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静 仲远明 张朝晖
“仁”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传统哲学中的儒学和道学兼谈,仁爱、仁政、仁君、友善等皆指向仁的人格特征或以仁为特点的人际关系。但“仁”又是具有二相性的,即仁不仅仅指一种爱的意识、心念、精神,仁也是一种结果,这种仁所构建的客观结果和状态,以程颢、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儒学大家做了重点论述。
中医学是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用于疾患治疗的应用型学科,除了“术”层面的五行五脏对应模型等之外,在“道”的层面,中医学完整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仁”的理念,并且从意识和物质两个角度体现了仁的二相性。
因此,学习中医,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术,当用超越性的视角去看待中医学和其背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会认识到中医学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的钥匙,理应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当下焕发其内在生命力。
本文将从仁的意识性、仁的物质性以及中医学对仁的二相性的应用进行尝试性探讨。
“仁”,是中华哲学的核心,不管是儒学还是道学。在儒学中,仁是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人与人基本关系中最重要的道德,是一种道德观,一种意识观,一种价值观。当历史时针拨转到当下,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3 个直指仁爱:爱国、爱业(敬业)、爱人(友善)。
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甲向乙施以仁爱之心,乙因感受到甲的善意而敞开内心,甲、乙因爱而连接为一个整体不再分隔。这个“整体”,是“仁”主观心念的客观结果,也是“仁”物质性的体现。
因为仁爱、友善的意识在甲、乙之间流动,甲、乙因物质身体而造成的隔离被打破,甲、乙的心和意识融为一体,在程颢、王阳明等宋明儒学大家看来,这种一体的结果也是仁,是仁的物质性体现。
当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体性扩大化,如果施以仁爱心念的是人和天,即人类和宇宙天地万物,那么当仁爱主观意识在两者之间流动时,人、天即形成一个整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也是中国古代道学对宇宙本体的客观认识。宇宙本体为“一”,人类为“一”的组件、为“一”的部分而与“一”合。后世儒学家用儒学的仁去定义天人合一的状态,既丰富了仁的客观内涵,也为将仁从主观的意识存在过渡到客观的物质存在提供了基础[1]。
按照儒学的观点,若仁爱的主观意识在天和人之间流动,则天人为一个整体,见图1,这个“整体”的客观状态亦为“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仁者以天下为一体”[3]。程师及吕师的意为:仁,是一种将宇宙、天地、万物、人类自身视为一体的境界和状态,亦如游酢[4]。所言:“……万物一体矣,无物我之间也,故天下归仁焉。”
图1 “天”“人”因仁爱而合一
至此,当宋儒把道家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万物一体作为“仁”的客观结果提出之后,仁的二相性自此明晰。即仁不仅是主观的意识心念,同时也是客观的结果状态。
物质层面“仁”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是“气(炁)”,气(炁)使万物相通、万物相连。在中华古代哲学中,炁是万物生化之源,“以一炁生万物”[5],万物也因同源于“炁”而连为一个整体,万物由炁所化,万物因炁相连。
但在后世文字的逐渐演化过程中,“炁”字逐渐化为“气”字,如“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出焉”[6];“万物之生,皆禀元气”[7]。上述之“气”皆与“元”相连,在《说文解字》中,“元通原,始也”,元气即为原始之气。结合“一炁生万物”的炁生万物过程,《礼统》和《论衡》中的“元气”实则应为“元炁”。
除此之外,王阳明也曾以“气”言“炁”:“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8]因天地万物与人皆由“炁”所化,故“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但王阳明又言“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可见此“同此一气”实为“同此一炁”,炁为万物生化之源,为万物相通之基,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物质基础。
除了“元气”或“炁”,其还被称为“元”或“精”:“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9]129;“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为五谷,上列为星……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10]。
不管是“炁”“元气”“元炁”“精”,还是“元”,只是人们赋予万物创始之物质的名称。这种被称为“炁”的原始物质创生宇宙万物,让万物有了相同、相通、相应、合一的物质基础,“人与天地相应”[11]137,这种合一的“仁体”也就是宇宙的本体。黄宗羲[12]言:“亦思天地万物以何者为一体乎?苟非是气(炁),天地万物之为异体也决然矣。”
中医学体现着中华传统哲学的思想,其对意识性的仁和物质性的仁亦有论述。
人有意识,因有对象。因此,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发生于两者或多者之间。在医疗活动中,产生互动关系的为医者和患者,因此在仁这种意识的体现上,不仅医者需要有仁,患者也需要用仁的、理解的、友善的心念面对医者,同时需要用“仁”去清理心身。
