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坚
考察1215年大宪章的原始文书(originals)并非始于晚近,最早的研究是布莱克斯通爵士(William Blackstone)于1759年出版的《大宪章与森林宪章》。该书以大英博物馆藏1215年大宪章Ci本为基础,以严谨的专业校勘学方法核对了主教的开封验证函令(litteras testimonials patentes)①为了防止大宪章正本文书内容被篡改,教皇的代理人潘道夫(Master Pandulf)于1215年大宪章颁布后不久就出具了一份验证文书,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份权威的文本,详见后文论述。,首次给出1215年大宪章的文本,首开以原始文书开展历史研究的先河。②William Blackstone, The Great Charter and Charter of the Fore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59, pp. 10-24.不仅如此,布莱克斯通以文书(diplomatic)本身为目标,兼具人文主义古物研究与理性主义校勘传统的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1810年,成立不久的英国档案委员会(Record Commission)在编订《王国制定法大全》(Statutes of the Realm)时借鉴了上述思路,不过此番是以L本为基础,同时与Ci本、Cii本和主教的验证函令校对,并于注释中标明四者之差异。①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UK: Penguin Books, 2015, pp. 33-34.当时如日中天的宪政史学派也受此种研究方法的影响,如斯塔布斯主教(William Stubbs)分别在1868、1870年出版的《约翰王大宪章》《宪章精选》两书中,所载大宪章文本均以Ci本、Cii本为校勘基础,他认为Cii是更优版本。②其中,《约翰王大宪章》(Magna Carta Regis Johannis)一书并非公开出版物,而是牛津大学自印本,专用于内部教学,并无可堪援引的出版信息。至于后者请参见William Stubbs ed., Select Charters and Other Illustrations of English Constitutional History from the Earliest Time to the Reign of Edward the Fir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70, pp. 288-298.到1914年,麦克奇尼为纪念大宪章颁行700周年所著文章说明,学者对四份正本文书及其来龙去脉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③W. S. McKechnie, Magna Carta: A Commentary on The Great Charter of King John, Glasgow: James Maclehose and Sons, 1914, pp. 169-182.
20世纪上半叶,当“辉格传统”即将被画上句号时,以原始文书为基础,以古文书学(diplomatic)与古文字学(paleography)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日渐勃兴,这更直接反映在大宪章的研究中。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福克斯(John C.Fox)、柯林斯(A.J.Collins)、普尔(R.L.Poole)、切尼(C.R.Cheney)、霍尔特(J.C.Holt)、戴维斯(G.R.C.Davis)、加尔布雷斯(V. H. Galbraith)相继发文,就1215年大宪章签署日期及6月10日至25日这一关键时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时序展开了激烈争论。④John C. Fox, “The Originals of the Great Charter of 1215”,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39, No. 155 (Jul.,1924), pp. 321-336; A. J. Collins, “The Documents of the Great Charter of 1215”,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34 (1948), pp. 233-279; A. L. Poole, From Domesday Book to Magna Carta, 1087-121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pp. 473-474; C. R. Cheney, “The Eve of Magna Carta”, Bulletin of the John Rylands Library,38 (1956), pp. 311–341; J. C. Holt, “The Making of Magna Carta”,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72, No. 284(Jul., 1957), pp. 401-422; G. R. C. Davis, Magna Carta, London: The British Museum, 1963, pp. 9-21; V. H. Galbraith, “A Draft of Magna Carta (1215)”,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53 (1967), pp. 345-360.至上个世纪末,虽未有定论,但对其中几个关键时间点,如《男爵条例》(Articles of Barons)签订时间、正本文书缮写与制印时间,以及最终达成和平的时间已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⑤D. A. Carpenter, The Reign of Henry III, London and Rio Grande: The Hambledon Press, 1996, pp. 1-16; D. A.Carpenter, Magna Carta, pp. 361-366; Nicholas Vincent, Magna Carta: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 72.新世纪以来,学者的研究重心有向大宪章正本文书缮写、颁行方面转变之趋势,如罗兰兹(I.W.Rowlands)基于国王发往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针对大宪章执行的开封特许状(letters patent),以及偶然载于王室文秘署特许状卷宗(patent rolls)背面的一份关于大宪章颁行的备忘录,据此估测大宪章的颁行过程及目的地。⑥I. W. Rowlands, “The Tex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rit for the Publication of Magna Carta, 1215”,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124, No. 511 (Dec., 2009), pp. 1422-1431.再如,文森特(Nicholas Vincent)在论及王室文秘署缮写与制印流程时谈到,在特殊情势下,王室文秘署并不排斥由受益人自行缮写的文书,且完全有聘请外援抄工的可能。他还指出,1215年大宪章的四份正本中,Ci本与Cii本很有可能由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而L本与S本则可能由主教缮写室抄工缮写。①Nicholas Vincent, Magna Carta: Origins and Legacy, Oxford: Bodleian Library, 2015, pp. 195-196.卡朋特(D.A.Carpenter)亦持同样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大宪章在颁行时可能并非依赖郡守路径,而是主教路径。②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p. 373-379; Nicholas Vincent and D. A. Carpenter, “Who Did (and Did Not) Write Magna Carta”, https://magnacarta.cmp.uea.ac.uk/read/feature_of_the_month/Jun_2015_3, 2021-07-29.总之,新世纪以来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路径,但相关成果或失之于简,仅是一个初步判断;或无意做整体性探讨,仅涉及问题的一个方面。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古文书学与古文字学方法考察1215年大宪章四份正本文书的文本、制式与字体,以评估教会在其缮写、颁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215年大宪章幸存四份正本,此外还存有诸多“副本(copies)”“草稿本(drafts)”等版本(versions)。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存在一个单独的、作为其他正本源头的“母本”③Claire Breay, Magna Carta: Manuscripts and Myths, London: The British Library, 2002, p. 34; Nicholas Vincent,Magna Carta: Origins and Legacy, p. 198; 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9.,而是同时存在一系列相对正式、地位相同的“原本(original)”。这些文书以固定的格式如实记录授受双方口头达成的一致意见,每一份文书均具同等效力。这些原本也即所谓“正本”,或称“正式缮写本”(engrossments),其特点有三:其一,一般以颇具装饰功能的字体缮写,以体现正式性;其二,以特定的方式在文书上制印(sealing),以彰显原真性与权威性。如王室颁行的特许状中往往有“亲手给予(data per manum)”的格式语句,意义在于“以国王权威授权文书的最终缮写与制印”;④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10.其三,正本文书中往往罗列若干见证人,以增强法律效力。
大宪章正本颁行之后,鉴于其权威性与重要性,人们往往将大宪章正本抄录在各种登记簿与文书汇编之中加以保存,比如修道院的契据册(cartularies)、主教座堂的登记簿(registers)、编年史(chronicles)、制定法汇编(statute books)等。⑤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19.这种后来再次抄录的版本就是所谓副本,当然这些副本可能来源于某一正本,也可能是彼此之间相互传抄,从而形成副本大量流传的状况。大宪章副本也是手写,但无印章,而且绝大多数载体为多卷册,而非单页皮纸。不管怎样,是否携带印章是区分正本与副本的核心要件。草稿本则是指大宪章正式缮写之前的草稿,或者来源于此类草稿的副本。逐字逐句的校勘表明,草稿本对部分条款的描述要早于正本文书,如1967年加尔布雷斯在亨廷顿图书馆发现的一份大宪章的最终草稿,其内容已经无限接近大宪章正本,但仍有部分条款与正本文书有出入。⑥V. H. Galbraith, “A Draft of Magna Carta (1215)”,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53 (1967), pp. 347-352.
这四份幸存的1215年大宪章正本分别是Ci本、Cii本、L本与S本,它们在来源(provenance)、外观尺寸、制印方式、与文本内容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第一,四份正本来源不同。17世纪时,典狱长爱德华·德林爵士(Sir Edward Dering)在多佛尔城堡(Dover Castle)的案卷中发现Ci本,并将其呈送给罗伯特·科顿爵士(Sir Robert Cotton)。①W. S. McKechnie, Magna Carta: A Commentary on The Great Charter of King John, p. 165.在1731年的一场大火中,该文书印章融成一团,文书整体受热皱缩,局部被烧穿,少量文字缺失。为保护这份岌岌可危的文书,雕刻家约翰·潘恩(John Pine)以Ci本为基础摹刻了一份副本,并于1733年出版发行。19世纪30年代,不当的修复方法又导致Ci本绝大部分文字肉眼不可见。所幸2014年大英图书馆以“紫外线照射”又让Ci本更多的字迹得见天日。Cii本的早期历史相对模糊,1629年,其最初持有者汉弗莱·怀姆斯(Humphrey Wyems)将其呈献给了科顿爵士。②W. S. McKechnie, Magna Carta: A Commentary on The Great Charter of King John, pp. 166-167.科顿藏品进入大英博物馆后,正式引证号为Cotton Augustus ii.106.,但一般被称为Cii本。L本来源较为清晰,证据有五:其一,发现于林肯主教座堂档案库;其二,文书背面两处以正面同样字迹书写的LINCOLNIA字样表明,该文书在缮写时去向已定;③Lincoln Cathedral Archives A1/1/45, endorsement.英国林肯郡档案馆(Lincolnshire Archives, UK)档案管理员西蒙娜·巴德利(Simone Baddeley)为笔者制作了该原始文书的扫描件(背面),谨致鸣谢。关于两次背书的LINCOLNIA一词意涵,参见 Nicholas Vincent, Magna Carta: Origins and Legacy, p. 198.其三,L本背书I.j.以及XXXXa visa字样是林肯主教参事会(Dean and Chapter)档案库常用编号方式;④Lincoln Cathedral Archives A1/1/45, endorsement; A. J. Collins, “The Documents of the Great Charter of 1215”,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34 (1948), pp. 264-265.其四,至迟在14世纪30年代,L本就被抄进林肯主教座堂的契据册(Registrum);⑤A Copy of Magna Carta in Lincoln Registrum, Lincoln, Lincolnshire Archives, MSS. D&C/A1/6/fos.5v. -7v.其五,文秘署特许状卷宗背面偶然留下的关于1215年大宪章颁行列表中曾提及,一份正本文书交给了林肯主教。⑥TNA, C 66/14, membr. 23, dorse.英国档案委员会由此认为L本更具权威性,他们在1810年编纂《王国制定法大全》时,将其作为主要参考版本。⑦W. S. McKechnie, Magna Carta: A Commentary on The Great Charter of King John, p. 167.S本虽然发现较晚(约1814年),但其来源也相对清楚,证据有三:其一,发现于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档案库;其二,S本背书文字为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档案库常用编号方式;⑧Salisbury Cathedral Archives Press IV, C. 2: Royal Charters No. 39; A. J. Collins, “The Documents of the Great Charter of 1215”,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34 (1948), pp. 265-266.其三,至迟在13世纪末期,S本就被抄录进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的《契据册 C》(Liber Evidentiarum C)。⑨A Copy of Magna Carta in Liber Evidentiarum C, Salisbury Cathedral Archives, FG/1/1, pp. 51-59.
