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棱
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之所以是苏州市第四批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根本之处在于技艺本身是历史文明和民族智慧的典型代表,兼备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具有多学科研究意义。数字时代,新兴文化层出不穷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濒危的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与大多数技艺类非遗一样,面临着重大挑战与机遇。在数字化视域下,如何基于新媒体技术探寻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以激发其活在当下、走向未来,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
厘清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概念及特征,是数字化传承创新的根源。传统技艺类非遗具有显著的文化性、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和活态性等特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从功用性能、 适用范围和价值维度三个方面对传统技艺进行了概念界定:“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历代相传的手工业技术与工艺。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息息相关,兼具日用价值、经济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和科学人文价值。”[2]这说明传统技艺类非遗在时代变革中始终以人为中心,是人与现实社会的相互作用之中得到的结果,为的是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和精神需要,既蕴聚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又反映了人类共同经验的传承与嬗变。
苏州河网密布,木船是水乡人民重要的工具,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便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产、 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一项独特创造。这项技艺以“精、准、巧、密”见长,工序流程繁复严谨,工匠首先根据建造要求进行图纸设计和选材,然后制作船底、船肋骨、隔舱板、船艏以及船尾,完成后通过榫卯扣合、螺栓连接和拼钉紧固的方式组装各个部分,并从船艏到船尾胶牢船体,将疏齐的麻线放进船板缝口,涂上油灰,打压修光,最后对船舱内外各处至少抹油五次以上,木船才可下水使用。其中隔舱和捻料环节所涉及的水密隔舱技术对船舶的防水性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造船史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在科学技术上有着特殊意义。
新媒体技术是以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为支持的媒介手段,可分为基础性技术和新兴技术。当前非遗数字化工作多运用基础性技术对非遗进行以图文、音视频为基础的记录与展示; 新兴技术则是运用以三维数字技术、虚拟数字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将非遗转化成立体的数字形态,以便于保存与传播。
构建非遗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新范式,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价值旨归,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如何使以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类非遗在数字时代走出困境与误区,重新彰显生命力,就需要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多重优势,以建档储存、矩阵传播、沉浸交互和文创体验的方式,重构非遗呈现形式,引领公众对其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因此,基于新媒体技术赋能的非遗数字化呈现,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护非遗,另一方面也让非遗的开发与应用更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技艺类非遗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传承人掌握着精湛的技术且工艺水平在该领域有突出的代表性、 影响力和权威性。根据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来看,传承人平均年龄已逾花甲,他们也从“手艺人”变成了“守艺人”。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常熟派系传人,有古船王之称的韦文喜师傅已经离世,其搭档也年近古稀,老手艺人逐渐退出,年轻一代不愿主动接手,一旦传承活动断代,这项非遗也就意味着消亡。此外,文献、照片一类的实物资源也是构成非遗传承体系的重要对象。在常熟古船厂内每一只木船都有一份记录着船体数据、 细节结构和图案纹样的图纸档案。但因保存时间过长,保存方式不当,大部分木船图纸都出现泛黄褪色、虫蚀腐烂的问题,甚至部分图纸已经大面积损坏,加大了非遗的保护难度。
非遗往往是一个民族或地域内的自然环境、 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等因素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环境变迁,非遗由于这些客观条件发生改变而失去发展动力继而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中。苏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船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遗所依附的文化土壤不断被蚕食瓦解,木船的出行功能和娱乐功能渐渐被其他载体代替,手工木船只能放在景区或博物馆中当作观赏品,手工木船制作技艺的应用场景愈发缩小。
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强调实物的静态性,技艺类非遗更注重活态传承和动态实践。目前,韦文喜古船馆仍保持着传统的图文展示和实物陈列的展陈方式。图文解说难以阐释清楚技艺原理和精神内涵,游客受展柜限制只能走马观花地看到木船的单面,无法全方位地深入了解船体构造细节。对于“参与式体验经济”时代来说,新兴文化场景快速更迭,虚拟展厅、增强现实画廊等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的出现,促使大众的审美品位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单一静态的展陈空间已不再能满足场景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精神文化诉求。
技艺类非遗的传承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类是对技艺一成不变地传承,忽略了动态演变;另一类虽有创新,却未将非遗产品与普通产品之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区分开,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常熟古船厂曾尝试开发古船仿真模型,但因产品形态缺乏创新,不能满足用户的生活需要和精神诉求,市场前景较为黯淡。韦文喜古船馆位于常熟尚湖旅游风景区内,景区虽推出了相关文创产品,但只是简单地将木船按比例缩小成摆件,或者直接将木船图样和其他产品拼接在一起,脱离了木船本身的文化属性,导致文创产品浮于表面,难以实现良性的产业化发展。
