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影被英国纳入国家战争事业,政府建立了以战时宣传为目标的电影制作和放映体系。英国开辟的“银幕战线”在提高民众士气、缓解公众忧虑以及促进电影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英国战争史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地位。①Jeffery Richards and Dorothy Sheridan, Mass-Observation at the Mov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4, p. 140.对于电影宣传折射出的国家动员体系、政府的市场干预和民众观念等,国外学界已有大量探讨。但这些研究多聚焦于战时电影放映,大多从政治学或传播学视角,考察电影摄制和放映制度。②Ian McLaine, Ministry of Morale: Home Front Morale and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World War II, London:Allen & Unwin, 1979; 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Richard Farmer, The Food Companions: Cinema and Consumption in Wartime Britain, 1939-1945,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1. James C. Robertson, The Hidden Cinema: British Film Censorship in Action, 1913-1975, London: Routledge, 1993; James Chapman, The British at War: Cinema, State and Propaganda, 1939-1945, London: I. B. Tauris Publishers, 1998.对电影宣传中政府、影商和受众等主体间的关系缺少分析。战时电影放映不仅包括制度建构,也涵盖国家对电影业的市场干预及对影片主题价值的塑造,这就需要从整体上观察英国战时宣传形态。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制度、市场和价值层面梳理英国战时电影宣传状况,考察电影在战争年代的作用,从而为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社会提供一个影像史视角。
电影在英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随着电影院规模和数量的增多而逐步确立的。①Ross McKibbin, Classes and Cultures: England 1918-195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429.在20世纪初,电影院已成为英国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张,一些精心设计的电影院出现在大城镇及人口稠密的地区。电影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模式,尤其对中下阶层来说,“电影让人们更愿意走出家庭;使教堂和酒店黯然失色;它传播浪漫而非琐碎的价值观”。②Alan Taylor, English History, 1914-194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 181.影像史学者彼得·斯特德(Peter Stead)指出:“在20世纪20年代,看电影已成为流行的娱乐形式,到30年代,它几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③Peter Stead, “The People and the Pictures, The British Working Class and Film in the 1930s,”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82, p. 77.与读书看报不同,电影是一种普遍且流行的媒介,其艺术本性使其自然而然地以“写实”作为基本表达方式④计敏:《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缠——20 世纪上半叶中国话剧与电影创作观念比较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32页。,它不需要深思熟虑就能理解其含义。尤其在有声电影普及后,视听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报刊和广播。相较于私人空间的广播和阅读,公共空间观影同时受到影像本身与其他观众的反应及行为的影响。⑤James Chapman, The British at War: Cinema, State and Propaganda, 1939-1945, pp. 1-2.凭借这一媒介属性与传播优势,电影被视为影响英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1933年,英国电影审查局主席爱德华·肖特(Edward Shortt)指出:“电影对青年一代的影响不可估量,无论好坏,电影对英国的影响力是最强大的……英国的未来、人民的未来乃至我们后代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对电影的管理方式。”⑥“Сinеmа’s Influеnсе оn Yоuth: Lоndоn Suрроrt fоr thе Ноmе Оffiсе Моdеl Соnditiоns Films Unsuitаblе fоr Childern,” Manchester Guardian, 30 May, 1933, p. 11.到1938年,全国每周大约售出2 000万张电影票,这意味着40%的人每周去看一次电影,25%的人每周至少去电影院2次。⑦John Hilton, Rich Man, Poor Man, London: G. Allen & Unwin, 1947, p. 120.到1939年,即使在约克这样中等规模的城市也有10家电影院,每周约有5万名观众,看电影成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⑧Edward Royle, Modern Britain: A Social History 1750-2011, Manchester: Bloomsbury Academic, 2012, p. 316.可见,电影已成为英国主流传播媒介。然而,二战前的英国本土电影业,却长期面临资金和市场难题。