第二,四份正本在外观尺寸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其中,Ci本与S本为直式样式(portrait format),Cii本为景观样式(landscape format),L本则为方形样式(square format)。①Nicholas Vincent, Magna Carta: Origins and Legacy, p. 189.1215年大宪章全文约3 550个拉丁单词,Ci本与S本分别以85行(外加一行补注)和76行书写完成,Cii本则以51行书写完成(外加一行补注),L本则以54行书写完成。Ci本、Cii本、L本、S本的具体尺寸分别是:310×505+49mm;514×343mm;451×454+55mm;354×405+30mm,加号后数字为底部皮纸折边(plica)宽度。②Claire Breay, Magna Carta: Manuscripts and Myths, pp. 37-38; Nicholas Vincent, Magna Carta: Origins and Legacy,pp. 206-213.
第三,四份正本通过制印而非传说中的签字方式获得权威,但其制印方式也不尽相同。③Joseph Martin Kronheim ed., Pictures of English Histor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Period, London: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 1868, XXIV: King John and Magna Carta.页码.12、13世纪之交,以皮纸标签条或丝线绳悬挂火漆国玺印章(great seal)的双尾制印法(surdouble queue)是特许状常见制印方式。④Pierre Chaplais, English Royal Documents: King John to Henry VI, 1199-146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pp. 11-12; Claire Breay, Magna Carta: Manuscripts and Myths, pp. 38-39.在四份正本中,唯有Ci本悬有印章,其制印方式为标签双尾制印法,但该印章在1731年的大火中融成一团,形制已无法判断。不过,时任大英博物馆科顿图书馆管理员大卫·卡斯利(David Casley)曾有一则证言载于1733年潘恩摹刻本底部,证言称该文书在大火之前悬挂的是约翰王的印章。Cii本虽无印章,但底部明显有曾经制印的痕迹,底部折边虽已被裁掉,但文书底部中央残留的一细长切口表明,Cii本也曾以标签双尾制印法制印,中央切口右侧的两个更小切口则是在保存过程中因装订所致。⑤A. J. Collins, “The Documents of the Great Charter of 1215”,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34 (1948), p.272; 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14.L本无印章,但亦可发现曾经制印的痕迹,其底部不仅有折边,而且折边中央还残留有三个品字形排列的孔洞。这表明该文书曾以双尾丝线绳制印法制印。S本也无印章,但亦留有曾经制印的痕迹,其底部折边虽已被裁切,底部中央仍存横向排列的两个孔洞,表明该文书曾以双尾丝线绳制印法制印,但两孔洞并不完整,呈现明显撕裂痕迹,残留部分呈现一个大写字母M的样子。如前所述,是否有印章是鉴定文书真伪与区分正副本的核心要件,四份正本虽有明显的制印痕迹,但证据并不充分。
第四,由印章造成的证据短板在文本内容方面得到补足,表现有三:其一,观察四份文书的文本内容可知,它们分别由4名不同的抄工缮写,且并非来自同一“母本”,故在连接词、大小写的使用,以及词序、时态、分节等方面存在诸多细微的不同。⑥W. S. McKechnie, Magna Carta: A Commentary on The Great Charter of King John, p. 166, note 1; D. A. Carpenter,Magna Carta, p. 12.尽管如此,各文本在意思表达上并无本质区别。其二,四份文书文本制式(formulae)与彼时通行的特许状格式虽有细微差异但大体相符,包含序言(protocol)、正文(corpus)与结尾(eschatocol)三大部分,序言中又包括祈祷(invocatio)、发方(intitulatio)与受方(inscriptio)三部分,正文中一般包含陈述(narratio)、旨意(dispositio)与制裁(sanctio)三部分,结尾中往往包含签署(subscriptio)、给予(datum)两部分。四份文书制式基本符合以上通用标准,尽管在“签署”部分缺少见证人罗列,但四份文书在“亲手给予”的格式语句之前,均提到“见证人如上所述及其他很多(Testibus supradictis et multis aliis)”。其三,1215年大宪章第62条中提到,“我们请包括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在内的主教们制作了开封验证函令(fecimus eis fieri litteras testimoniales patentes Domini Stephani Cantuariensis…)”。大宪章颁布后不久,大主教兰顿、都柏林大主教,以及其他七位主教和教皇的代理人潘道夫,确实按照大宪章条款的要求出具了一份开封验证函令,该文书通常被称为“主教验证函令”,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份1215年大宪章文本原文,以防止大宪章在缮写与颁行过程中被篡改。因此,如能将四份文书与该主教验证函令的文本互校,则可准确判断四份文书的原真性。14世纪20年代之前,该文书一直存放于国王的档案库中,并于同一时间被抄录至财政署红皮书(The Red Book of the Exchequer)中,但后来原本消失。笔者从英国国家档案馆(TNA)获得抄录于财政署红皮书中的“主教验证函令”之副本扫描件①其文献号为:TNA, E164/2, fos. 234r.-236v.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为笔者制作了该原始文书的扫描件,谨致鸣谢。,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与四份大宪章文书文本互校,结果是:四份文书文本与主教验证函令内容相符,当然也不可避免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与四份正本间的差异类似,均为细枝末节,影响不大。
除了主教验证函令,三主教座堂所藏Ci本、L本、与S本副本的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补足了证据链,证实了上述三份大宪章正本的来源,佐证了其权威性。Ci本副本发现于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契据册E》(Register E)②其文献号为:Canterbury, Cathedral Archives, Register E, fos. 56v. -59v.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卡朋特教授(D. A. Carpenter)向笔者提供了此原始文书的扫描件,谨致鸣谢。,L本副本被抄录在林肯主教座堂的契据册中③其文献号为:Lincoln, Linconshire Archives, D&C/A/1/6, Registrum of Lincoln Cathedral, fos. 5v-7v.英国林肯郡档案馆档案管理员西蒙娜·巴德利为笔者制作了该原始文书的扫描件,谨致鸣谢。,S本副本则被抄录在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的《契据册C》④其文献号为:Salisbury Cathedral Archives, FG/1/1, Liber Evidentiarum C, pp. 51-59. 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坐堂档案库(Salisbury Cathedral Archives, UK)档案保管员艾米丽·纳什(Emily Naish)为笔者制作了此原始文书的扫描件,并特意告知笔者这份文书的新引证号为FG/1/1,谨致鸣谢。中。经校勘可知,三份正本文书的副本在内容、拼字法与措辞方面均来源于其各自的正本,甚至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各正本中的舛误。这表明,这几份正本文书在被抄录进契据册之时(至迟约13世纪末14世纪初)就已存在于上述各主教座堂档案库了。
另外,主教座堂抄录副本的举动,以及在副本文本标题中(或周边)添加的标注,不仅体现了教会对大宪章原始文本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主教座堂对大宪章原始文本保护与利用的态度。例如,L本副本的红色标题中提及“英格兰教会特权”(lib[er]tatib[us]eccl[es]ie Anglicane)⑤Lincoln, Linconshire Archives, D&C/A/1/6, Registrum of Lincoln Cathedral, f. 5v.,Ci本副本在文本顶部以红字标注“关于教会特权”(De lib[er]tate ecc[lesia]stica)①Canterbury, Cathedral Archives, Register E, f. 57r.,S本副本在红色标题中提到“特别是与教会特权相关”(sp[eci]alit[er]de lib[er]tate ecc[lesi]e)。更特别的是,S本副本还在其红色标题中提到大宪章第35条中“关于统一度量衡”的内容,表现出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对当地市场运行状态的特别关注。②Salisbury Cathedral Archives, FG/1/1, Liber Evidentiarum C, p. 51.
