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群
高校《基础写作》课程是文学院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写作理论水平与实际写作能力,课程具有很强理论性、实践性、创造性。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把学到的写作理论知识、写作技巧,通过学习迁移的作用内化为写作表达技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布鲁姆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为六个层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但反观目前高校基础写作课在教学往往仅侧重于记忆、理解。
(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往往只重视灌输各种概念与写作理论,不重视写作实践,学生无法将写作理论、写作技巧转化为写作能力,存在上完写作课还是不会写作的情况。
(二)重讲授轻互动。写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多时候采用的是讲授法进行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融合建构主义、行为认知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它“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1]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整合在一起,是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合作学习的混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基础写作》作为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非常适宜开展混合式教学。写作教学目标的实现与作品阅读的滋养、写作理论的理解、写作技法的运用密切相关。在高校基础写作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
微助教是一个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教学管理平台,它无需安装,学生只需在微信搜索“微助教公众号”即可使用。基于微助教开展基础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微助教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师在课前可在微助教中上传课件、视频、资料等各种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助教中的教学资源进行预习、复习。教师还可查看学生阅读资料的情况。
(二)微助教有签到、讨论、答题、分组、在线答疑等,各种强大的互动功能。微助教的讨论区还具有实时匿名弹幕功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各种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微助教,了解学生课堂学习动态,完成课堂互动。
(三)微助教具有很好的评价功能。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教师可通过设计权重,完成过程性评价。
(四)微助教的作业版块是课后检验教学、学习成果的好工具。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作业评价可先设置学生互评,然后教师再进行批阅,还可推荐优秀作业。
(五)微助教有课堂反馈功能。教师可以设定各种指标和参数,让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反馈,教师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混合式教学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其教学程序主要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2],因此笔者也将混合式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课前阶段。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微助教平台,将基础写作的教学内容优化整理,设计、更新教学资源包。教师在本阶段设计好指导性资源包与内容性资源包,上传至微助教课堂资源版块。
指导性资源包是引导学生线上自学的资源,具有纲领挈要的性质,主要由几个模块构成:一是课程概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点难点等,让学生对学习目标、内容了然于心。二是任务清单,笔者把学生线上学习任务归纳为“六个一”,即学生需要阅读一组文章、浏览一份课件、一段微课,精读一个案例、进行一次小练笔,完成一个小测试。三是建议交流。教师提出学习建议,并在微助教讨论区设置讨论问题,学生可进行讨论或提出疑问困惑。
内容性资源包是课前阶段资源库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内容以模块的形式,有逻辑地呈现。内容性资源包括几个部分:电子教材、教学PPT、重难点微课、经典阅读、名家范例、写作实践等。通过这一阶段的线上学习,学生能对学习重难点心中有数,并初步尝试完成相关内容的写作训练,为在课堂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探索新知,提升写作能力做准备。而教师可在这一阶段通过平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各种数据及时了解学生课前学习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并可在讨论区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二)课中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讲授并非获得知识的途径,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意义建构来获得知识。“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3]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真正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内化与建构。因此在课中阶段,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引导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互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知识意义建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阶段总体设计是“任务驱动”为核心,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真实化、社会化的学习情境来完成学习,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刚开始进入课堂教学,教师可布置课程学习的总体任务,然后对任务进行分解,提示学生将按部就班地分任务训练,组织学生主要以交流互动、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第二步,教师根据课前阶段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精讲重难点内容,解答相关问题或者组织讨论疑难问题。
第三步,对总任务进行分解,采用脑力激荡、研讨会、心智图法、曼陀罗法等多种思维训练的方法,开展具体的思维、写作训练。以现代常用写作技法“意识流写作技法”的教学为例,总任务是学会意识流的写作技法。可将意识流的写作技法分解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这几种技法进行训练。教师应甄选典型例文,先展示几个内心独白的典型案例,如《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人到中年》《春之声》等。教师引导学生精读例文,理解学习“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的技法。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这几段文字的特点,将个人的感受、认识上传到微助教讨论版块中。讨论结果将以图片墙的方式匿名或实名呈现出来,教师还可点击“词云”归纳讨论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总结“内心独白”写作技法的特点和要素。
第四步,以分组协作的形式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可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或者特殊的人物,让学生展开想象,仿写一段内心独白。写完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相讨论、批改。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是写作者,还扮演了批评者、评判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自觉运用写作理论,批评、审视、修改习作,这无疑是对个人写作理论与写作水平的一种提升。
第五步,利用微助教分组功能展现写作成果,以小组的形式,互相点评写作成果。在这个环节,利用微助教分组功能,每个小组提交一到二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各个小组交叉点评习作,给习作进行打分,提出优点、缺点、修改建议,并选出优秀的作品。教师再点评习作语言、形象、细节、结构、形式、创意等,指导学生写出更好的作品,学生根据建议进一步修改各自的习作。这一阶段,教师应发挥好课堂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教师应明确学习任务,创造学生内化、建构知识的情境,制定合作学习规则,限定好合作学习时间,充分发挥微助教平台的课堂互动优势,确保学生顺利开展合作学习。
(三)课后阶段。课后阶段是教学反馈、总结反思、拓展提升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完成以下工作:一是进行教学总结反思。教师可在微助教反馈版块中,事先设置好评价的各个维度如教学设计、授课思路、授课态度、授课效果等,让学生对不同维度打分,学生可匿名对教学情况留言评价、提出意见建议。教师了解反馈情况后,有针对性地反思,调整改进教学。二是检测学习效果。教师可在微助教答题版块中命题组卷,测试学生。此外还可在作业版块中,布置作业,作业批改可设置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三是丰富拓展教学资源。教师可在微助教资料库中,继续上传与课程主题相关,更丰富、更多样的写作素材、学习资源,可以是名家名作推荐、写作技巧介绍,学习视频、微课补充,优秀资源平台链接推介等。四是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课前学习、课堂表现、在线测试、作业情况等数据,综合评定学生平时成绩。学生课后阶段,以线上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反馈、测试、作业及作业评改,复习课程,深入学习拓展资源中的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高校基础写作是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采用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融合线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打破学习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互。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课堂互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强化写作实践,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