1936年,政府成立由莫因勋爵领导的电影调查委员会,调查表明:尽管英国电影产业日益强大,但外国利益集团(主要是美国)正采取各种手段,以阻止英国电影产量的扩大,进而控制英国电影的生产、放映和分销。①Cmnd 5320, Report of a Committee Appointed by the Board of Trade to Consider the Position of British Films,Lоndоn: Нis Маjеstу’s Stаtiоnеrу Оffiсе, 11th November, 1936, p. 11.英国自身也存在资金供给不足与影片供需矛盾。由于制作影片所需的资金只能以高利率获得,电影的制作成本增加,外国利益集团得以控制英国电影市场,阻碍着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②Cmnd 5320, Report of a Committee Appointed by the Board of Trade to Consider the Position of British Films,Lоndоn: Нis Маjеstу’s Stаtiоnеrу Оffiсе, 11th November, 1936, p. 12.在莫因委员会的建议下,英国政府颁布了《电影摄影法》(Cinematograph Films Act, 1938),延续了关于电影配额的做法,藉此为本土电影放映量设定最低标准。③Cinematograph Films Act 1938, 1938, Chapter 17, London: Eyre and Spottiswoode, p. 1.但迫于美国压力,法案减少了英国电影的配额数量,导致电影制片厂对空间的需求缩减,加上美国企业在英国建立工作室,不再委托英国电影公司,英国电影的需求量相应下降。而受大萧条冲击的伦敦金融资本也不再信任电影行业,英国制片人不得不从美国寻求资金。④Linda Wood, British Films 1927-1939, London: BFI National Library, 2009, pp. 2-3.此外,英国电影业也面临严重的人员流失问题,到1939年,英国电影制片厂工人失业率超过80%。⑤Linda Wood, British Films 1927-1939, p. 45.二战爆发后,为避免敌军空袭,政府关闭了所有影院。尽管不久后电影院重新开放,但政府出于战争目的征用了大量工作室,甚至2/3的电影技术人员被征召入伍,摄影场地数量锐减。⑥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 2.电影业的处境日益艰难。
与电影业的困境形成对照的是,英国政府在二战初期的宣传也面临严峻问题。在紧迫的战争形势下,政府的战争宣传较为迟缓。负责战时官方宣传工作的信息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由于缺乏详细的宣传计划和组织,多数官员都是新招入职,对新闻和媒体的结构与运作模式知之甚少。⑦Nicholas Pronay, “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82, p. 175.加之机构庞杂、分工不明、人员业余,信息部给人留下愚蠢且无能的负面印象。⑧James Chapman, The British at War: Cinema, State and Propaganda, 1939-1945, pp. 14-15.政府在宣传方面准备不足也对战争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在社会层面,民众的战争目标不甚明确,对战争的形势认识不足。和平主义和绥靖主义思潮在英国仍有很大影响力,反战宣传仍出现在公众演讲、报纸、传单和海报上,他们不断打出“停止战争”(Stop the War)的标语,抵制战争的“和平保证联盟”(Peace Pledge Union)也有着强劲的社会影响力。⑨CAB-65-1, “Stop the War”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M. (39) 36, October 16, 1939.这些都加大了政府战时动员的困难,再加上绝大多数底层群体,并不确定纳粹暴政是否比目前遭受的贫困更糟糕。⑩Selina Todd, The Peopl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orking Class, 1910-2010, London: John Murray Publishers Ltd.,2014, p. 122.民众对政府干预媒介宣传的做法也持怀疑态度,认为政治权力主导下的媒介宣传与英国自由民主的政治文化相抵牾,这也构成英国战时宣传的一大障碍。①James Chapman, The British at War: Cinema, State and Propaganda, 1939-1945, pp. 42-43.一些主流报刊如《泰晤士报》尽管承认政府有必要加强宣传工作,但也警告政府不能塑造舆论而走向集权。②“Information and Propaganda”, The Times, June 16, 1939, p. 15.因此,在战争初期,英国政府的动员和宣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以上表明,从二战初期英国战时宣传的整体态势来看,无论是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电影,还是作为官方宣传机构的信息部,都面临诸多掣肘因素,战争宣传效果不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探索如何利用电影这一有着庞大受众群体的大众媒介,进行战时宣传。
影业发展之艰与政府宣传之困,构成了英国战时宣传的制度和市场背景,也凸显出政府对媒介与宣传进行整合的迫切性,这为电影上升为国家宣传事业提供了可能性。但在战争的时局下,将电影用于国家战时宣传事业则取决于政府对电影的综合认知和态度。
为改善战时宣传困局,英国政府将战时宣传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要求战时宣传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致力于凝聚国民战争共识,维持国内秩序;通过宣传拉拢欧美等中立国家,组成反法西斯同盟并确立一致的战争目标③周棉、申晚营:《关于“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请求留英时间考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107页。,赢得战争并重建更好的战后秩序;通过对敌宣传战,击垮法西斯国家的意志。④CAB-67-3-50, Principles Underlying British War Time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P. (G) (39)162, 22 December, 1939.在这种系统的战时宣传机制中,信息部成为对德作战的重要部门。1939年12月,信息部在阐明英国战时宣传的基本原则时强调:“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消极而防御的宣传态势,为获得宣传上的成功,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宣传策略。必须通过宣传以唤醒整个民族,鼓励全民投入到战争这一伟大的民族事业之中,彰显英国的战争目标及其重要性。”⑤CAB-67-3-50, Principles Underlying British War Time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P. (G) (39)162, 22 December, 1939.而在如何实现政府宣传目标的问题上,媒介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影响力较大的电影引起政府重视。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Viscount Halifax)指出:“到目前为止,我对英国未能有效利用电影作为武器的做法感到不安,电影实则是最有效的宣传工具……但我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以真正利用这一最有力的宣传手段。”⑥PRO FO 371/22839, Memorandum by Lord Halifax,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21 October, 1939.在改善国家宣传事业和发挥电影宣传效用的多方诉求下,政府开始重新思考电影在战时的宣传价值。