不难发现,1215年大宪章四份正本文书虽在来源、外观尺寸、制印方式、与文本内容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但经与“主教验证函令”与各主教座堂抄录的副本对比可发现,它们均是有效的正式缮写本文书,其原真性与权威性可信。而各主教座堂契据册中的副本及其红字附注则充分证明了教会在保护和利用大宪章文本方面的积极态度。
1215年大宪章幸存的四份文书均是可信的正本,但它们在诸多方面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缮写字体的差异尤为突出,以至于有学者提出,这四份正本可能并非完全出自王室文秘署抄工。例如,文森特认为Ci本与Cii本属典型的王室文秘署字体,而L本与S本则极易让人联想到主教座堂缮写室风格。③Nicholas Vincent, Magna Carta: Origins and Legacy, p. 196.卡朋特也认为,Ci本与Cii本最有可能是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的,而L本与S本则不然。L本的抄工很可能是林肯主教的某位随行人员,而S本的抄工亦可能与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有密切联系。④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p. 11-12.两位学者的观点绝非空穴来风。长期以来,大宪章研究者历来视S本为异类。因为其他三份正本明显同属带有速写特质的文书体(documentary script),而S本则不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正式体(textura)或书体(book hand)的特征。即便最直观的观察也不免有此感觉。
学者对王室文秘署文书缮写、制作流程及其相关惯例、历史背景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为上述假说提供了一些证据:其一,查普赖斯(Pierre Chaplais)发现,盎格鲁诺曼王朝时期由受益人自行缮写文书,然后经国王同意后交由王室文秘署制印是常有之事;至金雀花王朝,随着王室行政机构的逐步完善,由受益人自行缮写的文书才呈现出减少之趋势。⑤Pierre Chaplais, English Royal Documents: King John to Henry VI, 1199-1461, p. 12.其二,文森特甚至指出,这种操作在诺曼王朝是常态,而非特例,以致这一时期几乎没有太多由王室文秘署缮写的文书保存下来。1150年之后,王室文秘署逐渐打开局面,承担起缮写文书的重任,但直到亨利二世统治末期,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文书并非由文秘署缮写。据统计,亨利二世统治期间幸存的正本特许状计504件,其中由王室文秘署缮写的有370件,134件非王室文秘署缮写。①Nicholas Vincent, “Scribes in the Chancery of Henry II, King of England, 1154-1189”, in Xavier Hermand, Jean-François Nieus, Etienne Renard, eds., Le scribe d’archives dans l’Occident médiéval: Formations, Carrières, Réseaux,Turnhout and Belgium: Brepols, 2019, pp. 154-155, 159-160.其三,教会在自行缮写文书的活动中占据支配地位,在所有由受益人自行缮写的文书中,绝大多数由教会抄工缮写,其中29份文书已被识别为特定修道院或主教座堂缮写室的作品。②Nicholas Vincent, “Scribes in the Chancery of Henry II, King of England, 1154-1189”, in Xavier Hermand, Jean-François Nieus, Etienne Renard, eds., Le scribe d’archives dans l’Occident médiéval: Formations, Carrières, Réseaux,Turnhout and Belgium: Brepols, 2019, p. 160.其四,受益人自行缮写的文书在外观、语言与制式方面有向王室文秘署靠拢之趋势。亨利一世统治时期,由坎特伯雷基督教堂自行缮写的文书仍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独异之特征,如其字体为相对正式的书体,以古英语与拉丁语双语写就,用于制印的文件舌预留在文件左侧等。③Pierre Chaplais, English Royal Documents: King John to Henry VI, 1199-1461, p. 12.及至亨利二世时期,受益人自行缮写的文书已在语言、制式上与文秘署缮写的文书趋同。④Nicholas Vincent, “Scribes in the Chancery of Henry II, King of England, 1154-1189”, in Xavier Hermand, Jean-François Nieus, Etienne Renard, eds., Le scribe d’archives dans l’Occident médiéval: Formations, Carrières, Réseaux,Turnhout and Belgium: Brepols, 2019, p. 160.其五;在考察了王室文秘署架构、人员及其基本运作后,文森特还指出,在日常状态下文秘署仅以4~5名抄工维持基本运转,遇特殊情况,很有可能会依赖临时寻找的“外援抄工”。例如,在亨利二世统治时期,文秘署日常状态之下仅有4名抄工,而在其统治初期需求大增之时,抄工激增至15人。⑤Nicholas Vincent, “Scribes in the Chancery of Henry II, King of England, 1154-1189”, in Xavier Hermand, Jean-François Nieus, Etienne Renard, eds., Le scribe d’archives dans l’Occident médiéval: Formations, Carrières, Réseaux,Turnhout and Belgium: Brepols, 2019, p. 156.
以上所述仅是直观的感觉与侧面的、间接的证据,均不足以准确判断抄工的字体。古文字学家特雷莎·韦伯(Teresa Webber)指出:“仅从形态上分析会冒着极大的风险。这是因为书写痕迹不像固态的物体,可以直观地加以对比,而是必须将其理解为运动的产物,每个书写动作均是独异的行为,尽管也会涉及重复动作。书写的结果取决于个体抄工的经验及其所接受的专业培训,以及可能影响其于特定场合表现的外部和其他个人因素。”⑥Teresa Webber, “Scribes at Court and the Writing of Magna Carta”, Speech Delivered on The Magna Carta Conference hosted by the AHRC’s Magna Carta Project, 17-19 June 2015, unpublished. 此文为未刊稿,系特雷莎·韦伯(Teresa Webber)教授于2015年6月18日在英国艺术人文研究理事会(AHRC)所主办“纪念大宪章颁行800周年”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稿。特雷莎·韦伯教授向笔者提供,并授权笔者使用此未刊稿,谨致鸣谢。由此可见,识别字体属于古文字学范畴,有其专门的理论与技能,唯有将这些技能与前述历史背景相结合,并辅以古文书学、语文学(philology)知识,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胜任这一任务。另据特雷莎的论述,识别字体须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知识储备:其一,建立目标文书字体整体分析框架;其二,尽可能多地掌握目标字体样本,并不断观察、揣摩,以掌握目标字体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演变过程。⑦Teresa Webber, “Scribes at Court and the Writing of Magna Carta”, Speech Delivered on The Magna Carta Conference hosted by the AHRC’s Magna Carta Project, 17-19 June 2015, unpublished.
另一位古文书学家毕肖普(T.A.M.Bishop)在其著作《王室抄工》(Scriptores Regis)中分析了750份文书正本,并识别出48位个体抄工。在此过程中,他总结出7条定律:其一,识别抄工的基本依据是一系列独特的、持续的,且不易被模仿、伪装的特征;其二,字体特征越明显越不堪作为证据,因为更容易被教授、习得与模仿;其三,缮写正本文书的抄工可能来自王室文秘署、受益人,或第三方机构;其四,某种字体仅出现于特定受益人文书中,而未出现于其他文书中,此类文书系受益人抄工缮写;其五,某种字体仅出现于一组于某一特定地点颁行的文书之中,而未出现于其他文书中,此类文书系临时雇用抄工缮写;其六,某种字体大量出现于不同时间颁行,且有不同受益人与目的地的文书中,此类文书由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其七,排除掉一些变量,任何由2份或更多文书构成的组类如果共享数个独特特征,则可归给某个体(机构)抄工。①T. A. M. Bishop, Scriptores Regis: Facsimiles to Identify and Illustrate the Hands of Royal Scribes in Original Charters of Henry I, Stephen, and Henry I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 1-4.
在古文字学与古文书学中,分析字体的依据主要有三:形(aspect)、势(ductus)与风格要素(elements of style)。“形”即字体的宏观外形、外貌,如字迹之粗细、工整抑或潦草,行间距、字间距大小,装饰豪华抑或一般等。②Frank Coulson, Robert Babcock,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atin Palae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p. 671.除此之外,“形”还包括字体所依附文件的制式与物理外观,诸如纸张类型、印章颜色、制印方式、折叠方式等。“势”属于字体的中观特征,多与笔画、运笔相关,如笔画的方向与角度、间架结构、入笔出笔、笔顺及笔画数。③Michelle P. Brown, A Guide to Western Historical Scripts: From Antiquity to 1600, London: The British Library,1990, p. 3.“风格要素”是指某种特定的样式与创新,虽有时可能与前两因素相重合,但侧重指某一机构、流派抄工的首创风格。④M. B. Parkes, Their Hands Before Our Eyes: A Closer Look at Scribes, The Lyell Lectures Delivered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pp. 149-155.
在中世纪英格兰,王室行政、司法领域的主流文书字体是王廷体(court hand),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英国王室中央各机构的一种官方事务性字体(official business hand)。王廷体源于9、10世纪流行的加洛林小写体,最初与书体差别不大,《末日审判书》的早期卷册使用的就是这种字体。⑤Charles Johnson and Hilary Jenkinson, English Court Hand, A. D. 1066-1500, Part I: Text,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15, pp. 14, 20-21; L. C. Hector, The Handwriting of English Documents,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1958, pp. 51-52.12世纪初,王廷体有了新的发展,并于该世纪中期形成其基本特征,及至约翰王时期,王廷体已发展为一种与书体迥然不同的事务性字体。与书体相比不仅更自然流畅,更多圆弧,更少矫揉造作,而且书写更快。“王廷体”并非现代名词,彼时的王室文秘署抄工既已对这种字体心知肚明,并能准确区分二者,很可能是同时接受了两种字体的训练。例如,约1300年,一名叫Liber B的王室抄工在谈论两部财政署登记簿(registrum)时称,“一部以textus字体写就,另一部则使用manus curiali字体”。①Pierre Chaplais, English Royal Documents: King John to Henry VI, 1199-1461, p. 50.前者为“正式体”,或称“书体”;后者即“王廷体”。
王廷体的速写体特性是文书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抄工书写速度自然加快的结果。②T. A. M. Bishop, Scriptores Regis: Facsimiles to Identify and Illustrate the Hands of Royal Scribes in Original Charters of Henry I, Stephen, and Henry II, p. 6; Michael T. Clanchy, From Memory to Written Record: England 1066-1307,Malden, MA: John Wiley & Sons, 2013, p. 131.12世纪初,王室各部门渐次从王廷中分离出来,从而有了将各种公文落实于笔端的要求。抄工的书写量逐年递增,尤其在文秘署,其书写量甚至呈几何数字增长。③Michael T. Clanchy, From Memory to Written Record: England 1066-1307, pp. 58-61.因此,抄工在字体的正规与速度之间,往往偏向于后者,以高效完成书写任务为重。④Michael T. Clanchy, From Memory to Written Record: England 1066-1307, pp. 131-132.但是,王室文书还不能等同于速写体,仍要作具体分析。即使在王室文书这一大类中,不同部门在正规与速度之间各有侧重。例如,文秘署颁行的特许状(charter)、开封特许状、密封函令(letters close)等旨在宣示王之权威,较为注重其正式性与仪式性,因而会从正规体中借鉴一些元素。⑤Pierre Chaplais, English Royal Documents: King John to Henry VI, 1199-1461, p. 50.即使同一部门,要书写的文件类型不同,其字体外观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同为王室文秘署文件,如是发出的正式公文,其字体一般较为工整且重装饰;如是用于登记备案的卷宗(enrollment),其字体则相对潦草。然而实质上,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其字母形态一致,书写方式基本一致,只不过登记卷宗倾向于用小字,且无意隐藏其速写特性。⑥L. C. Hector, The Handwriting of English Documents, pp. 52-53.
