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管理干部应坚持监督与激励相结合※

2022-02-05 10:47○张
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干事监督干部

○张 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1],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严管厚爱就是既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约束,又要注重对干部的关心激励。将严肃监督和厚爱激励相结合,对打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非常重要。

一、监督与激励的内在逻辑及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

监督与激励都是管理学中的术语。监督是指“监察督促”,干部监督包含了对干部履职尽责的监督纠察和督促帮助之意。其中,监督纠察是严格干部管理,明确职责权限,强化制度约束;督促帮助是关心干部成长,及时咬耳扯袖,做好保驾护航。激励是指“激发鼓励”,对于干部而言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干部实现预期目标。实质上,监督和激励都是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手段,作为干部管理的一体两面都不能偏废。

(一)监督与激励的内在逻辑

严格监督是激励干部的基础。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监督体系,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通过监督,将干部的权力运行规范在制度框架内,更好督促干部坚守责任、尽职担当;同时,监督工作质效的提升可让干部主动接受监督,有助于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做到防微杜渐,更好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激励干部是对监督工作的促进。从干部个人的角度而言,激励代表着组织的肯定和希望。它以一种积极的预期,通过相应的激发鼓励,不断引导规范个人被期望的行为;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促进个人的成长。在实践中,组织往往通过坚定崇尚实干的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的精神、奖励奋发有为的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树立勤勉敬业的榜样等方式,激发干部敢担当、善作为。激励越是有效有力,干部越能勇往直前,工作自然卓有成效,也为监督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条件。

(二)监督和激励的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严格监督是对干部的不信任,“管得太严”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认为必须充分信任干部,才能让干部发挥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在工作上大展拳脚。这实质上割裂了监督和激励的关系。严管也是厚爱,信任激励和严格监督不能分割。干部手中或多或少地掌握权力,离开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如果因为信任不去监督,甚至放任自流,权力必然异化,个人和事业的发展难免偏轨甚至越轨、脱轨,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二是认为监督和激励的主体是组织,个人主要是被监督和激励的对象、是客体。这种认识忽视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2](P258),明确了党员干部发挥主观能动的重要性。实质上,干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个人的“自励”,具有自我鞭策的重要作用。同时,干部作为实施监督工作的“关键少数”,不仅要履行好自身分管领域的“一岗双责”,也要对下级、同级和上级进行相应的监督,是推进监督的重要力量。换言之,干部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监督和激励,个体在监督和激励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三是认为监督主要是纪委的职责,片面强调纪委专责而对其他形式的监督重视不够。在党的领导下,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监督体系。党委在监督工作中负主体责任,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两者关系辩证统一,都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增强纪委专责监督作用的同时,有必要积极整合运用各种监督力量,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形成各方监督的合力,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

二、从严管理干部应坚持监督与激励协同并进

从严管理干部要坚持监督与激励相结合,在选拔任用、日常管理、考核评价、八小时内外等全方位的干部管理过程中,坚持政治监督和政治激励协同并进、日常监督和工作支持协同并进、容错纠错和待遇保障协同并进、群众监督和心理关怀协同并进,做到既严格管理,又热情关心,构建干部严管厚爱的系统机制。

(一)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坚持政治监督和政治激励协同并进

选人用人,政治标准是硬杠杠。如果政治上不过关,本事再大也不能用,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突出政治监督。当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对全体党员政治上的最高和最集中的要求,也是政治监督的着力点。要通过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着重了解干部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特别是要了解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敢于亮剑、遇到矛盾能否迎难而上、危急关头是否会挺身而出。开展政治监督还应积极地从机制体制入手,坚决查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政治激励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动力。要突出政治激励的作用,就要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让干部感到工作有盼头。要突出政治标准、事业为上、真抓实干,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干部选拔不搞平衡照顾、论资排辈、降格以求,要真正地从事业出发,把群众公认、工作需要、人岗相适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对于看准了的干部,组织上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尤其要注重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严明纪律规矩,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

(二)在干部日常管理上,坚持日常监督和工作支持协同并进

对干部开展日常监督,有助于干部廉洁自律和秉公用权,可强化干部的责任观念和使命意识,从而激发干部更好地干事创业。在开展日常监督的过程中,要坚持对干部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各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的工作态度、一贯表现和工作效果都应成为监督的内容,要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干部干部,干字当头”,日常监督要注重监督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调查、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干部开展工作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评判干部的工作成绩,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摇旗呐喊,对推诿扯皮的干部坚决查处,以监督质效的提升推动干部担当作为。

在给干部“压担子”的同时,组织上也要支持干部干事创业,让他们干工作更有劲头。要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统筹力度,持续推动为基层松绑减负,切切实实地把干部从无谓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解决文山会海、报表数据、多头检查等基层干部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各个环节、流程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基层工作的影响。要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让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改善工作条件、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一线力量。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干部培训教育,增强干部的“八种本领”、提升“七种能力”,帮助干部补齐短板、提高素质,更好地应对工作上的挑战。

(三)在干部考核评价上,坚持容错纠错和待遇保障协同并进

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干部工作中的成绩,又要诚恳地指出干部工作中的不足,帮助他们不断进步提高。要优化考核标准和细则,开展分层分类考核,不搞“上下一般粗”和“左右一个样”,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要制定容错纠错的办法,设计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地将干部明知故犯和无心之过、肆意违规和改革失误、蓄意谋私和因公差错等情形区分开来。对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履职不力的问题,一旦发现就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细化澄清正名制度,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或举报的干部消除影响;要正确对待被问责和被处分的干部,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要落实干部的待遇保障,确保干部安心乐业。要不断健全完善干部待遇的制度体系,明确相关的待遇标准,落实好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干部的待遇得到充分保障。要根据干部考核的结果,做到“奖惩分明”,确保干部得到与工作实绩相匹配的待遇,一定不能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不干比干更得利的导向”[2](P258)。对于一些长期在艰苦地区、一线岗位工作的干部,要适当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不让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

(四)在干部工作八小时内外,坚持群众监督和心理关怀协同并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形成监督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工作的顺利进行依靠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充分信任、发动群众参与到干部监督工作中去。要大胆探索发挥群众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监督作用,用监督的力量让领导干部做到自省自律。要全方位搭建群众参与监督的平台,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的受理平台,掌握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做到防范未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定期通过群众座谈会、满意度测评、述职述廉考核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密切干部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督促干部担当履责。

党委和组织部门要用真情关爱干部,要用好谈心谈话这个法宝,既在工作变动等关键时刻及时谈,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帮助干部答疑解惑,激发干部创业激情。对于心理压力大、长期在急难险重岗位工作的干部,组织上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干部的压力,保障干部的身心健康。特别是要及时关注干部的家庭情况,帮助干部解决好后顾之忧,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更好地调整状态投入工作。

猜你喜欢
干事监督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监督宜“补”不宜“比”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