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2-02-05 22:03李继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选线服务区设计者

◎李继冰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内容的重要体现,对我国各个领域的长远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公路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公路路线选择时,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公路选线设计往往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生态选线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打造绿色公路,保障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原则

(一)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安全保护是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第一原则。由于任何公路的建造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们的生活,只有车辆安全行驶过公路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因此,在生态选线理念下的公路路线设计应遵循严格的安全指标,确保公路的结构稳定、路面稳定安全,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施工的标准化、施工的经济性以及工程量的大小,还需要注意公路建设的美观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等;另外,还需要加强公路的日常维护,派遣专业的施工团队定期对路面、路况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确保公路的安全。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路线布设充分考虑沿线环境及景观因素,减少公路对沿线生态红线、水源保护地的影响。第一,公路两侧进行绿化时,尽量选择本土植被做绿化物种,在此基础上,考虑绿化植物的美观性、经济性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二,在公路建设区域内适当进行植被补种,尽量避免引入外来树种,维持当地生态稳定性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在耕地区、保护区、水源地等重要区域,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尽可能减少公路环境对重要区域的影响;第四,充分开发荒山、废地等区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环境保护原则

生态引领要求坚持“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公路路线设计者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充分考虑公路的结构、沿线的景观和植被分布状况、地形地势等因素,尽量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对植被和景观破坏,公路的路线也沿着地形地势延伸,尽量避免硬拉直线、强行切割的现象,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另外,若公路通过动物保护区,则应根据动物的习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音处理、开凿孔洞等形式,减少公路对动物的影响,维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四)经济性原则

作为公路建设单位最关心的指标,经济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者应在坚持生态选线的理念同时,注重经济性问题。首先,相关建设单位需要对公路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的预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让预算结果始终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波动;其次,公路路线设计者依据预算进行路线设计,综合考虑施工量、施工难度、施工周期等因素,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因资金问题导致的停工、延期等问题;最后,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资金预算范围内合理地进行施工,尽可能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贯彻生态选线理念。除此之外,建设单位还应充分考虑日常维护的费用,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措施

(一)科学制定路线指标

科学制定路线指标是实现生态选线理念的基础性环节,其主要内容是:设计者要对路线设计规划与标准进行把握,并能够将主体指标与次要指标进行区分,保障公路的安全性,比如最小半径曲线、最大坡度与视距等。要想实现科学制定路线指标,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严格执行安全指标。设计者进行路线制订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指标,在财政支持的允许下,尽可能选择高值为标准,即使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安全指标不能满足较高值,也该使设计指标不能低于安全规定的最小值,最大限度确保公路路线指标的科学性。例如某公路因地质问题导致坡度改变,公路设计者依据安全指标对该处进行合理优化,尽可能降低该出的事故发生率,确保来往车辆的安全。

第二,合理设计次要指标。公路设计者在严格遵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次要指标的设计,如路宽、速度要求、公路美观性等,在确保安全指标尽可能高的情况下,尽量使次要指标达到高值,选择合理的数值,依据公路途经的地形、地貌等地理条件,合理的选择速度、道路宽度等标准,不仅实现了路线的科学制定,也降低了公路故障发生率。

第三,坚持环境保护原则。设计者在进行路线制订阶段,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原则,当公路必须途径保护区、原始森林、高原等生态环境时,应综合考察当地的环境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公路路线的制订,依据考察的环境数据进行公路的设计,将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当公路路线设计指标与环境保护相冲突时,在严格遵照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可以牺牲次要标准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途径动物迁徙途径时,可以通过吊高架桥,并在高架桥上安装隔音板的方式,保障野生动物不会被过往车辆吓到,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繁衍,构建生物多样性。

(二)注重耕地保护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土地资源类型之一,耕地的保护直接决定着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者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必须注意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加大平原地区耕地的保护。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是公路路线设计的最佳选择,但是许多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耕地也处在平原地区,这便与公路路线的选择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平原地区耕地的保护,公路设计者在进行公路路线选择时,有以下两种选择:一、可以绕开重要耕地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但是会导致公路里程的增加;二、可以采取立交桥的形式实现公路里程的缩短,但是相应的会增加施工成本。这就需要公路设计者综合考虑资金、施工效率等因素。

其次,优化审批程序。公路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耕地,若公路路线的选择必须途径耕地,公路施工队伍的审批工作就会变得相当麻烦,不仅会增加公路路线设计设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还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经济性[4]。因此,要想在预定工期内完成耕地处的公路建设,施工部门就应该及时向审批部门反映情况,在此基础上,审批部门提前规划,简化其中次要的审批流程,注重主要流程的审批,实现审批程序的优化,有利于公路路线设计以及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最后,尽量避开耕地,充分考虑荒山,废地的开发。为了尽可能的保护耕地,公路路线设计者可以有意避开耕地区域,选择荒山、废地等进行路线设计,在满足安全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开凿山洞、土地平整等措施完成公路路线的设计,即实现了耕地保护的目标,也充分开发了废弃土地资源,将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三)合理规划服务区,综合协调其他专业设计

服务区作为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服务区,有利于体现环境保护的原则;另外,综合协调其他专业的设计,如桥梁、隧道等,尽可能实现公路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可通过以下措施合理规划服务区、综合协调其他专业设计:

第一,合理设计服务区。合理设计服务区需要公路设计人员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合理选择服务区的位置。服务区作为人们行车途中的休息区域,为了确保安全驾驶,相邻两个服务区的间隔不应过长,一般间隔30-40 公里,最远不要超过60 公里;另外,服务区并避开保护区、原始森林等生态脆弱区域,尽可能降低人造物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合理设计服务区数量。公路设计者根据路段长度,结合人们驾车的疲劳周期规律,合理的设计服务区数量,在满足行车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服务区的数量,将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合理规划服务区规模。根据公路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合理的设计服务区的规模,综合考虑公众需求和环境保护需求,确保服务区规模的合理性。