12世纪中期,王廷体的基本特征逐渐形成,整体表现为速写体,笔画得到很大程度的简化,少棱角而多弧线,但在必要时亦会强调文书的正式感与仪式感。值得注意的是,12世纪中期之前的王廷体呈现出个性化与多样性的特征,风格并不统一,这是因为王廷体尚处于萌芽阶段,抄工亦在不断摸索与试验,不同抄工可能会借鉴不同的风格要素以实现其核心目标——加快书写速度。⑦Teresa Webber, Marc H. Smith, “L’écriture des documents en Angleterre au XIIe siècle”, Bibliothèque de l’école des chartes, 2007, Vol. 165, No. 1, p. 139.具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王廷体有如下特征:一,细笔尖。王廷体注重书写的便捷性与速度,一般用细笔尖,而非宽笔尖。细笔尖更利于书写弧线笔画,左右回旋,配合左斜切(left oblique cut)笔头,又可做到尽量少提笔,少转换运笔角度,从而提高书写速度;二,夸张的长字母。受到同时期欧洲大陆文书体的影响,早期王廷体以夸张的下行笔画闻名于世,如字母f、p、q、长s的竖笔画。这些字母中的竖笔画不仅有修长的躯干,还有夸张的头部与尾部。一般而言,它们的头部会向前(书写方向为前)弯曲,而底部会向后弯曲①Charles Johnson and Hilary Jenkinson, English Court Hand, A. D. 1066-1500, Part I: Text, p. 20.;三,长尾且向左扫笔的r。王廷体的字母r一般会下探到基础线之下,有长长的尾部,且向左扫笔,甚至在尾部会向上翻笔回旋;四,圆笔画大写字母。王廷体的大写字母多由弧线组成,旨在提高书写速度与流畅度。但这种用细笔尖书写的大写字母明显缺乏厚重感与仪式感,抄工通常在大写字母内部增加装饰笔画以改善之。遇直线笔画,一般添加若干平行笔画;遇弧线笔画则增加若干弦笔画;五,顶部分叉的字母b、h、l。王廷体的b、h、l顶部有明显的分叉倾向,盖因细笔头写出的长字杆往往太过单薄,抄工遂从哥特正式体中引入顶部分叉的写法,以增强厚重感与仪式感;六,粗细笔画对照明显。粗重的笔画多见于竖笔画和斜笔画,如d的斜字杆;七,连笔画。书写速度的加快自然形成笔画间与字母间的各种发丝线联结。最初是自然生发,时间久了就成为风格要素。②L. C. Hector, The Handwriting of English Documents, pp. 52-53.
12世纪中后期,王廷体开始有了一些新发展,至约翰王统治时期达到一个高点。这一时期,书写速度不再是王廷体的重点,正式性取而代之成为抄工关注的焦点,重装饰的慢速书写逐渐成为主流。王室文秘署抄工开始引进教皇文秘署与法国克吕尼修道院的一些风格要素,以增强文书的仪式感。又因这些引进的风格要素来源相对稳定,故抄工在此阶段的书写过程中,更多地呈现统一的风格。当抄工书写特许状等较高等级文书时更是如此,这一点倒是颇有利于我们识别此时期的王室文秘署字体。③Teresa Webber, Marc H. Smith, “L’écriture des documents en Angleterre au XIIe siècle”, Bibliothèque de l’école des chartes, 2007, Vol. 165, No. 1, pp. 152-154.这一时期,王廷体已发展成为一种王室文秘署缮写高等级文书的日常字体,此时的抄工多训练有素,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笔势,指向精准,风格统一。④Benjamin Pohl, “An Original Charter of King John at Ushaw College, Co. Durham (Ushaw MS 66)”, Northern History, Vol. 56, 2019, p. 3; M. B. Parkes, “Their Hands Before Our Eyes: A Closer Look at Scribes”, The Lyell Lectures Delivered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9, pp. 105-107.
为观察此时期王廷体的特征,笔者共搜集到56份由约翰王颁行的王室特许状正本文书。根据毕肖普第六定律,其中至少有55份是由王室文秘署缮写。⑤这56份特许状主要来源于“大宪章项目”(Magna Carta Project)网站的“约翰王特许状正本”(Original Charters of King John)专栏,该栏目汇集了44份约翰王统治期间颁布的特许状原件,参见https://magnacartaresearch.org/read/original_charters, 2021-07-29. 其余12份为笔者自多方搜集,其中3份来自查尔斯·约翰逊与希拉里·詹金森所著《英国王廷体:1066—1500》一书的图版卷(第二卷),参见Charles Johnson and Hilary Jenkinson, English Court Hand, A. D. 1066-1500, Part II: Pl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5, plate IX。其余9份多来自图书馆与档案馆,其文献号分别如下:Olso,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MS 610; Canterbury Cathedral Archives Chartae Antiquae C 109; Exeter Cathedral Library, Dean and Chapter Muniments 2080; Durham,Ushаw МS 66; Dеrbуshirе Rесоrd Оffiсе, Маtlосk, D779/Т1/2/3; Саmbridgе, Сhirst’s Соllеgе Аrсhivеs, Воurn Аdditiоnаl Nо. 3; Lоndоn, Вritish Librаrу Аdd Сh 6014; Essех Rесоrd Оffiсе, D/DВ Т1437/1; Essех Rесоrd Оffiсе,D/DB T1437/2。综合对这55份文书的分析,以及王廷体于此时期的发展演变规律,笔者将约翰王统治时期王廷体的特征总结如下:第一,行距加大,字杆变长,可达基础竖笔画(minim)2~3倍长;第二,河狸尾笔画。王廷体以细笔画为主,需要书写粗笔画时,抄工通常靠按压笔尖获得更多落墨的方式来实现,但这种方法无法精确控制落墨量,从而在行笔中段形成肿胀的外形。这种两端收敛,中间肥大的笔画一般被称为“河狸尾笔画”,多见于大写S的尾部,d的斜字杆,小写字母g的尾部,以及一般缩略符号;①Charles Johnson and Hilary Jenkinson, English Court Hand, A. D. 1066-1500, Part I: Text, p. 47; L. C. Hector, The Handwriting of English Documents, p. 53.第三,位于词尾的圆s。王廷体于此一时期出现居于词尾的圆s,词首与词中仍以长s为主;②Teresa Webber, Marc H. Smith, “L’écriture des documents en Angleterre au XIIe siècle”, Bibliothèque de l’école des chartes, 2007, Vol. 165, No. 1, p. 153.第四,教皇文秘署的影响。教皇文秘署的几种风格要素显然影响了王廷体,例如首行升高③Pierre Chaplais, English Royal Documents: King John to Henry VI, 1199-1461, p. 51; Nicholas Vincent, Magna Carta:Origins and Legacy, p. 260.,阿拉伯数字8形状的一般缩略标志(即教皇结),蝌蚪一样的us缩略标志④Pierre Chaplais, English Royal Documents: King John to Henry VI, 1199-1461, pp. 50-51.,以及在f和长s顶部的环形笔画;第五,字母m、n、i、h末笔画拖曳。抄工在书写上述字母末笔画时,先向左下方延伸,然后调转笔头向右回旋,形成花笔(flourish);⑤Teresa Webber, Marc H. Smith, “L’écriture des documents en Angleterre au XIIe siècle”, Bibliothèque de l’école des chartes, 2007, Vol. 165, No. 1, p. 153.第六,圆笔画大写字母装饰效果增强,内部笔画变多、变粗;⑥L. C. Hector, The Handwriting of English Documents, p. 52.第七,文书中各处可见斜字杆安色尔样式d,其斜字杆异常粗重,且常常穿前字母而过,左上方多有逆时针起笔;⑦Benjamin Pohl, “An Original Charter of King John at Ushaw College, Co. Durham (Ushaw MS 66)”, Northern History, Vol. 56, 2019, p. 3.第八,平衡衬线,抄工书写b、h、k、l字母时,为平衡逆时针起笔的字杆,一般会在字杆左侧加一衬线;⑧Teresa Webber, Marc H. Smith, “L’écriture des documents en Angleterre au XIIe siècle”, Bibliothèque de l’école des chartes, 2007, Vol. 165, No. 1, pp. 161-162.第九,大写M呈现出安色尔大写体形态及速写体特征。
将上述约翰王统治时期王廷体的阶段性特征与Ci本和Cii本相对照,根据毕肖普第七定律,如果两份正本的风格要素能在数个方面与约翰王统治时期王廷体阶段性特征吻合,则可大致判定它们出自王室文秘署抄工之手。若吻合率高,则可能性增强;吻合率低,则可能性降低。
前文有述Ci本与Cii本的来源。特雷莎将紫外线揭示出的Ci本字迹与潘恩的摹刻本对比后发现,潘恩基本上如实再现了Ci本的字迹,尽管在一些细部,如在刻画m、n等字母时,并没有精确地再现Ci本的速写体连笔画特征。⑨Teresa Webber, “Scribes at Court and the Writing of Magna Carta”, Speech Delivered on The Magna Carta Conference hosted by the AHRC’s Magna Carta Project, 17-19 June 2015, unpublished.鉴于此,笔者在后文中将综合观察紫外线照射结果和潘恩摹刻本,并对照约翰王统治时期王廷体阶段性特征,以判断Ci本抄工的归属。
