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红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很多高校容易忽视德育教育,直接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不利于学生构建自强意识、自省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是艺术类、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德育教育的缺位会让其脱离生活实际,不能挖掘并创造贴合社会人文生活的作品。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教育心理学融入日常教学,健全德育教育机制,体现德育关怀。
(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美育教育、体育教育共同构成了国家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统称,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社会文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人文教育等,对推动学生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推动学校教育的根本动力。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19世纪时期西方教育学家提出的,以培养人们性格意志、思想道德为目的而建立的独立学科,属于传统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交叉性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1]。通过动态化的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美丑、善恶的认知,这种认知不是被动的、强制的,而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以自身心理活动为起点,经过思维加工之后主动接受的,由此可见,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够塑造大学生意识形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性作用[2]。
(一)运用原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基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教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毛邓思想”、三个代表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理论建设体系,因此这种科学体系的完整性为高校道德教育和思政教育带来同样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理论渊源具有一致性,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中,始终坚持“以人为主体”,而这种“主体”意识并不仅仅将人当作自然界的主体,还要将其当作自我发展主体和社会的主体,这种“以人文为本”的思想与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的德育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是从大学生的角度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诉求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掌握全面发展理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根据主观推测来代替客观事实的教学弊端。
(二)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教育将培养社会主义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因此要从思想层面、行为层面、道德层面和社会层面等多角度来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由此可见,教育心理与德育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二者共同致力于心理品质塑造,让学生洞悉自身心理问题,摆脱消极情绪,强调个性和谐的同时可以调节自我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德才兼备,拥有健全人格。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在学生的未来工作方面是相互渗透的,学生思想政治变化通过心理状态反应出来,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健全又可以反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二者是“你中有我”的有机统一体,只有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相融合,才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艺术类、传媒类专业的学生,这类工作具有行业特殊性,任何电视节目制作,在编辑、指导、制作、规划中都必须应用到心理学,都是通过心理和思想意识来传递信息价值,如果广播电视制作人不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这会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质量。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德育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对二者关系认知不够清晰。笔者发现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的认知不够清晰,界限范围划分不明显。其中,一部分教师认为二者是等同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德育的全部内容,将德育教育窄化为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德育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觉得对高校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基本已经实现了德育教育。在笔者看来,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完善的,德育教育和教育心理学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不同之处,因此笔者认为二者应该是互补的,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让德育更加深入,德育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教育群体“偏重”。笔者发现,当前很多高校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育对象存在“偏重”现象。很多教师将教育的重心放在那些“有心理问题”、“有道德问题”的学生身上,更加关注那些经常犯错误,个人性格特征明显,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与众不同的学生,直接导致多数人产生“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是问题学生的专属课程”这样的错误意识,因此教育目标取向偏向于病态心理学视角[3]。多数高校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已经存在的问题,对于没有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问题不能有效“预见”和“防御”,只能采用“补救式”教学,不能通过提前干预,解决学生心理障碍,通过教学心理学的日常渗透,让学生自行调节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克服心理危机。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心理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和渗透还不够成熟。
(三)师资力量薄弱。从师资构成方面来看,高校德育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者主要由哲学专业教师和心理学教育老师组成,多数没有经过知识与技能培训,教学经验和从业经验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在与学生沟通中采用强制性的语言和态度要求学生转变当前思想态度。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例,有些学生在采编、制作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对某一社会现象和公共事件的态度可能存在“偏重思想”或者“片面思想”,这时教师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思维,将教育周期拉长,而不是明令要求其马上整改,而是将道德行为内化,形成道德人格[4]。
(一)开展心理测评。要想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开展心理测评。以岳阳广播电视大学为例,该学校成立于1979年,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建设远程教育工程,为社会培养了数名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并将“全面育人”作为办学方针。基于此,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测评,结合UPI、SCL-90、16PF等测评方法,对学生阶段内的性格、能力、智力、心理、兴趣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在新生入学、每学期开学、即将毕业时期,做好心理普查工作,展现学生思想路程和心理路程,依据调查问卷结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德育教育资源数字化,普及心理学知识[5]。
(二)知情意相融合。除了必要的心理测评,笔者认为应该通过知情意相融合的方式,提升电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和道德品质。人的感知能力、情感共通能力和意志能力都会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干预,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将其目光放在客观现实和具体事物上,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对象,看到社会现象和事态本质,并结合自己理解,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融合合理评判,输出自己观点,教师也不能过于主观地进行传统德育评价[6],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壮大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应该学习思政知识,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德育教学效能,充分发挥课堂作用,将日常授课作为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主要渠道,层次性、多角度、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形成良好品格,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课程设置在14课时~28课时之间,课程内容为社会心理、人际关系、择业心理、职业选择等方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高校教师也可以根据本校教学成果和经验,自己编制教学教材,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现状,融入社会实事、社会热点,让学生开展项目合作,制作关于某一事件的新闻热评,在学生合作中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德育是高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实现知、情、意的融合和统一,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各种问题,容易让电大类学生脱离生活实际,不能挖掘并创造贴合社会人文生活的作品。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展心理测评,知情意相融合,壮大师资队伍,加大心理教育宣传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