在现代社会中,“医者仁心”“仁心仁术”“德术并举、病人至上”皆体现了人们在“仁”层面对医者的期望;“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3]也是孔子对习艺之人在道、德、仁层面的要求,“道”为纲,“德”为目,“仁”为德目之一。医虽不为六艺之一,但同为“术”;“术”不可无“道”,医之术同样需要根于/志于/据于/依于道、德、仁而存在。杨泉[14]在《物理论》中亦明确提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在操作层面,医生必须时时以仁爱、利他之心对待患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15],视患者如亲人,这是除了“术”,在“道”层面对医生提出的要求。
3.2.1 对医者仁
仁爱意识是双向的,是在人和人之间流动的,当医患关系建立时,医者不仅要对患者仁爱,患者也需要对医生多一分理解和友善。医患之间的双向友善,能在最大限度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率,而让医疗行为更有效、更高效地开展。
3.2.2 以“仁”之标准要求自己
医患因愈疾而结盟,结盟的目的是战胜疾病。但若站在心身医学及《黄帝内经》神形合一的角度看,想要取得战疾胜利,仅靠掌握医学知识的医者是不够的;作为疾病的承受方,患者也需要通过调理心境、调整为人处世的方式、调整看待问题的角度等来恢复“仁”的心念状态,从“心”的角度出发,助力“身”恢复至健康状态。
什么样的人无病而长寿?宋朝儒学家程颢强调仁的精神境界就是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也是仁者、圣人的境界[1]。
仁者和圣人的心境是平和有爱的、清净恬愉的,身体是多寿百数的、精神不散的:“仁人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16];“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9]2-3。
需要注意到的是,“仁”的心念不光是仁爱的、友善的,其含义较为宽泛。在以仁爱、友善心念为内核的基础上,衍生出平和的、无恚嗔的、中正的、关注于内心仁爱表达而非外物欲望获得的、无贪念的适嗜欲的。
因此,作为医者,在临床上引导患者做出心境上的调整时,首先需要告诉患者将心境调整到仁爱、友善的大方向上,同时还需要告诉患者具体的、落地的做法,如放下外欲、保持清净而更好地与本心的仁爱状态连接等,以更好地与天地连,以至百数,这亦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心身医学观。
炁(元/元气/精)作为弥散在宇宙、天地、人体中的物质,为天人合一提供了物质基础。《黄帝内经》以“仁”的天人合一状态为前提,论述了天地与人体是如何在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疗过程中进行着联系,最终形成了中医学特色的天人整体观。
生理层面,《灵枢 · 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声六腑……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11]136-137人身是一个小宇宙,人身内部的每一个零部件在宇宙天地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存在,这是天与人天然连接性的体现。虽然在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感应各有其不同的哲学内涵,但物我一体、天人一源却是客观的天地之理,颠扑不破。
病理层面,《素问 · 咳论》说:“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9]75根据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模型,秋肺属金,春肝属木,夏心属火,长夏脾属土,冬肾属水,四季五脏在五行属性上的合一性,然发于不同季节的外邪有偏向地损伤与季节五行相应的五脏,此为天地、自然与人身在中医学病理角度的相应性。
诊断层面,天地自然影响着常脉之表达,若脉象异于常脉,则可对病情做出相应判断。通常情况下,春脉“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夏脉“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秋脉“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冬脉“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9]37-38。若医者在某一季节的诊脉过程中发现,脉没有表现出相应于季节之象,而是“太过”或“不及”,则可做出疾病“在外”或“在中”的诊断。
治法层面,人与天地相参,厥证之人的气血犹如冰冻之土层,在治疗之时,因气血凝滞,脏腑之情不可查,故需要先温熨经脉,气血得通,再探查五脏之邪实虚损:“人参天地……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穿地者必待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11]149
上述所举,皆为《内经》对“天人合一”客观状态在生理、病理、治则中的表述,天人合一、连接的物质基础即为上文所言之“炁(元/元气/精)”。正因为有这一客观物质的存在,人与天地是同频、同构的,而“炁”这种客观物质,落入人体后,逐级演化为气血、津液等,如女性月事与月之阴晴圆缺同频,秋冬气候干燥人体同样津液虚损而欲饮水、皮肤皲裂等。
人是小宇宙,天地是大宇宙,儒家“仁”的客观状态即道学所言“天人合一”状态,其在中医学中有较为完整的体现。
最后,用图2 来总结本文的内容。
图2 “仁的二相性”与中医学关系
“仁”具有二相性,其不仅是一种主观心念,而且是一种客观状态。承袭传统哲学精神脉络而来的中医学,在意识层面和物质层面应用性地展现了“仁”主观的仁爱观和“仁”客观的天人合一观。
因此,对于从业者和学习者来说,对于中医学更本质的认识,似乎要从其文化背景、哲学内涵入手去进行深入的超越性思考,才能更好地发现中医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根源性的联系,而让中医学常青,让传统文化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