第二,综合协调其他专业的设计。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的整体性,实现公路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在公路路线设计途径保护区时,应尽可能选择质量高的施工方案,例如途径某自然保护区时,坚持环境保护原则,将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对环境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当途径山地时,综合考虑施工的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指标的原则上,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综合选择绕路或者开山凿洞等措施中成本投入最低的方案。当途径河流,海峡时。坚持路线最短、成本最低原则,综合考虑海底隧道、桥梁之间的性价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方案。

(四)坚持地质选线

山区公路地质不仅具有短距离内高差大、坡陡流急、地形地貌复杂等情况,还兼有岩堆、碎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特殊不良地质特点、对路线的稳定性、经济性、安全环保性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地质选线,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路线设计前对地质进行勘测。在公路路线设计者进行路线设计之前,相关部门应安排专业团队对特殊地质处进行勘测,依据专业手法,利用专业勘测仪器,对特殊地质的岩石类型、岩石倾斜度、地下水位情况、土壤层分布情况以及喀斯特地貌溶洞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勘测,在此基础上,将勘测数据递交给公路路线设计者,由公路路线设计者确定具体的设计情况。通过地质勘测,公路路线设计者的设计工作有了理论依据,保障了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尽量避免特殊地质区域。若公路建设部门无法安排地质勘测队进行地质勘测,则公路路线设计者就需要尽可能的避开特殊地质区域,通常采取绕路或者尽可能缩短路线的形式,降低特殊地质条件对公里建设的干扰和不良影响,确保公路运行的稳定,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最后,加强地基建设力度,定期维护检查。若设计的公路必须穿过特殊地质区域,就要加强地基建设力度并定期检查维护。地基建设方面,公路建设单位加强基地建设的力度,采取深挖地基的形式,做好地基与周围地质环境的隔离工作;尽可能选择质量好的地基材料,采用科学的地基浇筑方法,将地基抬升至高于特殊地质水平线的高度,除此之外,应注意特殊地质处的环境保护工作,尽量避免施工材料流入周围环境,为公路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维护检查方面,相关部门组建专业的公路维护检查队伍,定期对特殊地质出的公路状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行。

(五)坚持地形选线

坚持地形选线,可以降低公路建设的施工成本,有利于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者应注意地形条件,合理地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具体措施如下两点:

第一,依据山谷、河流的走向进行路线设计。当公路路线必须途径山谷、河流时,应尽量沿着山谷、河流的走向进行设计,有以下两点优势:山谷、河流的存在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其走向必定是该区域地质结构最稳定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公路的稳定性;山谷、河流虽然蜿蜒前进,但是很少有急弯、陡坡的出现,有利于公路路线的流畅性。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者应尽量将公路设计在山谷、河流处,尽量避免硬拉直线、强行切割的情况,保障公路的稳定性和流畅性。另外,在稳定性和流畅性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公路设计的美观性,减少公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给驾驶者良好视觉感受的同时,也提高了驾驶舒适度,进而降低了驾驶风险。

第二,灵活设计直线和曲线。公路路线设计者在坚持地形选线时,应灵活的结合直线和曲线,在确保安全视距的基础上,运用地形、地势特点,合理的运用直线和曲线,这样有利于驾驶者的视线随道路两侧景色以及道路走向不断变化,既能丰富驾驶员的视野,让驾驶员获得良好的驾驶体验,还能进一步缓解驾驶员的疲劳,提高驾驶安全性。例如,将此措施应用在盘山公路上。依据山势走向进行公路设计,在急弯处采用曲线设计,在缓弯处采用直线设计,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依据直、曲线的不断变换,减轻了驾驶过程中的疲劳感,有利于驾驶员更安全的驶出山地环境。

(六)坚持环保选线

坚持环保选线是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被应用的直接体现,很好地贯彻了环境保护原则,坚持环保选线的措施有以下三点:

首先,尽可能保留原先的自然景观。公路路线设计者在进行路线设计时,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尤其注意植被资源的保护,最大限度确保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种类,适当补种草木,草木等,构建一个立体的生态系统,贯彻多样性发展的目标。

其次,注意外来物种的引进。公路建设完成后,需要在公路两侧和隔离绿化带处栽种绿化植物,一方面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实现了公路的美化,但此时应注意绿化植物的种类,尽可能选择当地原有的植物种类,注意外来引进植物的栽种。当必须栽种外来植物时,应综合考虑该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生长繁殖能力,确保本地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减少外来植物大量繁殖带来的生物入侵风险,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最后,做好边坡防护的环保以及适当架设天桥、开凿通道。当公路路面高于当地海平面时,需要在公路两侧构建边坡。为了防止边坡的土壤流失以及边坡保护面被风、雨等自然因素侵蚀,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通常采用绿色柔性防护措施,即在边坡面安置网格、锚杆等,并在网格、锚杆里种植绿色植物的方式对边坡进行保护,与上一点措施相同,边坡防护尽量选择当地原有植物,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另外,依据当地动物生存的习性,通过假设天桥、开凿通道的形式,保障动物的迁徙,维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坚持将生态选线理念应用到公路路线设计中,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学制定路线指标、注重耕地保护、合理规划服务区,综合协调其他专业设计、坚持地质选线、坚持地形选线以及坚持环保选线六项措施实现了生态选线理念下的公路路线设计,满足公路设计要求的同时,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创造了一个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各项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选线服务区设计者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思路探究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北贾枢纽立交段选线研究
2020德国iF设计奖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服务区消费那些事儿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分析PT、CT极性反接对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影响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