电影在20世纪前期就被视为最伟大的教育力量①Alan Taylor, English History, 1914-1945, p. 181.,在二战前,英国主流政党十分重视电影作为大众媒介所具有的政治吸引力和引导力。②“The Film World,” The Times, 13 April, 1926, p. 12.在1926年的帝国会议上,政府强调:“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从广义上说,它还是一种强大的教育手段。”③Cmnd 5320, Report of a Committee Appointed by the Board of Trade to Consider the Position of British Films,Lоndоn: Нis Маjеstу’s Stаtiоnеrу Оffiсе, 11th November, 1936, p. 4.随着30年代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电影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扩大,其功能由大众娱乐扩展至政治领域。1933年,英国教育界、文化界及电影界联合组建了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其目标是:通过影响公众观念,引导其对电影承载的娱乐性和教育性的价值认知;就影片来源、条件、影片及器材种类、影片的制作、发行及展览的条件等,向教育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人士提供意见;作为不同影业利益集团之间的联络手段;在必要时成为政府管控电影的咨询机构等。④Linda Wood, British Films 1927-1939, pp. 22-23.1936年,政府成立负责制定电影法案的莫因委员会指出:“电影是当今大众娱乐最广泛的手段之一……也是教育社会各阶层、传播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示民族思想和习俗的最重要手段。在吸引观众方面,电影的潜力几乎是无限的,它的宣传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⑤Cmnd 5320, Report of a Committee Appointed by the Board of Trade to Consider the Position of British Films,Lоndоn: Нis Маjеstу’s Stаtiоnеrу Оffiсе, 11th November, 1936, p. 4.凭借自身优势,电影逐渐被政府视为重要的宣传媒介。
在对德宣战次日,鉴于电影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内阁成员建议重新开放电影院,认为无限期关闭电影院会对民众士气产生不良影响,而士兵也需要观影以满足娱乐和休闲需求。也有官员建议在白天开放娱乐场所,晚上在郊区开放。⑥CAB-65-1, Closing of Theatres and Cinemas,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M. 2 (39) 1st, Conclusions, Minute 1, September 4, 1939.尽管内政大臣在与警察局、航空部和英国广播公司讨论后,决定在适当条件下重新开放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但政府内部在是否开放电影院和娱乐场以及开放时间方面并未达成一致意见。⑦CAB-65-1, Closing of Theatres and Cinemas,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M. 7 (39) 2ed, Conclusions, Minute 1, September 7, 1939.内政大臣和国家安全大臣主张将市中心和城市郊区的电影院、剧院及其他娱乐场所开放至晚上10点,警察局在必要时有权关闭以上场所,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进一步放宽政策是合理的。但贸易部表示,在缺少关于未来娱乐场所政策的情况下,贸易部将疏散相关企业,关闭营业场所,解雇员工等。⑧CAB-65-1, Reopening of Cinemas, The Theatres and other Places of Entertainment,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W. M. (39), 7th, Conclusions, Minute 6, September 14, 1939.经过多次讨论,政府最终决定,除伦敦市中心的小区域外,疏散区的电影院可开放至晚上10点,伦敦市中心的电影院必须在下午6点后停止营业。⑨CAB-65-1, Reopening of Cinemas, The Theatres and other Places of Entertainment,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W. M. (39), 7th, Conclusions, Minute 6, September 14, 1939.在综合考虑战争形势和电影的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政府最终认可了电影的宣传价值。这也表明,电影关涉战时宣传、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军民士气,开始被纳入英国政治议程的优先事项,上升为国家宣传事业。
在将电影产业纳入战时宣传事业后,英国政府强化了对电影制作和放映等环节的管理,以保证电影宣传符合国家战时宣传主旨。电影宣传的重心也从娱乐领域向政治领域位移,并开启了战时电影宣传的政治化转向。
