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2-02-06 15:56王晓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工业

□王晓莲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本文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为例,分析思政教育融入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从2011年开始,我国陆续公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划》《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多项涉及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在政策红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等条件作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正处于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岗位,通过对就业企业的回访,发现新就业的毕业生有以下不足:一是高职的毕业生大多在生产一线岗位,坐不住冷板凳,容易产生浮躁心理。二是学习被动,缺乏钻研精神。高职学生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困难与问题,容易手足无措而退缩,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本科生较弱。三是个人主义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主,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巧妙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工作与学习精益求精、敬业勤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是操作工业机器人基本技能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以ABB1600ID弧焊机器人为教学载体,从认识机器人到熟练操作机器人,实践性较强,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基本编程,“讲,学,做”一体化授课,使学生对ABB机器人的硬件与软件都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具备机器人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安全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二、《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元素

(一)工作细致严谨、做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在中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工匠大师,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推动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2]。工匠精神不仅包含了高超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包括了认真严谨、持之以恒的职业态度,追求完美极致的职业精神。《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操作,在编程与操作机器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运动目标点的示教。示教部分运动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反复调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克服浮躁心理,不骄不躁,认真、耐心、谨慎地操作机器人,并时刻关注机器人本体的姿态以达到合适的位置。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操作,对比学生示教的成果等形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敬业勤勉、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敬业勤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可贵的职业道德精神。“业精于勤”、“天道酬勤”,都饱含着人们对敬业勤勉者的肯定和赞美之情,敬业是个人对从事岗位与职业的态度的体现。通过学习国家在工业机器人方向的战略方针,了解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广阔前景和庞大的人才需求,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承诺,言行一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做人基本的道德品质。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诚信教育力度。比如课程考核阶段,可以适当增加考试诚信分值比例。结合诚信热点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立身之本,是立足社会的基础,没有诚信,必将寸步难行。

(三)安全操作、整洁有序的规章意识。机器人容易因操作不当发生碰撞,造成本体与其他设备的损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在实践操作机器人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如:调试机器人靠近目标点时,正确使用增量模式;机器人实现远距离运动时,需要合理增加运动过渡点,保证机器人安全可靠运行;手动调试机器人时,对机器人进行降速处理;在机器人处于自动状态运行时,必须要与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保证学生在机器人工作范围之外等。本次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将机器人调回到原点位置,取下夹具,将夹具与示教器归位,最后将机器人关闭并断电。同时,加强学生劳动教育,保持实训室干净有序,自觉按照5S标准规整打扫实训室。

三、实现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

(一)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实践技能,更是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高课程思政意识,一是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谨言慎行,以积极的心态上好每一堂课,传播正能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用合理的言行,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二是要善于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思政元素设计教学环节,将专业知识与技能水乳交融,润思政而细无声。

(二)结合思政元素,完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以及实施建议,提出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考核与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开展课程内容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3]。为满足企业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原课程标准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熟练操作机器人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与系统调试能力。现结合思政元素,完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增加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精神,敬业勤勉、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安全文明、整洁有序的规章意识。从单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力的考核逐步向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等多方面延伸。

(三)崇尚科学精神,运用工业机器人发展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材主要阐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为主,对于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沿、进程、现状等内容涉及较少。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朝着模糊控制、智能化、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高精化、网络化及自我完善和修复能力等方向发展,体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水平。工业机器人每个阶段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蕴含众多工科学科的知识积累,集中体现了无数科学家与技术工匠追求真理的研究进程以及人格魅力。专业课教师可以收集从事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工匠事迹风采,用他们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教育学生。同时,通过与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相比较,让学生发现,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起步较晚,但目前我国核心零部件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与国外的先进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工业机器人销量和市场增速稳居世界前列,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自信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积极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完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标准、崇尚科学精神,运用工业机器人发展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为课程思政路径,将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敬业勤勉、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安全操作、整洁有序的规章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专业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成为全方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工业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工业人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