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悦 彭诗怡 朱 梅 吴仕君 高琳妮
近年来,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各类社会问题,同时传播媒介呈现出多样化、普及化等特点。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当前在互联网上发文来维护自身权益的事件,即网络维权事件屡见不鲜。而在网络维权过程中,大都出现了事实及真相的变异,即发生舆论反转。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心理的变迁。同时,虽然网络舆论的急速反转发生在虚拟世界中,但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现实社会的秩序,增加了风险程度,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舆论反转事件,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动机性更强、话题也更加敏感,容易在网络社会引发争议,线下维权难也是催生网络维权事件产生的原因之一;其次,网络维权事件发生伊始,网民对媒体的信任值远低于维权者,维权者本人发布的信息更易得到网民的信任,从而产生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网络社交平台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普遍存在为蹭热度、博关注而制造谣言的现象,也出现许多“维权者的某某亲属”发声的环节,使事件的真相难以辨别。这也是此类事件易引起大规模关注,并产生舆论反转现象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网络维权舆论反转事件为切入点,结合典型事件中网民心理变化过程的具体案例,在传播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之上,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此类事件发展不同阶段网民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剖析其在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成因,探析网络维权事件中舆论反转现象的心理效应,并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从受众、媒体和政府的角度提出适当的调控引导策略,为此后规避因相关事件带来的社会风险提供参考,促进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
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可归纳出在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网民心理发生变化主要存在四个时期:酝酿期、爆发期、反转期和消退期。同时,在对近五年的具体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后,针对其中三个热议的话题:“师生关系”“两性关系”以及“商家与消费者关系”,分别选取“成都49中事件”“鲍毓明事件”和“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作为案例进行补充阐释与分析,探究网民心理变化主要环节中的特点。
由于网络维权类事件的开端是维权者本人或他人通过各种网络途径发声来维护权益,为了调动网民的力量,他们往往会针对网民同情弱者、刻板成见等心理来抢占舆论先机,首先将自己处于舆论优势地位,以争取相关权益。同时,由于网络维权类的话题通常较为敏感,网民往往从看热闹转向开始关注舆论的变化,并对舆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推动网络舆论逐渐发展和酝酿。网民的心理也开始由最初的差异化较大且比较分散,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规律性。
“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中,由于此前学校伤害学生的社会事件频发,人们对此类事件存在“刻板印象”:倾向于学校对男孩做出伤害行为,致使其跳楼。同时当事人母亲首先发声维权,抢占舆论先机,引起社会情感共鸣,将个人情绪逐渐转化为社会情绪。且当事人母亲在学校面前明显处于弱势一方,网民在未获取更多真相的情况下,选择站在当事人母亲这一弱势群体一方对抗学校。此时的舆论大多同情和帮助当事人母亲,体现了网络维权事件中的“同情弱者效应”。同时,许多微博意见领袖也发声支援当事人母亲,网友们纷纷附和。虽然存在少数的“中坚分子”静候真相,但是并不是主流,最终也只能向大多数意见及观点妥协,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这一阶段,网络舆论在经过酝酿期的发酵之后,开始呈现出白热化的发展态势。网民及意见领袖自发性无组织地参与到事件中,并逐渐成为舆论事件的引导者。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豆瓣等平台开始成为谣言爆发的集中地,很多人都可以“零门槛”地进行发声、蹭热点,漠视事件真实性的情况频出。同时,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借助发声对压力进行充分的宣泄,许多网民用偏激的言语发泄对当事人的不满情绪,对其造成严重伤害。舆论事件逐渐演变为网络集群式狂欢。
“鲍毓明事件”中,在鲍毓明方表明要发通告证明清白后,网民对其的不满情绪又一次被激化。很大一部分网民存在“从众心理”,盲目跟风指责鲍毓明,一些旁观者也被煽动,舆论逐渐从酝酿走向爆发。并且众多娱乐明星发起#姐姐来了#等发声活动,由于其言论在网民中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加剧了舆论的一边倒倾向。
“天价鱼事件”中,黑龙江当地政府调查的不力,引发网民情绪愈发高涨,舆论更加倾向于陈某一方,并且许多网民也对哈尔滨当地相关部门提出质疑,形成集体无意识现象,进而发展成网民对东北地区的“地域黑”。此后,意见领袖发布了文章《天价鳇鱼背后的故事》,科普了鳇鱼的养殖和价格。出于“威信效应”,舆论出现新的议题,网民观点出现分化,进一步扩大了该事件的影响力。原本倒向消费者一方的网民群体内部产生了分歧,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网民情绪爆发。
