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研究

2022-02-06 16:45:14蔡彦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心理咨询咨询

□蔡彦婕

随着当代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发生着从无到有,从借鉴国外经验到开创本土特色这样的巨大变化。但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仍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各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建设的探讨与研究还停留在较浅层次、较小范围。尤其对于地处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对落后,因此有必要对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发展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提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的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

2018年教育部在下发文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要规范发展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咨询服务,有条件的高校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基本承担着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其它选修课的教学、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等工作内容。因此,心理咨询中心可以说是集教学、活动、咨询、预防等多方面职能于一体的机构,与高校的其它众多部门一样,肩负心理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或咨询中心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因为我国心理学科的相关研究与工作起步略晚,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建设起点较发达国家低,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偏远地区或地方性高校仍比较落后于名校和发达地区高校,具体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中心的体制与管理不够规范。目前,高校基本能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机构,一种以挂靠学工处或团委等部门的形式存在,一种作为独立部门并配有专职主任存在,后一种形式较少,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发展呈向好趋势。从体制和管理来看,存在人员编制不足、职称评定和晋级不畅、专职教师的行政工作多、专兼职咨询师的管理不够规范、专业技能培训少、心理咨询督导和转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与心理学科发展起步晚、学院领导和师生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低、宣传效果不明显等因素有关。

(二)人员专业技能亟待提高。以河套地区为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基本能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试行)》方案中师生比1∶4,000配齐,但专职教师的人员中心理学相关专业较少,多数为其它专业转岗教师、思想政治教师或学生教育工作者,本专业的教师多为近几年入职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热情高,但实践经验少,需要承担较多的行政事务,学习培训机会少,所以个人成长进步慢。而有经验的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容易出现个案的评估和督导把握不足等情况。所以中心工作人员往往陷入专业咨询技术不强、教学基本功不硬、行政职务发展受限等尴尬境地。

(三)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心理咨询中心应该是集教学、活动、咨询、预防等服务为一体的职能部门。从教学方面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多为教务处管理,中心的专兼职教师较少,只能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不能完全发挥教学和管理的职能。从实践活动来看,基本能依托心理健康活动日等重要事件节点开展讲座、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但基本是以中心主办院系承办的方式进行。从心理咨询来看,咨询多以个体面询为主,咨询覆盖面小,部分咨询不能按时按需安排,发展性和成长性的个案难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时咨询师在评估、转介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类的问题上仍缺乏胜任力。从预防干预来看,通常采用的就是学生心理测评,高校基本能在大一年级开展新生心理普测全覆盖,并进行严重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但不同年级和人群的分层分类指导还不能全面开展。从平台保障来看,多数高校能按基本要求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库室,但使用率还有待提高,从软件来看,师资队伍仍有待提高。综上所述,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发挥作用不明显。这与学院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师资队伍建设、人员专业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关系。

三、基于“五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途径

根据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职能、现状及《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本文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入手,探索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途径,以实现心理育人的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质量。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承担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修课)及其它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中心应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推进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一是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室,专门负责备课、教学、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教学的相关任务,定期开展学习讨论,打造精品课程和专业的师资团队。二是要加强对任课教师包括专业知识、心理疏导、咨询技能、心理品质培养等多方面在内的基础性、专业性和规范化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三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如案例分析、情景剧、视频等方法等教学方式,以贴近学生需求的人际交往、恋爱指导、生涯规划、时间管理等内容为主开展教学。四是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共享的优势,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引进优质的在线精品课程,逐步打造“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让落后地区的学生享受名校的优质资源,以进一步发挥心理健康的育人功效。

(二)开展实践活动,激发自助力量。高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心理育人的良好氛围。目前,各高校广泛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应该针对当下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堂、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电影赏析、读书小组、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营造心理育人的校园环境。要有效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等方式,组织创作、展示心理健康基本常识,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有效利用线上网络等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心理保健能力。

(三)坚持咨询服务,助力个人成长。目前,个体来访者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情感生活、学业动力与压力等诸多方面,高校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咨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助力师生心理健康。一是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背景、资质和胜任力,明白心理咨询的科学意义,掌握心理咨询的预约方式、咨询流程、保密原则等基本常识,去除“病耻感”,正确看待心理咨询,遇到问题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二是采用多种咨询方式,帮助更多来访者。高校心理咨询使用较多的是面对面心理咨询,部分学生因羞怯等原因不敢面询,而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具有隐匿性和平等性,容易让学生倾诉更隐私或难以言喻的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三是采用团体辅导和短期心理咨询的方式,增加心理咨询的覆盖面,提高咨询的有效性。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可以在同一时间帮助更多的人,其组织形式也更受学生喜欢,同质群体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更容易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潜能。而短期心理咨询或一次性单元咨询可以缩短咨询周期,使咨询师在有限的时间帮助更多的来访者。四是培养学生骨干,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选拔心理素质好、乐于助人、积极乐观、同理心强的优秀学生骨干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培训,让其掌握识别心理问题和危机,进行心理疏导的一般方法,养成基本的咨询素质,在班级、宿舍中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

(四)树立预防意识,加强评估干预。各高校和心理咨询中心应该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顺利开展。一是要确立心理危机学生的预防与干预的机制,建立“学院-系部-班级-宿舍”预警系统,完善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预案,及时发现校园潜在危机事件,有序定期开展有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疏导服务,尤其关注特殊时间节点,做好新生入学、就业毕业等重要时期的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二是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的学习,组织进行危机个案的督导和研讨,提高专兼职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三是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就医转介制度,将非心理咨询范畴的个案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的评估和治疗。

(五)完善平台保障,提升育人效果。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从软硬件两方面保证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从软件方面上来说,要着力建立一支以专职心理咨询师为重点、以兼职教师相补充,专兼职互补互助的相对具有专业性且素质良好的队伍。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有专项经费保障定期组织教师每年接受固定学时的学术和专业技能培训。从硬件上来说,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心理咨询中心库室。心理咨询中心应配备有预约室、个体咨询室、团体活动室、音乐放松室、图书阅览室、沙盘室等主要功能室,建立健全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和心理咨询伦理守则等规章制度,保障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力争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

四、结语

总体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向着更加科学、专业、规范的方向发展,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立足于本国、本地和本校特色,以学生需求为依据,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全面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心理咨询咨询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5:40:11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7:04
健康咨询
祝您健康(1987年2期)1987-12-30 09:52:28
健康咨询
祝您健康(1986年4期)1986-12-30 09:52:18
健康咨询
祝您健康(1985年3期)1985-12-30 06: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