文献指出,在传统工艺类非遗数字化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器物的造型、材质,更需要呈现制作流程、手工技艺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器物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保存与展示传统技艺的物质载体、工艺特点、制作流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多方面信息价值。[3]因此采集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图纸、模型、工具、文字以及生产场景等静态实物类的资料进行数字化扫描、转化及储存;另一类是非遗传人的采访视频以及对技艺运用过程等动态信息进行立体化记录、归类及储存,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化、体系化、可视化的信息共享库使非遗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碎片化的资料完整有序地整合与呈现。
三维扫描、三维建模、图像优化及处理等高精度数字技术相继诞生,克服了基础技术的种种局限,提高了采集效率和高保真程度,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以苏州水乡木船为例,通过激光拍摄木船或者木船模型,结合结构光扫描得到物体x轴、y轴、z轴三个空间向量的信息,生成包含三维坐标、颜色和材质反射强度信息的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进行高层次处理方法配准和SLAM图优化,通过建模软件精准还原,再结合动捕技术将制作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程,便可获取与保存船体结构、纹理、工艺等参数信息,从而为进一步的创新转化奠定基础。
媒体融合时代,面对多元的传播环境,非遗需要新的传播形式。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一度成为现象级热点,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传播提供了新范式。该节目在传统文化客观赋予的“能指”基础上,深度挖掘其精神内涵,用与时俱进的新媒体视听影像技术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让受众感受到更广阔的“所指”空间,从而唤醒了大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非遗是古老的,但表达可以是年轻的。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在历代演变中沉淀了丰富的叙事空间。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要求,就必须形成新的传播观念,充分利用拍摄技术、剪辑技术、 动画制作技术等数字手段对文本内容进行转译改编和延伸拓展,形成短视频、H5交互小程序等新的传播形态,让与苏州水乡木船相关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活起来,增强传播吸引力,以符合受众个性化、碎片化的文化消费习惯。同时,通过全媒体矩阵打造开放性与时代性共生的传播渠道,开放应用场景入口,满足分众化传播需求,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全民共同讲好苏州水乡木船的故事,助力非遗出圈。
新媒体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跨媒介有机组合,为非遗在情境化立体空间里进行仿真还原、 活态展示和交互体验提供了更多可能。文献提到,目前有五种新媒体技术展示形式,其中交互触摸屏式展示方式,集信息查询、可视化展示、游戏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触摸屏为媒介,通过多媒体互动程序实现用户和非遗的连接。[4]例如,故宫主办的“‘纹’以载道——沉浸式数字体验展”,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裸眼3D、22倍超清放大后的故宫文物,还可以在环幕高清大屏和四面沉浸互动空间中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的意蕴之美。为此,探索非遗数字化体验,有助于促进非遗创新性发展。
数字场景的关键在于视觉内容的塑造,“小桥水巷,白墙青瓦”是大众对苏州最为熟悉的文化记忆,使用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文化意象的材质、 纹理和色彩进行高精度数字处理形成虚拟数字场景,同时利用以Unity3D为代表的游戏开发引擎,把木船工序流程开发成具有交互功能的体验流程,再通过VR/AR技术、空间传感技术、动态捕捉技术、裸眼3D技术、全景声技术等数字手段,打造360度全景虚拟空间,让观众通过手势、动作等多种方式完成对船体拼装、涂油上漆、雕花刻纹等制作步骤的虚拟模拟,实现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观看到沉浸交互体验的转变。
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立足点。从新文创视角来看,文创衍生品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本质上是一种情感需要和审美体验,通过“文创+”的赋能机制,推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财产,构建以非遗为核心IP的文化生产方式,让非遗文创不再只是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而成为一种长远、可持续的文化体验行为。因此,重塑非遗与人的连接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在进行文创衍生设计时,既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 建模软件等新媒体技术对工艺流程、产品性能和呈现形态进行合理优化,也要结合当下的文化环境和大众审美取向对其进行视觉包装和创意赋能,实现艺术和技术的双重统一。数字交互文创DIY,是能够较高程度地保留非遗技艺特性且适应时代需要的文创形式,利用以AR编辑器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开发软件,将木船工艺流程、外观构造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程,生成三维立体造型,再通过三维动画转化成数字文化形态,用户可以从微信小程序、APP等终端媒介渠道进入,开展对木船制作工艺的体验和产品购买,从而在互动参与中增强对木船制作技艺的文化认同感。
传统技艺类非遗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新媒体技术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可以将非遗资源塑造出不同的数字化形态,在具体应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手工艺本身的特征进行有机结合。由于苏州水乡木船同时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在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承与传播时,既要注意其原有的生态语境也要考虑它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才能更好地促使非遗适应并融入现代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