首先,政府强化了对电影业的干预力度,在政治层面建立起战时电影宣传体系。为建立起符合战时需求的电影宣传机制,英国政府首先着眼于电影管理方面的调整。作为电影宣传的主管部门,信息部的职能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发布官方新闻;对媒体,包括报刊、电影和广播进行安全审查;鼓舞士气;为其他政府部门开展宣传活动;向敌国、盟国和中立国进行针对性宣传。①James Chapman, The British at War: Cinema, State and Propaganda, 1939-1945, p. 139.但在战争初期,信息部未能快速适应战争带来的社会变化,其下辖的电影司也被批评缺乏明确的政策方向。②Jeffery Richards and Dorothy Sheridan, Mass-Observation at the Movies, p. 12.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采取新的强化措施,调整信息部功能。在1941年7月的内阁会议上,丘吉尔强调:“信息部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与战争有关的任何消息要充分而快速地对外传达,并与英国的安全利益保持一致;其二,宣传并阐释政府之战争政策,维持公众士气,鼓励其致力于战争事业,准确传达战争信息和政府意见,推动政府战时政策的实施。”③CAB-66-17-12, Information and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P. (41) 149, 2 July, 1941.在这一安排下,信息部的职能被集中到与战争相关的信息传播方面。信息部下辖的电影司(Films Division)也因此成为保障电影宣传符合国家战时需求的重要部门,除了作为直接的电影审查机构以及承担宣传和培训制片人的职能外,电影司还负责将稀缺的影片资源分配给商业电影制片人,以便制作商业类影片,并有效阐明政府战时宣传的原则。④Marcia Landy, British Genres: Cinema and Society, 1930-196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141.通过调整信息部的机构和职能重点,政府在政治上确立了电影宣传的组织和管理架构。
为适应战时宣传形势,政府对电影审查制度进行调适。在信息部看来,要发挥电影的战时宣传作用,必须熟练运用电影审查机制,保证电影的价值符合战时需求。英国电影审查制度始于1909年颁布的《电影放映法》(Cinematograph Act 1909),法案赋予地方当局颁发电影放映许可证的权力,以确立电影审查的法律基础,但法案未设立法定的电影审查机构。⑤Ross McKibbin, Classes and Cultures: England 1918-1951, p. 423.电影审查主要由电影审查委员会、制片公司、地方政府、社会评论家或电影审查改革者等机构或人员实施。⑥James C. Robertson, The Hidden Cinema: British Film Censorship in Action, 1913-1975, p. 5.由此造成电影审查相对分散且审查主体职能重叠的局面。在政府决定重新开放电影院后,电影审查也被提上政治议程,一些政府人员认为,政府在战时应对电影实施审查,新闻片也要受到监督,以保证电影尽可能公正地反映现实。①“Film Censorship,” The Times, 25 January, 1940, p. 3.但内阁认为:“对电影宣传相关部门来说,判断电影是否涉密、决定电影是否上映或删减等问题比较简单,但对电影宣传问题的处理则复杂得多,海军部、战时内阁、空军部或外交部,都无法处理这些问题。”②CAB-67-1-40, The Press and Censorship Bureau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Sir Walter Monckton,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P. (G) (39) 162, 22 December, 1939.为强化对电影宣传和审查的管理,政府将新闻审查处与邮电审查局并入信息部,在制度和组织层面统一战时宣传与信息审查。③Nicholas Pronay, “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 186.在具体的执行方面,政府规定,任何电影摄制计划都要经电影司批准,电影的安全审查主要由军方执行,凡是涉及军舰、坦克、军用飞机或穿军装人员的电影,都要首先获得军方批准。④S. P. MacKenzie, British War Films, 1939-1945: The Cinema and the Services, London: Hambledon and London Ltd., 2001, p. xi.通过对信息部政治审查和军方安全审查的安排,英国建立起较为集中的、制度化的电影宣传体制。
其次,政府整合了影业相关利益群体,加大对电影产业的资助力度,以保障电影宣传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英国电影市场有着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他们对纪录片、故事片和新闻片的价值有着不同认知。商业类片商倾向于通过故事片影响观众的情感和价值,而电影专业人士则认为纪录片是处理“重大问题”的理性方式,以吸引受教育群体。政府则推崇新闻片,以此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观众传达日常新闻和观点。⑤Nicholas Pronay, “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 173.这些将电影娱乐价值与宣传价值分开强调的情形,反映出不同利益群体对电影的定位存在差异。商业故事片的支持群体更关注电影的票房和商业价值,而电影专业人士主张采用纪录片进行宣传。⑥James Chapman, The British at War: Cinema, State and Propaganda, 1939-1945, p. 47.政府则希望通过新闻片客观传达战争信息,并将之视为影响力最大的媒介之一。⑦“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The Times, 26 October, 1939, p. 4.信息部大臣约翰·里斯(John Reith)呼吁:“在各类电影产业部门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与新闻片公司合作,没有他们的合作,我们几乎不可能发布有利的消息。”⑧Nicholas Pronay, “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 186.为调和不同群体的利益,1940年,电影司根据政府战时宣传原则中“英国为何而战”“英国如何战斗”“要胜利就要有牺牲”的三大主题,制定了多元化电影宣传类型。关于“英国为何而战”的主题,可以在故事片、纪录片和动画片中处理,故事片可以展现英国人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其独立、坚韧、同情弱者的民族特性,彰显英国的自由理念和议会制政府等思想和制度。关于“英国如何战斗”的主题,可以故事片、纪录片、新闻片等多种形式展现,政府要着手制作系列纪录片,向国内外表明英国致力于战争的程度。①PRO INF 1/867, Programme for Film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29 January, 1940.这也是英国政府首次制定明确而具体的战时电影宣传策略。