这一阶段由于政府等相关部门介入,加上媒体的深度报道,事件逐渐明朗,真相浮出水面,舆论发生反转。由于网络维权事件话题的敏感性以及发声人在网民心中的权威性,舆论发生反转后,网友普遍出现“认知失调”现象。一些网民在舆论反转之后,立马转而对先前的舆论优势方发起攻击,再次造成舆论乱象。但也有一些网络群体开始变得“理性”,态度转向中立。此阶段的网络舆论事件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性。
在“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中,这一阶段,新华社披露成都49中学生坠亡案前后细节,还公众一个迟到的真相,事件出现反转。此时,持“少数派”观点的网民不再因为自己的看法与“多数派”所传达的主流意见不相同而隐藏自己的观点,他们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理性分析的观点逐渐代替了情绪激烈的表达,出现“反沉默螺旋”现象。但同时,也有网民由于先前对当事人母亲存在弱势一方的刻板印象,为她声援支持,在舆论反转之后,发现真相与认知中的道德准则相违背时,网民开始展开反转式批判,转而对当事人的母亲进行指责和攻击。也有的网民开始分析该事件反转前走向极端化的原因,舆论在理性和境外势力干扰等谣言中反复。
而“天价鱼事件”则体现了在事件反转期中,舆论的多次反转导致事件再次爆发。“公款吃喝” 的言论首先出现,使原本对陈某持支持态度或持中立态度的网友出现分化。而哈尔滨官方的仓促回应,让网民内部又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当工作人员辩解称,此前的仓促回应仅仅是初步调查结果后,舆论逐渐转向对官方的质疑上。直到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通过官微发布调查结果,也未能扭转印象。在该事件反转期,由于事实持续变化,网民多次出现“认知失调”,态度随着事件的反转也出现多次转变。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反转期的网络舆论发展态势得到一定的削弱,网民对这一维权事件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传播热度得到大幅度地降低,事件开始进入消退期。在这一阶段,网民对此前事件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反转现象进行反思,并影响其在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时的价值判断——不在事件爆发时妄下定论,而选择采取更加理性的角度进行思考。但由于网络维权事件舆论反转现象的频发,导致受众产生“狼来了”的心态,对于类似的事件,网民会对信息产生质疑,产生或加深了信任危机。
综上,本文以“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鲍毓明事件”和“哈尔滨天价鱼事件”这三起不同领域的网络维权事件作为辅助说明,对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事件中网民心理变化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将根据传播过程相关理论以及态度改变理论,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传者四个角度出发,根据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分析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网民态度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研究结果,网民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受众媒介素养>新闻话题>信息呈现方式>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下面将从大到小对影响因素进行依次分析。
在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受众本身的媒介素养将最大程度上影响受众态度的变化。
首先,在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说服对象本身是态度改变的内部要素。作为信息接收者和被说服的对象,受众是态度改变的主体,不管是传播者还是信息内容都需要通过受众起作用。在态度改变的作用过程中,按照认知反应论的观点,人们在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思考,这些反应进而决定个体对信息的整体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本身媒介素养的不同影响着受众对于信息的判断,进而影响受众态度的转变。
而在网络维权事件中,维权者主要是通过网友的力量来提高话题热度,以期达到维护权益的目的。相比于其他类事件,网络维权事件中受众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受众本身的媒介素养影响着其态度的改变,进而影响着事态发展过程中舆论的反转。
传播内容包括新闻话题和信息呈现形式,这两方面的因素对于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受众态度改变的影响仅次于受众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新闻话题
相比于其他类的事件,网络维权事件的爆发往往就是因为其涉及的话题比较敏感且具有一定的社会争议性,如性侵、家暴等等,而受众往往也是因为对于话题的感知度较高,从而参与到讨论之中。所以,在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新闻话题对于受众态度的改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事件中暗含敏感且具有社会争议性的话题时,便很容易触动到网络受众的内在情绪,导致受众在第一时间会根据固有的认知模式和刻板印象,从局部出发,习惯性地灌以情感倾斜,感性地发表不理智的言论。而正是由于话题的争议性和受众原本态度的激进性和片面性,随着事件的发展,网络维权各方主体的相关消息不断丰富,受众态度很容易会发生摇摆甚至改变。所以,在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新闻话题作为外部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态度的改变,新闻话题越为敏感、越具有争议性,对受众态度改变的影响就越大。
