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 娄嘉丽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女性题材影视剧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折射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文化的语境以及国家形象的嬗变”[1]。《欢乐颂》(2016)和《流金岁月》(2020)等当代影视剧作品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塑造女性群像,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女性的生活实践和行为方式。张晓波执导的43集电视连续剧《三十而已》自2020年7月播出以来,就在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受到热切关注,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热点。苏也菲、陈婉颖、赵星辰、郝晓雯等探讨了该剧成功热播的原因,雷桐、陈家悦、王丽帆、张舒扬、杨继耘分析了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特征,谌孙福讨论了剧中人物对话的风格和人物形象的魅力,王超君剖析了剧中的生态隐喻。但是以上研究没有涉及哲学角度的分析与研究,忽略了剧中顾佳、钟晓芹、王漫妮(分别由童瑶、毛晓彤、江疏影出演)三位主要女性人物的根本特征及其道德隐喻功能,不能充分认识她们在各自所处的伦理环境中做出伦理选择的内在动因,没有深刻揭示这部热播剧在加强大众道德理念方面的建构性作用。
“隐喻有助于我们通过具体有形的事物来理解那些相对抽象和非结构化的客体事物,也是人类理解抽象概念和从事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2]隐喻主要由本体和喻体构成。电视剧或其他大众传媒艺术作品往往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为首要任务,以这些个别人物形象为本体,以道德品质为喻体,使观众了解本体,联想喻体,最终达到道德教诲的目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三个女性人物是隐喻的本体,她们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求真、向善、寻美,其喻体是真、善、美的道德观念。真、善、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辩证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基础即是人的实践活动”。[3]三个女性人物相互帮扶现象也是一种本体,喻指真、善、美的道德统一体。本文首先阐释顾佳、钟晓芹、王漫妮的本体特征,分别揭示其喻体的含义,然后分析电视剧《三十而已》在传播真善美道德观念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求真” 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人类通过实践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的思维方式是理性地追求实际,注重解决现实问题。求真者的处事方式是直率,不隐瞒,不摇摆,不抱有幻想。顾佳性格中的“真”具体表现为真诚地对待家人、朋友和事业。
首先,顾佳为了家人心甘情愿付出一切。她全力支持丈夫创业,放弃自己在外企的工作,成为一位全职家庭主妇。她定期到公司查看经营状况,协助处理公司财务危机。她深知安全是烟花行业的核心要素,力促全部销毁过期烟花。顾佳在事业上的一丝不苟体现了她对合理经营秩序的孜孜探求,对实际问题的积极应对,表现出颇高的道德水平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其次,顾佳真诚地对待朋友。她不仅在晓芹遇到职场危机时挺身而出,为其提供食宿,确保其人身安全,而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每次好友遇到问题向她征求意见时,她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而是鼓励友人独立思考,帮助对方看清问题的本质。在漫妮失恋的时候,顾佳为漫妮揭开生活的真相:“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爱自己,必须自己迈过这道坎。”真相可能会使漫妮更加难过,但顾佳认为,任何人都不能逃避生活赋予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勇敢直面现实,努力解决各种难题。
第三,顾佳以真心对待茶厂事业。起初,她接手茶厂是因为茶叶比烟花更安全可靠,她期待茶厂能够成为一项稳定的家庭收入来源。但是顾佳在经营过程中,对湘西茶农的手工制茶技艺产生浓厚兴趣,逐渐生发出保护手工茶艺的想法。她果断拒绝商人出资买断茶厂的提议,希望手工茶叶能靠品质而非营销手段得到大众认可,最终使“空山茶”的生产和销售逐渐走入正轨。顾佳真切关心留守妇女儿童的生活状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茶农保护茶树,改善湘西生态环境。
顾佳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用自己的真心对待家人、朋友和事业,她已经掌握了自由生存的全新路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人类只有首先认识真理,才能获得幸福。“真”就是“真诚”,“真诚的情意往往体现在亲情、友情和两性爱情上,并最终必然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高度”[4]。《三十而已》剧终时,顾佳失去了烟花厂和房产,她带着父亲和孩子来到湘西茶厂,从都市楼宇走向乡村大地,开始引导千千万万女性追求幸福生活,这就意味着顾佳已经从全职家庭主妇的“小我”,成长为带领大批女性致富的“大我”。顾佳作为一个个体人物,具有广泛的隐喻含义,她喻指古今中外为追求真理而艰苦奋斗的伟大女性形象。
按照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文学艺术的产生源于人类伦理表达的需要,它从人类伦理观念的文本转换而来,其动力来源于人类共享道德经验的渴望。[5]“媒介即是信息。”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担负着启发民众心智、引发观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的重要使命。虽然现实生活中的伟大女性实例不胜枚举,但是这类人物形象在影视剧中并不多见。《三十而已》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通过塑造以“真”为核心特征的顾佳形象,指向具有求真道德品质的千千万万成功女性,能够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
