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
引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奔赴小康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其中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的建设任务,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所在。我国城市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久居不前,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刻不容缓。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起的一种现代商务方式,由于其特有的便捷性,已经被运用到多个领域,促进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应当注意引进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的产、供、销进行全方位的助力,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促销农产品、引进先进经济模式方面都应扮演着重要角色,下面就其二者关系作出详细说明。
纵观近年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各种突破,都从本质上说明了电子商务在行业之间的重要作用,推动着行业的发展。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网民的数量正在逐步上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线网络正在普及到农村的各家各户,虽然相比于城市的网络普及程度比较低,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子商务的普及是呈上升趋势,并且村民们对于电子商务的便捷性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其认可度都有所提高。电子商务的普及将使百姓的眼界与认知都有所扩大,使农村的产业模式得到转型,使农村生产者得到转型,未来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小部分农村生产者已率先通过在知名电商平台上搭建销售渠道,运用多种电商促销手段,成功地打开农副产品的销路,并且也带动了地方的电子商务贸易。
尽管电子商务的应用较以往有所提升,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其普及程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部分乡村经济实力比较低,基础建设资金有限,互联网覆盖程度有待完善,不论是村民还是基层干部,对于网络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深,掌握程度不够。同时基层运用于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欠缺,网络覆盖不到位,将很难使电子商务顺利开展,也极大地抑制了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影响。其次,部分村民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重大,对于新事物接受程度低,很难与互联网的新理念相融合,具体表现在抵触网络的引入,拒绝家庭网络的使用,认为是花费金钱毫无必要的做法。只有一小部分村民自愿购买电子产品,同意网络的引进。这种传统观念严重抑制了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电子商务是集体化作业的产品,如果不能在整个村落形成统一地使用网络,将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同时,由于人口数量的庞大,许多村民接受教育程度低,获取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不想接触新的科技手段——网络,农村生产力长期不足,新生一代的农村生产者外出务工,这就使电子商务的应用始终处于理论阶段,未能得到有效地渗透落实。在乡村交通不便利的问题上,网点分散不集中,村与村之间,村与屯之间路途远,资源整合难度大,使农村物流转运不便,常常面临着农副产品积压,无法顺畅配送导致滞留田地的问题,这都阻碍了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应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电子商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在新农村发展中产生不可小觑的作用。农副产品通过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电子商务的新型营销手段,走进城镇的家庭,走出国门,实现了地域间的跨时空流通。也由于农产品销量的剧增,推动着农村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生产力素质的提升,农村新业态的发展,持续的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1.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目前农村生产者面对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农副产品缺少销售渠道,仅仅依靠传统的销售模式,销量低且效率低,农副产品由于销量不佳滞留田地,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者的效益。在这个信息网络化时代,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由于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农民对于产品的出售一般是借助于中间商贩进行收购,许多农产品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与此同时许多卖家也不能得到心仪的农产品,这就使农产品贬值的同时也丧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农产品的出售带来了新的契机,电子商务给农副产品带来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农民不用到集市去出售,不用等着收购商上门收购,在家里就可以有很多机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将乡村分散的农作模式集约化,使农业生产更有组织性。农业市场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角色,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引入可以有效减少因时间、空间所造成的不便利性和不确定性,促进交易主体的多元化,这将给农村生产者更多的机遇和选择,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2.加速农业信息流通。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模式偏向于以家庭为单位的较小规模生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事时有发生,农业生产倾向于独立作业,不同生产区间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影响到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从农产品的生产来看,农村生产者不能及时了解到先进的技术方式,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的需求,由于对市场的不了解,因此不能及时追踪信息,信息的缺失情况导致在交易过程中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农业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新农村建设。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数量有关数据,其中全国农村人口数量有57661 万人,占比41.48%(2017 年下发的相关数据,仅供参考),农业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受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信息如何畅通地“走进来”和“走出去”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之间应当加强信息交流。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入与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者获取信息变得非常方便。电子商务所建设的农业产品交流平台,将使农业生产者及时了解先进的生产理论以及市场动态的变化。电子商务实现了农业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将传统的农业与先进的网络平台相结合,大大推动了农业发展,从根本上避免了产量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带给农业生产者的财产损失。信息的流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电子商务在传统农业生产者如何向新型农业生产者的转变过程中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平台。
