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虹
(三门峡市陕州区审计局 河南三门峡 472100)
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使用着比较传统的审计方法,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审计部门的有效运作,降低了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审计程序无法有效运行。另外,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会使用大量资金,导致单位面临更复杂的风险,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较低,另外,管理者对这种情况的不重视将使审计人员无法很好地进行工作,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严重问题。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工程的技术性和全面性要求较高。在信息化系统下,审计基础就是分析和防范风险,以现阶段较为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全面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完整且合理的信息化系统,审计信息无法及时进行交流,从而导致内部管理难以顺利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落后,相关软件也较为落后,软件设计涉及的理论和技术较多,并且设计的难度较大。从发展的情况来看,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中对相关软件的需求较低。另外,软件开发的成本较高,使用的情况较少,引发风险的概率较高。虽然部分审计软件可以很好地对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但是在较高层面的功能还有很多不足,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审计信息化的需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和传统的审计工作不同,现阶段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相关人员对会计的相关知识必须熟悉和了解,还需要能够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工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专业性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尽管现在的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但是他们大多不具备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也不愿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导致审计信息化建设难以很好地进行。
完善的审计标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不具备完善的审计规范标准,无法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地进行。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单位的纸质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需要单位的会计部门将相关资料转移到内部审计部门,对往年的资料进行审计的情况下,还需要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配合,导致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降低。如果能够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就可以将单位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转为电子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送,审计部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量,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审计的时间。另外在手工审计情况下,审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判断是否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因为个人原因而出现误判,审计结果不够准确。如果能够应用相关的审计软件进行工作,就可以用计算机对庞大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检验,可以做到计算机的逐一审查和审计工作人员的经验相结合,使审计结果更为准确。另外,通过相关软件可以快速收集资料,迅速对资料进行整合分类,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降低了审计的风险。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信息化建设在财务会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开展。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应用了相关的软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共享。另外传统的纸质审计较为繁琐,现阶段信息化的审计工作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好,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
内部审计信息化包括审计项目的评估和确认风险等,包括审计信息化的管理和实施,利用成熟信息技术对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能够掌握需要的审计资料,优化改进信息管理。与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现阶段,信息化审计方式的先进性和工作人员的高素质是亮点。审计信息化需要科技信息的支持,也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另外审计的目标也更为广泛,和以往的审计目标不同,现阶段的审计目标已经扩大到对整个数据信息进行客观且全面的分析。另外审计的工作也越来越复杂,现阶段信息化的审计要求工作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事前审计,事中和事后也要进行审计,需要对审计的全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可以及时对审计进行改正和评估。
现阶段的信息化审计工作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接纳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案,搭建规范的信息化审计的框架结构。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信息设备及网络系统。应用系统则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审计知识库则是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而人才队伍的建设则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审计信息化要想更好地进行发展,需要相关的单位更加重视,如果管理者能够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审计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开展,可以引领整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投入到建设当中。另外管理者还需要针对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安排,制定详细的计划,将责任划分到人,落实信息化建设,同时鼓励和督促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建设,让基层的工作人员感受到管理者对他们的重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培养学习的习惯,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时,应加强对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根据工作的需求来完善软件的功能,加大对软件开发投入的力度,开发出先进的审计信息化软件。鼓励设计人员进行更好的设计,开发出更为方便完善的软件,以此来推进信息化审计平台的建设。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性学习,促使他们成为信息化的人才,可以很好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应适当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吸引更为优秀的人才到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让他们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此单位要有效开展相应的工作,借助集体培训、专题学习等各种有效措施,高效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规范的审计标准,让审计人员可以在工作中有模板借鉴,还应当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审计工作,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审计标准,消除因审计制度的不规范引起的各种问题,应当极力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审计规范的漏洞谋取利益。还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纪律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明文规定违反纪律的情况会如何处理,杜绝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出现问题,导致审计信息化建设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嵌入式审计模块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广泛应用,有的省级单位统一开发嵌入式审计模块,增加了其实用性。作为财务系统的独立模块,嵌入式审计模块可以对该财务系统中输入的每笔不符合定义规则的财务数据予以检查、提示,同时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这一独立的模块,直接检查系统内的所有财务数据。通过嵌入式模块的使用,可以简化审计过程,无需将数据导入通用审计软件之中,可以直接检查会计记录。嵌入式审计模块同时可以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将检索条件预先设置,可以筛选、检查、核实其中的数据,了解政策、法规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贯彻情况。通过互联互通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可以实现内在联系业务数据,按照逻辑关系检查核实财务数据。比如根据相应的业务关系,了解收费情况,然后通过财务数据开展相应的审计活动,正确了解业务活动的同时,高效开展审计工作。
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审计、财务合一的形式,除了在相应上级单位设有一名专职审计人员之外,其他审计岗位则由财务人员兼职,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还需要抽调其他财务人员一同参与。审计工作面临审计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水平相矛盾、不适应的现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队伍人员老化,一些审计人员的会计、审计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缺乏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技能,因此难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审计信息化工作造成影响。培养审计人才队伍,做好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审计技能,不仅是开展好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所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熟悉审计知识、财务技能,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系统性学习信息系统知识,尤其是数据库知识,可以根据审计任务使用相关软件开展相应的工作,通过相关软件分析对应数据,实现高质量审计、高效率工作。所以,在进行全员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训、培养,通过培训、实践等措施,拓展审计人员技能、提高审计能力,可以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相应的工作。
审计信息化只有结合审计实务工作,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才能收获结果,展现强大生命力,这是审计信息化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因此,审计信息化必须紧密结合实践应用,目前除了要积极推广审计软件,还需要积极抓好审计软件的操作。审计软件使用相应的数据模板,保持模板的统一性,可以向审计软件中直接导入相应的电子数据,甚至直接在财务软件中单划审计模块,实现采集数据的简单化、快速化。实践、应用是审计软件的价值所在,要在对基本理论予以有效掌握的同时,通过审计软件有效实施审计工作,实现所需资料的电子化、开展工作的信息化,全面提升工作的效率、质量。同时,还需要学习对软件的操作方法,按照操作步骤开展好审计工作。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绩效审计等工作的不断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审计工作内容发生深刻改变。但是纵观实际工作,开发和建设审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有的开发工作并未充分重视开发、建设工作,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有效、持续开展。比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审计软件、财务软件之间互不兼容,或者没有预留数据接口,导致财务软件和审计软件之间难以对接数据,无法有效共享数据资源。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依托审计工作实际,了解审计工作实践需求,提前谋划工作。依托信息化手段为基础,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由点及面,实现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技术手段,稳扎稳打,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凸显实际要求,通过“技术+实践”,提升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实效性。
其一,需要强化考核审计工作使用计算机开展的力度。依托考核指挥棒,加强激励导向,着力营造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审计信息化的氛围。对审计业务骨干人员,要积极鼓励,着力对审计技术不断创新,提升审计信息化技能水平。如果一些具备信息化开展审计的工作而没有使用信息化手段,则需要给予相应的批评。也就意味着,审计工作业绩考核作为审计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内容。其二,强化交流总结审计信息化经验。在系统内组织总结交流,通过相互沟通,共享成果,实现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时沟通审计部门,争取获得相应的支持、保障工作。其三,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审计工作的积极性要充分重视,积极提升。通过奖励、表彰等多种有效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树立正确的审计工作观念,一旦遇到审计工作能够使用信息化措施开展工作,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效果,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和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开展。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安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其中的相关问题,建立标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利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来推进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