“善”是指“善良”和“善行”,就是友好、温和地对待他人和事物,无功利地付出爱心。汤一介认为,孔子对真、善、美三种人生境界的态度略有不同,孔子以“善”为首位[6]。“善”是中华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命题。钟晓芹温柔善良,用爱心对待同事、家人和朋友,她是“善”的典型代表。例如,晓芹善待同事。她总是接受所有的工作安排,乐于帮助所有同事解决困难,也因此常被分配去执行最困难、最麻烦甚至最危险的工作。再如,晓芹用善心对待家人。她善待婆婆,在书稿成功出版并拿到高额稿费之后,就立即为婆婆买下一套住房。对于丈夫的弟弟,晓芹平时总是慷慨接济,甚至在自己生日那天,还冒着大雨去帮他缴罚款。还比如,晓芹用善心对待朋友。在漫妮被诬陷违反职业规定时,晓芹帮助证明她的清白。从此,漫妮与晓芹成为好友,她们俩与顾佳患难与共,朝夕相处。也正因为晓芹的温柔和善良,三位女性主人公才能和谐相处,晓芹是三人中不可或缺的调和剂。
但是,晓芹的善良不代表她没有勇气追求幸福的生活。她不能继续容忍平淡、机械、冷漠的婚姻生活,所以她在30岁的第一天果断离婚,希望重新开启美丽的人生。最终她通过写作实现自我解放,她用善意的文字打动无数读者,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她经由善而追求真和美,由善出发而最终达到真和美的目标。她与顾佳的性格不同,处理危机的方式不同,她们二人往往呈现出刚柔相济的媒体传播效果,促使该剧作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大多以善良为首要特征,晓芹就是这些人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影视作品为建构合理的社会主义道德秩序提供媒体支持,其最终使命是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为个体成员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思想启迪和可供模仿的生动形象,使观众在接收文化信息和审美信息的同时,受到道德信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三十而已》塑造了以“善”为核心特征的本体人物晓芹,其喻体含义是善良的道德品质。
柏拉图对话录《斐德若篇》中写道,美“比一切更明朗”,因为“只有美才赋予一种能力,使她显得最出色而且最可爱”[7]。美就是崇高,它超越一般的社会现实,追求永恒的卓越,从来不向现实妥协,提倡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境界。王漫妮的典型特征是求美,她的心中永远都有梦想,她的生存之道超乎寻常。其一,在事业方面,漫妮始终追求美好的人生方向。漫妮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她拒绝在家乡小镇过安稳惬意的生活,22岁便开始在上海的一家奢侈品店做销售员,希望靠自己开启理想的人生航线。漫妮相信美在未来,而未来的幸福必须靠自己去奋斗。她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平等对待每一位顾客,她认真倾听顾客的人生故事,从而更加坚定地追求美好生活。其二,在爱情方面,漫妮的理想美学使她顺利升职,又赢得欧洲游轮旅行的奖励,她在旅途中邂逅的一位香港商人,“满足了她所有关于生活伴侣的美好想象”,之后他们便坠入爱河。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她遇人不淑,她只好放弃工作,回到故乡,但短暂的小镇生活使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于是她重回上海,继续打拼,终获成功。然而,她“不再为一座城市所困”,选择出国留学,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可以说,失败的恋爱经历不但没有使漫妮放弃理想,反而让她更加崇尚“美”的生活。其三,在日常生活方面,漫妮在上海只能做租房族,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尽力为自己创造最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湘西茶山劳作的间隙,三个好友席地而坐、侃侃而谈,这个场景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个性。晓芹问“山的那边是什么”,顾佳回答“山的那边不就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嘛”,这体现出她的现实主义态度。漫妮则说:“我想去山的那边看一看,我觉得那边的风景会更好。”电视剧通过三个人在同一场域的对话,进一步凸显漫妮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幸福在于有所作为而不是无所事事,幸福不是暂时的满足与享乐,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终点,是人之存在的最终目的。[8]无论对待工作还是爱情,漫妮都全情投入,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永远追求卓越,始终坚守着一份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之情。通过对美的追求,她收获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自由。漫妮的隐喻含义是“美”,喻指那些为追求理想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女性人物,她们倔强地走了一条自认为最美好的生活道路,常常得不到常人的理解和认同,属于不符合世俗判断标准的少数一派。漫妮以“美”为核心特征的本体形象,时刻提醒观众仰望最高层级的道德品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敢于追求 “真”和“善”,才能成为理性、自由的人。
电视剧《三十而已》通过呈现顾佳、钟晓芹和王漫妮三位女性求真、向善、寻美的独特个性,最大限度地展现了真、善、美的道德品质。随着剧情的发展,她们互帮互助、互相影响、互补互证,这就意味着真、善、美在她们携手成长的过程中达到完美融合和有机统一。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认知关系(真与假)、评价关系(善与恶)和审美关系(美与丑)”。[9]不论是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哲学,还是中国的儒、释、道,都对真、善、美有独到的见解,但中西方都希冀寻求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是完善人格的三个维度,三者共存是现代人格的理想模式,也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影视剧艺术家们对人物形象的最高追求。“真正的艺术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定的方式或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比较集中地表现出人的创造性本质。”[10]《三十而已》通过呈现三个主要女性人物的典型特征,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女性真诚、善良、美好的集体形象,喻指真善美的道德统一体。虽然这些人物形象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契合中国现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因为她们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具有强大的道德隐喻功能,能够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