为保障电影的市场供给,政府加大了对电影产业的资助和调整力度。广泛的电影宣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将电影纳入国家宣传事业后,信息部接管邮政局电影组(General Post Office Film Unit),改组为皇冠电影组(Crown Film Unit),直接参与制作信息短片和纪录片。②Peter Miles and Malcolm Smith, Cinema, Literature and Society: Elite and Mass Culture in Interwar Britain,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p. 238.信息部也通过与影商合作的方式资助电影业。政府通过与迈克尔·巴尔康(Michael Balcon)等制片人合作,直接资助鲍威尔(Powell)和普斯伯格(Pressburger)等人的影片制作。③Ernest Betts, The Film Business: A History of British Cinema, 1986-1972, London: Allen & Unwin, 1973, p. 194.在1940年政府开支特别委员会禁止对电影制作进行直接的资金支持后,信息部制定了间接资助政策:通过控制胶卷的供应,并从军人中吸收演员和关键的技术人员,以影响制片人;利用行政手段帮助电影生产商。④Sue Harper, “The Years of Total War: Propaganda and Entertainment,” in Christine Gledhill, Gillian Swanson, eds.,Nationalising Femininity: Culture, Sexuality and Cinema in World War Two Britai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93.由于政府控制着电影库存和工作室空间,这就促使制片人在电影类型和主题选择方面,必须与政府宣传主旨保持一致。⑤Robert Mackay, “Safe and Sound:New Music in Wartime Britain,” in Nick Hayes and Jeff Hill, eds., “Millions Like Us”? British Cultur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86.为扩大电影传播范围,政府还推行非院线放映,在郊区、农村、教堂和工厂食堂公映宣传影片。⑥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 7.电影司为非院线放映专门制作了《煤炭战线》《空战》《海岸防卫》等多部影片,1940—1943年间,非院线的电影数量超过了院线数量。⑦Helen Forman, “The Non-Theatrical Distribution of Films by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82, p. 230.为推动本土电影的国际化传播,在政府的主导下,以《雄狮添翼》(1939)为代表的反映英国致力于战争的大量影片被投放到南非、新西兰、印度、新加坡、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⑧“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The Times, 26 October, 1939, p. 4.英国战时影片宣传的市场供给和传播形态日益多元。
最后,政府兼顾电影的娱乐功能和政治传播价值,介入电影题材选择和价值导向的塑造。由于“电影在促进战时国家事业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后方,它非常有助于维持民众士气。”⑨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 4.利用电影影响民众认知也一直是英国政府推行电影宣传的重要目的。围绕战时宣传主题,信息部强调,在宣传英国为何而战时,政府各部门要致力于彰显两大主题:英帝国和其他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英国在这种危险中的地位与象征。前者旨在纠正社会上关于英国并未受到攻击等错误的安全观,后者旨在凝聚国民士气和力量,引导民众客观认清战争形势以及战争对英国军队、社会和经济的影响。①CAB-67-3-50, Principles Underlying British War Time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 P. (G) (39)162, 22 December, 1939.为此,信息部与专业电影团体联合成立了思想委员会,与编剧协会选出的导演和编剧进行讨论,以保证电影宣传的主题和价值与官方思想相一致。②Sue Harper, “The Years of Total War: Propaganda and Entertainment,” p. 194.这方面的代表是影片《救济中的爱》,由于该片揭示了大萧条年代的黑暗现实,其在战前未能通过审查。1941年,制片人在片头和片尾加上了响应政府战时号召的字幕,很快获得放映许可。③Malcolm Smith, Britain and 1940 History: Myth and Popular Memory, 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7, p. 101.政府对电影主题的强调并不是建立在削减电影娱乐价值的基础上,电影司声明:“电影作为一种流行媒体,良好的娱乐功能是其成为好的宣传媒介的必要条件……只有进一步考虑这些因素,电影宣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④INF 1/867, Programme for Film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29 January, 1940.这种兼顾电影政治性和娱乐性的做法,保证了电影对民众的吸引力。
为服务于国家战争事业,政府对电影题材及其承载的价值进行规划。在电影题材选择方面,电影司和非官方制片人花费大量时间,与农业、卫生和教育部门讨论战时英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为电影主题的选择提供更加广泛的思路。⑤Helen Forman, “The Non-Theatrical Distribution of Films by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p. 222-223.为鼓励民众投入战争事业,信息部制定了详细的电影主题和摄制方案:首先,精心制作关于各战争部门的影片;其次,拍摄战争附属部门的短片,如商船、军需品、造船、海岸指挥、渔民对海战的支援等;电影题材要强调“要胜利就要有牺牲”的宣传主旨:英国有着不怕牺牲的民族特性;英国的制度是以牺牲为代价而确立和延续的。在宣传“英国如何战斗”的主题中,强调商人和渔民在海战中的奉献,用纪实方式展现铁路工人和所有工人阶级做出的牺牲,牺牲应该表现为一种勇敢且自豪地接受的价值。⑥INF 1/867, Programme for Film Propaganda,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29 January, 1940.为灌输以上意识形态,政府规定所有电影院每周必须放映五分钟短片,以反映政府宣传主题。1942年,政府又以每月播放一部阐释性强、时间更长的电影取代五分钟短片。⑦Jeffery Richards and Dorothy Sheridan, Mass-Observation at the Movies, p. 12.政府也十分重视战时电影的教育和规训功能。为禁止在公开场合讨论机密事项,信息部着手制作了一批保密宣传电影,在电影上映时,影院银幕上都要出现关于保密的警告。⑧CAB-65-2, Wаrпiпgs Аgаiпst thе Disсиssiоп оf Сопfidепtiаl Маttеrs iп Риbliс Рlасеs,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W.M. (39) 44th, Conclusions, Minute 12, November 15, 1939.通过塑造电影的主题和宣传价值,电影宣传的强制性色彩和政治动机进一步凸显。
