积极配合、认真思考,真正内化项目中的生物知识,有助于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提质增效。

(三)有助于确立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中强调要打造以生为本的课堂,这也是项目式学习中表达出来的教育理念。在项目式学习中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能够跟随自己的本心完成学习和研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拥有主动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有效的,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而这也正是传统教学方式所缺少的。在初中生物学科中应用项目式学习还能让学生明确合作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能提出想法、发表观点,同时还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且用他人的想法和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真正在教学中实现了以生为本、以生为重。

二、初中生物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构建项目设计方案

想要提升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效果,就一定要深度剖析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好项目学习设计。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也是开展项目式教学的核心切入点,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生物实验全部运用起来做好项目式学习设计,让学生既能够通过实验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提升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生物实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造更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都能体验实验的快乐,真正参与到动手实践当中,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项目式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感。

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实验“观察根毛、根尖的结构”教学时,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展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带有根系的植物,先用肉眼观察它的结构,并且让学生进行讨论。接着为了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用放大镜、显微镜对根尖的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并给学生提供根尖的永久切片材料。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每小组的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且用书中相应的重点知识进行解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自行准备实验材料并且引导学生观察,接着教师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运用各种实验仪器从微观角度对根尖的结构进行了解,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动手实践和深入思考的机会,在整个方案中做到了以生为本,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二)问题驱动,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同时还能推动项目式学习更加顺利地开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科,可能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引导,细化教学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好的驱动性问题一定是细致的、层层递进的,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探索,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学习的重点、探究的方向,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驱动性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问题;另一种是难度稍高、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项目式学习中这两种问题都不可缺少,都是辅助项目式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

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章第3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给家人设计营养食谱”的项目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成:“奶奶患有糖尿病,妈妈在减肥阶段,最近在健身,妹妹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如何综合家人的需求设计一个合理的食谱呢?”这远比只单纯提出“如何设计一个健康又营养的食谱?”更有意义。这种能够抓住教学重点、富有一定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更好地完成项目探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项目研究效率

在一开始,很多学生对于项目式学习法并不熟悉,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了能够营造更好的项目式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先采用一些灵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进入项目式学习状态当中。比如说学生对多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将项目式学习的任务和问题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并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呈现给学生,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血液”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人体中血管的分布,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体中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血液一直在血管中流动着,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各类营养物质、氧气等。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平时学生生活中吃到的猪血、鸭血,然后询问学生:“血液是什么形状的呢?为什么猪血、鸭血是固态的呢?”通过图片和教师的提问,学生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本节课的知识。通过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推动项目式学习更顺利地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合生活实际,实现项目与生活的对接

初中生物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生物学科能够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所以在初中生物学科中运用项目式学习一定要重视将项目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崭新的学习契机。项目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打破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和教材内容的限制,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户外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接近大自然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就学生提出的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素材,体会生物学科的社会属性,有助于拉近生物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学生指出在体育锻炼中人的心跳和脉搏每分钟跳动的频次都会增加,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以此为主题带领学生开展项目研究,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将项目式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构建起学生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但是目前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时间比较短,项目式学习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明确项目式学习对学生发展和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生物教学的内容合理运用项目式学习,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效果,切实打造以生为本、能够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学科
生物多样性
【学科新书导览】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第12话 完美生物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