整体观之,Ci本符合约翰王统治时期王廷体阶段性特征①尽管经过紫外线照射,Ci的局部字迹得以揭示,但仍未可得其全貌,故在描述Ci本具体特征时,笔者仍以潘恩摹刻本为基础进行标注。,是兼具速写体特征与正式性的王廷体,极有可能是由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详情如下:其版面整体呈速写体特性,兼具正式性,弧线多于棱角,字杆长,行距疏;②Ci本(潘恩摹刻本,以下省略)各行各处。首行字母升高,内部重度装饰;③Ci本第1行:如Johannes中的J,该字母外有额外的轮廓画;Gratia中的G;Rex中的R;Anglie、Aquitanie、Andegavie、Archiepiscopis、Abbatibus中的 A;Dominus、Dux中的 D;Hibernie中的 H;Normannie中的 N;Comes、Comitibus中的 C;Episcopis中的 E;Baronibus、Ballivis中的 B;Justiciariis中的 J;Forestariis、Fidelibus中的F;Vicecomitibus中的V;Prepositis中的P;Ministris中的M;Suis、Salutem中的S等。圆笔画大写字母内部多见装饰笔画;④Ci本第7行Concessimus中的C;第12行Et si dederimus中的E;第18行Si quis mutuo中的S;第22行Preterea volumus中的P;第26行Recognitiones中的R;第31行Nullus vicecomes中的N;第31行Omnes中的O;第49行Homines qui中的H;第64行Walenses nobis中的W;第83行Quare vlumus中的Q等。大写字母S尾部、d斜字杆、小写字母g尾部,以及一般缩略符号多表现为“河狸尾笔画”;⑤Ci本第2行sancte中的s尾部;第67行sororibus中的s尾部;第11行debeat et ille中的d斜字杆;第62行aliqui de predictis中的d斜字杆;第1行Angegavie中的g尾部;第85行Regni中的g尾部;第10行rationabiles中的一般缩略符号;第32行nostris中的一般缩略符号等。各处可见“教皇结”缩略符号;⑥Ci本第1行Aquitanie的缩略形式上方;第39行decetero缩略形式上方;第73行monstratum fuerit缩略形式上方等。字母d、b、h、k、l多见逆时针起笔,后四字母字杆左侧有明显的平衡衬线;⑦Ci本第72行accedent中的d斜字杆起笔;第31行Constabularius中的b;第62行ad hoc中的h;第38行kydelli中的k;第32行laicum中的l等。字母m、n、h、us缩略标志的末笔画明显呈现拖曳笔画;⑧Ci本第12行vendiderimus中的m;第81行condonavimus中的m;第48行Bolonie中的n;第83行dublinensis中的n;第25行hominibus中的h;第53行Athyes中的h;第25行et ad hec中的h;第72行Baronibus中的us缩略标志等。多见位于词尾的圆s;⑨Ci本第12行dederunys中的s;第28行illisqui中的s;第69行suos中的s等。安色尔体的大写M;⑩Ci本第29行mercator中的m;第54行martiny中的m;第55行milites中的m等。穿过前字母的斜字杆d;⑪Ci本第63行eisdem中的d等。长字杆且向左扫笔的r。⑫Ci本第16行nostro中的r;第31行nostre中的r;第48行nostra中的r等。
整体观察Cii本可知,该正本基本符合约翰王统治时期王廷体阶段性特征,二者相吻合的风格要素多达10个,故可基本判定,Cii本极有可能是由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详情如下:Cii整体呈现速写体特质,兼具正式性。弧线笔画多于棱角,字杆长,行距疏;首行字母升高且大写字母重度装饰;⑬Cii本首行:如Johannes中的J,该字母外有额外的轮廓画;Gratia中的G;Rex中的R;Anglie、Aquitanie、Andegavie、Archiepiscopis、Abbatibus中的 A;Dominus、Dux中的 D;Hibernie中的 H;Normannie中的 N;Comes、Comitibus中的 C;Episcopis中的 E;Baronibus、Ballivis中的 B;Justiciariis中的 J;Forestariis、Fidelibus中的F;Vicecomitibus中的V;Prepositis中的P;Ministris中的M;Suis、Salutem中的S等。圆笔画大写字母重度装饰,内部笔画增多;①Cii各处,如第3行Huberti中的H内部的横笔画已至3条;第11行Necnosnec中的N内部笔画已至4条;第17行Recognitiones中的R内部竖笔画已至2条;第22行Nullus constabularius中的N内部笔画已至5条;第24行,Omnes中的O内部笔画已至3条;第51行Decimo中的D斜笔画2条,内部横笔画2条。关键笔画多见粗重的“河狸尾笔画”;②Cii中河狸尾笔画主要表现在d的斜字杆、一般缩略符号与大写S的尾部,与其他笔画的粗细对照空前强烈,见文书各处,此处各举一例。第11行reddendum中连续出现三个的的斜字杆均为河狸尾笔画;第14行Londoniarum habeat omnes三词均有缩略,因此连续三个一般缩略符号;第29行Si quis中的S尾部呈现完美的河狸尾形态。各处可见“教皇结”;③Cii各处有教皇结,大部分的quod均写作q、d两字母与一个教皇结的组合,亦有其他缩略多使用教皇结的,此处仅例举三例。第50行quod Anglicana中的quod有教皇结;第33行quod decetero两词中均有教皇结;第46行noluerint中有教皇结。偶见源自教皇文秘署风格的蝌蚪形状us缩略标志;④Cii中偶见蝌蚪一样的us缩略标志。第32行comitatus中的us缩略。字母d、b、h、k、l明显呈现逆时针起笔,后四字母字杆左侧有平衡衬线;⑤Cii第6行libras中的l与b;第7行consuetudines中的d;第8行Et si dederimus vel中的d与l;第24行de Medewaye中的两字母d;第24行kidelli中的k;第39行marchie中的h等。字母m、n、i的末笔画拖曳并形成花笔;⑥Cii第3行Mathei中的M;第37行amerciamenta中的m;第39行nostrum vel Ricardum Regem fratrem nostrum que nos in中两个nostrum中的m及末尾的n;第46行predictum中的m;第51行junii中的i等。多见位于词尾的圆s,入笔时多见发丝线笔画,出笔时多见向上卷曲笔画;⑦Cii第2行Roffensis中的s;第6行libras中的s;第14行habeat omnes中的s;第17行Nos vel si中第一个s;第39行walenses与aliquis中的s;第20行maneriis nostris. Si aliquis tenens中所有位于末尾的s等。安色尔体的大写M;⑧Cii第24行de Medewaye中的M;第10行mariti et maneat in domo mariti中两个mariti首字母;第20行maneriis nostris中的m等。穿过前字母的斜字杆d;⑨Cii第9行eiusdem中d字杆穿过居于其前的长s;第32行eiusdem中d字杆穿过居于其前的长s;第38行eisdem中的d字杆穿过居于其前的长s;第39行marchie. Idem中的d字杆穿过居于其前的I;第49行eiusdem中的d字杆穿过居于其前的长s等。长字杆且向左扫笔的r;⑩Cii第37行terre中的r等。大量出现的右回旋笔画,如x、y,以及us、rum、ue缩略符号的末笔画。⑪Cii第42行inter nos et中et缩略符号从nos末字母长s中延伸出来,连笔画明显;第47行omnibus中,上面的一般缩略符号与字母b之间的连笔画;第49行a Pascha中第一个a上部空间已被发丝线笔画封闭,这是后来两分部a的源起;第42行concedimus中的d为一笔写就;第45行emendatum中的d实为一笔写就;第48行Et si aliquid中的d为一笔写就;第46行viginti quinque中的ue缩略为右回旋笔画;第47行quinque baronibus中qu与us缩略均为右回旋笔画;第24行de Medewaye中的y末尾为右回旋等。
上文有述,Ci本与Cii本的风格要素在多个方面均与约翰王时期王廷体阶段性特征相吻合,二者均极有可能由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排除二者与教会的联系。从现有的证据看,教会至少深度参与了Ci本的颁行过程。其颁行的目的地并非先前一直认为的五港联盟(Cinque Portes),而是坎特伯雷主教座堂(Canterbury Cathedral)。
福克斯与霍尔特均曾指出,Ci本最有可能的目的地是五港联盟,因为其发现地——多佛城堡——正是五港联盟之一。⑫John C. Fox, “The Originals of the Great Charter of 1215”,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39, No. 155 (Jul.,1924), p. 322; J. C. Holt, George Garnett, John Hudson, eds., Magna Cart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p. 441; J. C. Holt, Magna Carta and Medieval Government, London and Ronceverte: The Hambledon Press, 1985, p. 263.然而,通过将坎特伯雷主教座堂《契据册E》中所载大宪章副本(下文简称“E副本”)与Ci本文本互校可发现,E副本中的两处特异拼写方式与两处抄录错误均与Ci本密切相关:第一,第52条中的“动产”一词在Cii本、L本与S本中均写作“castellis”,在Ci本中则被误写作“castallis”。而在E副本中,该词写作catallis,很有可能来源于Ci本。但与Ci本相比,E副本的抄工又漏掉了一个字母s。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大概有二:其一,Ci本中的castallis位于行末,且被断为两截,前行末仅留ca两字母,而后一行首为stallis;其二,后行首的stallis中的st为啮合字母,容易被误看成t。第二,第63条中的“兰尼米德”一词在Ci本与E副本中均写作“Runingmed”,而在Cii与L本中,则分别写作“Ronimed”和“Runimed”。