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2-02-07 01:12张译文
江苏商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李 伟,张译文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关于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近年来,教育部重点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同时高校也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中,在疫情的情况下,实现线上和线下灵活教学,方便大学生听课学习。2021年年初,财政部在《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发布的最新财政政策,第一项要求就是要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总之,从政策出台到具体实践,国家和地方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较2020年增加35万人,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据截至2021年3月的统计,中国仍有41.6万的2020届毕业生在求职,而且近年来因受疫情的影响,回国求职的海归人数暴增,这使得国内的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高校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上,增加开设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鼓励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全国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思想认识高度,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但是,相当数量的高校在构建创业体系的过程中仍存在创业教育理念缺失、课程设置不规范、与社会合作程度低等问题,影响我国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部分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仍将“铁饭碗”工作作为自己的择业目标,甚至部分学生将其视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导致近年来公务员、事业编考试报考人数急剧上升。但报考人数远大于岗位需求人数,形成了供小于求的局面,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导致了就业难现象的出现。

现如今改变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倡导多渠道就业,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在校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当中。要想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就要让大学生创业成为主流。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使得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不仅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还利于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同时,为了满足部分岗位需要专业对口毕业生的要求,高校对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之中,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岗位的要求,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思维,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竞争已由经济实力的竞争转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那么高校作为人才的“生产商”和“加工厂”,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拥有先进创业思维的人才就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项新任务。近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以及回国求职的海归人数增多,造成求职人数不断上升,而就业岗位有限,在中小微企业中甚至出现缩招,造成了供求失衡的现象出现,使得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就业教育,转变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以创业的方式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面临重大改革,要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传授单一技能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多方面教学的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应进行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学校内部逐步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创业教育应纳为高校教学工作重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就业难的情况,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加入“创业大军”行列,这也是解决如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高校必须将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为社会培养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创业思维的人才。

(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创办和经营企业。现如今,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办小微企业为主。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速作用。同时,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例如:增加贷款额度,支持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降低税收额度,使得小微企业更加有利可图。这些帮扶政策都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创业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一)缺乏创业教育理念

我国部分高校仍未将创业教育提升至日常工作重点,认为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业者和企业家,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是就业指导其中的一部分。并且在价值取向上多注重短期效果,衡量创业教育质量的成果仍以学生就业率为标准,并将其视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补充措施。同时,一些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在课程内容设计多以传授“挑战杯”或创业大赛经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且过于注重分数和排名,带有过多的功利性。或者在教学时以强调如何积累财富为主,让大学生误认为经营一家企业只需考虑如何赚取利润就足矣,无需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商品质量、信誉度等因素,忽略了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由于高校创业教育理念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认为该课程不重要,出现不认真学习的现象,影响了创业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师资队伍欠缺

由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涉及多门学科,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的体验式、引导式教学会多于传统理论教学,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只满足于课本内容,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这样讲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有的高校从行政人员和辅导员中选任创业教育课程教师,这些教师大多缺乏相应的经验,讲授课程只限于理论层面;有的高校从企业聘请创业导师为学生进行授课,但可能存在资金匮乏、教学考核以及聘请的创业导师缺乏相应的创业经验等问题,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部分高校在有关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和专业的规划,以在校内公选课中设置经济管理类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为主。教学以一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上一堂课的形式进行,没有针对专业、年级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而且在培训方式上缺少创新,只是在国内外已有的方式手段基础上进行模仿加工,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自主创业教育框架。

(四)政策宣传力度仍需加大

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提升就业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并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帮扶政策。但由于存在信息透明度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报刊刊登不及时、高校内部没有相应的传播平台等信息不对称因素,导致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及时了解自主创业的政策,甚至对政府的帮扶政策知之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业优惠帮扶政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普及。

四、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一)加强创业教育指导

从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角度出发,高校是供给方,就业市场是需求方,由于专业技能扎实、知识储备丰富的优秀毕业生才是就业市场所需要的,那么高校身为供给方才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育,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进而确保供应和需求的平衡。

高校要将就业指导作为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点,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做好创业政策的宣传工作,有效提升就业质量。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的教授和引导。首先,高校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将创业教育视为提升就业率、改善就业环境的关键。其次,对教授此课程的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时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创业教育的指导,同时要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推进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水平、个人素质以及工作能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高校为了推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为社会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创业思维的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离不开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内、校外师资,做到专兼结合和校企结合。一是高校要完善校内教师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创业教育的培训和考核,提升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选派考核优秀的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并且要求无论是专职创业导师还是兼职创业导师均应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二是高校应加强对校外创业导师的资质考核,以免出现聘请的导师存在专业知识不足、缺乏经验等问题,同时还要落实相关的补助政策,提高校外创业导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加强创业教育实践

创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层面和口头层面,而应将其充分融入具体的实践之中。对于高校,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他们能理解并且能接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投入到具体实践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就低年级学生而言,高校可以安排其到对口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实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就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有助于学生积累创业经验,为学生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四)加强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营造

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文化氛围,让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内化于学生的思想之中。首先,高校作为政策的积极传播者,应当利用官方公众号、校园微博、就业网站宣传有关创业的最新政策,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应的帮扶政策,同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建立一个汇集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信息、创业咨询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对于创业政策的宣传效果。其次,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加入其中,高校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不仅使得学生的在校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会使得创业精神、创业意识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最后,高校应联合校内创业社团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习实训活动和创业竞赛,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创业文化的建设,建立创业交流中心、创业实践基地,通过聘请优秀企业家举办讲座、分享创业经验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

(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要使传统理论向实践转化,关键在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高校要把它作为工作重点。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对相应的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培养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开发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建立层次明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业思维和具体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不断探索中形成课堂内外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体系。最后,在课程实施方面,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分阶段推广创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通识教育层面,应改变全校学生同上一门课的传统教育模式,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在专业教育层面,将专业知识与创业理论相融合,开设具有创业思维的专业课程;在拓展教育层面上,对已开始创业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指导。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