简言之,在将电影提升至国家事业的过程中,英国政府通过制度建构、市场干预和价值塑造等手段,建立起符合战争需求的电影宣传体制。在政府的主导下,作为大众娱乐媒介的电影,从生产到放映的各环节,都表现出浓厚的政治化色彩,英国战时电影宣传机制也得以生成。
经过政府、商业团体以及电影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英国电影业和政府宣传的困局得以改善。电影在有效传达政府战时目标的同时,也为影业自身的发展带来转机,影片对普通民众价值诉求的彰显,也深刻影响英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从政治层面来看,战时电影宣传实现了政治话语的影像呈现,展示了战时英国的国家形象,增强了民众的社会凝聚力。战时电影宣传扭转了战争初期民众对战争形势和战争目标缺乏明确认知的不利局面。如影片《雄狮添翼》,让民众首次有机会了解战争形势,彻底放弃对法西斯的同情。①Michael Powell, A Life in Movies: An Autobiography, London: Heinemann, 1986, p. 335.影片《太平洋战争》运用大量地图展示战场形势,让观众“理解了此前没有真正理解的东西”。②Tom Harrisson, “Films and the Horne Front: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Effectiveness by ‘Mass-Observation’,”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 242.以阐释“英国为何而战”的主题影片《魔影袭人来》,反映出战争年代人们对爱国主义价值的认知和推崇。③Marcia Landy, British Genres: Cinema and Society, 1930-1960, p. 31.该片收获了1941年的最高票房,彰显出民众对政府宣传主题的认可。④Jeffery Richards and Dorothy Sheridan, Mass-Observation at the Movies, pp. 12-13.战时电影增进了民众对国际局势的了解。大批新闻短片介绍了日本对中国的轰炸以及意大利对非洲的侵略,让每周多达1 900万的观众了解了国外战事。⑤Malcolm Smith, Britain and 1940 History: Myth and Popular Memory, p. 22.战时社会调查显示:电影不仅传播了新信息,也让民众在生活上更加节俭,鼓励人们以各种方式参与战争事业,增强了国民的爱国情感和安全意识,有助于民众更清晰地观察时局。⑥Wartime Social Survey,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Films and the Public, RG 23-2, The National Archives, N. S. 2/1941.这些战时影像推动了社会上下形成统一的战争目标。1940年底,电影部门和纪录片运动者认为:“民众决心完成赢得战争的任务,他们需要电影提供实用性信息以实现战争目标,这也体现在民众和政府部门对电影的巨大需求中。”⑦Helen Forman, “The Non-Theatrical Distribution of Films by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 232.阿德盖特指出:“在促使人们坚持战争年代的新共识方面,电影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⑧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 13.
战时电影宣传塑造了英国的国家形象,凝聚了民众对国家事业的认同。电影史家詹姆斯·查普曼(James Chapman)认为,如果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个社会或政治有机体背后的理念或信仰,电影则可承担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它反映或积极促进特定的意识形态。⑨James Chapman, The British at War: Cinema, State and Propaganda, 1939-1945, p. 3.在政府的推动和电影界的支持下,爱国与奉献等符合战时需求的价值被植入影片。英国第一部战争宣传片《雄狮添翼》,用雄狮比喻英国,舆论将之视为“英国精神”和“英国勇气”的影像呈现。①Jeffery Richards and Dorothy Sheridan, Mass-Observation at the Movies, p. 154.信息部制作的纪录片《海湾英国》(1940),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强调英国的岛国地位及其优势,展现了英国在海陆空各条战线致力于战争的国家形象。②Robert Mackay, Half the Battle: Civilian Morale in Britai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57-158.历史学家罗斯·麦基宾(Ross McKibbin)指出,战时电影宣传使英国建立起符合战争事业的价值体系。③Ross McKibbin, Classes and Cultures: England 1918-1951, p. 452.一些成本较低的电影如《母亲莱利侦探》(1943)和《黎明即起》(1943)等,反映了普通民众在维护秩序和正义方面的作用,塑造了“举国一致”的国家形象。④Richard Farmer, The Food Companions: Cinema and Consumption in Wartime Britain, 1939-1945, pp. 159-160.随着影片传播形态的多元化,“大量的影评、解说和被译成多国语言的电影传至海外,揭示了英国的国家形象和人民的勇气与决心,新闻片、纪录片和故事片在此方面都发挥了作用”。⑤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Debates, 7 July, 1942, Fifth Series, Vol. 381, Col. 656.在叙事手法上,电影商与制片人将普通民众的工作和生活与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勾连起来,如《与祖国同在》和《百万同胞》等影片,折射出战争年代英国的民族形象,凝聚了民众对国家事业的认同。《泰晤士报》评论认为:“战争伊始,所有与塑造舆论和认同有关的人都期望电影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银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宣传媒介。”⑥“British Films Abroad,” The Times, 28 August, 1942, p. 5.