第三,E副本的第37条中custodiam之后遗漏了19个词(方括号中的文字):“…non habebimus custodiam[heredis nec terre sue que est de feodo alterius occasione illius feodifirme vel socagii vel burgagiii nec habebimus custodiam]illius feodifirme…”。这大概是因为该条款中有两处custodiam,极易看错。但观察四份正本可发现,只有Ci本中custodiam的相对位置最容易导致上述错误的发生。在Ci本中,第二个custodiam位于行首,若抄工写完第一个custodiam稍作休息,再回来时,极易将位于行首的第二个custodiam错看成第一个。第四,E副本第53条中部分文字明显重复,仔细观察可发现,二者实为两段内容大致相同的文本,居于前者包含3处抄录错误,居于后者为正确版本。其中一处错误是抄工误将de写成De,这一错误极有可能是由Ci本中第53条特殊补注模式所致。①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p. 478-480.基于上述证据可判断,坎特伯雷主教座堂的E副本应是直接抄录自Ci本,又根据《契据册E》中其他文件的年代可判断,该契据册制作于13世纪末期。这表明,至少在这一时间点前,Ci本就已存在于坎特伯雷主教座堂档案室中了。综合其他史料,卡朋特甚至认为Ci在1215年大宪章颁行之时的最初目的地就是坎特伯雷主教座堂。②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480.这样一来,在幸存的四份大宪章正本中,至少有三份(Ci本、L本、S本)在颁行时是以主教座堂为目的地的,这不免让人对大宪章的颁行方式产生疑问。
关于1215年大宪章的颁行及其目的地问题,一直以来并无定论,直接证据暂告阙如,仅有的证据是一份约翰王于当年6月19日向各郡发出令状的文件草稿。约翰王在该文件中称,各郡守“可在我们的宪章中看到、听到和平已达成的消息”,并责成各郡守“遵照执行,并确保宪章在公共场合被宣告”。③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374.正是该文件的存在导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大宪章是通过各郡守颁行的。例如,编年史家考格斯霍尔的拉尔夫(Ralph of Coggeshall)称,“和平初定,各郡均获得加盖王玺的大宪章正本文书”④London, British Library, Cotton MS Vespasian D X, f. 116r.; Josephus Stevenson ed., Raduphide Coggeshall Chronicon Anglicanum, London: Longman, 1875, p. 172.。但这不过是拉尔夫根据6月19日令状做出的推测,令状只是言明郡守可以“听到”和“看到”大宪章,并未明确大宪章的颁行机制,也未言明郡守会收到大宪章正本;与此同时,令状只是言及要确保大宪章被宣告,但并未明确指出是由郡守亲自宣告。不仅如此,学者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份颁给郡守的大宪章正本幸存件;而相应地,以教会主教座堂为目的地的大宪章正本原件却已有三份之多。因此有学者据此提出,此次大宪章颁行很有可能是通过教会系统进行的,系特殊情况下的特别措施。例如,罗兰兹和卡朋特均认为,很有可能是出于保护斗争成果的需要,教会与男爵们坚持要以教会系统颁行,从而使得大宪章正本不至于落入与国王一丘之貉的郡守手中。①I. W. Rowlands, “The Tex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rit for the Publication of Magna Carta, 1215”,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124, No. 511 (Dec., 2009), p. 1428; 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p. 374-376.细思量之,这种方式其实与6月19日令状并无违和,因为各郡守完全可以到临近的主教座堂来“听”“看”大宪章正本,并请求主教代为对外宣告。
近年来,一些新发现的证据使得后一种观点的说服力不断增强。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份载于文秘署特许状卷宗背面的备忘录,透露出1215年大宪章正本文书的份数及其大致去向,“6月24日,交付两份大宪章正本给林肯主教(Bishop of Lincoln),交付一份给伍斯特主教(Bishop of Worcester),交付另四份给大主教兰顿的特使迪勒姆的伊莱亚斯(Master Elias of Dereham);7月22日,再交付六份给迪勒姆的伊莱亚斯”②London, National Archives at Kew, C 66/14, membr. 23 (dorse).。由此可知,大宪章正本总数达到13份,受付者均为教会高层人员。除此之外,罗兰兹认为,数字13恰好与当时有主教在位的主教教区数量相对应。③I. W. Rowlands, “The Tex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rit for the Publication of Magna Carta, 1215”,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124, No. 511 (Dec., 2009), p. 1428.文森特则指出,受付数量最多(10份)的迪勒姆的伊莱亚斯不仅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的特使,与英格兰诸位主教也保持着良好关系。④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376.最后,同一时间成书的《邓斯特布尔编年史》(The Annals of Dunstable Priory)在谈到大宪章时称,它们“通过各位主教被保存在安全的地方”⑤H. R. Luard ed., “AnnalesPrioratus de Dunstaplia (AD 1-1297)”, in Annales Monastici, Vol. 3, London: Longmans,1866, p. 43.。由此不难发现,教会亦深度参与了大宪章的颁行。
前文有述,文森特与卡朋特均曾提出,L本与S本极有可能并非王室文秘署抄工手笔,而是由相应主教座堂的抄工缮写。这一假说其实包含两个子问题,其一,为何否定两版本的王室文秘署来源;其二,如何证明二者的主教座堂的归属。两位学者虽然在后一问题上提供了一些证据,但对前一问题却从未展开。下面笔者将利用古文字学与古文书学知识,分析L本与S本字体并尝试判断其抄工的归属。
从形、势与风格要素三方面观察可知,L本极可能不是出自王室文秘署抄工之手。首先,从形的角度看:第一,L本整体以小字书写,长字杆,宽行距,抄工书写时使用细笔头,从容慎重,频频提笔以确保字体的工整与统一,字间距密实,横向上较为压迫,大多数字母呈直立态势;第二,L本在很大程度上注重装饰,如首行字母升高、末行填充、描绘型大写字母等。首行升高主要指首行中的大写字母和有字杆的字母均被拉长至基础竖笔画的4~5倍,与此同时,大写字母内部笔画增加,文书首字母周围添加轮廓画。末行填充是一种装饰方式,如遇末行未能写满一行,则将剩余单词疏散分布于剩余空间之内,并以横线填充彼此之间的缝隙;第三,L本所用小字在12、13世纪之交的字体光谱中属低等级速写体,常用来书写等级不高的文书,如王室各部门登记卷宗、主教缮写室文书,《男爵条例》(Articles of Barons)所用就是这种小字;①Teresa Webber, “Scribes at Court and the Writing of Magna Carta”, Speech Delivered on The Magna Carta Conference hosted by the AHRC’s Magna Carta Project, 17-19 June 2015, unpublished.第四,抄工明显有改造此小字低等性的意图,在书写时刻意避免连笔画,频频提笔,对一些细节也尽心修饰,例如在处理m末笔画时会特意加上一个斜向上的小提笔,再如在b、h、k、l等字母的字杆顶部添加楔形衬线;第五,L本行距慷慨,齐整直立,整体给人以庄重严肃之感,但除一头一尾外,L本字体又显太过内敛,字里行间极其缺乏王廷体应有的速写体特质,笔画、字母之间亦缺乏王廷体应有的发丝线联结(hairline ties)。
其次,从势的角度看:第一,L本属慢速书写,字体多直线而少弧线,多直立而少角度,不似王廷体整体稍向后倾(书写反方向为后),各笔画呈现出较大的角度,即便是d的斜字杆,也基本朝上而立,近乎竖直;第二,L本抄工书写基础竖笔画时从容慎重,确保i、m、n各个独立,三字母位于词末时,未发现有王廷体特有拖曳笔画与右回旋花笔效果,非常注意修饰m、n的末笔画,会特异加上一个斜向上方的小提笔,如此处理已非常接近书体;第三,不似王廷体,L本b、h、k、l等字母字杆顶部并无逆时针入笔,字杆左侧不是钩状平衡衬线,而是楔形衬线,像极了正式的书体或工整的教皇文书体。
再次,从风格要素来看:第一,L本在d的斜字杆、一般缩略标志之上有“河狸尾笔画”;第二,有位于词尾的圆s;第三,正文中圆笔画大写字母与描绘型伦巴德大写字母混用,前者多见于一头一尾,后者多见于正文。个别大写字母甚至有两种写法,如大写字母N既有圆笔画大写体,又有伦巴德大写体,后者常见于书体与教皇文书;第四,全文无教皇结,无蝌蚪形状us缩略标志;第五,全文无王廷体特有长字杆左扫尾r。