3.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农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促使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经营者实现跨时空交流,完成合同达成交易的相关事宜,生产者可以了解经营者的需求,经营者告知生产者市场动态,实现二者的双赢。通过网络途径了解市场动态,农业生产者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采购生产原料以及出售农产品时,通过网络价格比对,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电子商务的助力下,通过互联网做广告比传统借助媒体做广告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网络化的便捷性可以使产品被更多的人了解,拓宽了产业渠道。农产品的销售是农业生产者经济的主要来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产品经济收入也是各级农村干部的主要目标。应用电子商务进行农副产品销售,相比于传统的产品买卖渠道,减少了第三方的介入,在销售价格上更具弹性,消费者能获取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农业生产者的利润空间也可由一定程度的提升。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接实现面对面的交易,使买卖双方都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同时农业生产者通过网络的便捷性,扩大了产业模式,创建网上农产品超市等渠道,规模销量的提升大大提高了产品经济收入,农业市场的提升将助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4.促进农业生产者的转型。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类型主要为“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依赖于原始的自然条件,因此,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没有经济支撑,传统的耕作方式无法改变,进而导致了农村的主要骨干力量流失,农村的田地也由于生产力不足而闲置。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建设铺垫,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了销量,带动了生产技术和劳动意识的提升,新一代的外出农业生产者嗅到商机,纷纷返乡就业。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产和管理流程上的创新,需要农村的生产者改变传统的耕作意识,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生产者,学习并引入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手段,提高产品的数量和数量,并且学习通过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有效地将产品的销售做好,以保证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者的转型势必对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气象,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业生产者。
5.催生电商服务相关配套产业。
电子商务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贸易体,它需要打通一系列相关的配套产业,方能有效地促进贸易的发展,为产品的销售助力。当电子商务在农村建设的发展中有所影响时,势必会催生包装、印刷、快递、美工、运营、仓储等相关的服务配套产业,这些产业群的建立,对电子商务在新农村的发展中是相得益彰的。电子商务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效率,同时在农村新业态的发展中也带来不少商机。农副产品流通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人员的流动,地方的商店、住宿、餐饮、娱乐等也会一并产生需求,以电子商务的点带动新农村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经济发展。
1.电子商务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更好地将其融入建设过程是当下农村基层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基层应当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工作,针对偏远地区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快网络体系建设,为后续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做有力保障,为电子商务助力新农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其次就是建设适合农村的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打造公共的电商平台品牌,各大知名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引入将很难短时间内使农业生产者接受并加以应用,这就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建立适合农村的电子商务平台,减少繁杂的操作,使农业生产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操作步骤,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展农副产品的销售工作。比如在平台建设中去除众多的广告推荐,直接展示商家与价格信息,使产品的流通变得更为简单。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持续完善电子商务培训工作,使农业生产者了解电子商务的巨大福利。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指导,使农业生产者能及时了解电子商务应用的手段方式,促使电子商务的应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顺利地进行。
3.同时加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物流、商贸、邮政、快递等各类服务主体到农村布局,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建设配套物流服务点,使交易的农副产品能够及时配送出去,避免货物的积压。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提高物流配送能力,整合农村流通资源,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分散网点的利用效率,使得电子商务在新农村的运作更高效率。
4.农村电商的发展还需要保障农产品质量,推进品牌化、标准化生产。虽然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难度非常大,需要监管部门、农村生产者等相关共同体共同协作。在标准化层面,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按照其特征进行分类,如个头、颜色、成熟度等特征,从生产源头进行标准化作业,保障品质标准化,加大劣质产品的淘汰制度和监管力度;在品牌化层面,加强产品包装规划及设计,提高品牌意识,实现视觉包装标准化。同时政府提供扶持和监管来共建地域或区域性的公共品牌,以种植大户、品牌供应链企业等为主体,带动散户、小户的销售,帮助解决散户、小户们因为品牌等问题不能参与电商促销的难题。
5.加大人才培训、人才激励扶持政策,新一代农业生产者流失导致农村生产力严重不足,必须通过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引入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在现有农村生产者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时,给予贷款、培训、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解决电商创业过程中的难题,做出新型农村生产者的标杆,培养出一批既懂农业生产,又懂电子商务运营,同时还能带动地方其他农村生产者致富的“新农人”。在电子商务培训形式上进行创新,电子商务运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避免流于理论形式,积极探索寓教于实践的新式培训形式。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显著性提高,我国总体经济才会有所保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商务优化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农副产品的规模销售,可以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相关基层人员应当善于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将其更加顺利地运用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