2.信息呈现形式
在网络维权事件中,存在着维权者、当事方、警方等多元化主体的频繁、交互发声。在这样嘈杂、多样的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呈现形式对于受众而言便意味着不同程度的信息说服力,比如更多的图片和视频便意味着事件更多的细节以及更强大的信息权威性,对于受众而言也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在网络维权事件中,信息呈现形式的不同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态度,越为丰富的信息呈现形式将越大程度上影响受众态度的改变。
所以,正是由于网络维权事件具有话题的敏感性、社会争议性以及多元主体在事态发展过程中频繁、 交互发声等特点,新闻话题和信息呈现形式这两大因素会更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于信息的判断,进而影响受众态度的转变。
在如今的网络空间中,传播媒介的不同意味着传播圈层的划分,而圈子传播不可避免其传播的封闭性和观点的趋同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舆论的传播与蔓延,进而影响受众观点态度的改变。
本项研究将传播媒介分为微博、 豆瓣等平台所构成的相对开放的虚拟圈层和以微信空间为代表的相对封闭的熟人圈层。在网络维权事件的事态发展过程中,维权者、当事方、警方等多元传播主体之间的信息“博弈”主要发生于微博、豆瓣等平台所构成的虚拟圈层内,这里信息流通广、传播主体多样,受众对于事件的态度更容易发生摇摆甚至是转变。而微信空间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环境,大多是针对事件发表个人见解的声音,缺少具有一定权威性、专业性的发声者,受众态度较难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所以,在网络维权类事件中,传播媒介的不同会影响事态发展过程中受众态度的改变。
在舆论反转事件中,新闻传播主体便扮演着说服者的角色,向受众传递各种信息。当受众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时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论认为人有一种驱力促使自己对客体产生一致的认知和行为,当认知失谐时,人们会出现不适感,进而试图去减少它,在这个过程中便可能发生态度改变。
在网络维权事件中,除了官方媒体外,维权者即事件主人公作为一个特殊的传播主体,其发表的言论在这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且对于受众态度的改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也可以发现,官方媒体发布的公告/通知以及事件主人公(维权者)发布的信息均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心理并使其对于事件原本的态度发生转变。
综上,在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受众本身的媒介素养作为内在影响因素在其态度改变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相比于传播媒介和传播主体,新闻话题和信息的呈现形式会更大程度上影响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现象中受众态度的改变。同时,研究结果发现,维权者作为此类事件中一个特殊的新闻传播主体,在受众态度改变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研究结果以及网络维权事件的特征,下面将从受众、媒体和政府这三个层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定的引导策略。
受众应更加谨慎地发表观点,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理性意识以及媒介素养,做到不轻信、不盲从。同时,由于受众对于此类事件存在严重的刻板印象,从而影响舆论正常发展,所以受众应当从历史案例中吸取教训,去除潜意识中的“刻板成见”,提高鉴别能力,维护健康的舆论环境。
首先,媒体在发布相关消息时,应扮演好“把关人”角色。有争议性的事件,需深入调查后再谨慎发文,发布的内容要做到客观公正,切不可为博眼球而丢弃原则。同时,媒体也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形式,可以选择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素结合的方式发布内容,但更要重视各元素的真实性。最后,媒体要提高第一时间为社会公众传递真相的能力,把握舆论主动权,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政府可以在互联网上第一时间联系到维权者,展开深入调查,在事件进一步扩大前解决问题。同时,政府应转被动为主动,树立传播意识,积极回复公众质疑,提高信息参与度。并且政府在利用官方媒体发声时,一定要建立起严格的文本审查制度,严谨且积极地回应公众关切。其实从本质上说,网络维权类事件的产生是因为维权者在线下无法维护自身权益,所以转向网络借助网民的“手”来扩大影响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想要彻底解决此类事件,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维权机制,打通维权渠道,让维权者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有效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网络维权类舆论反转事件的特殊性,网民首先是要吸取教训,擦亮眼睛,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慎重发声;媒体要在深入调查后,公正客观报道,不要带有过多的主观倾向性和引导性,并注重所使用的媒介元素的真实性;政府要在事件爆出后迅速介入,在事件进一步扩大前解决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维权机制,打通维权渠道,让维权者可以及时解决问题。相信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之下,维权之路将不再困难,我们也终将拥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