总之,L本所用字体极不可能是文秘署抄工用于缮写最高等级特许状的字体,与王室登记卷宗字体也有一定距离。登记卷宗虽也用小字,但整体上仍属速写体,只不过与高等级特许状大字体相比,相对潦草,主要是快速书写所致。既然L本非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那么其抄工来源于何处?文森特与卡朋特认为,L本是由林肯主教座堂的抄工缮写,该抄工是林肯主教团随行人员,临时被征用来书写1215年大宪章。二人提出此观点的依据有三:其一,王室用于维持日常运转的抄工数量(一般4~5名)不足以应付突发事件,而盎格鲁诺曼王朝又有受益人自行缮写特许状的传统,即使到金雀花王朝仍未绝迹。加之,3 550个单词的大宪章正本需要缮写十几份,其工作量已经到了需要临时寻找外援的程度。有学者计算,缮写一份大宪章至少要花费抄工8小时。①D. A. Carpenter, Magna Carta, p. 11.其二,除2份约翰王分别于1215年1月、7月颁给林肯主教的特许状外,二位学者未于幸存的约翰王特许状中发现类似的字体,经认真比较,发现这两份特许状所用字体与L本字体高度相似。②其文献号分别为:Lincoln, Lincolnshire Archives MSS. D. & C. Lincoln A1/1B/43-44. 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文森特教授(Nicholas Vincent)向笔者提供了这两份特许状(1215年1月与7月)扫描件,谨致鸣谢。其三,二位学者还找到3份林肯主教颁发的主教特许状,经对比后亦发现存在相似性。③其文献号分别为:TNA, E326/3570 (August 1217); Westminster Abbey, Muniments 2578 (September, 1217);Oxfrod, Bodleian dd. ch.ch.Oseney 938 (October, 1217).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文森特教授向笔者提供了此三份原始文书的照片,谨致鸣谢。特雷莎从古文字学角度观察上述5份特许状,并与L本对比之后,虽对3份主教特许状仍存疑虑,但基本认可文森特与卡朋特的观点。④Teresa Webber, “Scribes at Court and the Writing of Magna Carta”, Speech Delivered on The Magna Carta Conference hosted by the AHRC’s Magna Carta Project, 17-19 June 2015, unpublished.笔者从文森特教授处获得了上述5份特许状扫描件,观察之后也基本认可其观点,特别是当笔者发现7月份的那份特许状也同时混用圆笔画大写字母与伦巴德大写字母后,更坚定了这一想法。但笔者也有一些保留意见。例如,这5份特许状的字距整体上不如L本密集,这一点倒是情有可原,因为毕竟L本抄工要在451×454mm的皮纸之上书写3 550个单词,临时调整字距并非没有可能。再如,仔细比较这5份特许状与L本不难发现,约翰王颁发的“1月、7月特许状”与L本的相似程度更高,而3份主教特许状则与经典的王廷体更为接近。个中原因,笔者将在后文论述。
在下文中,笔者将增补一些侧面证据以佐证上述观点,同时提出几点疑问,并尝试作答。其一,上述案例符合前文所述毕肖普第四定律,即某种字体仅出现于特定受益人文书中,而未出现于其他文书中,此类文书系受益人抄工缮写。文森特与卡朋特未在发往其他目的地的文书中发现类似字体,且仅在以林肯为目的地的文书中发现类似字体,如约翰王于1215年1月、7月颁给林肯主教的特许状两份特许状,这表明L本确由受益人缮写。
其二,背书文字LINCOLNIA。L本背面有两处以大写形式书写的LINCOLNIA,可从侧面印证上述观点。两处LINCOLNIA与文书正面一样,亦是圆笔画大写体与伦巴德大写体混用。九个字母中,第一个N是伦巴德大写体,其他字母则是圆笔大写体。由此可断定,背书文字与正文系同一抄工书写。这也表明,抄工从书写的那一刻起即知道,这份文书的目的地是林肯,背书LINCOLNIA的目的是防止与其他抄工缮写的文书混淆。
其三,王室文秘署对主教缮写室的影响。L本既然是林肯主教座堂的抄工书写,又如何解释L本与王廷体的相似性,及其与王廷体之间的距离呢?比如,L本一头一尾在样式、大写字母、装饰风格等方面与王廷体书写的特许状确有很大程度的相似。另外,“河狸尾笔画”“位于词尾且尾部斜向左下延伸的圆s”等王廷体经典风格要素也可见于L本。这一点或可从王室文秘署与主教缮写室之间关系中得到解答。主教缮写室的形成一般晚于王室文秘署,其初始阶段往往经验不足,仅可利用当地字体(一般为书体)。与此同时,主教缮写室最初并不着意区分书体与文件体,且多以书体缮写文书。①Teresa Webber, Marc H. Smith, “L’écriture des documents en Angleterre au XIIe siècle”, Bibliothèque de l’école des chartes, 2007, Vol. 165, No. 1, p. 149.王廷体兴起之后,王室文秘署与教皇文秘署成为主教缮写室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主教缮写室文书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王廷体风格要素也就不足为奇了。②王室文秘署对教会缮写室的影响,参见Teresa Webber, Marc H. Smith, “L’écriture des documents en Angleterre au XIIe siècle”, Bibliothèque de l’école des chartes, 2007, Vol. 165, No. 1, pp. 142, 144, 148.据奇尼(C.R.Cheney)观察,英国主教缮写室字体自12世纪中期以来,受王室文秘署与教皇文秘署双重影响,其字体逐渐从书体转向王廷体,字体逐渐从大变小。整体上呈现出双重面向,既有王廷体的速写特征,又有书体直立向上的特点,但其速写特性仅体现在字母出笔入笔处,而不像王廷体那样满篇皆是。奇尼还指出,在两影响因素中,作为王廷体强力推动者的王室文秘署的影响往往更大一些,这也是主教缮写室字体会在不同程度上类似王廷体的原因所在。例如,奇尼发现,主教缮写室的字体一般有如下特点:小字速写体,直立向上,更少浓重的粗细对照,与王廷体相比,更加内敛。③C. R. Cheney, English Bishops’ Chanceries, 1100-1250,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50, pp. 51-54.最后,客观条件不同,模仿的结果也不同,仔细观察可发现,在模仿王室文秘署方面,林肯主教缮写室抄工算是成功的,特别是当文件字数较少而不必那么拥挤时,会更多地呈现出王廷体的风格要素。这可能与时任林肯主教韦尔斯的休(Hugh of Wells)相关。此人在被任命为林肯主教之前曾于王室文秘署任职达十年之久,应该相当熟悉王廷体风格要素。从一份特许状中偶然留下的休的字迹可见,他本人所书即是王室文秘署字体。④在一份颁行于1202年3月1的特许状中,底部又有一行新增的小字,墨迹颜色与原特许状并不相同,但所用字体与原特许状皆是王廷体。小字内容转写如下,[ ]号中为缩略部分:Et dat[a] postmod[um] per man[um]Hug[onis] de Well’ archid[iacon]i Well’ apud Porececestr’, xxvi. die maii regni nostri octauo. 其大意是,主教韦尔斯的休于国王统治的第8年5月27日在波切斯特重新亲手给予此特许状。可见,此特许状下方更新特许状的小字很有可能是主教韦尔斯的休的字迹。参见Dublin, 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 Ormond Deeds D. 36.;httрs://mаgnасаrtаrеsеаrсh.оrg/rеаd/оriginаl_сhаrtеrs/Nоtifiсаtiоn_оf_ thе_King_s_соnfirmаtiоn_tо_Аdаm_оf_Неrеford_and_his_heirs_of_a_grant_made_by_William_Marshal_earl_of_Pembroke_, 2021-07-29.另外,他本人赴任林肯主教之时,带走一二抄工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很有可能是这一因素加速了林肯主教缮写室模仿王室文秘署字体的进程。
其四,一点疑问。笔者也搜集到3份林肯主教颁发的特许状,同文森特与卡朋特注意到的3份主教特许状一起构成一个子类,即主教颁发的行政性文书(actum),以下简称“主教文书”。①David M. Sm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Hugh of Wells, Bishop of Lincoln, 1209-1235,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1970, p. 37.相应地,王室于1215年1月、7月颁给林肯主教的特许状亦构成一个子类,以下简称“1月、7月特许状”。如果仔细对比“L本”“1月、7月特许状”“主教文书”可发现,三者虽高度相似,却有差异。如果将三者与经典王廷体对比可发现,反倒是低等级的“主教文书”与王廷体最为相似,前二者虽是最高等级文书,却也仅在一头一尾模仿王廷体,主体部分基本使用林肯主教座堂缮写室特有的小字书写。笔者以为,这可能是与文书的权威性有关。王廷体并非由王室专享,而是在成熟之后不断向主教、贵族缮写室传播、渗透。主教缮写室以王廷体缮写发出的文书可能意在用这种来自王室的字体来增强其文书的权威性。而主教缮写室抄工缮写大宪章则属于受益人自行缮写王室特许状,缮写完成后仍要呈交王室文秘署制印,其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印章上,而非字体上。因此,当主教缮写室以受益人身份缮写王室特许状时,不必一定要以王廷体缮写,当中留有不少自主空间。
对于S本的字体,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种接近于书体的字体,并非由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例如,霍尔特认为S本“书卷气很重”,克莱尔·布里(Claire Breay)指出,S本与其他三份大宪章正本明显不同,不像是王室文秘署抄工手笔。赫克托(L.C.Hector)则评价道,S本字体虽是书体,经改造之后用于文件缮写“还算过得去”。②Claire Breay, Magna Carta: Manuscripts and Myths, p. 37; J. C. Holt, George Garnett, John Hudson, eds., Magna Carta, p. 374; L. C. Hector, The Handwriting of English Documents, p. 53.特雷莎则认为,S本位于文书字体光谱中的一个极端,虽植入了文件体元素,但仍未脱去书体的典型特征,这样的字体多见于12、13世纪之交的主教缮写室。③Teresa Webber, “Scribes at Court and the Writing of Magna Carta”, Speech Delivered on The Magna Carta Conference hosted by the AHRC’s Magna Carta Project, 17-19 June 2015, unpublished.那么,到底如何判断S本字体及其抄工归属?
