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红
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8页。《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称《决议》)指出,党在领导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实现了高度团结和完全巩固,[注]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在党成长壮大历程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在新时代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我们要从内涵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三个重要方面,不断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
从思想内涵来看,32字的伟大建党精神可划分为四个层面:“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第一个层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理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第二个层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担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第三个层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第四个层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属性。这四个层面紧密衔接,具有系统严整的逻辑关联,构成了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以及由此决定的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注]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1920年,已经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青年毛泽东就深刻洞见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注]《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54页。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通过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指出,不应当把从马克思到斯大林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以此为基础,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形成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其次,必须坚决反对教条式地、本本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提出“走自己的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尺度和理想向度的高度统一,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引领和奋斗目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动叙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5页。以唯物史观为科学认识工具,马克思将实现共产主义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人类“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5页。党的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毛泽东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论述为依据,指出中国革命的终极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0页。要求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邓小平指出,党之所以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4页。这个信念必须要一直保持下去。江泽民强调,“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注]《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1页。胡锦涛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注]《胡锦涛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54页。强调共产党人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获得强大精神支撑,经受住任何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理想信念对于全党的重要性,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页。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喻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部百年党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始终高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旗,从而保证了党朝着正确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矢志不渝地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迫使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和民族遭受了空前劫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等阶级所领导的救亡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坚定地确立起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这个初心使命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不懈奋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精准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就必须进行坚决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党的一大把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作为党的纲领确定下来。党的二大明确提出“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和“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最低和最高革命纲领。[注]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二一——一九二五)》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15页。在领导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我们党正确解决了革命的道路、动力、前途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经过28年的伟大奋斗和牺牲,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一穷二白、百孔千疮的国家状况,我们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路线,实现了对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取得巨大建设成就。到1978年,我国基本上建成了完备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5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接续奋斗,使我国生产力水平获得了跨越式大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做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判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容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必将最终迎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及光明未来充分证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党一以贯之的历史自觉和澎湃不息的奋斗动力。
早在170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深刻指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和解放自身的目标绝不可能通过改良的方式获得实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35页。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始终在同各种敌对势力、错误思想进行坚决彻底、毫不妥协的斗争,斗争构成了他们的生命要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捍卫者,从党诞生之日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牺牲精神、斗争品格就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的巨大优势。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贯穿党的四个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翻“三座大山”,党团结领导人民,先后进行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和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党带领人民沉着应对复杂局面和各种风险挑战,无数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大家”舍“小家”,以自己的牺牲奉献为党和国家事业打开了化被动为主动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大力弘扬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成功战胜了可能被“开除球籍”的巨大挑战,坚决抵御并消除了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和质疑,以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新时代,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既面临着重大的时代机遇,也面临着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诸多困难与风险挑战,可谓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注]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中国共产党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不能幻想一切水到渠成,更不能指望任何人的恩赐,而只能继续发扬“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轮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时局中行稳致远。
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注]《论语》,陈晓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5页。认为君子必须庄重才会有威严,为人必须要以忠信为主。曾子强调每天必须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注]《论语》,陈晓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3页。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认为一切经济政治制度都应当为民而设。老子认为“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即:统治者对待天下应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爱惜天下应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这样天下才能够托付给统治者。墨子认为天下大患的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并据此提出“兼爱”学说:“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页。
具体来说,银行获得了利率自主定价权,按道理来说应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增强自身竞争力,如此存贷利差将会被大幅减小。而大部分商业银行无法快速调整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且为了获取利润,实际上无法大幅压缩存贷利差。由此,商业银行会选择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维持收入。那么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随着贷款利率一同升高,而商业银行将会对贷款客户进行更为严格地筛选,结果一是不良贷款率步步攀升,二是信用风险管理成本增加,三是对优质客户的竞争加剧。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诚、爱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者成为阶级、进而成为政党的组织虽然屡遭破坏,但“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0页。究其原因,就在于共产党始终忠于自己的理论、忠于自己的信仰,它不是特殊的政党,不提出任何的特殊原则,因此能够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愈挫愈勇、不断成长壮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坚定捍卫者,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即明确规定:“凡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二大党章还规定,言论行动违背党的宣言章程、泄露党的秘密等对党、对人民不忠的言论行为都必须被开除党籍。[注]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二一——一九二五)》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93页、第97页。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党章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经历了多次修改,但都把忠诚于党和人民作为成为党员的根本政治条件和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加以明确规定。