从影业自身发展来看,政府对电影市场的支持推动了影片技术和质量的提高,英国电影业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政府对电影行业的支持,扭转了战争初期影业发展困局。由于英美在电影方面的合作,加之战时观众对电影的巨大需求,英国电影质量大幅提高。以《伦敦可以承受》(1941)、《倾听不列颠》、《战火已起》(1943)为代表的战时影片,通过对蒙太奇技术的应用,将英国展现为一组不同的、独特的片段、影像和远景的集合,它们共同构成甚至超越为一个共享的社会整体。⑦Kent Puckett, War Pictures: Cinema, Violence, and Style in Britain, 1939-1945,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17, p. 14.这些新的电影摄制技术不仅使影片质量得以提高,也获得政府支持。信息部电影司表示:“无论何种时长或何种类型的电影,只要是高质量影片,都将获得政府支持。”⑧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Debates, 7 July, 1942, Fifth Series, Vol. 381, Cols. 656-657.英国影片质量及其对受众的影响更加直观和深刻,针对战时英国电影质量的调查显示:9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1939年以来,英国电影质量获得显著提高。⑨Guy Morgan, Red Roses Every Night: An Account of London Cinemas Under Fire, London: Quality Press, 1948, p. 98.尽管战争导致英国电影业生产被打乱,但私人电影公司和政府资助的影片,其质量和水平都获得较大提高,电影公司仍取得每年制作60部故事片的业绩,尽管这只是20世纪30年代年均产量的1/3,但其水平很高。一些著名的电影公司如伊灵制片厂(Ealing Studios)、英国国家电影公司(British National Films Company)和兰克公司(The Rank Organisation)获得较大发展,政府资助的纪录片和故事片等影片的质量也显著提高。①Sarah Street, British National Cinema,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pp. 13-14.
战时电影满足了民众的在战争环境下对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需求,这也反过来推动了英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百万同胞》和《最后突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受到观众欢迎,此类战时宣传影片用一种易于理解的形式,向大众展示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和战争的现实。电影对战争年代普通士兵和工人进行现实主义刻画,民众的关注点和生活境况都成为战时影像叙事的一部分。电影从对普通人的认同到政治上认可民众需求和愿望的转变,迎合了观众的喜好。②David Morgan and Mary Evans, The Battle for Britain Citizenship and Ideolog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Routledge, 1993, pp. 70-71.对格拉斯哥、利明顿和布里斯托三个城市的调查显示,电影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报刊、海报或其他媒介,三地民众对电影的支持率分别为85%、87.6%和 90.2%。③Wartime Social Survey,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Films and the Public, RG 23-2, The National Archives, 13 September,1941.1943年的战时社会调查显示,英国70%的成年人会去电影院,32%至少每周去电影院一次或更多,看电影成为战争年代根深蒂固的社会习惯。④J. P. Mayer, British Cinemas and Their Audiences, London: Dennis Dobson, 1948, p. 253.观众对战时电影的支持推动了电影产业的繁荣,从1939年到1945年,英国每周观影人数从1 900万上升到3 000万。⑤Sarah Street, British National Cinema, p. 14.在整个战争期间,英国电影院的运营规模始终在4 600家以上,英国电影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创造力都取得长足进步,二战时期也被视为英国电影发展史的“黄金时代”。⑥Philip M. Taylor, “Introduction: Film, the Historian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Philip M. Taylor, ed., Britain and the Cinetn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8, p. 6.