从形、势与风格要素三方面观察,S本极有可能并非王室文秘署抄工手笔。首先,从形的角度看:第一,S本以相对较宽的笔头书写,过程中需要不断转动笔头以调整笔画的粗细和书写方向,故属于慢速书写(calm writing);第二,S本字体棱角多于圆弧,少速写体特性,直观上更接近书体,不属于文件体的大类;第三,整篇文书布局严整,字形统一,书写之前曾以金属笔施画精确的辅助格线(ruling);第四,行间距不大,与每行字高相等,除大写字母外,字母高度大致相同,即使是像b、d、f、h、l、长s有上升部的字母也不会高出基础线太多;第五,S本极注重对起笔处衬线及字足部分修饰,前者多为楔形,后者多为蜂刺般粗细的斜向上的小提笔。
其次,从势的角度看:第一,该文书使用斜切笔尖以直笔笔法书写,字形直立收敛,腰线上的衬线对文本造成强大的水平压力,使得文本看起来沉稳干练,正式性得到极大增强;第二,文本中的衬线大概有两种,其一是应用于b、d、h、l、k等字母的开叉衬线,另一种是应用于i、m、n、p、r、u等字母的楔形衬线;第三,所有竖笔画底部均有特别的字足,其操作方法大致如下,以约30度角书写竖笔画,至底端时直接向斜上方提笔;第四,字母g呈早期哥特体特征,其笔顺如下,第一笔为基础c笔画,第二笔为顶部小横,第三笔为c右侧笔画,第四笔为c右下角过渡笔画,第五笔为底部长尾笔画(自左向右),第六笔为发丝线斜笔画(自下而上)。
再次,从风格要素来看:第一,该文书字体主要字母、缩略符号和标点均为早期哥特体(early gothic)风格,而所有大写字母均采用王廷体样式的圆笔画大写体书写。偶现小写字母尺寸的大写R,据古文字学家德罗莱兹(Albert Derolez)的观察,这是早期哥特体的特点之一;①Albert Derolez, The Palaeography of Gothic Manuscript Books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Early Sixteenth Centur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91.第二,et的缩略符号为王廷体特色,但因以宽笔头书写,故呈现出棱角分明的特点;第三,字母中的v与w为王廷体特色;第四,同时出现王廷体与早期哥特体两种形式的字母a与d;第五,词尾的s同时使用长s与圆s两种风格,前者为早期哥特体,后者为王廷体;第六,d斜字杆穿过前字母a的ad,此为典型王廷体风格;第七,字母e如居于词尾,则其舌部形成蜂刺状笔画,直至斜上方;第八,首行有升高,大写字母内部亦有装饰笔画;第九,由弯背d与e啮合(biting)而成的de。
总之,S本是混合字体,基本上是以早期哥特体为基底,并植入了部分王廷体特色元素而成。后者多出现在整个文书之中给人冲击力最强的部分——文书首行、大写字母、频繁出现的et缩略符号——这表明,尽管抄工不能完全以王廷体书写,但仍努力使得文件具有王室文书的大体样式。换言之,这是一种量力而行的模仿,抄工仅模仿王廷体最显眼的部分,其他部分则以自己拿手的字体书写。不管怎样,这份文书极不可能是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
既然不是王室文秘署抄工的手笔,那么S本的抄工来自何处?到目前为止,学者大多认可“由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抄工缮写”的假说,并努力从主教座堂的相关文件中寻找线索。文森特与卡朋特于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颁发的诸多特许状中找到一份受益人为主教参事会教长塞勒姆的亚当(Adam of Sarum)的特许状,并指出了其与S本的相似之处。②Nicholas Vincent, D. A. Carpenter, “Who Did (and Did Not) Write Magna Carta”, https://magnacarta.cmp.uea.ac.uk/read/feature_of_the_month/Jun_2015_3, 2021-07-29.部分古文字学家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可,但包括特蕾莎在内的另一些古文字学家仍存疑虑。笔者亦不认可这一识别结果,因为二者之间至少有两点不符:其一,S本的长s立在基础线之上,而在亚当的特许状中,长s则极度延伸至基础线之下;其二,在字足的处理上,S本有斜向上的小提笔,而亚当的特许状则是逐渐变细并向左扫笔。第七行中部,字母d的斜字杆穿过前字母a从而形成的一个啮合字母(biting),这大概是两位学者做出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尽管S本中确实有此啮合字,但不得不说,这一样式在同时代文书中非常普遍,其书写不但没有独特性,还与S本中类似的样式稍有不同,因此不宜作为精确判断的依据。
1215年大宪章800周年之际,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档案保管员艾米丽·纳什于主教座堂的《契据册C》中发现了一份大宪章副本。经检查,发现其确为S本副本,应于13世纪末被抄录进《契据册C》中。①其文献号为:Salisbury Cathedral Archives, FG/1/1, Liber Evidentiarum C, pp. 51-59. 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档案保管员艾米丽·纳什为笔者制作了这份大宪章副本的扫描件,谨致鸣谢。将这一副本与S本互校可发现,这份副本完全保存了S本与Ci本、Cii本、L本以及主教的验证函令之间的差异,这足以证明该副本确实来源于S本,也可证明至迟在12世纪末时,S本就已在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的档案库了。这一发现更加确定了S本的起源问题,至少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稍早一些时候,S本就已经存在于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了。在这一新发现的激励之下,古文字学家伊莱恩·特雷哈恩(Elaine Treharne)与安德鲁·普雷斯科特(Andrew Prescott)前往主教座堂检查了另一部被称作“圣奥斯蒙德”的契据册(Register of S.Osmund),寄希望于从中发现与S本字迹相同的字体,以确定S本抄工的归属。该契据册主要抄录了奥斯蒙德担任主教期间主教座堂所获特许状,以及关于索尔兹伯里大教堂迁址的相关文件。另外,契据册的前半部分实际是一部仪令集(Consuetudinary),主要记载了即将用于新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的教仪与教规。该文件编纂于13世纪初,与S本的缮写时间有相当大重叠的可能。
两位学者的确有所斩获,不仅发现了《圣奥斯蒙德契据册》抄录字体的多样性,还确定了几个同时出现于S本与《圣奥斯蒙德契据册》的风格要素,极具启发性地论证了二者共享抄工的可能性。例如,两位学者选取了以下风格要素作为判定的标准。首先,他们在《圣奥斯蒙德契据册》第1页与第73页发现了两个ad啮合体,其中前面的a是扩大版的小写字母,而后面的d是斜字杆d,d的斜字杆穿过居于其前的大写a。随后,他们又在该契据册第111—113页集中发现了数个相似点:如扩大版的小写字母a(字母身体增高,特别是其头部高起);居于词尾的拖曳笔画圆s;圆笔画大写字母,特别是作为段落首字母的大写H、I、W;字母g;样式iis;倒置分号样式的标点符号等。②Elaine Treharne and Andrew Prescott, “The Origin and Context of the Salisbury Magna Carta”, https://www.academia.edu/17051629/The_Origin_and_Context_of_the_Salisbury_Magna_Carta, 2022-02-04.
不得不说,两位学者发现的这些相似点,确有一定说服力,在S本的抄工与《圣奥斯蒙德契据册》的某位抄工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但其论证过程仍值得商榷。根据前述毕肖普第二定律,字体特征越明显越不堪作为证据,因为更容易被教授、习得与模仿。在整体特征为书体(或称早期哥特体)的S本中,最抢眼的莫过于那些与书体特征不相称的圆体大写字母、位于词尾的拖曳笔画圆s、斜字杆穿过前字母a的d等王廷体特色风格要素。而这些风格要素极有可能是S本抄工为了使得该文书看起来更像王室文秘署文书而尽力模仿的结果。因此,这些风格要素在判定抄工归属的可靠程度方面多少会打一些折扣。笔者以为,作为补充,我们不妨可以寻找一些次级特征作为对比目标。特别是S本中书体特征较为明显部分所体现出的某些风格要素,它们可以不是书体独异性特征,但须是频繁出现的典型特征,却又不是早期哥特体一般特征。如能在《圣奥斯蒙德契据册》中字体相对靠近S本“书体特征”的部分(或整个契据册各处)能发现上述典型特征,则可增强两位学者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不仅如此,两位学者在选择比对物时,基本上将目标锁定在《圣奥斯蒙德契据册》中速写化程度较高,且非常贴近王廷体的页面。他们自己也承认,第111—113页的字体比S本更具速写特性。在笔者看来,这三页全文都使用了贴近王廷体的字体书写,不局限于两位学者提出的风格要素具有王廷体特征,很多其他元素亦是如此。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将S本中具有王廷体风格的要素与《圣奥斯蒙德契据册》中贴近王廷体书写的部分相对比。其实,两位学者也已发现,《圣奥斯蒙德契据册》中的字体极具多样性,并对最具正式性的仪令集部分字体做了分析。笔者认为,如能在《圣奥斯蒙德契据册》中找到与S本正式性程度更为贴近的样本并加以分析,则更具说服力。
循着上述思路,笔者拟于此处增加两条路径:其一,于《圣奥斯蒙德契据册》中寻找相对具有书体特征,且在形与势方面与S本中书体特征较为贴近的文本区域,然后加以对比;其二,在S本中书体的部分寻找比较点,并与《圣奥斯蒙德契据册》对比。具体操作之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毕肖普的第一、第二定律,不宜选取S本中最明显的独异性特征,而是从其书体面向中择取一些持续的,且不易被模仿、伪装的特征。
观察《圣奥斯蒙德契据册》,有两处有明显书体特征:其中一处即特雷哈恩与普雷斯科特提到的仪令集部分,该部分较之S本字体更具正式性,不宜选取;另一处位于第121页,其形与势均与S本较为贴近。①其文献号为:Salisbury Cathedral Archives, FG/1/2, The Register of St Osmund, p. 121.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档案保管员艾米丽·纳什向笔者提供了《圣奥斯蒙德契据册》第ii-iii、1、60—63、66—73、111—113、120—121页的照片,谨致鸣谢。该页面字母主体部分亦是以早期哥特体为基底,宽笔头书写,同时融入了部分速写体风格要素,其行距、字距、字体大小亦与S本较为相似。不仅如此,该页面还包括S本所具有的以下风格要素:第一,王廷体特有的圆笔大写字母,典型者如S、W、R、T、P等;第二,d的斜字杆穿过前字母a的ad样式;第三,词尾为s时,有两种样式,一为早期哥特体样式,一为王廷体圆s;第四,小写字母尺寸的大写字母R;第五,阿拉伯数字7样式,且棱角分明的et缩略符号。除此之外,对比S本与《圣奥斯蒙德契据册》第121页还可发现,如果斜字杆的d如果不与其他字母啮合、交叉,则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短字杆样式,与基础字母一般大小,常常与a形成单词ad。这种短字杆样式d在两份样本中皆有出现,且极为相似。另外,结合学者对教会契据册的研究可知,契据册的主要功用是抄录修道院或主教座堂拥有的重要特许状原件,反映了宗教机构整理、保护文件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与后来出现的登记簿不同,契据册并非即时性更新的文件记录,因此抄写者使用字体往往与原始文件字体并不相同,前者一般是当下字体,而后者则是历史字体。《圣奥斯蒙德契据册》中的字体与此规则相符,抄录的虽主要是11世纪的文书,但使用的是13世纪初(契据册编纂之时)的字体。综上大致可判断,S本很有可能是由索尔兹伯里主教座堂缮写室某位抄工缮写。
通过对上述1215年大宪章四份正本的考察可发现,它们虽在外观、制式与文本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均是具有权威性的原始文书。古文字学与古文书学的考察可知,Ci本与Cii本皆由王室文秘署抄工缮写,而L本与S本则很有可能是由来自主教座堂的“外援抄工”缮写,他们或恰好在场,或被临时征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参与了1215年大宪章缮写的过程。由此可见,主教及其代表团成员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程度上参与了大宪章的制定过程。他们不仅于国王与贵族之间居间协调,促成大宪章文本的形成,并在大宪章条文中渗透教会法理念①关于教会法对大宪章文本的影响,参见王栋:《〈大宪章〉渊源:罗马法还是蛮族习惯法》,《经济社会史评论》2021年第2期,第12—17页。,很可能还直接缮写了大宪章的部分正本文书,参与了后续正本文书的保护活动。不仅如此,Ci本的目的地并非先前认为的五港联盟,而是坎特伯雷主教座堂。如此一来,教会在1215年大宪章颁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亦被凸现出来。1215年大宪章明显不是通过郡守路径颁行,而是在主教的坚持下发往13个主教座堂,教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大宪章的颁行过程。由此不难看出,在1215年大宪章缮写、颁行过程中,教会的参与程度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