党的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对党忠诚”这一最基本的党性原则和“不负人民”的根本政治担当。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工人阶级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0页。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如果不是用唯物辩证法而是用主观主义方法想问题、干事情,那就是不讲党性,就必定会成为党、人民和民族的大敌。194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决肃清阳奉阴违的两面性的现象”,[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一——一九四二)》第十三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大力纠正当时党内存在的“英雄主义”“个人主义”“无组织状态”等违背党性原则的思想言论行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指出,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三个方面,即: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注]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89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对党忠诚”必然要求“不负人民”,二者及其内在关联具有绝对性、无条件性。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强调,“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要落实在每一名党员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中。共产党员要忠实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要求,首先必须忠诚于党的信仰。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精神动力之源。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的鞭策与滋养、引领与激励。为此,需要深入发掘并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决议》指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继续成为新时代的先锋和民族的脊梁,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刻也不能丢掉自我革命的品格和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伟大建党精神的鞭策与滋养。首先,伟大建党精神鞭策党进行自我净化。党的十八以来,“七个有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解决,党的形象和威信得到空前提高,党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得到充分展现。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党员和一些党组织仍然存在信仰迷茫、思想不纯、组织涣散、作风不良等问题和弊端。革除这些问题和弊端,不仅需要“吃药”,甚至还需要“动刀子”,而伟大建党精神就是一剂良药、一把利刃,能够治病救人,能够刮骨疗伤,从而使党内政治生态得以净化,党的机体保持健康。其次,伟大建党精神鞭策党进行自我完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良因素、消极思想、有害行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为了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用伟大建党精神鞭策党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再次,伟大建党精神鞭策党进行自我革新。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它强烈要求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时代内涵、构建党的精神谱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丰富与发展意识,鞭策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继续胸怀“两个大局”,在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实践中破除思想、体制、机制等的弊端,实现制度、文化、理论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最后,伟大建党精神鞭策党进行自我提高。伟大建党精神对真理、信仰、初心、使命、胜利、忠诚等矢志不渝的追求,鞭策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升政治、思想和道德境界,不断强化组织、纪律和反腐败意识,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
新的赶考之路并不平坦。《决议》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党带领人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以“两个大局”为基本出发点,在不断推进社会革命中着力解决社会矛盾,沉着应对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领域的风险挑战,继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新的答卷。为此,需要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激励作用。
社会是在不断解决自身矛盾、特别是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指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要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通过实施积极的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需要伟大建党精神在其中发挥引领和激励作用: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确保改革保持正确方向;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引领改革锁定根本目标;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激发改革激情、历练改革本领;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增强改革动力、提振改革信心。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在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解决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问题。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收入分配、经济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等方面,不充分性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潜力释放、有效供给等方面。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需要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需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对真理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对初心使命的诠释、对斗争精神与斗争本领的强调、对“人民至上”价值目标的追求,无一不在引导和推动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解决。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公共卫生等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风险隐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3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之源。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获得动力支撑。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托于一代又一代青年身上。关心关爱青年,高度重视青年工作,这是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决议》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青年的理想信念、使命意识、责任担当、品德修为等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把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交接好、传递好,新时代青年就应当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和激励下,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并起到先锋队的作用。
以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青年,重中之重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青年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提供源源不绝的后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注]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7页。四个层面、32字的伟大建党精神为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供了方向引领和动力源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集中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奋斗目标,为新时代青年树立理想信念指明了根本方向。在此基础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昭示引导新时代青年,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启迪教育新时代青年,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并为此作出应有的牺牲和奉献;“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激励鞭策新时代青年,要把自身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青春之我的奋斗书写时代华章、成就人生梦想。此外,伟大建党精神还对新时代青年强化使命担当意识、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等具有重大的教育引导作用,能够团结和引领广大青年“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在思想上、行动上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做到不负党、不负人民、不负这个伟大时代。
《决议》强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入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
《决议》强调指出,全党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咬定青山不放松。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也必须牢记这个根本问题,在返本开源中与时俱进,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继续发扬光大。
首先,牢记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决议》指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只有党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和凝聚人民群众干革命、搞建设和抓改革。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的主心骨与核心力量作用,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其次,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诞生之日起,党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党就必须在各项工作中恪守这个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使党的精神谱系永远根深叶茂。再次,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正是在这一初心使命的强烈感召和持续激励下,党领导人民不断开拓前进并取得巨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飞跃。同时,中国共产党高度关心关注人类发展和进步事业,致力于为全人类谋幸福,为全世界谋大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继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续写更加恢宏的人类文明史诗。最后,牢记党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为引领,不论是党已经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还是党正在奋力前行的新的赶考之路,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展开。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繁荣昌盛,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政党要成为人民的主心骨、时代的掌舵人,就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离开了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决议》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度统一起来,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科学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结合新的实践需要,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并善于运用理论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来指导新的实践。《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紧密结合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发展变化,不断强化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实现“两个结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样,才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即:“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这一重要成果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使伟大建党精神的根基在科学理论滋养下更为稳固和茁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页。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具有重大原创性的最新表达,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最新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忠实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观,牢牢守住“人民的心”。
忠实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观,首先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立场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共产党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6页。党依靠人民取得百年辉煌成就,也要依靠人民走向光明未来。人民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最深厚的根基,也是党长期执政的力量之源。其次,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把亿万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把亿万群众凝聚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再次,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忠实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观,在现实中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坚毅的精神意志、强大的行动力量去克服之、战胜之,为此,广大党员要增强“四个意识”,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敢于斗争,直至达到“无我”的状态和境界。最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为了实现这个庄严承诺,就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注]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忠实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观,就要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实现物质生产生活的共同富裕,又要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只有坚持这一源头活水,才可能使党的精神谱系源远流长。在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我们党通过践行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了内涵丰富并不断发展的精神谱系,既淬炼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又极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党成为了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不可战胜的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既拥有强大的思想伟力、显著的制度优势,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建立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又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甚至可能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为了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为伟大建党精神这个源头活水持续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其战无不胜的精神引领、感召和凝聚作用,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断发扬光大,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