在社会层面,战时电影宣传彰显了普通民众的价值,其对民众诉求的关注也深刻影响了战后英国的社会变革。电影是一定社会思想的艺术呈现,尽管英国的战时电影宣传类型多样,但其也有着共同的主题:英国的战争是包括平民和军人在内的“人民战争”(people’s war),为了社会团结和集体的利益,需要克服内部差异。⑦Marcia Landy, British Genres: Cinema and Society, 1930-1960, p. 143.在宣传过程中,电影通过多种方式塑造“人民战争”的价值目标,彰显民众为战争做出的努力。如以不列颠之战为主题的《伦敦可以承受》,记录了各职业群体如何见证和参与战争,反映了“人民战争”的精神实质。⑧Peter Miles and Malcolm Smith, Cinema, Literature and Society: Elite and Mass Culture in Interwar Britain, p. 241.围绕英国民众在战争年代的奉献和牺牲,工人阶级的特性及其奉献成为电影宣传的重要风格。如1942年上映的《领班去法国》,影片根据作家J.B.普列斯特里的小说摄制,讲述了英国工人为粉碎纳粹阴谋,去法国修理机械的故事,影片采用纪录片的摄制手法,深入工厂车间,彰显出工人阶级对国家战争事业的认同。①Ernest Betts, The Film Business: A History of British Cinema, 1986–1972, p. 197.在以《百万同胞》为代表的诸多影响力较大的战时影片中,工人阶的人物特性也得到充分展现。②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 14.大量非院线影片将民众的日常生活搬上银幕,使大后方观众的个体经验得到升华和放大。③Helen Forman, “The Non-Theatrical Distribution of Films by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 230.这些电影在叙事风格上不再聚焦于某一主角,转而呈现多元化的人物群像,其叙事结构也不再是严格统一的经典模式,而是对多个故事情节的连载,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和地区背景的多元人物特性。④Marcia Landy, British Genres: Cinema and Society, 1930-1960, p. 143.因而,普通民众的价值在战时影像中得到了多维展示。
英国电影宣传实现了媒体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其对民众诉求的表达也超越了战时宣传的范畴,为英国战后秩序的重塑发出时代的先声。电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媒介,它反映了人们经验的不断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整个国家的舆论。战时电影宣传通过捕捉二战期间民众的思想和心理,传播了这一时期民众的忧虑。⑤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 12.在战时影像宣传中,民众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诉求也在银幕上得到展现,他们期待着用先进技术打破阶层固化。这种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期望在诸如《他们进城了》等影片中得到持续体现。⑥David Morgan and Mary Evans, The Battle for Britain Citizenship and Ideolog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p. 64-65.电影《救济中的爱》在片尾的直接呼吁:“英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有着出色的反应,回报他们的必将是崭新的英国。”⑦“Love on the Dole,” Monthly Film Bulletin, Vol. 8, No. 88 (April, 1941), p. 43.在英国不断取得军事胜利的背景下,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到战后重建,在此背景下,诸多宣传影片以面向未来的方式,在教育、住房、就业、城市规划等方面表达公众诉求,这些主题得到政府的认可,被写入英国战后改革的蓝本《贝弗里奇报告》以及 1944 年的《巴特勒教育法》中。⑧Helen Forman, “The Non-Theatrical Distribution of Films by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Nicholas Pronay and D. W. Spring, eds., Propaganda, Politics and Film, 1918-1945, pp. 232-233.对此,阿德盖特强调:“英国电影并没有为战争与社会变革等重大问题提供简明的答案,但它确实有力地证明了这一事实:人们认为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的战时经历而产生的,且这些变化是有益的。它充分证明,一旦战争胜利,人们就渴望和承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⑨Anthony Aldgate and Jeffrey Richards, Britain Can Take It: The British Cinem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 13.因此,战时电影宣传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并推动着英国战后的社会变革。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电影宣传是战争环境下政治与媒介互动的产物,英国政府凭借对电影媒介的有效利用,在宣传领域开辟了一条内容丰富且影响广泛的“银幕战线”。电影进入国家宣传事业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因果逻辑,它是在影业自身发展艰难和政府宣传面临诸多掣肘的“双重困境”下,凭借其独特的媒介属性、政治功能和宣传价值,而获得了政治上的认可,成为政府在战争环境下动员民众以及传达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在战争的特殊背景下,英国电影业的发展获得了全社会的支持。它代表着国家和个人生存面临威胁时刻,英国各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共识与合作。①Marcia Landy, British Genres: Cinema and Society, 1930-1960, p. 25.电影在本质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但它有着启发、鼓励和引导大众思潮的作用。在战时电影宣传中,英国政府兼顾电影的娱乐价值和政治功能,从影像媒介的生产、放映、传播形态及内容等方面综合考量,进而主导了战时电影宣传,凸显出国家政治力量对媒介的强势干预,反映了战时英国国家动员体系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强势渗透。在此过程中,英国政府通过制度建构、市场干预和价值塑造等手段,将电影宣传纳入国家事业,从主题选择到影片制作,再到政治审查与上映,英国电影宣传各环节始终与政府宣传主题相契合,媒介宣传与国家战时需求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战时电影宣传实现了英国政治话语的影像传播,塑造了英国战时国家形象并凝聚了民众对国家战争事业的认同。随着国家力量对电影市场的强势干预,英国电影业扭转了长期面临的发展困境。战时电影宣传对民众价值的彰显,不仅有利于动员民众参与战争事业,也深刻影响到英国战后的社会改革。因而,无论在战争史还是在英国电影史上,二战期间英国政府主导的战时电影宣传均有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